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湯出自《傷寒論》。
組成:干姜 15、人參10、白術15、炙甘草10,現(xiàn)在人參多用黨參代替。
?方歌:理中湯主理中鄉(xiāng),甘草人參術干姜,嘔利腹痛陰寒盛,或加附子總扶陽。
功用:健運脾陽,暖中和胃
主治:太陰(脾胃)虛寒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嘔,腹痛便稀溏,四肢冰涼,脈沉無力?;蜇世渚屑保蚪Y胸吐蚘,及感寒霍亂。
方解:理中丸是治療脾胃虛寒的主方。方中以干姜溫運中焦,祛散寒邪,恢復脾陽;以人參補氣健脾,振奮脾胃;以白術健脾燥濕;以炙甘草調(diào)和諸藥而兼補脾和中。
(1)干姜:溫脾胃散寒,故以為君。
(2)人參:補氣益脾,故以為臣。
(3)白術:健脾燥濕,故以為佐。
(4)甘草:和中補土,故以為使。
運用:①脾陽不運證:以食少腹脹,胃冷痛,手腳冰涼,怕冷,嘔吐,下利清稀,舌苔白,脈沉遲。②陽虛胃寒:膚色暗無光澤,精神較萎靡,畏寒,無渴感,唾、涕、尿、胃酸等分泌物清稀量多,腹脹,大便清稀不臭,舌體胖大,舌苔水滑,脈沉者。
加減化裁:1.本方加炮附子20克,名附子理中湯(附子理中丸),治脾腎陽虛,中寒腹痛身冷身痛,四肢拘急,慢性腹瀉,五更瀉。
2.本方加枳實、茯苓,蜜丸,名枳實理中丸,治寒實結胸欲絕,胸膈高起,手不可近,用大陷胸不瘥者。
3.本方去甘草,加茯苓、川椒、烏梅、名理中安蚘丸,治胃寒吐蚘。
4.本方加桂枝,倍甘草,名桂枝人參湯,治太陽表證不除,而數(shù)下之,協(xié)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表里不解者。
5.本方加黃連、茯苓,名連理湯,治傷暑瀉而作濕。
6.本方加陳皮、茯苓,名補中湯,治泄瀉。瀉不已者,加附子。惡食,食不化,加砂仁。
7.本方加當歸、白芍、陳皮、厚樸、川芎,入姜煎,名溫胃湯,治憂思郁結,脾肺氣凝,脹滿上沖,飲食不下。
8.本方加青皮、陳皮、名治中湯,治前證腹?jié)M痞悶,兼食積者。
禁忌:陰虛火旺,實火內(nèi)盛,肝郁化火者不適用本方。
妙析天人臨證醫(yī)案
2019.5.9初診,女32歲,近一年胃痛胃脹反酸,吃西藥奧美拉唑,莫沙必利,達喜等無效。經(jīng)親戚介紹找余診治,胃痛胃脹反酸,食少,不敢吃涼的,容易受涼,口水多,大便稀,手腳冰涼,急躁易怒,多夢。
舌淡胖嫩,苔白略厚,有齒痕,脈沉虛
2019.5.16二診,5劑喝完胃痛胃脹反酸明顯好轉,食欲可,大便略成型,手腳涼好轉,仍然怕冷,舌淡紅,苔薄白,齒痕,脈沉虛(比上次有力)。由于其出差不能繼續(xù)喝中藥,遂開自制成藥溫胃健脾丸兩瓶攜帶口服。
溫胃健脾丸成份:人參,炒白術,茯苓,炙甘草,陳皮,姜半夏,干姜,白芍,炒杏仁,蒸附片,制巴戟天,澤瀉。
2019.6.1在微信聊天中,說其現(xiàn)在脾胃很好,也不怕冷了,也不多夢了。
按:此乃典型的脾陽虛,寒邪客胃所以胃痛,口水多。脾不升,胃不降則反酸胃脹,陽衰土濕則怕冷,易受涼。胃不降則心火膽火不降則急躁易怒,多夢。脾主運化,脾氣宜升,胃氣宜降,膽隨胃降。故用理中湯健脾暖胃化寒濕。加丁香暖胃降逆。佛手疏肝理氣,疏木培土。白芍,1.滋陰和營,佐制其他藥的燥熱之性,2.降膽火,幫助佛手疏肝。炒麥芽健胃消食。方證合拍故取良藥。二診以丸藥健脾補腎,理氣暖胃,緩治其本。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