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理解“研究性學習”
理解“研究性學習”
目標:
通過切身體驗研究性學習,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研究性學習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論以及研究性學習的基本過程。
步驟:
導入情境
明確任務
分組探索
交流成果與評價
學習成果:
研究性學習課堂常見問題
研究性學習資源記錄表
研究性學習常見問題解決方案
說明:本活動以MiniQuest的方式來學習“什么是研究性學習”,我們嘗試以MiniQuest的主要要素來分組設計學習活動,但是,在完成本活動學習時,各組除了理解本組所關注的要素外,還需綜合考慮其它要素,從整體上把握各要素的相關內容,通過研究性學習過程理解什么是研究性學習。
作為一種全新的課程形態(tài)和全新的學習方式,研究性學習已經在我國中小學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成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近年來,許多地區(qū)的中小學教師,都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了研究性學習的“課題研究”中。但是課程改革實驗區(qū)的實踐經驗表明,組織好研究性學習活動,沒有教師教學方式的根本變革,就不可能實現(xiàn)學生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因此,研究性學習的興起,給教師帶來了多方面的挑戰(zhàn),尤其表現(xiàn)為對課堂教學過程的掌控。由于要給學生留一定的時間空間去探索,需要處理好師生之間的角色關系,需要處理好教學節(jié)奏問題、小組合作學習問題、對學生學習的評價問題、部分同學被邊緣化問題……
1、導入情境
說明:在這個步驟中,學員將在研習案例的基礎上進入研究情境。
教學情境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要素,創(chuàng)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追求。下面的案例描述了一位信息技術教師在情境創(chuàng)設中所遇到的挑戰(zhàn)。
趙老師是一位具有5年教齡的初中信息技術教師,她積極熱情,樂于接受新事物。近幾年來,趙老師一直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方面的教學實踐探索。在組織“電子板報設計”這一項目活動的研究性學習課時,趙老師通過系列問題創(chuàng)設活動場景,引導學生思考、分析、總結,親歷文字處理軟件的作品制作歷程。她提出研究性學習應該融入于真實的情境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中開展活動。為了使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生的研究性活動,她向學生展示了自己感興趣的“電子板報”樣品,希望學生能在此情境中得到靈感,產生興趣,更好的開展小組的電子作品設計。可是在情境實施過程中,教學情境并沒有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學生認為這種情境太單純,好像有被“輕視”的感覺,活動的氛圍也不是很好,趙老師對此次教學情境的設計感到很失望。
進入 課程討論區(qū):模塊四  討論主題1,參與以下問題的討論。
·   針對趙老師遇到的問題,請你幫她出謀劃策,你會從哪些方面給她建議呢?開展研究性學習可以從哪些方面來考慮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呢?請參與網(wǎng)絡課程平臺的討論,并記錄下你的觀點。
請你閱讀下表4-1中幾個研究性學習情境創(chuàng)設的案例,并寫上自己的看法。
表4-1 情境創(chuàng)設案例研習記錄表
標題
情境
看法
中國糧食安全問題中的算法探究
以布朗的《誰來養(yǎng)活中國?》和系列非洲饑餓兒童照片引入,引起學生關注和研究興趣。以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為主題,開展以糧食為項目的探究活動。
網(wǎng)絡游戲防沉迷系統(tǒng)中的算法探究
讓學生以研究者的身份,研究防沉迷系統(tǒng),再讓學生以一名防沉迷系統(tǒng)設計者身份開展討論,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系統(tǒng)如何設計更好,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歸來呦,我的森林
從2006年春的云南安寧森林火災引入,觀看大量圖片和相關視頻,進行森林火災問題中的算法研究。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 科學與智慧的結晶
神舟六號飛船從升空到返回過程的視頻,引入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從升空到返回過程的算法探究。
進入 課程討論區(qū):模塊四  討論主題2,在網(wǎng)絡課程平臺中開設有關“梳理研究性學習常見問題”討論區(qū),請參與討論,結合你的具體體驗,思考如下問題:
·   你認為在研究性學習活動過程中,學生的主要學習行為有哪些?
·   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的主要教學行為應該有哪些?
·   研究性學習活動完成后,學習作品最好以什么形式進行評價?
【專家講座】如何創(chuàng)設情境       點擊進入教師講評
德國一位學者有過一句精辟的比喻: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無論如何你難以下咽。但當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就在享用佳肴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將15克鹽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識,猶如湯之于鹽。鹽需溶入湯中,才能被吸收;知識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
從廣義上說,教學情境是指作用于學習主體,產生一定的情感反應的客觀環(huán)境。從狹義上說,教學情境是由教學的具體環(huán)境和教學內容、師生情緒和情感等所構成的教學氛圍,其中包括物理的和心理的兩方面內容,是“情”和“境”的融合。教學情境的類型包括:通過實物創(chuàng)設的情境;通過圖像創(chuàng)設的情境;通過活動創(chuàng)設的情境;通過語言創(chuàng)設的情境;通過新舊知識和觀念的關系創(chuàng)設的情境;通過“背景”創(chuàng)設的情境以及通過問題創(chuàng)設的情境。
研究性學習特別強調問題來源的情境性,在真實情境下的充分體驗和對困惑的感受,是問題產生的根源。由于情境是與學生生活有關的真實事件或真實事件的模擬,不同的情境將引出不同的問題,帶來豐富多彩的學習內容;情境性問題的來源非常開放,不同的人即使在相同的情境中,也會以不同的視角理解學習的內容,情境又將隨著研究的過程不斷變化,隨著問題的發(fā)展而不斷產生新的學習內容。
教學情境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要素,創(chuàng)設有價值的教學情境則是研究性學習的重要追求。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有的教師只把情境創(chuàng)設當作點綴,還有一些教師則因為創(chuàng)設情境迷失了教學方向,創(chuàng)設出的情境形式化、假問題、缺乏真情、“猜謎式”情境、甚至完全是“電灌”情境。有價值的教學情境應該體現(xiàn)以下幾個特征:基于生活;注重形象性;體現(xiàn)學科特點;內涵問題;融入情感。
2、明確任務
說明:在這個步驟中,學員將在主講教師的引導下確定探究任務,明確最終的探究成果。
任務要素是研究性學習設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請仔細觀摩下面《中國糧食安全問題中的算法探究》研究性學習的任務設置,并記錄下對自己的啟發(fā)。
《中國糧食安全問題中的算法探究》任務設置
(案例來源:上海浦東教育發(fā)展研究院,朱一軍)
糧食安全是個復雜大系統(tǒng),牽扯諸多因素,對高一學生有相當難度,更何況還要從中提煉算法。我翻閱了大量資料后,根據(jù)模塊化程序設計思想,總結了“糧食與人口關系”“糧食與政策關系”“糧食短期預測與糧食進口方案關系”“糧食與土地資源關系”四個研究子項目,并提煉出相關算法。學生和教師第一次面對這樣的探究實踐活動,為避免盲目,減少挫折,課前我作了大量準備。包括查找、分類有效資源并標明出處;提供官方糧食網(wǎng)站網(wǎng)址;確定子項目等。據(jù)資料,找出糧食問題的算法并據(jù)算法寫出相應提示,幫助學生逐步發(fā)展思維。提示如下:
1.“糧食與人口”算法問題
(1)人口增長和糧食增長有著什么關系?(2)如果假設人均400公斤為糧食消費的標準值,每年的糧食總量和人口總量滿足什么關系,我們國家的糧食供給安全?(3)每年的糧食增長量和人口增長量可以測算,那么今年的人口總量、糧食總量與去年的人口總量、糧食總量有什么關系?(4)我們如果預測未來20年的糧食安全,必須預先知道一些什么參數(shù)值?選擇什么樣的變量去表示他們?(5)假設我們以今年2004年開始算,要預測未來二十年的糧食與人口問題,每年的方法是否一致?用什么模式比較好?(6)通過計算,我們可以提供什么有用的信息(輸出什么)?
2.“糧食與政策”算法問題
(1)糧食安全與政策的關系?例如:糧食充足、糧食不足、糧食嚴重不足的時候,政策上是否要考慮變化?(2)國家對糧食安全作了哪些預警機制?(3)當糧食不安全的時候,你覺得政策上分別怎樣應對?(4)用什么樣的算法模式來表示比較好?
3.“糧食短期預測與進口糧食”算法問題
(1)我們怎樣預測?有哪些方式?你們選擇哪一種方式來設計算法?(2)每年4月怎樣將850個縣抽樣調查的糧食總量計算出來?這是一個什么問題(求累加和、求累乘積)?(3)我們用什么算法的哪種模式比較恰當?(4)在這個累加和或累乘積的問題中,每一次重復做的事情是什么?(5)控制變量怎樣變化?(6)得到總值后,怎樣計算進口量?
4.“糧食與土地資源”算法問題
(1)糧食和土地存在什么關系?(2)土地面臨著哪些問題?土地上有哪些政策?(3)土地的減少嚴重影響糧食的產量時(即糧食不安全)怎么辦?(4)糧食土地不夠怎么辦?(5)荒地不夠開墾怎么辦?(6)這里可以應用我們學過的什么模式?
整個研究性學習分三階段完成,每班分成八組協(xié)作完成。整個研究過程,教師很難面面俱到,關注到每個學生情況,也很難對每個同學做到準確評價。為此,我參考教材和課標,設計制作了《基于網(wǎng)絡資源的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手冊》,發(fā)給每個小組。手冊中包含“開題報告”、“課題組成員和分工表”、“資源收集匯總表”、“課題研究活動記錄表”、“評議記錄表”五類表格。要求學生在體驗研究性學習的完整過程的同時,將整個過程記錄下來,將每節(jié)課的活動內容記錄下來,作為小組的成果以及評價的一個依據(jù)。
1.請你回憶一下自己曾經參與過或觀察過的研究性學習活動,結合你開展過的研究性學習,圍繞“研究性學習”這一主題本身,對“研究性學習”的內涵進行深層次思考:
·   科學研究的一般規(guī)律是什么?
·   哪些學習內容適合于運用研究性的方法學習?
·   研究性學習需要學生具備哪些方面的能力?
·   研究性學習能夠培養(yǎng)學生哪些能力?
·   如何指導學生開展有意義研究,避免表面現(xiàn)象?
·   研究性學習一般如何進行?
·   研究性學習與其它學習形式是一種替代還是補充?
2.對于你曾經參與或觀察過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你覺得這些研究性學習效果是怎樣的?你有什么成功的經驗?在這些研究性學習課堂中還存在哪些問題?請你結合研究性學習的各要素對這些問題進行細化,將常見問題列在表4-2中。
表4-2 研究性學習課堂常見問題
基本要素
問題概述
情境
任務
過程
資源
成果
評價
3.針對上述六個基本要素分析中經常出現(xiàn)的問題,將主要問題集中分類,理解“研究性學習”中各要素的含義,分析具體應用中師生可能遇到的主要困惑,并尋求和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法,最終形成一份完整的研究性學習常見問題解決方案。
【專家講座】研究性學習中的任務設置         點擊進入教師講評
任務要素是研究性學習設計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在研究性學習中,應該給學生一個完整任務的思想,不能像過去那樣拘泥于課堂上的45分鐘,而是在一個單元的概念下設計學習活動,將割裂的學習課時逐步融合為一個整體的學習過程單元,強調進行單元學習任務的整體設計和時間的整體安排。在學習活動設計過程中,根據(jù)課程的要求和學生的需求確立學習的主題,綜合籌劃幾節(jié)課、十幾節(jié)課,以至幾十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把研究性學習方法和其他教學方法、各種類型教育技術和媒體組織在一個教學過程中。
研究性學習中的各項任務并非是隨意確定的,而應從課程的學習目標出發(fā),指導學生自主選題,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研究方法。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愛好與特長所選的課題,不受學科的限制,可以是運用某一門學科的知識就能解決的課題,也可以是需要綜合運用幾門學科的知識才能解決的、與當前社會生活密切有關的現(xiàn)實性較強的課題。
研究性學習有三種不同的學習組織形式:小組合作研究、個人獨立研究、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
小組合作是研究性學習最常見最有效的一種組織形式,一般由4~6人組成。在這種組織形式下,學生既有合作又有分工,分別就某個子問題做更多的鉆研,而后再匯總各方面的信息,運用到當前任務中。合作學習的任務最好是團體性任務,任務所要求的資源最好是單個學習者所不可能全部具有的,離開與他人的合作交流,憑個人很難實現(xiàn)任務目標。教師在運用小組合作開展研究性學習時,要特別注意小組結構與活動的設計。小組內需要明確分工,明確每個人的責任,讓每個成員都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教師要知道小組中每個人都做了什么,以及每個人的進度;同時,可在小組間(或組內)進行評比競爭,讓每個小組(或個人)展示自己的作品,報告自己完成任務的方法和體會,由教師和各組代表評定各組(或個人)的成績。
個人獨立研究也是一種可行的組織形式,可采用“開放式長作業(yè)”等方法進行。甚至可以以布置預習(或預先收集資料)和布置家庭作業(yè)的方式,結合課堂合作探究與課外個人獨立探究的方式組織學習活動。
采用個人研究與全班集體討論相結合的形式;全班同學需要圍繞同一個研究主題,各自搜集資料、開展探究活動、取得結論或形成觀點。再通過全班集體討論或辯論,分享初步的研究成果,由此推動同學們在各自基礎上深化研究。之后或進入第二輪研討,或就此完成各自的成果。
3、分組探索
說明:在這個步驟中,學員將根據(jù)自己的學科背景,圍繞“研究性學習”的特定問題展開探究。
在步驟2中,通過教師和學伴的交流,確定了需要解決的問題,現(xiàn)在我們以小組為單位,圍繞“研究性學習”課堂出現(xiàn)的特定問題進行探索,各個小組自行分工,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相關知識。需要注意的是:小組的分工一定要明確,小組成員要弄清自己承擔的任務,而且分工要合理,使每位組員都有事可做;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要對資料有所篩選,找出有用且便于使用的資源。
在分組學習過程中,小組內應該體驗研究過程,最終形成一份完整的研究性學習常見問題解決方案,該研究成果保存在“\我的學習檔案袋\我的單元學習設計\研究性學習設計\”中,文件名為“研究性學習常見問題解決方案之××”(如果你的小組在第1步中選擇的是“情境”環(huán)節(jié)的問題,則文件名為“研究性學習常見問題解決方案之情境”,其他亦然)。該方案可以是Word文檔形式的綜述,也可以是演示文稿、簡報等形式。
在配套光盤中,給大家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表4-3是對光盤資源的簡單說明,請你根據(jù)自己的研究需要有選擇地閱讀。
表4-3  研究性學習光盤參考資源說明
文獻標題
簡要說明
試論研究性學習
這一組文獻主要是描述研究性學習的一般特征與內涵,以及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一般方法。
研究性學習及基本特征
關于研究性學習評價方式的構想
論研究性學習的特征及其由來
WebQuest—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研究性學習模式
關于信息技術環(huán)境下PBL的設計研究
關于專題學習網(wǎng)站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的幾點思考
談網(wǎng)絡中的研究性學習
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有效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
這組文獻主要描述在開展研究性學習時的情境創(chuàng)設、任務設計和過程設計等內容。
中小學數(shù)學創(chuàng)設情境與提出問題的策略
基于網(wǎng)絡與研究性學習課程整合的高中英語任務型教學
淺談研究性學習實施過程的方法指導
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資源的創(chuàng)建
這組文獻主要介紹如何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創(chuàng)建相應的學習資源。
研究性學習的資源建設
研究性學習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信息技術背景下的研究性學習資源開發(fā)
研究性學習相關資源索引
研究性學習成果展示中的常見問題
這組文獻主要是介紹如何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組織并匯報研究成果,以及在成果匯報時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
對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研究性學習成果交流的思考
研究性學習實施中的一個誤區(qū)追求成果展示
試論研究性學習成果的評價
學習新課標 嘗試新教學
這組文獻主要是描述如何在不同學科中應用研究性學習,為不同學科教師提供應用參考。
新課標下的語文研究性學習
新課標下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研究性學習的應用研究
語文研究性學習模式例談
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實驗研究
校園網(wǎng)絡數(shù)學研究性學習課程的設計實施與優(yōu)化效應
中學物理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思考
物理課程研究性學習評價方法探討
小學體育探究性學習研究
淺談高中環(huán)境化學研究型課程的設計
研究性學習在化學教學中的探究
淺談歷史研究性學習課題實施的指導策略
生物教學中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
《鳥類》(中學生物,課時:1節(jié)課)
這是一組學科教師應用研究性學習組織教學活動的案例或案例片斷。
《我看東北發(fā)展》(中學文科綜合,課時:3周)
《小蜜蜂的家》(中學理科綜合,課時:3周)
《圓柱、圓錐、圓臺(一)》(高一數(shù)學——立體幾何)
(注:上述資料見配套光盤。)
如果你在完成本活動的學習以后,還希望對研究性學習有更多的了解,建議你可以再閱讀一些參考書目或網(wǎng)站。
(1) 參考書目:
·   張人紅編譯.國外及港臺地區(qū)研究性學習資料選編.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   王升.研究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
·   葉平.研究性學習的原理,方法與實施.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   周慶林.研究性學習指導.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   (美)約翰·賓著,張仁鐸譯.研究性學習——教育科學精品教材譯叢·教參系列.江蘇教育出版社,2004
(2) 專題網(wǎng)站
·   惟存教育:http://www.being.org.cn
·   大連教育網(wǎng)-研究性學習欄目:http://www.foredu.com.cn/yjxxx/
·   小學生研究性學習網(wǎng):http://resch.jscsedu.com/
·   揚子一中研究性學習園地:http://www.yzyz.cn/teaweb/investigative_study/
·   華南師大附中研究性學習專題網(wǎng)站:http://library.hsfz.net.cn/article/
·   探索新教育—研究性學習專題網(wǎng)站:http://www.yj.pte.sh.cn/
·   長春48中學 研究性學習網(wǎng)站:http://www.kcedu.com/ts_48z/index.htm
·   人大附中研究性學習專題網(wǎng)站:http://www.rdfz.com/yanxue/gywm.htm
在學習中,你可能會查閱到更多的“研究性學習”相關資源,請你把搜集的相關資源記錄在表4-4中,并簡單描述其內容。
表4-4 研究性學習資源記錄表
資源列表
內容簡述
各小組成員要貢獻自己所搜集的資料,組內交流討論,歸納思考,共同提煉問題的解決策略。在進行小組討論時,你可以借助表4-5,將小組成員在討論交流研究性學習相關內容時的主要觀點與想法記錄下來。
表4-5 小組討論記錄
研討主題
研討成員
研討日期
年      月      日
記錄人
組員一
姓  名
發(fā)表意見
組員二
姓  名
發(fā)表意見
組員三
姓  名
發(fā)表意見
組員四
姓  名
發(fā)表意見
達成共識
備  注
【專家講座】學習支架、研究性學習中的資源配置
4、分組探索
【專家講座】學習支架、研究性學習中的資源配置
點擊進入教師講評
1、學習支架
“支架”(Scaffold)原是建筑行業(yè)的術語,又譯作“腳手架”,是建筑樓房時施予的暫時性支持,當樓房建好后,這種支持就撤掉了。根據(jù)這個建筑隱喻,伍德(Wood)最先借用了這個術語來描述同行、成人或有成就的人在另外一個人的學習過程中所施予的有效支持。普利斯里(Pressly)等人為“支架”所下的定義是根據(jù)學生的需要為他們提供幫助,并在他們能力增長時撤去幫助。前蘇聯(lián)著名心理學家維果斯基(Vygotsgy)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為教師如何以助學者的身份參與學習提供了指導,也對“學習支架”提出了意義明晰的需求說明。維果斯基將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水平與潛在發(fā)展水平相交疊的區(qū)域稱為“最近發(fā)展區(qū)”。這個發(fā)展區(qū)存在于學生已知與未知,能夠勝任和不能勝任之間,是學生需要“支架”才能夠完成任務的區(qū)域。
總的來講,學習支架的作用就在于幫助學生順利穿越“最近發(fā)展區(qū)”以獲得更進一步的發(fā)展。學習支架的形式靈活多樣,根據(jù)任務、目的的不同,其形式也會有所變化。學習支架常見的形式有范例、問題、建議、圖表(思維導圖、時間線等)、向導等。除了這些可設計的支架外,支架還有更為隨機的表現(xiàn)形式,如解釋、對話、合作等。
2、研究性學習中的資源配置
學習資源是研究性學習的基礎要素。從目前研究性學習的需求分析,支持我國中小學研究性學習的學習資源通常應該有三種不同的層次(葉平,2003):
·   預設學習資源:根據(jù)研究性學習的問題或項目要求,由教師(或教師與學生共同)預先制作或設定的資源。其網(wǎng)絡資源的表現(xiàn)形式為:預先制作的專題網(wǎng)頁(如WebQuest預設資源網(wǎng)頁);常規(guī)資源的表現(xiàn)形式則表現(xiàn)為:圍繞研究問題或項目預先收集和編撰的文本、圖片、視頻剪輯和多媒體課件等資料。
·   相關學習資源:圍繞研究問題或項目,有確定搜索范圍的相關資源。其網(wǎng)絡資源表現(xiàn)形式為相關資源網(wǎng)站,如科學探索網(wǎng)、科普學習網(wǎng)、虛擬博物館等;常規(guī)資源的表現(xiàn)形式為有關博物館、圖書館、科技館和書籍、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節(jié)目中的相關內容。這種資源,通??捎山處熗扑],或發(fā)動學生相互推薦。在提供相關學習資源時,最好能對資源的內容和形式作簡要介紹。
·   泛在學習資源:即廣泛存在的各種資源,它或者表現(xiàn)為整個互聯(lián)網(wǎng)絡的擁有信息資源,或者把整個社會和自然界都視為學習資源。這種資源不僅包括狹義理解的信息資源,也涉及到技術資源、設施資源、人力資源和環(huán)境資源。
在研究性學習中,通常可以要求學生首先根據(jù)預設資源和相關資源進行搜索和學習,然后逐步擴展到把整個社會和自然界都視為廣泛的學習資源,從而逐步培養(yǎng)學生全面收集信息和評價信息的能力。這三類資源之間沒有絕對的界限,完成一項研究性學習的任務通常需要同時使用。
為了幫助學生完成研究性學習的基本步驟,在導入問題的準備階段,可以利用“預設資源”迅速達到教師和學生共同創(chuàng)設情境的目的;而在協(xié)作學習、自主探究的階段,利用“相關資源”的導航指向,幫助學生盡快尋找到有用的信息;同時鼓勵學生學習使用信息搜索工具,包括使用網(wǎng)絡搜索引擎,或者采取社會調查、問卷和訪談等方法,在“泛在資源”中主動獲取更廣泛更豐富的信息,培養(yǎng)搜集信息更高層次的能力。
就一般情況而言,小學階段或者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較差時,教師需要更多地為學生準備預設資源,指定一些相關資源;高中階段或者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較強,可以僅為他們提供一些相關資源的索引,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利用泛在資源。學科課堂教學的研究性學習,由于創(chuàng)設情境和在有限時間內要求學生使用和處理信息的需要,可以考慮多使用預設資源幫助教學;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性學習課程,時間周期跨度長,應該更重視相關資源和泛在資源。
目前,信息資源最重要的形式之一是互聯(lián)網(wǎng)絡,特別是萬維網(wǎng)(WWW)這個巨大的全球資源,為中小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提供了最強大的資源支持。從相關資源的用途分類,支持研究性學習的網(wǎng)站大體可分為:
①專題信息網(wǎng)站,如虛擬博物館、網(wǎng)上圖書館、期刊網(wǎng)、科普網(wǎng)、歷史網(wǎng)、軍事網(wǎng)等等;
②互動學習網(wǎng)站,如各類研究性學習網(wǎng)等;
③社區(qū)交流活動網(wǎng)站,如各類學習論壇、網(wǎng)校等;
④教育教學資訊網(wǎng)站,如中國基礎教育教學網(wǎng)K12、人教網(wǎng)、中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網(wǎng)、中國基礎教育網(wǎng)等;
⑤教育行政和政策網(wǎng)站,如教育部網(wǎng)站、各地教育信息網(wǎng)等。
同時,教師更要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學校的圖書館、資料室和實驗室等有關設施,充分利用當?shù)厣鐓^(qū)的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包括博物館、圖書館、科技場館、科研院所、風景名勝、文化遺址等,做出系統(tǒng)的調查和登記,挖掘資源潛力。此外,動員和依靠家長和社區(qū)成員共同努力提供資源也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方式。
研究性學習不僅需要豐富的信息資源,而且需要豐富的人力資源,主要是能夠指導學生有效開展學習活動的“導師”,包括教師和其他人員。美國《豐富教學模式》實驗中還把“導師”的范圍擴大到家長和社區(qū)成員。在開展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不僅要重視教師資源、還要利用學生同伴資源、領域專家資源、社區(qū)成員資源和網(wǎng)絡中的人力資源等。
5、交流成果與評價
說明:在這個步驟中,學員將和其他小組學伴分享自己小組的研究成果,同時對自己的探究行為進行自評。
通過一系列的研究活動,我們每個小組都形成了創(chuàng)造性的研究成果,現(xiàn)在各小組把自己的研究思路、過程、結論、成果以及有價值的資源與其他小組共享。
通過全班的交流,我們對在研究性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的問題都有了一個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各個小組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拷貝給其他小組,形成一個研究性學習常見問題的完整作品,以供在教學實踐中參考。
我們通過MiniQuest方式學習了什么是“研究性學習”,你對自己的學習過程滿意嗎?你可以根據(jù)研究性學習的一般評價表(表4-6)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自我評價。
表4-6 研究性學習評價表
分值
內容
表達
組織
陳述
4
思考深刻,解決了問題
明確解決問題的目標
問題解決思路或方法上有創(chuàng)新
引用了大量的資源
內容準確
沒有拼寫、語法和標點錯誤
用詞貼切
信息組織清晰、重點突出、思想深刻
用邏輯圖的方式構建信息,以支持問題解決
運用多媒體闡明了要點
格式規(guī)范,有利于內容的閱讀
陳述能吸引聽眾的注意
陳述組織嚴密,安排恰當
3
思考深刻,解決了問題
較明確解決問題的目標
問題解決思路或方法上有一些創(chuàng)新
有與主題相關的清晰的目標
引用了一些資源
內容準確
很少的(1-3個)拼寫、語法和標點錯誤
用詞恰當
信息支持挑戰(zhàn)(或問題)的解決
運用多媒體闡明了要點
格式恰當,有利于內容的閱讀
陳述能吸引聽眾的注意
陳述組織嚴密
2
解決了問題
對解決問題沒有清晰的目標
問題解決思路或方法上沒有創(chuàng)新
引用了有限的幾個資源
有一些事實性錯誤或矛盾
較少的(3-5個)拼寫、語法和標點錯誤
詞語的應用水平較低
項目有焦點,但是有時候偏離主題
信息似乎有一個圖示,但是在項目的執(zhí)行過程中圖示前后不一致
信息組織松散
運用多媒體闡明了要點,但是組織松散
格式與內容不相適合
陳述不能吸引聽眾的注意
陳述組織松散
1
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沒有清晰的目標
引用了很少的資源
有重大的事實性錯誤和錯誤性的解釋與理解
有5個以上的拼寫、語法和標點錯誤
詞語的運用很貧乏
內容沒有聚焦,很隨意
信息不能支持挑戰(zhàn)(或問題)的解決
信息沒有明顯的圖示
陳述很馬虎或者不完整
過度使用多媒體或者沒有利用多媒體進行陳述
格式不利于內容的呈現(xiàn)
陳述組織不清晰
【專家講座】基于項目的研究性學習
學術界一般認為研究性學習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基于問題的學習,一種是基于項目的學習。也有人用問題化學習和項目化學習來描述,并把問題作為研究的起點和主線,通過問題促進學習者綜合應用各種知識并開展探究思考。在前面的相關模塊中,我們已經涉及了與問題化學習相關的諸多內容,并且在本模塊中運用MiniQuest進行“研究性學習”探究活動時,已經體現(xiàn)了問題化學習的思想,因此,這里不再展開探討問題化學習。下面著重介紹基于項目的研究性學習。
1.基于項目的學習的含義
項目一般是指在特定的時間內,為了實現(xiàn)與現(xiàn)實相關聯(lián)的特定目標,把需要解決的問題分解為一系列相互聯(lián)系的任務,以便群體間可以相互合作,并有效組織和利用相關資源,從而創(chuàng)造出特定產品或提供服務,包括物質產品、創(chuàng)意、簡報、發(fā)明或建議等多種形式。把項目應用于教學領域,則形成了基于項目的學習方式。
所謂基于項目的學習,就是學習者圍繞某一個具體的學習項目,立足于開發(fā)一個產品或一項創(chuàng)造,充分選擇和利用最優(yōu)化的學習資源,在實踐體驗、內化吸收、探索創(chuàng)新中獲得較為完整而具體的知識,形成專門的技能并獲得發(fā)展的學習。其學習情境真實而具體,學習內容綜合而開放,學習途徑多樣而協(xié)同,學習手段數(shù)字化、網(wǎng)絡化,學習的收獲多面而有個性。
一般而言,基于項目的學習流程分為“選定項目、制定計劃、活動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活動評價”等六個步驟。項目有六個構成要素,基于項目的學習也就是要圍繞項目的六個構成要素進行教學設計。六個要素分別是:
目標:項目所關聯(lián)的學習目標;
角色:學生在項目中所扮演的角色;
對象:在項目中,學生所扮演的角色所服務的個體或群體;
情境:項目實施的背景或環(huán)境等;
產品:項目的最終成果;
標準:評價項目成果的標準。
2.基于項目的學習與基于問題的學習的比較
這兩種類型的研究性學習之間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聯(lián)系在于二者之間有很多共同點:
·   讓學生處在真實的任務中;
·   開放性的任務或問題有多種解決辦法或答案;
·   項目和問題要能模擬專業(yè)情境;
·   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是促進者;
·   需要學生長期以小組形式工作;
·   鼓勵學生多方尋求信息;
·   強調真實性和基于績效的評價;
·   為學生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提供充足的時間和方法。
區(qū)別在于二者開展學習的思路是各具特色的:
基于項目的學習:起點是一件最終的產品或者是頭腦中的一個制品;產品的創(chuàng)造通常會引發(fā)出需要學生解決的一個或多個問題;使用產品模式,并且模仿真實世界產品生產的過程 ;學生需要呈現(xiàn)或者使用他們自己制造出的產品;最終的產品是學習的驅動力;在創(chuàng)造產品的過程中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基于問題的學習:起點是解決一個問題或學習一個問題;問題被設計在一個情境中或者個案研究中;為了反映現(xiàn)實生活的復雜性,問題經常是不明確的;使用探究模式;學生需要呈現(xiàn)的是問題解決過程的結論,而不必制造出一個產品。問題是學習的驅動力。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一般不需要過多地區(qū)分這兩種不同的研究性學習的差異,而是根據(jù)教學活動的需要,以學習者為中心,通過創(chuàng)設真實的學習情境,提升學習者的協(xié)作學習與研究學習能力,并幫助學生在研究過程中進行恰當評價。
請仔細觀摩下面《中國糧食安全問題中的算法探究》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和評價過程,并結合其前面的任務設置材料,在閱讀時請仔細思考該研究性學習課程的資源配置以及學習支架設計情況,然后完成后面的練習。
《中國糧食安全問題中的算法探究》實施和評價過程
(案例來源:上海浦東教育發(fā)展研究院,朱一軍)
整個研究過程被定為三課時。
1.第一課時
以布朗的《誰來養(yǎng)活中國?》和系列非洲饑餓兒童照片引入,引起學生關注和研究興趣。以10月16日為“世界糧食日”為主題,開展以糧食為項目的探究活動。
教師指導全班學生共同討論關于糧食問題的研究目標,總結以下四大研究子項目:
(1)探究“糧食與人口關系子項目”的算法問題。(2)探究“糧食與政策關系子項目”的算法問題。(3)探究“糧食短期預測與糧食進口方案關系子項目”的算法問題。(4)探究“糧食與土地資源關系子項目”的算法問題。
全班分A、B、C、D四大組,每大組分兩小組。各小組成員據(jù)研究目的要求,先定性思考,提出研究思路,然后分工協(xié)作,網(wǎng)上搜索并閱讀相關資料,尋找中國所面臨糧食問題的諸多因素,并找出解決方法。過程中教師提供“支持學習且與研究目標關聯(lián)的資源”,如有關糧食問題的網(wǎng)址和資料。
2.第二課時
分小組整理、歸納、總結已有資料,以合作學習的方式,討論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用流程圖描述相應的算法。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在各小組間巡視,及時“提供用以指導學生認識問題或直接導致問題產生的啟示性支持性背景”,和學生共同討論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
3.第三課時
以組為單位交流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的過程,并展示解決問題的算法。組織學生學習算法流程,討論算法的正確性和可行性,提出優(yōu)化或改進意見;組織并指導學生以客觀公正的態(tài)度開展自評和互評工作。
在平臺的后面的 作業(yè)區(qū),請分析《中國糧食安全問題中的算法探究》研究性學習課程的資源配置以及學習支架設計情況,體會它們應用的目的,并評價它們的使用效果,將思考結果填寫在表4-7中,上傳到 作業(yè)區(qū)。
過程階段
學習支架以及資源配置
使用效果
理由
導入問題的準備階段
協(xié)作學習、自主探究的階段
總結、評價、展示階段
設計研究性學習方案
目標:
運用研究性學習知識,為自己的主題單元設計研究性學習方案, 用VCT呈現(xiàn)此方案。
步驟:
觀摩研究性學習案例
設計研究性學習方案
共享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
學習成果:
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
觀摩研究性學習案例
說明:在這個步驟中,學員將通過研讀案例,體會研究性學習的設計過程。
在上一個活動中,我們主要探討了研究性學習的一般內涵與過程要素,在目前的中小學課程教學實踐中,研究性學習既被看成是學生能力的重要方面,也被看作是學生成長的一門必修課程。模塊3中案例《網(wǎng)絡我做主》所設計的五個專題(無所不能的網(wǎng)絡、神奇的電子地圖、揭開QQ的面紗、在網(wǎng)上安個家、開放虛擬的世界)都是基于項目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下面,我們再結合案例《中國瀕危動物探究》體會研究性學習的設計過程。該案例是小學信息科技老師組織三年級學生進行的一個研究性學習活動。請你快速瀏覽這一案例,注意分析本案例中學生主體性與教師主導性作用的發(fā)揮、學習目標的實現(xiàn)等情況,通過思考案例中的主要優(yōu)點與不足,為自己設計研究性學習方案積累經驗。
案例4-2  中國瀕危動物探究(小學信息科技)
(來源:http://www.psfshl.pudong-edu.sh.cn/fsblog/user1/1/archives/2006/1374.html,作者:王斌華,上海福山外國語小學)
項目名稱:中國瀕危動物探究
課    時: 8課時
學生基礎:
1.三年級學生。
2.具有基本的文字輸入、網(wǎng)絡瀏覽、文字處理等技能。
3.曾經歷過兩次項目學習的學習實踐,分別是《城市與花》、《豐富多彩的民族節(jié)日》,已基本適應項目學習的教學模式,具有一定的項目學習經驗。
學習目標:
1.復習、鞏固信息科技學科中的技術內容,提高應用能力。
2.了解瀕危動物的概念,導致瀕危的原因和提出保護方法,培養(yǎng)保護意識。
3.提高問題的分析、解決,自主學習能力。
4.提高學生合作交流、資料搜集、信息處理的能力。
重難點:
1.問題的分析。
2.信息處理。
教學資源:
1.電子閱覽室、傳統(tǒng)圖書閱覽室等資料收集、錄入和整理場所。
2.教學資源網(wǎng)站。(http://www.psfshl.pudong-edu.sh.cn/it/files/animal/index.htm)
3.博客網(wǎng)絡學習交流平臺。(http://www.psfshl.pudong-edu.sh.cn/studentblog/)
4.過程評價平臺。(http://www.psfshl.pudong-edu.sh.cn/it/gcpj/)
項目簡介:
開展這個項目,通過讓學生分組研究自己感興趣的瀕危動物,一方面讓學生將本學期學習的信息科技學科知識、技能進行實際的應用,提高應用能力;另一方面,通過組織學生分工合作進行信息的瀏覽、搜集、整理分析以及小報制作等學習活動,讓學生從普遍存在的信息課上關注技術轉為關注內容,了解瀕危動物的概念,分析動物滅絕的原因,提出保護瀕危動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環(huán)境保護、動物保護的意識,促進其資料搜集、信息處理和合作交流等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體驗問題的分析與解決的過程和方法,探索以學生發(fā)展為主的新理念下項目學習教學模式的實踐方法。
教學過程:
第1課時——興趣分組
教師一上課,先請學生收聽一段從電臺中錄下的音頻進行引入:“在恐龍時代,平均每1000年才有一種動物絕種;20世紀以前,地球上大約每4年有一種動物絕種;現(xiàn)在每年約有4萬種生物絕跡。近150年來,鳥類滅絕了80種;近50年來,獸類滅絕了近40種。近100年來,物種滅絕的速度超出其自然滅絕率的1000倍,而且這種速度仍有增無減。”學生聽后很有感觸,請學生交流感受,很自然的引出瀕危動物這個概念,并請學生說出知道的或主觀認為的瀕危動物,由教師輔助對其進行分類。
然后教師出示了瀕危動物名稱的資源網(wǎng)頁((http://www.psfshl.pudong-edu.sh.cn/it/files/animal/RESOURCES.htm),學生瀏覽了解,并按綱選擇自己喜歡的分類,將喜歡同一類型瀕危動物的學生按4人左右的規(guī)模隨機分組,并重新安排座位,讓小組成員坐在一起,方便合作交流,由于學校提供了可以臨時拼裝的多媒體電腦教室環(huán)境,小組的交流更加方便。
小組確定后,各小組從提供的教學資源網(wǎng)頁中確定所選綱目中的具體研究動物,為了后續(xù)研究的有一定的深度,讓學生掌握一種研究方法,建議學生只選擇1~2種動物進行研究。之后,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確定從哪些方面著手進行研究,如三(1)班學生的討論結果是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研究:數(shù)量、特征、食物、生活習性、瀕臨滅絕的原因、如何保護。這個過程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掌握學習方法的過程。
這節(jié)課的最后,教師指導各小組討論并填寫電子表格中的內容,進一步明確細化研究角度和內容,這個過程中,小組成員間開始互相溝通和了解,他們通過對研究內容的討論和確定,明確和形成了共同的學習內容和目標,自然而然地初步形成了學習團隊,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起到引導和協(xié)調的作用。
小組名稱:
小組成員:
組長:
研究內容:
學習分工:
第2課時——資料收集計劃準備工作、引入過程評價
本節(jié)課的任務主要讓學生學習多途徑搜集資料的方法,并學習使用過程評價平臺對項目學習的過程進行記錄和評價。
教師上課后,先請各小組對上節(jié)課的學習分工進行回顧,并引出資料搜集途徑的全班討論:“本節(jié)課我們就要開始研究我們上節(jié)課確定的內容,由于我們現(xiàn)在對這些研究內容還不了解,可以通過學習各種資料來進行熟悉,這些資料可以通過哪些途徑獲得呢?”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將其記錄在電腦上并投影給全班,同時教師對這些途徑進行一定的整理引導,很快,在發(fā)揮全班同學的聰明才智下,確定了一些資料搜集的途徑:網(wǎng)絡搜索、書籍、調查、咨詢、電視、錄像、現(xiàn)場查看、報紙、雜志。
各小組根據(jù)全班討論的結果,結合自己小組的研究內容和可利用資源的實際情況,確定了各自的資料搜集途徑,并補充輸入上節(jié)課的表格中,對表格編輯的知識、技能進行應用鞏固。
完成后,教師對過程評價進行簡單的介紹,讓學生了解要注重整個學習的過程,而不僅僅是最后的結果。讓學生學習使用過程評價的平臺,并對項目學習第1、2兩節(jié)課的情況進行自評和互評,評價的指標是由教師預先設計好并輸入了過程評價平臺。
第3~5課時——資料收集
這3節(jié)課主要用來資料的收集、整理和篩選。整個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通過多種途徑來進行資料的搜集,在課外通過電視、錄像、報紙、雜志、書籍、調查等途徑進行收集,在課上進行資料的交流、錄入、整理、篩選,并組織學生到學校的閱覽室通過書籍這種途徑進行資料的收集。在技術方面,教給學生網(wǎng)上下載資料的方法、博客使用方法、資料整理、篩選的技巧等,同時輔助各個小組成員學會分工、協(xié)調組內各自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品質。
在資料收集的第3節(jié)課上,教師提醒各小組在交流了資料后,確定哪些資料是可用的,哪些方面的資料還欠缺,是否完成了預期資料收集的目標,并分工對未達到目標的內容繼續(xù)查找,在作品制作之前必須完成這項工作,如果有必要,可以課后繼續(xù)查找,培養(yǎng)學生按時完成任務的習慣。通過整個過程的資料收集、整理和篩選,學生對學習內容的了解也越來越熟悉了。
對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過程評價內容主要包括多途徑資料收集,信息的量和信息的品質,以及成員之間分工合作。
第6課時——作品制作
學生小組交流,在對所研究的瀕危動物資料收集、整理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歸納,要求各小組利用學過的電腦知識技能,選擇合適的軟件,將研究內容制作成作品用于展示。
在作品制作的過程中,遇到技術問題,鼓勵小組成員共同解決,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主要輔助各小組選擇合適的工具、解決技術問題,指導小組成員的分工要發(fā)揮各自的特長,通過這個應用實踐活動提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并引導學生注重作品內容,加深對研究內容的了解。
作品初步完成后,首先進行小組內的評價交流,并對其進行完善,教師布置下節(jié)課交流展示內容,各組進行準備。過程評價內容主要包括分工合作能力,操作技能和作品內容、表現(xiàn)力,形式主要是自評、組內互評和教師評價。
第7、8課時——項目學習展示和小結
教師上課后對展示的內容和形式進行說明:各小組到講臺上向全班學生先進行作品的展示,一邊演示作品內容,一邊介紹所研究的內容;聽完介紹后,請其他小組的成員關于研究內容進行提問,由展示的小組成員進行回答,每個小組可以接受3個問題的提問;之后,由展示小組的成員交流本次項目學習的感受,包括成功之處、不足之處,也可以舉一些活動過程中的案例;每個小組展示的時間控制在6分鐘以內;在展示的過程中,所有未展示的小組必需認真聽講。
各小組非常積極進行展示,大部分小組都很成功,最有挑戰(zhàn)性的就是回答問題階段,表現(xiàn)出大部分小組對研究內容很了解外,也存在部分小組成員還不夠熟悉,有的小組看到其他小組成員在不能回答問題的尷尬,馬上開始補充。在交流學習感受時,很多學生講到的不僅是對瀕危動物的了解,提高了保護環(huán)境、保護動物的意識,也感到與同學一起合作的重要性。
(項目過程中的資料請參見:“福山學生博客  http://www.psfshl.pudong-edu.sh.cn/studentblog ”)
教學反思:
這次項目學習作為本學期信息科技學科知識技能應用實踐的一項學習活動,學生能積極參與,學習過程中在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針對一些平時掌握較好的學生起到了復習鞏固、提高應用的作用,對平時掌握欠缺的學生,在應用的過程中進行學習,彌補了平時的不足。
通過對瀕危動物的研究,了解了自己所研究動物的各個方面,通過最后的展示交流,也對其它的瀕危動物有了了解,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學生對內容的關注程度加強了,在平時的練習過程中,經常出現(xiàn)的關注技術忽視內容的現(xiàn)象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技術是為學習內容服務的,這才是我們的最終目的。
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組內成員不團結而影響項目學習開展的情形,有的小組在這個過程中解決了這個問題,并認識到了其重要性,有的小組始終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導致了項目學習的不成功,但他們也意識到了失敗的原因。
過程評價在整個過程中作用不僅起到了對學習表現(xiàn)進行記錄的作用,還起到了指導學生更好地完成項目學習的目的,但這次的指標還不夠細化,以后需進一步進行分解,讓學生更加明確。
整個過程的設計,非常注重學生的參與,這對于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學生掌握了基本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研究內容,他們不再手足無措、無從下手,這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研究能力。對于這些學生,以后在這方面,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獨立設計學習過程,進一步培養(yǎng)其學習能力。
在學習的過程中還用到了博客等新技術,這些是他們信息科技課上未曾學習過的,在學習過程中根據(jù)需要學習技術,這是本次項目學習的有益嘗試,學生不僅學會了基本的學習方法,而且應用水平是同步提高的,雖然沒有以往技術教學那樣系統(tǒng)地進行使用方法的學習,但卻非常有效。這次項目學習中,在資料收集階段,雖然有3節(jié)課的時間,但還是比較緊張,除了部分小組在課外進行資料收集,完全依靠上課時間進行的,時間普遍不夠,以后需進一步鼓勵學生課外進行資料的收集,同時要更加關注小組成員的分工合作,進一步提高學習效率。
設計研究性學習方案
說明:在這個步驟中, 學員將結合前面學習的基于項目的研究性學習,運用相應的設計模板為自己的主題單元設計研究性學習方案。
通過前面的活動,我們已經掌握了研究性學習的基本知識,并有了一定的應用基礎,現(xiàn)在請你結合在模塊3規(guī)劃的主題單元,選擇其中的一個專題,設計一則研究性學習方案,你可以參照表4-8提供的模板來設計,如果要應用模板,你需要對模板進行適當修改,使其更符合項目設計的需要;也可直接在步驟3中所要求的VCT模板上設計。
表4-8 研究性學習設計模板
究性學習設計模板
【研究性學習的標題】(主題單元中的專題名稱)
【研究任務名稱】
【小組成員】
【任務完成期限】
【情境】
例: 目前,僅美國就有100多種瀕危動物,而且這個數(shù)字在逐年遞增。由于采取了援救措施和改善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一些動物已經不在瀕危動物名單里了。本單元,我們將研究這些瀕危動物的生活環(huán)境,并就如何增加這些瀕危動物的數(shù)量提出一些建議。
【任務】
例: 為了防止一種動物滅絕,我和我的團隊接受了這樣一個任務:在美國的一塊荒地建立一個動物避難所,這個避難所必須給動物保持野性的自由,而且要讓他們在200英畝的空間里活動。因此,我們必須做出一份如何運作該避難所、確定資金來源和確保動物安全的最佳方案。
【活動和過程】
例: 動物
從瀕危動物名單里挑選出一種動物
研究這種動物的自然生活環(huán)境、飲食需要和是否為食肉動物
研究這種動物為什么會變?yōu)闉l危動物
決定什么措施可以幫助這種動物繁衍
避難所
決定在避難所內使用何種護欄來圈住這些動物
決定避難所能容納多少只這種動物
決定在避難所內怎樣才能使這些動物保持健康
決定設計和建造避難所的資料來源
團隊
必須團結合作
在動物的選擇、避難所的設計和最終的產品上等方面團隊必須保持一致意見
每一個成員都必須全力以赴
在項目結束時,要進行組內的互評
最終的產品
描繪出我們的動物避難所
一份小冊子或者陳述,包含:我們選擇的這種動物的信息、提議的避難所和避難所如何幫助這種動物脫離瀕危
【資源列表】
例:
動物學書籍、百科全書、動物園和建筑學相關資源
分類雜志
【評價】
例:
王娟同學與其他成員團結合作,她自覺參與并竭盡全力工作,她總愿意進行各種嘗試。
李強沒有真正參與進該項目,盡管團隊試圖吸引他參與,但是他從未真正參與進來,也沒有完成他自己的任務。
趙小麗是避難所設計的最大貢獻者,她能夠把團隊的思想轉換為真實的提議。
【結論】
例: 盡管在美國仍有大量的動物屬于瀕危動物,但是了解人們正致力于幫助這些動物繁榮并幫助他們離開瀕危動物名單也是十分重要的。通過該項目,我能夠從瀕危動物名單中評價一種動物,并討論能夠讓它脫離瀕危的方法。我研究了這種動物的自然生活環(huán)境、環(huán)境健康、是否為食肉動物等,并研究了適合這種動物的相應要素。此外,我和我的團隊在一起合作地很好,我們描繪出了避難所的樣子。
享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
說明:在這個步驟中,學員將交流討論研究性學習設計方案,并分享設計的經驗和體會。
1. 組內展示各自的設計作品,交流心得體會,并找出存在的問題。
2、推選代表:推選小組內有特色的研究性學習設計作品,進行全班的匯報交流。
3、全班交流:以小組為單位,向全班展示小組推選的研究性學習設計作品。
4、修訂完善:請大家圍繞交流過程中產生的新想法,對自己的研究性學習設計作進一步的修訂和完善。
5、請你把修訂過的研究性學習設計作品發(fā)表在自己的博客上或培訓平臺的作業(yè)發(fā)布區(qū),供大家交流共享。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辨析協(xié)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基于問題/項目/任務/主題/專題學習:
談“問題引導教學”模式實施中應注意的幾個誤區(qū)及策略
研究性學習的PBL模式
WebQuest在高中研究性學習中的應用
教師說課答辯內容及參考答案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學習心得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