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朝天女”,其實就是明朝對皇帝死后殉葬女子的稱謂,多為妃嬪和宮女。人殉是古代葬禮中以活人陪葬的陋俗,它出現于原始社會末期,盛行于奴隸制時代,自漢朝至宋朝期間逐漸被廢除,但在元朝時期又開始死灰復燃,明清時期仍然沿用,直到近代被徹底廢除。
<span class="bjh-h3">“人殉”制度的起源和發(fā)展
“人殉”制度最早源于何時,仍然有待考證,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其在史前文明時期就已經存在?!叭搜场敝贫瘸霈F之后,在商周時期進入鼎盛,根據考古發(fā)掘,商周時期的貴族大墓中均有殉人,多者數百人,少者也有數十人。
直到遼金時期,“人殉”制度再度死灰復燃,至此又流行了近七百年時間。元代時期,不僅帝王享受著“人殉”制度,而且朝廷還大肆鼓勵民間的殉葬行為,如《元史·卷三十五》:“大寧和眾縣何千妻柏都賽兒,夫亡以身殉葬,旌其門?!?/p>
在進入明朝之后,朱元璋又開啟了明朝的殉葬惡例,《明史·后妃傳》中記載,“初,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建文、永樂時,相繼優(yōu)恤。若張鳳、李衡、趙福、張璧、汪賓諸家,皆自錦衣所試百戶、散騎帶刀舍人進千百戶,帶俸世襲,人謂之‘太祖朝天女戶’,歷成祖、仁、宣二宗皆然”。“朝天女”這個稱謂,想必便是源于此處。
<span class="bjh-h3">“朝天女”的悲慘命運
正所謂“一入宮門深似?!保实坼鷭蹇雌饋盹L光無限,享受榮華富貴,然而她們面對的不僅僅是無盡的孤獨,甚至連生死命運也無法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旦皇帝去世,被選為“朝天女”陪葬,這些嬪妃的下場將無比凄慘。
“朝天女”究竟是如何死的,明史專家馬渭源認為應該是以“自縊”為主。殉葬那天,所有被列入殉葬名單的宮女和妃嬪都將被擊中到一個屋子,屋子的房梁上便是早已準備好的七尺白綾,而她們的最終命運,便是以這些白綾結束自己的一生。
如果有宮女或嬪妃不愿自縊,或者說被嚇的癱軟在地怎么辦,這時在外守候的太監(jiān)們便上場了,他們將會“輔助”那些宮女和嬪妃完成“自縊”程序。
根據記載,朱元璋死后殉葬的嬪妃多達46人,朱棣死后的殉葬人數則是16人(朝鮮《李朝實錄》則記載三十多人),明仁宗朱高熾死后殉葬妃子五人,明宣宗朱瞻基死后陪葬的女子僅記載的就有九人。而直到明英宗朱祁鎮(zhèn)時期,病重將死的明英宗明確下令,不允許他人為自己殉葬,從此之后,明朝廢除了人殉制度。而清朝時期人殉制度再度恢復,且更加變本加厲。
與“朝天女”相對應的,還有“朝天女戶”這個稱呼,指的則是殉葬之人的親戚家人。嬪妃或宮女殉葬之后,繼任皇帝大多會給她們的家人或親戚一些補償,最為常見的主要是追贈謚號,或進行一定的錢物補償,或封賞一些職位。有一首明宮詞這樣寫道:“掖廷供奉已多年,恩澤常憂雨露偏。龍馭上賓初進爵,可憐女戶盡朝天。”這首詞中所提到的“朝天女戶”就是得到優(yōu)恤的殉葬者家屬。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