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無我篇
A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yīng),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首。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span>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B 現(xiàn)代漢語
有良好的修養(yǎng)不宣揚,可以體現(xiàn)修養(yǎng)和內(nèi)涵;有基本修養(yǎng)不丟失做人原則,不會體現(xiàn)任何修養(yǎng)言行。良好的修養(yǎng)不宣揚但處處有所體現(xiàn),仁愛社會,處處得見;堅持正義,能夠有所舉動;遵守禮儀,體現(xiàn)修養(yǎng),不是讓他人理解;沒有思想文化修養(yǎng),德仁義禮就被仍到遠(yuǎn)方。所以看不見大道,只看見好的修養(yǎng);看不見好的修養(yǎng),只看見施加仁愛;看不見施加仁愛,只看見正義;看不見正義,只看見遵守禮儀。禮儀,是修養(yǎng)的最基本要求,沒有禮儀意味著禍亂開始;認(rèn)識禮儀,進(jìn)入大道殿堂的開始,沒有禮儀,就進(jìn)入愚昧的大門。所以有血性的男兒,選擇尊重自己的地方,回避沒有禮儀的環(huán)境;選擇令人安靜的地方,回避紛擾混亂的環(huán)境,這就是有所放棄有所堅持。
C 各家注釋
1河上公注:上德謂太古無名號之君,德大無上,故言上德也。不德者,言不以德教民,因循自然,養(yǎng)人性命,其德不見,故言不德也。言其德合於天地,和氣游衍,民得以全也。下德謂號謚之君,德不及上德,故言下德也。不失德者,其德可見,其功可稱也。
2王弼注:德者,得也。常得而無喪,利而無害,故以德為名焉。何以得德?由乎道也。何以盡德?以無為用,以無為用則莫不載也。故物無焉則無物不經(jīng),有為則不足以免其生。是以天地雖廣,以無為心;圣王雖大,以虛為主。故曰以復(fù)而視,則天地之心見;至日而思之,則先王之至睹也。故滅其私而無其身,則四海莫不瞻,遠(yuǎn)近莫不至;殊其己而有其心,則一體不能自全,肌骨不能相容。是以上德之人,唯道是用,不德其德,無執(zhí)無用,故能有德而無不為。不求而得,不為而成,故雖有德而無德名也。下德求而得之,為而成之,則立善以治物,故德名有焉。
3杜光庭注:道為德之體,德為道之用。上德乃不德之德,所以德全。上德既全,則淳樸不散。淳樸不散,則德化混同,如魚相忘於江湖,各遂其性,故無相呴相濡之跡也。
4王安石注:上德無為而無以為,義皇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堯舜也。上義為之而有以為,湯武也。上義,下德也?;蛟唬簻浯笫ト艘玻^之下德,可乎?曰;圣人之所同者,心也。德之所以有上下者,時也。大圣人者,易地則皆然。
5呂吉甫注:道之可道,非常道,則庸有得而有之者乎?上德者,以無得為得,唯其無得,乃所以得也,故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者,以不失之為得者也,唯其不失,故雖得而非德,故曰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非故無為也,率德之自然而實無以為也。下德不知出此而為之,故不能不有以為也。夫德無以為足矣,而且有仁焉,則是為之也。
6蘇轍注:圣人縱心所欲不逾矩,非有意於德而德自足。其下知德之貴,勉強以求不失,蓋僅自完耳,而何德之有?無為而有以為之,則猶有為也。唯無為而無以為之者,可謂無為矣。其下非為不成,然猶有以為之,非徒作而無衛(wèi)者也。仁義皆不免於為之矣,其所以異者,仁以無以為為勝,義以有以為為功耳。德有上下,而仁義有上無下,何也?下德在仁義之間,而仁義之下者,不足復(fù)言故也。
7時雍注:上德者,天德也。圣人觀天,默與道會,實無所得,故曰不德。以無所得,故德自歸之,是以有德也。下德者,所得之德也。下德執(zhí)德,故曰不失德。執(zhí)著之者,不名道德,是以無德也。天德之德,德不可至,故無為而無以為。所得之德,執(zhí)著其德,故為之而有以為。德降為仁,若仁則可為也,故上德無為而上仁為之
8邵若愚注:太古之時,上德不顯其德,是以有德。至伏羲之時,造書契,定婚姻之類,因顯其德,而為下德。然雖不失德,因有為德之跡,是以無德。夫上德者,用無為之治而無以為事。下德,用有為之教而有以為事也。至堯舜之時,上以仁愛人利物曰仁人之德為之治,化而無以為事。其次至三王,上生可否之義,分別為之而是有以為也。其次至五霸,上體事之禮而為之治,何期禮出詐生,而民莫之應(yīng),用禮立法,欲人懼刑而從仁義,如是則攘以手御臂也臂而使民仍就也之。
9王夫之注:虎豹之行,進(jìn)而前,則不能顧其卻。新木之植,盛其華,則不能固其根。然不能無所前矣,無已,其以樸者前乎!前者犯難,卻者觀變。以犯難者,敦重而不驚;以觀變者,因勢而徐辨。故不以識之銳抵天下之巇。何也?以失主樂取夫美名而昵之,以背眾美之涵也,是德、仁、義、禮之可名而不常者也。
10林虞齋注:上德之人,有德而不自知其德化也,惟其能化,是以有德。不失德者,執(zhí)而未化也。執(zhí)而未化,則未可以為有德,故曰無德。上德下德,只前章太上其次之論。無為而無以為,即無為而無不為也。以者,有心也。無以為,是無心而為之也。下德之有以為,則為容、心矣。既言上德下德,又以仁義繼之。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以仁為上德也。
D本注
1本篇為無我篇之二十四。講述王道之七,闡明王道 的國家管理中社會教育的重要性,體現(xiàn)遵循三皇五帝之行,則民自得其樂。
2自然大道循物而不頗,于人類社會,大道于社會民眾為本。后世經(jīng)學(xué)者理學(xué)者無知,徒以小我之私解于老子,焉有不錯,所以讀于老子,空識大道,則悖于千里之外。德,修養(yǎng);上德,良好修養(yǎng);下德,基本修養(yǎng)。
3德,仁,義,禮,從大至小,由精神之內(nèi)在到舉手投足之外化,一個人所有全部,纖毫畢現(xiàn)。察人之明,識人之深,體悟大道則豁然也。此等是中國文化最重要得體現(xiàn),也是千百年以來,誦讀不綴得根源。然而因理解不同,造成應(yīng)用不同,背離文化大道行用之本也。
4禮,為做人基本修養(yǎng),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不知禮,則亂于無常,何言于人,淪為有毛畜生。
5識道,先識于禮,逐步進(jìn)步而為義,為仁,為德,終將悟道。言于前識,是識道之先后層次,這是基本準(zhǔn)則,社會教育的基礎(chǔ),故道之華,愚之首,分別于此地而生,于此地而異。中國文化教育始于周朝“六藝”制度,而落沒于漢朝經(jīng)學(xué),荼敗于宋朝理學(xué),非一朝一夕也。
6人有常欲,故人之禮,有厚薄,處厚則尊,處薄則卑;實則安心,華則繽紛擾亂,心安則靜而去實非華。世人追逐名實,鼓吹其華,亂其繽紛,非禮也。人之禮,重于情,重于理,非名利之魚餌,釣得名利幾番春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