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魯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第一章中提到了三種角色:體力工作者、知識工作者、管理者。
德魯克提出這三個角色是非常重要的,他們之間是遞進的關系。只有弄清楚了這三者的關系,我們才能真正理解管理者的職責是什么?管理者的工作如何才能卓有成效?
首先,我們來梳理一下體力工作者和知識工作者之間的差別。
第一,體力工作者更多投入的是體力,是肌肉和汗水。對于體力工作者來講,他只要休息一下就能恢復體力,就可以繼續(xù)做事情。
體力工作者更像機器一樣。但是,純粹的體力工作者,其工作成果很容易被機器所替代,換言之,機器的表現(xiàn)其實比人的表現(xiàn)要更好。
機器不會像人一樣具有情緒,如果家里發(fā)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就會將這種狀態(tài)帶到工作上來。機器不一樣,它很聽話,只要將電源插上電,就能快速運轉,而且一旦出了什么問題,維修保養(yǎng)一下就好了。但是人不一樣的。
知識工作者如果僅僅恢復體力,休息是不夠的。他還需要更新知識。知識工作者是一個人,他不僅僅只是一臺機器,他會思考我的未來和企業(yè)有什么樣的關系。
知識工作者要不斷的更新他的知識,要重新審視他過去的經(jīng)驗和做法,否則他又會退回到體力工作者。
經(jīng)常聽到很多企業(yè)老板說,覺得自己更像體力工作者。為什么呢?
因為下屬都是體力工作者,下屬都不思考了,就等著老板來思考來做決策。而老板呢?更多是憑經(jīng)驗,憑直覺,用機械式的思考來投入。最終,下屬把老板變成了最大的體力工作者。
所以學習德魯克,就是把人當人,而不是把人當機器。
第二,體力工作者的產(chǎn)出更多的就是一些有形的,本身是具有效用的產(chǎn)品。但是知識工作者不一樣。
德魯克提出,“知識工作者并不生產(chǎn)本身具有效用的產(chǎn)品。他不生產(chǎn)有形的產(chǎn)品,例如挖一條水溝,制造一雙鞋或一個機械零件。他生產(chǎn)的是知識、創(chuàng)意和信息。這樣的產(chǎn)品本身并無用途,只有通過另一位知識工作者,把他的產(chǎn)品當作投入,并轉化為另一種產(chǎn)出,它們才具有實際的意義。再偉大的智慧,如果不能應用到行動上,也將只是毫無意義的資料?!?/span>
由此可見,知識工作者的產(chǎn)出一定是要被別人所吸收,這才叫知識工作者。如果說一個知識工作者的產(chǎn)出沒有被組織吸收,沒有被顧客吸收,沒有被別人吸收,那么他連體力工作者還不如。
第三,就工作內(nèi)容來講,德魯克認為,“對‘體力勞動’而言,我們所重視的只是‘效率’,所謂效率,可以說是‘把事情做對’的能力。而不是‘做對的事情’的能力?!?nbsp;
體力工作者主要是指在做執(zhí)行,就是把這些例行的事情做對。這里格外強調的只是例行的工作。而對知識工作者而言,主要工作是思考,這背后要作判斷,判斷哪些是對的事情。
第四,從衡量方式上看,體力工作的成果,通??梢杂脭?shù)量和質量來衡量,例如制成了多少雙鞋子以及質量如何。
而知識工作不能用數(shù)量來衡量,也不能用成本來衡量,衡量知識工作主要應看其結果。當然這里的成果一定是外部的,是在組織之外的,是顧客愿意用購買力來交換的,這才叫成果。
最后是激勵方式。體力工作者主要就是多勞多得,衡量體力工作的最有效方式就是直接給錢。體力工作者最在乎的是錢本身。
對知識工作者來講,最在乎的是成就感,他要求得到被尊重和認可。知識工作者也關心錢,但他關心著錢代表的意義。
知識工作者也需要錢,也需要物質,不是說成為知識工作者,就脫離物質了。
德魯克在書中說道,“知識工作者的工作動力,取決于他是否具有有效性,及他在工作中是否能有所成就。如果他的工作缺少有效性,那么他對做好工作和作出貢獻的熱情很快就會消退,他將成為朝九晚五在辦公室消磨時間的人?!?/span>
其實,最好的激勵其實就是工作本身。這件事情能成就他,他認可工作所取得的成果,也享受工作帶給他的價值,以及客戶的贊賞等等。其實,他就在自我激勵。換言之,他不需要別人來激勵他。
當然,還需要回答一個問題:最終成果是什么?他現(xiàn)在做的這件事情和成果本身到底是什么關系?所以,原點都還是回到工作本身。把工作職責、目標等等談好了,工作本身就激勵人,有了這些基礎之后,再來談其他的激勵方式,不管是物質層面的,還是精神層面的表彰激勵等。
那么,何為管理者呢?知識工作者并不等同于管理者。成為知識工作者,僅僅是一個前提條件,知識工作者要成為管理者,還有幾個動作要做。
德魯克在“誰是管理者”一節(jié)中提出,在一個現(xiàn)代的組織里,如果一位知識工作者能夠憑借其職位和知識,對該組織負有貢獻的責任,因而能實質地影響該組織的經(jīng)營能力及達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經(jīng)營能力對企業(yè)機構而言,也許是推出一項新產(chǎn)品,或擴大某一市場的占有率。對醫(yī)院而言,也許是對病人提供更妥善的醫(yī)療服務。這樣一位管理者,不能僅以執(zhí)行命令為滿足,他必須做出決策,并承擔起做出貢獻的責任。
他既然學識淵博,就應該比其他人更具有做正確決策的能力。他的決定可能會被取消,他也可能受到處分,甚至可能丟掉飯碗。但是,只要他有一天身為管理者,他就不能忘記他的標準、目標和貢獻。
一位知識工作者是不是一位管理者,并不能以他有沒有下屬而定。例如在一家企業(yè)機構里,一位市場研究員也許有100位下屬,而另一家競爭企業(yè)里的市場研究員也許只要一位秘書。
然而就兩位市場研究員做出的貢獻而言,卻無太大差別,即使有所差別,也只是行政工作上一些細節(jié)的不同。有200位下屬,當然遠比只有一位秘書能夠多做許多事,但并不表示產(chǎn)出和貢獻一定更大。
而且,許多人只不過是別人的上司而已,甚至是許多人的上司,但他們的行為,并不能對組織的經(jīng)營能力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
制造業(yè)的工廠領班大多就屬于此類,他們只是“監(jiān)工”而已。由于他們管理別人的工作,所以他們確實是主管人員,但對其下屬的工作方向、工作內(nèi)容、工作質量及工作方法,他們既無責任,也無職權。
所以,他們的工作,大部分還可以用效率和質量來衡量和考核,而且我們用來衡量和考核體力工作者的尺度對他們?nèi)匀贿m用。
管理者的工作必須卓有成效。一般來說,管理者普遍才智較高、想象力豐富,并具有很高的知識水準。但是一個人的有效性,與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識之間,幾乎沒有太大的關聯(lián)。
有才能的人往往最為無效,因為他們并沒有認識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他們也不知道,一個人的才能,只有通過艱苦、有系統(tǒng)的工作,才有可能產(chǎn)生效益。
來源:網(wǎng)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