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遭到大奸臣秦檜的陷害,下到獄中。
不日,秦檜的親信御使中丞何鑄和大理寺卿周三畏提審岳飛。
何鑄問岳飛:“為什么要謀反?”
岳飛自感百口莫辯,懶得廢話,一把扯開衣服,背向何鑄。
何、周兩人抬眼看時,只見岳飛背上面刺有四個大字:“盡忠報國”。
字字清晰,深入膚理。
何鑄心頭猛地一震,低聲問:“你什么意思?”
岳飛昂然回答:“皇天后土,可表飛心!”
何、周兩人互相對視了一眼,自覺無話可說,草草結(jié)束了審問。
次日,何鑄拿審訊結(jié)果責問秦檜,說,這分明是一個冤案!
則岳飛背上所刺的“盡忠報國”四字的震撼力可見一斑。
其實,在岳飛之前,岳飛的老上級王彥曾在太行山組織游擊隊抗金,游擊隊員相率在臉上刺上八個字:“赤心報國,誓殺金賊”。這支游擊隊也因此被人們稱為“八字軍”。
后人曾寫詩盛贊:“陣頭雹散千鈞弩,漢上風馳八字軍”。
可以說,在國家危難關(guān)頭,以紋身、刺字作為立誓、表決心,往往能給人振奮與敬仰。
不過,岳飛這“盡忠報國”四字,由于小說、唱本的傳頌和演變,被人們寫成了“精忠報國”。
明末第一名將李定國獨力支撐西南危局,既有蜀漢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勤政操勞,又有南宋岳飛“盡忠報國”的忠勇和豪情。當他從廣東入滇,徑往安龍拜見永歷帝時,當著眾多大臣的前,出示背后所刺的“盡忠報國”四字,局促于困境中的永歷君臣見了,無不歡喜得掉下了眼淚。
實際上,效仿岳飛在背上刺“盡忠報國”或“精忠報國”,李定國絕不是第一個,更不是最后一個,但,只有他,堪與岳飛媲美。
明朝正德年間,錦衣衛(wèi)匠余刁宣,曾到處吹噓,說自己的背上就刺有“盡忠報國”四字。這話傳到明武宗的耳朵里,明武宗恨其東施效顰,大生惡感,命人將之杖打三十,發(fā)配嶺南充軍。
據(jù)說,王陽明的弟子黃綰也曾在背后刺上過“盡忠報國”的字樣。嘉靖九年,時任南京禮部右侍郎的黃綰,被河南道御史張寅彈劾違法十事,包括貪污等。黃綰急得不行,立刻上章還擊,指稱對方是挾私報復,并說自己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忠心可鑒。
黃綰以為自己抖出了“精忠報國”這個梗,便會劇情逆轉(zhuǎn),把張寅踩在腳下。
可是,事與愿違。
這份奏章一上,滿朝嘩然。
黃綰贏來的不是敬仰,而是譏笑。
張寅更是再次上章,給黃綰扣了一頂更大的帽子“欺君罔上”。
嘉靖初年的大禮議中,黃綰是與他的同鄉(xiāng)戰(zhàn)友張璁站在嘉靖帝一邊的,他也因此長期以來得到嘉靖帝的關(guān)照。
但“精忠報國”的鬧劇出來了,嘉靖帝也不干了,下旨讓南京部院兩方核查。
雖說此事最后不了了之,但黃綰卻成了明朝官場上的一個笑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