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一定會記得,在我國東晉末年,有一位著名詩人,當(dāng)然是赫赫有名的陶淵明,這個人便是一個有骨氣的人,他“不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
在我們知道的畫師中有一位叫徐悲鴻的,他曾說過,“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在余看來,骨氣不是性格倔強(qiáng),行為執(zhí)拗,而是一個有正確的人生觀價(jià)值觀的人,面對邪惡或暴力時所表現(xiàn)出的氣節(jié)。也就是說一個有骨氣的人,必定是一個有一身浩然正氣的人。
說起陶淵明所在的時代。也就是我國東晉末年,朝廷日漸衰敗,官場一片黑暗。他雖然陸續(xù)做過一些官職,但由于他淡泊名利,等于是過著半隱退的生活。41歲那年,朋友勸說他再次出任彭澤縣令。上任不久,正巧碰上潯陽郡派遣的督郵來檢查公務(wù)。潯陽郡的督郵劉云是個貪婪又兇狠的家伙,凡是他巡查之地,必向當(dāng)?shù)乜h令索要賄賂。若是索要不得,便會栽贓陷害。一名官吏指點(diǎn)陶淵明,讓他穿戴整齊、備好禮品、恭恭敬敬去迎接那位督郵。陶淵明卻說:“我怎能為了五斗米的俸祿,就低聲下氣去向這些小人賄賂獻(xiàn)殷勤?”說完,陶淵明拂袖而去,辭職歸鄉(xiāng)。從此后再沒踏入官場。其實(shí),他只要討好一下那位督郵,就可以保住縣令之職,過舒適生活。但是,他寧愿選擇艱苦卻清靜自由的田園生活,也不肯降低自己的人格,抹煞自己的氣節(jié)。
其實(shí)唐代大詩人李白也在詩中寫過:“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屈原看到國家滅亡,悲憤投江;司馬遷忍受宮刑,也不放棄理想;蘇武異國牧羊19年,也不背棄故國;文天祥寧死不降,英勇就義……骨氣,可以是“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堅(jiān)貞,也可以是“心隨朗月高,志與秋霜潔”的清高。生活中,不向惡勢力屈服是骨氣;不與小人同流合污是骨氣;不依賴別人,自力更生也是骨氣。志存高遠(yuǎn)者,一身凜然氣;一身正氣者,必然有骨氣。
朋友,你同意我的這個觀點(diǎn)嗎?請你用你的言論和行為來引領(lǐng)你的下輩們和同事們,在當(dāng)今和平盛世,激濁揚(yáng)清之社會,把中華民族世世代代的遠(yuǎn)大志氣,凜然正氣,錚錚骨氣弘揚(yáng)光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