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著名畫家及畫派
◇六朝四家
六朝指三國的東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皆以建康(吳名建業(yè),今江蘇南京)為首都。四家,畫史上指東吳曹不興、東晉顧愷之、南朝宋陸探微、南朝梁張僧繇。唐代張懷瓘評六朝畫謂:“張(僧繇)得其肉,陸(探微)得其骨,顧(愷之)得其神。”六朝畫罕見,尤以曹不興之跡無存。元代湯厚認為曹不興《兵符圖》一卷,“筆意神采,疑是唐末宋初人所為”。
◇南宋四家
南宋院體山水畫家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四人的合稱。屬豪縱簡略一路畫風(fēng)。初無此稱,元代湯厚謂:“南宋畫院諸人得名者,若李唐、周曾、馬遠、夏圭、李迪、李安忠、樓觀、梁楷之徒,仆于李唐差加賞識,其余亦不能盡別也。”倡此說者為明代唐寅題劉松年《春山仙隱圖》,有所謂“李、劉、馬、夏”之稱。其后屠隆說:“李唐、劉松年、馬遠、夏圭,此南渡以后四大家也。”張丑認為:“南宋劉松年為冠,李唐、馬遠、夏圭次之。”張?zhí)╇A則曰:“劉、李、馬、夏,俱負重名,而李、馬為最。”
◇元四家
元代山水畫的四位代表畫家的合稱。主要有二說:一是指趙孟頫、吳鎮(zhèn)、黃公望、王蒙四人,見明代王世貞《藝苑卮言·附錄》。二是指黃公望、王蒙、倪瓚、吳鎮(zhèn)四人,見明代董其昌《容臺別集·畫旨》。第二說流行較廣。也有將趙孟頫\、高克恭、黃公望、吳鎮(zhèn)、倪瓚、王蒙合稱為“元六家”。畫風(fēng)雖各有特點,但主要都從五代董源、北宋巨然的基礎(chǔ)上發(fā)展而來,重筆墨,尚意趣,并結(jié)合書法詩文,是元代山水畫的主流,對明清兩代影響很大。
◇元六家
元代趙孟頫 、高克恭、黃公望、吳鎮(zhèn)、倪瓚、王蒙的合稱。參見“元四家”。
◇南北宗
明代董其昌關(guān)于劃分山水畫家為南北兩個派系之說。《容臺別集·畫旨》:“禪家有南北二宗,唐時始分;畫之南北二宗,亦唐時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則李思訓(xùn)父子著色山水,流傳而為宋之趙斡、趙伯駒、(趙)伯骕,以至馬(遠)、夏(圭)輩;南宗則王摩詰(維)始用渲淡,一變鉤斫之法,其傳為張璪、荊(浩)、關(guān)(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父了(芾、友仁),以至元之四大家(黃公望、吳鎮(zhèn)、倪瓚、王蒙),亦如六祖(即慧能)之后,有馬駒、云門、臨濟兒孫之盛,而北宗(神秀為代表)微矣。”又云:“文人之畫自王右丞(維)始,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寬為嫡子,若馬、夏及李唐、劉松年,又是大李將軍之派,非吾曹當學(xué)也。”此說與山水畫家?guī)煶醒葑兊氖穼嵅槐M符合,且有崇“南”貶“北”之意。明代陳繼儒(當時與董其昌并稱“董陳”)所說尤為明顯:“李派板細,乏士氣;王派虛和蕭散。”明末清初畫壇群起附和,形成以“ 南宗”為“正統(tǒng)”之見。
◇明四家
明代中葉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人的合稱。他們之間有師友關(guān)系,畫藝各具風(fēng)格特點,對后世頗有影響。沈、文畫風(fēng)較近。后來發(fā)展形成了吳門派。明代卓然成家,前期有戴進,中期有林良、吳偉、呂紀,后期有陳洪綬等,沈、文、唐、仇并不能代表整個明代繪事。
◇畫中九友
明末清初董其昌、楊文聰、程嘉燧、張學(xué)曾、卞文瑜、邵彌、李流芳、王時敏、王鑒等九位畫家的合稱。見清初吳偉業(yè)所作《畫中九友歌》。
◇金陵八家
明末清初龔賢、樊圻、高岑、鄒哲、吳宏、葉欣、胡慥、謝蓀八人的合稱。他們的繪畫題材和風(fēng)格不盡相同,因聚居金陵(今江蘇南京),皆有一定時譽(以龔賢最著),故稱。見清代張庚《國朝畫征錄》。另指陳卓、吳宏、樊圻、鄒哲、蔡霖淪、李又李、武丹、高岑為“金陵八家”,見乾隆《上元縣志》。但多以前說為準。
◇清六家
清初山水畫家王時敏、王鑒、王翬、王原祁、吳歷、惲壽平六人的合稱。亦稱“四王、吳、惲”。他們繼明代董其昌之后享有盛名,領(lǐng)導(dǎo)畫壇,左右時風(fēng),當時被目為“正統(tǒng)”。
◇四王
“清六家”中王時敏、王鑒、王翚。王原祁四人的合稱。他們之間有師友或親屬關(guān)系,在繪畫風(fēng)尚和藝術(shù)思想上,直接或間接受董其昌影響。技法功力較深,畫風(fēng)崇尚摹古,不少作品趁于程式化。王翬、王原祁一度出入宮禁,烜赫南北。前者,綜合宋元各家各派,締造一套體例完備的畫格;后者把元代黃公望一系,糅和實質(zhì),融化精神,亦一成就。“四王”對清代和近代山水畫有深遠影響??滴踔燎¢g有王昱、王愫、王玖、王宸;其后又有王三錫(字邦懷,號竹嶺,昱侄)、王廷元(字贊明,玖長子)、王廷周(字愷如,玖次子)、王鳴韶《字夔律,號鶴溪),畫山水俱師法“四王”,“只是遵循前規(guī),并無創(chuàng)新突破。前者稱“小四王”,后者稱“后四王”。
◇清初四高僧
即弘仁(江韜)、髡殘(劉介丘)、八大山人(朱耷)、石濤(朱若極)。皆明末遺民,八大山人和石濤,系明宗室,后出家為僧。均深通禪學(xué),寄情書畫,各有獨特造詣。髡殘?zhí)柺?,與石濤并稱“二石”。
◇揚州八怪
清乾隆間寓居江蘇揚州的八位代表畫家的總稱。一般指汪士慎、黃慎,金農(nóng)、高翔、李鱓、鄭燮、李方膺、羅聘,見李玉棻《甌缽羅室書畫過目考》。實際上不止八人,有換汪士慎、高翔、羅聘為高鳳翰、邊壽民、楊法者,或換高翔。李方膺為閔貞、高鳳翰者,也有將陳撰或李葂列入者,見汪鋆《揚州畫苑錄》。作畫多以花卉為題材,亦畫山水、人物,主要取法于陳道復(fù)、徐渭、朱耷(八大山人)、原濟(石濤)等人,能不拘前人陳規(guī)。破格創(chuàng)新,抒發(fā)真實情感;又都能詩,擅書法或篆刻,講究詩書畫的結(jié)合,和當時流行畫壇的尚古模擬之風(fēng),有所不同,被時人目為“偏師”、“怪物”,遂有“八怪”之稱。汪鋆是“正統(tǒng)”畫風(fēng)維護者,曾評說:“另出偏師,怪以八名,畫非一體。似蘇(秦)、張(儀)之捭闔,偭徐(熙)、黃(荃)之遺規(guī)。率汰三筆五筆,復(fù)醬嫌觕,(通“粗”);胡諂五言七言,打油自喜。非無異趣,適赴歧途。示嶄新于一時,只盛行乎百里。”其實此派不僅對近代寫意花卉畫的意趣和技法,有相當大的影響;而且直至現(xiàn)代的齊白石、陳師曾、徐悲鴻、潘天壽、來楚生等,都從某個側(cè)面對之有所汲取。
◇畫中十哲
指清代婁東畫派的十位畫家。即董邦達、高翔、高鳳翰、李世倬、張鵬翀、李師中、王延格、陳嘉樂、張士英和柴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