文本一
永別了,武器(節(jié)選)①
美·海明威
沒人說話。大家只希望快點過橋,心里就是這么個念頭。我們快過去了。木橋的那一頭,兩邊站有一些軍官和憲兵,打著手電筒。我看見他們被地平線襯托出的身影。我們走近他們時,我看見有個軍官用手指指隊伍中的一個人。一名憲兵走進行列,抓住那人的胳膊,拖了出去。憲兵強迫他離開大路。我們快走到軍官們的正對面了。他們正仔細察看著行列中的每一個人,有時交談一聲,跨前幾步,打手電筒照照一個人的臉。我們剛要走到正對面時,他們又抓去了一個人。我看見那人。是個中校。人家用手電筒照他時,我看見他袖管上有兩顆星。他頭發(fā)灰白,長得又矮又胖。憲兵把他拖到那一排檢查行人的軍官后面。當我走到那一排軍官跟前時,我看到有一兩個軍官正盯著我。其中有一位指著我,對憲兵說了一聲。我看見那憲兵跑過來,擠過隊伍的邊沿來找我,接著我感到被他抓住了我的衣領。
“你要干什么?”我說。一拳打到他臉上去。我看見那帽子底下的臉,上翹的小胡子,血從他面頻上淌下來。又有一個憲兵朝我們倆沖過來。“你要干什么?”我說。他不回答。他正在尋找機會揪住我。我伸手到背后去解手槍。
“你難道不懂不能碰軍官的規(guī)矩嗎?”
另一個從我身后抓住我,把我的手臂朝上扭,扭得幾乎脫了臼。我跟他一起轉過身,第一個憲兵狠狠抓住了我的脖子。我踢他的脛骨,用我的左膝撞他的胯部。
“他再抵抗就開槍,”我聽見有人在說。
“你們是什么人?”
“戰(zhàn)場憲兵,”另外一位軍官說。
“押他到后面那些人那兒去,”第一個軍官說。他們押著我繞到這排軍官的后邊,走往公路下邊臨河的田野,那兒有一堆人。我們朝那堆人走去時,有人開了幾槍。我看見步槍射擊的閃光,然后是啪啪的槍聲。我們走到那堆人旁邊。那邊站有四名軍官,他們面前站著一個人,一邊一個憲兵守著。有一小組人由憲兵看守著。審問者的旁邊站著四名憲兵,人人掛著卡賓槍。這些憲兵都是那種戴寬邊帽的家伙。押我去的那兩個把我推進這等待審問的人群中。我看看那個正在受審問的人。他就是方才從撤退行列中給拖出來的那個灰頭發(fā)的中校,胖胖的小個子。審問者冷靜能干,威風凜凜,操人家生死大權的意大利人大致是這個模樣,因為他們光槍斃人家,沒有人家槍斃他們的危險。
“你屬于哪一旅的?”
他告訴了他們。
“哪一團?”
他又說了。
“為什么不跟你那一團人在一起?”
他把原因說了出來。
“你不知道軍官必須和他的部隊在一起的規(guī)矩嗎?”
他知道的。
問話到此為止。另外一個軍官開口了。
“就是你們這種人,放野蠻人進來糟蹋祖國神圣的國土?!?/p>
“對不起,我不懂你的話,”中校說。
“就是因為有像你這樣的叛逆行為,我們才喪失了勝利的果實?!?/p>
“你們經歷過撤退沒有?”中校問。
“意大利永遠不撤退?!?/p>
我們站在雨中,聽著這番話。我們正面對著那些軍官,犯人站在他們跟前,稍為靠近我們這邊一點。
“要槍斃我的話,”中校說,“就請便吧,不必多問。這種問法是愚蠢的。”他劃了一個十字。那些軍官會商了一下。其中一個在一本拍紙簿上寫了些什么。
“擅離部隊,明令槍決,”他宣讀。
兩個憲兵押著中校到河岸邊去。中校在雨中走著,是個沒戴軍帽的老頭兒,一邊一個憲兵。我沒看他們槍斃他,但是我聽見了槍聲?,F(xiàn)在他們在審問另外一個人了。也是一個與他原來的部隊失散了的軍官。他們不讓他分辯。他們從拍紙簿上宣讀判決詞時,他哭了,他們把他帶到河邊去時,他一路大哭大喊,而當人家槍決他時,另外一個人又在受審問了。我不知道要怎樣做,是等待人家來審問呢,還是趁早拔腳逃走。我顯然是個披著意軍軍裝的德國人。我看得出他們腦子里是怎樣想的:不過還要先假定他們是有腦子,并且這腦子是管用的。他們都是些年輕小伙子,正在拯救祖國。第二軍正在塔利亞門托河后邊整編補充。他們在處決凡是跟原來部隊離散了的少校和校以上的軍官。此外,他們對于披著意軍的德國煽動者,也是從速就地槍決了事。他到這時,凡是他們問過話的都被槍決了。審問者們本身全沒危險,所以處理起生死問題來利索超脫,堅持嚴峻的軍法。他們現(xiàn)在在審問一個在前線帶一團兵的上校。他們又從撤退行列中抓來了三個軍官。
我瞧瞧憲兵們。他們正在打量那些新抓來的。其余的憲兵則在看著那個上校。我身子往下一蹲,同時劈開左右兩人,低著頭往河邊直跑。我在河沿上絆了一下,嘩的一聲掉進河里。河水很冷,我可竭力躲在水下不上來。雖然感覺到河里的急流在卷著我,我還是躲在下面,自以為再也不會上來了。我一冒出水面,便吸一口氣,連忙又躲下去。潛伏在水里并不難,因為我有一身衣服和靴子。我第二次冒出水面時,看見前頭有一根木頭,就游過去,一手抓住它。我把頭縮在木頭后邊,連看都不敢往上邊看。我不想看岸上。我逃跑時和第一次冒出水面時,他們都開槍。我快冒出水面時就聽見槍聲。現(xiàn)在卻沒人打槍。那根木頭順著水流轉,我用一只手握著它。我看看岸上。河岸好像在很快地溜過去。河中木頭很多。河水很冷。我隨波逐流,從一個小島垂在水面上的枝條下淌過去。我雙手抱住那根木頭,由它把我順流漂去。現(xiàn)在已看不見河岸了。
(本節(jié)選有刪減)
文本二
“隱秀”是我國南北朝著名文學評論家劉勰在《文心雕龍》里提出的一條重要的貫穿我國古代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反映了文學作品的一種美學追求?!半[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獨拔者也?!睆膭?chuàng)作構思和表現(xiàn)手法上看,盡可能做到“辭約而旨豐”。在文學作品中,“隱”與“秀”是相輔相成的,一個求諸文外(大量的潛臺詞),一個求諸文內(講究遣詞造句的功力),它們共同塑造了作品的美學效果,產生耐人尋味的藝術意境。1932年,海明威在短篇小說《死在午后》中,第一次把文學創(chuàng)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冰山運動之所以雄偉壯觀,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焙C魍忉尩溃喝绻粋€散文家對于他想寫的東西心里很有數,那他可能省略他所知道的東西,而讀者呢,只要作家寫得真實,會強烈地感覺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寫出來了似的。海明威所謂的“省略”,其實就是一種“隱”的手法,主張水面下的“八分之七”應該留給讀者去想像。對海明威而言,“隱”就是潛伏在水里的“秘響傍通”的八分之七,“秀”則是露出水面的精警別透的“八分之一”。
注:①《永別了,武器》講述美國青年弗瑞德里克·亨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期志愿參加紅十字會駕駛救護車,在意大利北部戰(zhàn)線搶救傷員。在一次執(zhí)行任務時,亨利被炮彈擊中受傷,在米蘭醫(yī)院養(yǎng)傷期間得到了英國籍護士凱瑟琳的悉心護理,兩人陷入了熱戀。亨利傷愈后重返前線,隨意大利部隊撤退時目睹戰(zhàn)爭的種種殘酷景象,毅然脫離部隊,和凱瑟琳會合后逃往瑞士。結果凱瑟琳在難產中死去。
1.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主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就請便吧,不必多問。這種問法是愚蠢的?!北砻魇勘鴤冊缫褏捑肓藨?zhàn)爭。
B.亨利本人目睹了戰(zhàn)爭的恐怖、混亂和殘酷無情,被戰(zhàn)爭擊垮,所以跳河逃跑了。在戰(zhàn)爭面前,他是膽小懦弱的,不想為戰(zhàn)爭事業(yè)和榮譽做出犧牲,是對這個充滿血腥的荒誕世界的無聲反抗:他也是勇敢的,在受到死亡威脅的時刻,他掙脫出來了,從此告別戰(zhàn)爭。
C.本文整體基調為憂傷低沉,其中多描寫了雨,且多為陰雨,不斷重復出現(xiàn)的“雨天”是災難、不幸的象征,成為一種不祥的陰云籠罩全篇。
D.主人公亨利呈現(xiàn)出一種迷惘的精神境遇與彷徨無助的心理狀態(tài)。作者通過描述人物的悲慘經歷、痛苦與孤獨,表達了對戰(zhàn)爭的譴責與反思。
2.下列對小說相關藝術手法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永別了,武器》原名為AFarewell to Arms,“ams”一詞一語雙關:它既有“武器”的意思,意指“戰(zhàn)爭”;又有懷抱的意思,意指“愛情”。漢語中找不到一個對應的雙關語,現(xiàn)在人們傾向于譯成《永別了,武器》,雖意猶未盡,卻突出了反戰(zhàn)的主題。
B.本文運用第一人稱敘述方式,屬于“當事人”類型。文中的“我”既是作品的聚焦者,又是作品的主人公、故事的中心人物,所描寫的主要對象是“我”,所著意刻畫的人物形象也是“我”。
C.作者創(chuàng)作風格獨特。摒棄繁詞麗句,表現(xiàn)人物情緒只用簡練含蓄的“電文式”對話描寫和簡短而真切的內心獨白,托諷于有意無意之間。
D.本文運用了情景交融的環(huán)境描寫。亨利的成功逃脫離不開河流的掩護,正是因為河流的滌蕩作用,使得跳入水中的亨利徹底清醒,“河流”暗示著罪孽的結束,象征洗去一身征塵的重生。
3.請簡述本文使用第一人稱的敘述手法的作用。(4分)
4.從美學效果看,海明威的“冰山”原則與劉勰的“隱秀”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請結合文本舉例分析《永別了,武器》的“隱秀”之表現(xiàn)及其美學效果。(6分)
【參考答案】
1.B 2.C
3.①第一人稱“我”可以使讀者自然而然地進入到主人公的角色之中,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目睹戰(zhàn)場上的腥風血雨,突出強烈的反戰(zhàn)主題。②第一人稱“我”可以直接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從而更容易體會其內心最真實的感受和活動;也使故事情節(jié)敘述雜而不亂。③小說中的“我”是主人公亨利和作者海明威的統(tǒng)一體。讀者宛若在聽敘事者談自己的親身經歷,這就使得敘事生動感人,故事更有真實性。④文本使用“我”或者“我們”不同的第一人稱代詞敘述戰(zhàn)事,表達出“我”對戰(zhàn)爭的態(tài)度和變化。用“我們”時,代表主人公是集體的一員,可以從中看出亨利的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合作精神;變化成“我”時,可以窺見主人公對戰(zhàn)爭的思考,最后絕望的跟戰(zhàn)爭說再見,突出強烈的反戰(zhàn)主題。
4.此文語言簡練、含蓄,充分體現(xiàn)了“隱”與“秀”。①“隱”方面,作者隱去了大部分該寫的內容,極力淡化殘酷的事實,然而我們能有足夠的暗示體會到輕描淡寫的背后是冷酷的悲劇事件(即求諸文外,大量的潛臺詞)。比如中校同憲兵的對話中,只有客觀的語言陳述,即只寫說了什么話,描寫憲兵們如何處理這些未歸隊的“逃犯”時,也是只有客觀描述的一系列動詞。而人物的表情和情感就“隱”在他們的行為或對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中校此時的冷漠與絕望,可以感受到憲兵作為審問者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以此感受到戰(zhàn)爭的殘酷。②至于“秀”出的部分,深深體現(xiàn)了作者遣詞造句的功底(即求諸文內)。比如文中的“雨”,作者只寫天下著雨,但至于雨勢怎樣,并未直接指出。再比如文中“我”被憲兵抓住時,一連串的“打”“揪”“沖”“抓”“扭”“轉”“踢”等動詞,沒有形容詞,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思考、聯(lián)想,可以感受到雨的大小,可以感受“我”同憲兵廝打時激烈的狀態(tài)。
【解析】
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理解小說的內容和主題的能力。B.“他是膽小懦弱的”錯誤,亨利是意識到戰(zhàn)爭的殘酷與無意義,對此感到絕望,不想為戰(zhàn)爭事業(yè)和所謂的榮譽犧牲掉生命,并非膽小懦弱怕死。故選B。
2.本題考查學生賞析小說藝術手法的能力。C.“表現(xiàn)人物情緒只用簡練含蓄的'電文式’對話描寫和簡短而真切的內心獨白”錯誤,作者創(chuàng)作風格獨特,語言簡練含蓄,摒棄繁詞麗句,但表現(xiàn)人物情緒并非只用簡練含蓄的“電文式”對話和內心獨白,還有動作描寫、環(huán)境描寫等。故選C。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