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地說,區(qū)別信仰和迷信最基本的方式是“神(佛、上帝)是開創(chuàng)式的?”還是“神(佛、上帝)是干預式的?”所謂“開創(chuàng)式”,就是神開創(chuàng)這個世界之后,也監(jiān)視這個世界,但不直接影響這個世界,它刻畫了命運,但不干預命運。神不會操心后續(xù)事件,并沉溺其中,神絕不經常左右一些具體人物和事情的命運和走向。一句話,神開創(chuàng)之后,就不需要“神跡”來佐證自己。這種“開創(chuàng)式”就屬于信仰,信仰的主體必須調動自身的智能和情感來理解一種命運的智慧和通達。而“干預式”的意思是,神會瞎操心,會經?;貞\告者以及褻瀆者,用財富、繁殖和安康來獎勵子民,用厄運、雷電和橫禍來懲罰瀆神者。神能精準地計算我們這些凡人啥時善啥時惡啥時淫蕩,神會不斷“留下”神跡來充分證明自己。毫無疑問,“開創(chuàng)式”觀念就是信仰,而“干預式”觀念就是迷信。打個比方,一場車禍致親友死,信仰者會接受上帝的“赦免”,認為是命運的紋理,而迷信的家屬會忐忑,“是不是最近燒香少了?”或者“本命年沒有穿紅內褲”?
一些偉大的科學家也許會尊重“開創(chuàng)式”的觀念,但絕對絕緣于“干預式”的觀念。非常流行的說法是將愛因斯坦、牛頓等人都視為宗教徒。牛頓在其創(chuàng)造力旺盛的青年時代絕對是不相信上帝的,他將絕對時空下的所有物理規(guī)律悉數揭露,只不過到了晚年,他困惑于世界的開端,世界需要運動起來才會有“三大規(guī)律”,也就是說,世界需要第一推動力。這是他理論的盲點,須請出上帝作為第一推動力。更重要的是,為了權勢爭奪的需要,他必須利用宗教因素。
而愛因斯坦在任何意義上都不能稱之為宗教信仰者。愛因斯坦說了大量與上帝相關的警句,例如“上帝撲朔迷離,但從無惡意”、“上帝從不擲骰子”。這里面的上帝,其實是一種詩意式的修辭。“上帝撲朔迷離,但并無惡意”其實是豪邁的可知論,只不過人類理解規(guī)律需要一種對更高智能的回應和追尋能力。而“上帝從不擲骰子”則意味著自然規(guī)律不會以隨機性的面貌來呈現。事實上,愛因斯坦同宗教界發(fā)生過激烈的“交火”,原因是愛因斯坦否認有“人格化”神存在,而惹起宗教份子連篇累牘的攻擊,他們甚至要求愛因斯坦“滾回”德國。
愛因斯坦所說的“上帝”,其實是一種科學沉醉的情感,是對事物在有秩序和諧中展現自身的沉醉,是一種人類智力理解自然規(guī)律過程中孩子般迷戀的情緒,愛因斯坦最著名的論述是“我是一個具有深刻宗教情感但沒有信仰的人,這是一種嶄新類型的宗教”。這就好比,樹型結構令人著迷,但并不意味著他會愛上一棵具體的樹木。
于是,我們可以將科學家身上的科學主義、信仰和迷信之間清晰地區(qū)別??茖W家對科學會帶有一種類宗教式的情感迷醉,但它不是宗教信仰,它是一種詩意存在,它其實跟宗教沒啥關系,就像對樹借用了“樹型”概念一樣,并不代表他是個“戀樹癖”。信仰則是一種主體性的對命運和世界的理解,它不意味著世界對主體“施加”了什么(科學可以檢驗這一“施加”效果),而是主體的主觀心靈對世界理解到何種地步。在這個過程中,沒有互動,只有主體自我不斷累積的“啟示”,在命運的紋理里面行走,無論是服從、反抗、消沉還是靜默,都是一種已經設定的關系,上帝是通過主體個體的自我表現而存在的,人們信上帝,是將唯物性的思考轉讓出去,這種“禁區(qū)自設”的方式保存了人必要的靜態(tài)和理智。所以,科學和信仰之間是沒有交集的,兩者是無法相互進行驗證的,科學的盡頭是信仰,反之亦然。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