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關系自身健康,請在醫(yī)師藥師指導下科學合理地使用。切忌自行服用藥品。
地黃丸原植物
六味地黃丸記載于宋代錢乙的《小兒藥證直訣》中,其組方非常經典。經過歷代醫(yī)家的無數(shù)次驗證,臨床療效顯著,流傳至今。六味地黃丸被譽為“補陰藥之祖”。后世很多滋陰藥都是在六味地黃丸組方基礎上加減得出的。比如杞菊地黃丸、歸芍地黃丸、明目地黃丸、知柏地黃丸、麥味地黃丸、桂附地黃丸等。他們都是六味地黃丸的親兒子。下面我們來詳細看一下六味地黃丸的組方分析。
【功能主治】:滋陰補腎。用于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遺精盜汗。
【主要成分】:熟地黃、酒萸肉、牡丹皮 、山藥、茯苓 、澤瀉。
【組方分析】:陽性藥:熟地黃、酒萸肉;平性藥:山藥、茯苓;陰性藥:牡丹皮、澤瀉。
熟地黃:味甘,微溫。歸肝、腎經。養(yǎng)血滋陰,補精益髓,為君藥。
酒萸肉:酸,微溫。歸肝、腎經。補益肝腎,收斂固澀,為臣藥。
山藥:甘,平。歸脾、肺、腎經。益氣養(yǎng)陰,補益脾肺,補腎固精,為臣藥。
澤瀉:甘、淡,寒。歸腎、膀胱經。利水滲濕,泄熱,減輕熟地黃滋膩之性;為佐藥。
茯苓:甘、淡,平。歸心、脾、腎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助山藥健運,與澤瀉共瀉腎濁,助真陰復位;為佐藥。
牡丹皮:苦、辛,微寒。歸心、肝、胃經。清熱涼血,活血散瘀,退蒸,減輕山茱萸溫澀之性,為佐藥
方中熟地黃、酒萸肉、山藥配合,以補腎為主,補肝脾為輔,稱為三補。
澤瀉、茯苓、丹皮配合,利水滲濕,瀉熱除蒸,三藥均為佐藥,稱為三瀉。
三補三瀉,六味合用,其中補藥用量重于瀉藥,仍是以補腎陰為主,補肝脾腎三陰為輔。
諸藥合用共奏滋陰補腎之功,用于腎陰虛引起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盜汗等癥。
【結論】:六味地黃丸以養(yǎng)血滋陰為主,清熱利濕為輔,兼顧活血涼血。
熟地黃:甘,微溫。歸肝、腎經。養(yǎng)血滋陰,補精益髓,為君藥。
山茱萸:味酸,微溫。歸肝、腎經。補益肝腎,收斂固澀,為臣藥。
山藥:味甘,性平。歸脾、肺、腎經。益氣養(yǎng)陰,補益脾肺,補腎固精,為臣藥。
牡丹皮:苦、辛,微寒。歸心、肝、胃經。清熱涼血,活血散瘀,退蒸,減輕山茱萸溫澀之性,為佐藥
澤瀉:味甘、淡,寒。歸腎、膀胱經。利水滲濕,泄熱,減輕熟地黃滋膩之性;為佐藥。
茯苓:甘、淡,平。歸心、脾、腎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助山藥健運,與澤瀉共瀉腎濁,助真陰復位;為佐藥
六味地黃丸加枸杞、菊花就成了杞菊地黃丸
【功能主治】: 滋腎養(yǎng)肝。用于肝腎陰虧,眩暈耳鳴,羞明畏光,迎風流淚,視物昏花。
【主要成分】:枸杞子、菊花、熟地黃、酒萸肉、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
【組方分析】:
枸杞子:甘,平。歸肝經、腎經、肺經。滋補肝腎,明目,潤肺。
菊花:辛、甘、苦,微寒。歸肺、肝經。疏散風熱,清肝明目。
諸藥合用共奏滋腎養(yǎng)肝之功。用于肝腎陰虧,眩暈耳鳴,羞明畏光,迎風流淚,視物昏花。
【結論】:杞菊地黃丸以養(yǎng)血滋陰為主,清熱利濕為輔,兼顧疏散風熱、活血涼血。
六味地黃丸加當歸、白芍就成了歸芍地黃丸。
【功能主治】:滋肝腎,補陰血,清虛熱,滋陰養(yǎng)血,柔肝補腎。用于肝腎兩虛,陰虛血少.頭暈目眩.耳鳴咽干,午后潮熱.腰腿酸痛,足跟疼痛。
【主要成分】:當歸、白芍、熟地黃、山茱萸、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
【組方分析】:
當歸:甘、辛,溫。歸肝、心、脾經?;钛雇?,補血調經,潤腸通便。
白芍:苦、酸,微寒。歸肝、脾經。養(yǎng)血斂陰,柔肝止痛,平抑肝陽。
方中熟地黃、山藥、酒白芍、酒萸肉,養(yǎng)血滋陰;當歸、牡丹皮,活血散瘀;茯苓、澤瀉,清熱利水。
諸藥合用共奏滋陰養(yǎng)血,柔肝補腎之功。用于頭暈目眩.耳鳴咽干,午后潮熱.腰腿酸痛,足跟疼痛。
【結論】:養(yǎng)血滋陰為主,活血散瘀為輔,兼顧清熱利水。
白芍、當歸
六味地黃丸加枸杞子、菊花、當歸、白芍、蒺藜、石決明(煅)就成了明目地黃丸
明目地黃丸也可以看做是杞菊地黃丸+歸芍地黃丸+蒺藜和石決明組合而成。
【功能主治】:滋腎,養(yǎng)肝,明目。用于肝腎陰虛,目澀畏光,視物模糊,迎風流淚。
【主要成分】:熟地黃、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枸杞子、菊花、當歸、白芍、蒺藜、石決明(煅)。
【組方分析】:
蒺藜:性微溫,味辛、苦。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風,明目,止癢的功效。
石決明:味咸,性平。有平肝潛陽,除熱,明目的功效。主治風陽上擾、頭痛眩暈,驚搐,骨蒸芳熱,青盲內障。
諸藥合用共奏滋腎,養(yǎng)肝,明目之功。
【結論】用于肝腎陰虛導致的目澀畏光,視物模糊,迎風流淚。
蒺藜:性微溫,味辛、苦。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風,明目,止癢的功效。
石決明:味咸,性平。有平肝潛陽,除熱,明目的功效。主治風陽上擾、頭痛眩暈,驚搐,骨蒸芳熱,青盲內障。
六味地黃丸加知母、黃柏就成了知柏地黃丸。
【功能主治】:滋陰清熱。用于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口干咽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
【主要成分】:知母、熟地黃、黃柏、山茱萸(制)、山藥、牡丹皮、茯苓、澤瀉。
【組方分析】:
知母:苦、甘,寒。歸肺、胃、腎經。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黃柏: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虛熱。
方中熟地黃、山茱萸、山藥,養(yǎng)血滋陰;知母、黃柏、澤瀉、茯苓,清熱利濕;牡丹皮,活血涼血。
諸藥合用共奏滋陰清熱之功。用于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口干咽痛,耳鳴遺精,小便短赤。
【結論】:知柏地黃丸,以滋陰清熱為主,兼顧活血涼血。
黃柏:苦,寒。歸腎、膀胱、大腸經。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退虛熱。知母:苦、甘,寒。歸肺、胃、腎經。清熱
六味地黃丸加麥冬、五味子就成了麥味地黃丸。
【功能主治】:滋腎養(yǎng)肺。用于肺腎陰虧,潮熱盜汗,咽干,眩暈耳鳴,腰膝痠軟。
【主要成分】: 熟地黃、山茱萸(制)、山藥、茯苓、牡丹皮、澤瀉、麥冬、五味子。
【組方分析】:
五味子:酸,溫。歸肺、腎、心經。斂肺滋腎,生津斂汗,澀精止瀉,寧心安神。
麥冬:甘、微苦,微寒。歸肺、心、胃經。養(yǎng)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
方中山茱萸、山藥,養(yǎng)血滋陰;麥冬、五味子,養(yǎng)陰生津;澤瀉、茯苓,清熱利濕;牡丹皮,活血涼血。
諸藥合用共奏養(yǎng) 滋腎養(yǎng)肺之功。用于肺腎陰虧,潮熱盜汗,咽干,眩暈耳鳴,腰膝痠軟。
【結論】:以養(yǎng)血滋陰為主,養(yǎng)陰生津為輔,兼顧清熱利濕、活血涼血。
麥冬、五味子
六味地黃丸加肉桂、制附子,就成了桂附地黃丸。
【功能主治】:溫補腎陽。用于腎陽不足,腰膝痠冷,肢體浮腫,小便不利或反多,痰飲喘咳,消渴。
【主要成分】:肉桂、附子(制)、熟地黃、山茱萸(制)、牡丹皮、山藥、茯苓、澤瀉。
【組方分析】:
肉桂:味辛、甘,性大熱。歸腎、脾、心、肝經。有補火助陽,引火歸元,散寒止痛,溫通經脈的功效。
附子(制):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作用。用于亡陽虛脫,肢冷脈微,陽痿,宮冷,心腹冷痛,虛寒吐瀉,陰寒水腫,陽虛外感,寒濕痹痛。
附子(制):辛、甘,大熱;有毒。歸心、腎、脾經。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逐風寒濕邪作用。
肉桂:味辛、甘,性大熱。歸腎、脾、心、肝經。有補火助陽,引火歸元,散寒止痛,溫通經脈的功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