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開始了,今天我們講桂枝湯。我們講了4天,今天是第5天,終于熬到桂枝湯了,桂枝湯萬方之祖嘛。我們看條文是怎么說的:
第12條: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fā)熱,鼻鳴干嘔者,桂枝湯主之。我們第二天的時候,講過中風的提綱:太陽病,發(fā)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我們把下面一條一起講了,接著就講桂枝湯方劑,因為下面一條也是桂枝湯主之。
第13條:太陽病,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當初,我們說過脈緩,是個浮緩的現象,脈浮是太陽病的主脈,只要是太陽病,因為在表嘛,脈就有浮的跡象。后面他就詳細的解釋了: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
這里還是說脈象,什么是陽浮而陰弱,我們可以理解成上下,也可以理解成里外。
陽浮者,熱自發(fā);陰弱者,汗自出。那么有汗出、有惡寒,身體又有發(fā)熱,這還是一個太陽中風證,太陽中風證的主方就是桂枝湯。
太陽中風的人呢,體質是比較虛的,體質比較虛呢,也是內里虛。要是按上下理解這個“虛”的話,也就是寸、關、尺,就是前面能摸到,后面就比較弱一點。
要是按里外呢,就是搭上手之后呢,是個浮脈,使勁按一下呢,里面又比較軟。所以也就符合上面中風脈緩的條文了,這個病呢還是在表,我們說人體比較虛,感受外邪之后,自愈的能力要通過發(fā)汗,用水分把風寒之邪給排出來。
這個時候水分聚集到皮膚的表部,就是一個脈浮的現象。人本來又是虛的,就有陰弱的現象,也就是按一下呢,軟塌塌的。
這一條,就是通過發(fā)熱排出身體的病邪,本身呢,又身體虛,就有了汗自出的現象。
“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fā)熱”,這里都是個形容詞,嗇嗇惡寒不用解釋;淅淅惡風可以理解成水聲,可以理解成風聲,就是稀稀拉拉的感覺;翕翕發(fā)熱,這個有必要解釋一下,這兩個字是合羽,翕翕就是小鳥的翅膀是閉合住的,要張張不開,這個時候如果用手摸一下翅膀里面的話,肯定是有體溫的,這種情況就是告訴我們,不是一個大熱的情況。
“鼻鳴、干嘔”,嘔呀,是氣上撞的一個現象。就是人體體表,上面的面積最大,所以大量的水往上沖、氣往上沖,所以這個時候,會有干嘔,鼻鳴這種現象出現。
這里要跟后面的陽明呀,太陰病呀,做一個鑒別。這個嘔呢,實際上是沒有熱的,它不像陽明里實,有里實熱,也不像太陰的里虛寒,有吐利什么的。這里,就是一個氣往上撞的情況。
咱們人感冒的時候,有這種現象,身體不舒服,稍稍的有點惡心,但是又不嚴重,吃什么也沒味兒。實際還是記錄一個疾病的狀態(tài)。
那么13條:太陽病,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桂枝湯主之。
這里只是比上面多了一個“頭疼”,頭疼呢,可以理解成風寒束表,也可以理解成氣往上撞。
感冒頭疼也非常常見,中風證,都是用桂枝湯主之,那么接下來呢,我們就來看,桂枝湯是個什么樣的方劑。
桂枝湯是一個五味藥,五味藥都比較常見,像生姜、大棗,基本咱們廚房都有,接著呢,是芍藥、甘草,還有一個是主藥:桂枝。
它說桂枝三兩去皮,這個去皮呢,后世醫(yī)家的講解就比較多了,而且現在還弄出什么桂心木呀,這一類的東西來,我在學知中醫(yī)課堂的今日頭條上,寫過桂枝,但是我沒講去皮。
去皮是什么呢?過去呀,都是用鮮藥,現摘的,現采的。桂皮呢,有可能從桂樹上剪下來的時候,有粗的有細的,弄個笸籮給它晃一下,細的就到底下去了,大的呢,肯定在上面,去皮呢,咱們把上面這層皮去掉,用底下的細的,小的枝。
因為桂枝要是有發(fā)散的作用,還是用的皮。
咱們現代藥理研究,桂枝皮里有揮發(fā)油嘛!所以說,去皮的話,它就沒用了。所以我們還是按把大的去掉,留下小的來理解。
那么桂枝三兩,一看呢,三兩好像比較多。漢制呀,跟咱們現在不太一樣,漢制的具體是多少,我下面先說一下。目前按照出土的漢墓,漢朝的錢不是五銖錢嘛,一銖是0.6克左右,一兩是24銖,這樣呢,就是15克多一點,不到16克。
但是過去不是這么算的,以前一些老大夫,是按一兩三錢來算的,一錢3克,3錢9克,實際上按9克算,用完了也有效,按15克算,用完了也有效。
有些人一般認為呢,現在的藥不是野生采的了,都是人工種植的了,所以要加大一些用量,目前來看呢,用15克的比較多,一般的大夫都用15克,我們還是根據病情的輕重吧,想開9克也行,15克也行,目前來看,都是有效的。
桂枝湯:桂枝三兩 芍藥三兩 甘草二兩(炙)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就是把大棗十二枚掰開,放到里面。
五味,以水7升,“微火煮取三升”,升呢,過去漢朝的升也小,差不多相當于200到250毫升。
我們現在煎藥都三碗煎一碗了,有些人說,經方劑量太大了,吃完了人根本受不了,實際上他沒看服用方法,服用方法是三副藥一起煎了,煎完了之后呢,"去滓,適寒溫,服一升",微火煮取三升服一升,還是三服的量。
所以我們看到這種三兩的,后面有服用方法的,頓服的,仲景都記錄的很清楚,有的一頓就得吃這些,那基本上都是一些急癥。
“適寒溫,就是涼一下,不冷不熱的時候喝一升,喝一升之后呢,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
溫覆令一時許,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這句話就是告訴人,它不是大發(fā)汗的藥,而且還得靠熱稀粥喝完了之后,來助發(fā)汗的藥力,所以有些人說,桂枝湯本身不是發(fā)汗,桂枝本身解饑嘛。
下面寫了,"不可令如水流離,病必不除",也就是說不能發(fā)汗太大,發(fā)汗太大就轉成陽明病了,津液虛就變成陽明了,咱們這本書后面也有,就是發(fā)汗多了,還得用點白虎湯清解一下,所以說,不是讓汗發(fā)多大,就是起到一個藥效,調理一下氣機,讓我們人體自身恢復。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盡劑”,就是說一服吃完了,病好了,后面的藥就不用吃了。"若不汗"——吃完了沒有發(fā)汗,那么“更依前法”,就是還是按照前面的來吃,“又不汗”,又沒有汗怎么辦呢?就等會兒,“半日許,令三服盡”,也就是說,只要不發(fā)汗,就接著吃就可以了。
當然,這是在確定辨明是在太陽中風病的情況下。別證都沒辯明白,就接著吃,病就比較重了,一轉病的話,就治不了了。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時觀之?!币簿褪?4小時,等會吃點,等會吃點,“服一劑盡,病證猶在者,更做服”,也就是三升都吃完了,還沒好,再接著熬,再讓他吃。“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劑”,就是這一劑不行,再服一劑,再不行,三劑,就是一定要讓他周身微微的發(fā)熱,別讓他出大汗。這樣就可以很好的治療太陽中風證了。
后面是一些禁忌,就是感冒之后呢,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惡,就是飲食清淡一點,別吃些大魚大肉的。
本身感冒也這樣,治的差不多了,燒也退了,回頭吃點牛肉呀,吃點難以消化的呀,又發(fā)生了,這個在《傷寒》后面的食復里也有。
食復嘛,等于說吃完了東西反復的。溫病派拿桂枝當猛虎了,實際上沒有必要,說它辛溫大熱,南方人不太能吃。
陳修園原先辯過這個,無論南方、北方的區(qū)別,只要有這個病,就可以用。像前面我們講的風溫病,吃桂枝湯,肯定是不行的。
再說,它這個辛溫解表,只是一個后世的說法,按我們本經——《神農本草經》,里面寫的很清楚:味辛溫,主治上氣咳逆。也就是桂枝能治氣上沖,發(fā)汗、頭疼、鼻鳴、干嘔等都是氣上沖的一個表現。
芍藥是苦平,它治邪氣腹痛,除血痹,破堅積。除血痹呢,它有活靜脈血的作用,在曹穎甫的《經方實驗錄》上有寫,破堅積呢,實際上有點瀉藥的意思。記住這個破堅積,因為咱們后面有用。后面有個存疑的條文,如果看了《本經》,根本就不用存疑,很清楚了。
生姜嘛,溫中止嘔。大棗補虛,甘草呢,有人說甘草跟芍藥,酸甘化陰,桂枝呢,又溫陽,這么看,倒是也可以。
我們按《神農本草經》解釋來看,實際上就是一個藥治了一個病,然后把它組方出來,就是桂枝湯,就治這些病。
這一塊是我一家之言,各大醫(yī)家的講解都不一樣。但是無論怎么講解,這個方子治中風證,是肯定的。
我記得我在群里也說過,比較佩服的是徐靈胎,他說,一癥必有一方,一方必有一藥。我個人理解,他這個認識跟仲景的理解就差不多了,仲景是抄的《湯液經》,那么《湯液經》上怎么組的這個方子,我們就不知道了,但是看《神農本草經》呢,組方的方劑還是比較清楚的。
今天就講這兩條吧。大家有什么意見提出來,今天就到這里。
主講人:劉學知
地 點:學知中醫(yī)課堂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