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本段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墊狀草本,植株輪廓近半圓形,高7—15(—40)厘米。莖高3—7厘米,多回二歧分枝,枝條密集,干時黑褐色,下部枯萎或鱗片狀。葉多數(shù),于莖上覆瓦狀緊密排列,無柄,葉片匙形或楔形,
長7—12毫米,上部寬4—6毫米,向基部漸狹,先端圓或鈍,全緣,葉面上部密被白色長柔毛,背面毛被極稀疏,葉脈羽狀,不明顯?;▎紊诜种敹耍ü<?,長約7毫米,無毛;花萼5裂至基部,裂片匙狀線形,長約4毫米,寬1—1.5毫米,兩面被白色長柔毛,邊緣極密;花冠藍色,長約7毫米,檐部長約4毫米,5深裂,裂片寬倒卵形,管長約3毫米,喉部具5個橫向月牙形的附屬體,與花冠裂片對生;雄蕊5,內(nèi)藏,與花冠裂片互生,花藥近卵形,長約0.5毫米,花絲短且細,著生于冠管的近中部;子房近圓形,長不到1毫米,4裂,花柱生于子房裂片間,長1—1.5毫米,柱頭扁球形。小堅果4,卵形,光滑,背面被短柔毛,著生面小,位腹面基部之上。花果期5月以后
[1]。
產(chǎn)貢山、德欽,生于海拔4600—4800米的高山草坡巖石上或陡峻石崖上;分布于四川西南部、西藏南部。錫金也有。
百度百科中的詞條正文與判斷內(nèi)容均由用戶提供,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場。如果您需要解決具體問題(如法律、醫(yī)學(xué)等領(lǐng)域),建議您咨詢相關(guān)領(lǐng)域?qū)I(yè)人士。
2本詞條對我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