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歷,于我而言,是與讀書、賞樂同等重要的一項愛好。那是一種身心放松的戶外行走。除了可以盡情擁抱自然,領略名山大川之儀態(tài)萬千,怡情養(yǎng)性外,更能夠在這樣的過程中擁有難得的獨處機會。獨自極目蒼茫群山、舟行江面之時,會感受到與大自然真切的溝通,體悟前人所謂天人合一的神秘意境。任思緒紛飛,任心兒在靜穆中徜徉、思索。一個人,就這么站或坐著,或駐足凝神,喜上眉梢;或低首斂眉,若有所思。可以任想象馳騁,亦可有靈感驚鴻一現(xiàn)時瞬間的驚喜?!?br>
獨處猶利于靜思,從而獲得更多的靜穆,于靜穆中滋養(yǎng)靈魂,治療心靈創(chuàng)傷。當熾熱的愛受傷后,可于獨處中體味超越的幸福。三兩友人一起談古說今,指點文字,是討論是求證是聊遣閑愁,唯有獨處時,結廬書香之境,才能有心靈深處的由衷感悟,獲得對人生的美好體驗。
心理學家認為,人之需要獨處,是為了進行內在的整合。所謂整合,就是把新的經(jīng)驗放到內在記憶中的某個恰當位置上。唯有經(jīng)過這一過程,外來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為一個既獨立又生長著的系統(tǒng)。所以,有無獨處的能力,關系到一個人能否真正形成一個相對自足的內心世界,而這又會進而影響到他與外部世界的關系。獨處,是一份對人生進行檢視的契機。
獨處亦是靈魂成長的必要空間,是獨對真實靈魂的重要時刻。獨處時,我們從別人和繁雜事宜中抽身而出回到自己,靜靜地細數(shù)過往,回顧曾經(jīng)的得失成敗。總結經(jīng)驗,記取教訓。在獨處時,才可以認認真真地面對現(xiàn)實,任憑良知與道義拷問靈魂,揭露自身的不足。
好獨處者難免孤高,不免孤獨。但這樣的孤獨不是孤芳自賞,不是冷漠,而是善思;這樣的孤獨不是自閉,不是排斥,而是包容,是淡然若水,是趨低的承納。這樣的孤獨,或許帶著些寂寞的意味,卻又不止于這樣的意味。它是一種文靜的心情,是一種深層次的情感狀態(tài)。在這里,無絲竹亂耳,無觥籌交錯、杯盞相撞的嘈雜,有的只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輕松與愜意。雖則有些寂寞,卻于寂寞中更有一番充實。
獨處時,一卷在手,默默跨越時空隧道,去遙遠的國度和逝去的時代,與高尚的靈魂交流,或是沉默著他們一起沉默。這樣的獨處,是一種意境,是一種難得的穿越中外古今的神游機會。劉白羽說:一切偉大的創(chuàng)作,不可能來自燈紅酒綠,熱鬧喧囂,而只能來自孤獨,因為孤獨才能思考,才能博大精深。
誠如是,孤獨如羅曼羅蘭,才能夠創(chuàng)造出偉大的靈魂,尋找到蒼涼凝重的靈感。或許,優(yōu)秀更青睞孤獨。魯迅無疑是孤獨的,才可以沉潛積沉、發(fā)聾振聵,始終行走在時代的前沿陣地。嵇康、阮籍,寄情山水,放浪形骸,彈琴復長嘯,一曲《廣陵散》吟唱千古。獨處的時刻,是智者的樂園、智慧的樂土,是靈感和智慧迸發(fā)前的烤焙。
享受孤獨,無疑,是人生的一種至高境界。但丁是孤獨的,是希望用自已有限的不完滿的精神卻構建一個無限的完滿的精神世界的超功利的孤獨,意味著對曲音的呼喚,希望振臂一呼從者如云,使整個宇宙響遍和諧之聲。孤獨,是觸摸自己的靈魂最好的空中閣樓,是考驗意志與欲望的生命渠道。
也許,孤獨是所有杰出人物的命運。安東尼斯托爾在《孤獨》一書中說,孤獨是人類高貴的品質,一個沒有經(jīng)歷過孤狐的靈魂不可能成熟。只有那些飽受孤獨折磨并超越其上的靈魂,才能產(chǎn)生偉大的思想,因而,這些孤獨的靈魂是偉大的。孤獨是痛并快樂著,因此魯迅選擇了孤獨,陀思妥耶夫斯基選擇了孤獨,布魯諾選擇了孤獨,一切創(chuàng)造了偉大靈魂的人都是孤獨的,一切嚴格意義上的靈魂生活都是在獨處時展開的。
獨處,是一種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時候都可具備的,它必須以充實豐富的內心世界為前提,習慣于寂寞,卻不被寂寞所困,而是通過讀書等方式來有效排遣,將寂寞轉化為一種創(chuàng)造的契機、幻化成一份詩意,誘發(fā)出關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體驗。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