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今天學習商憲敏教授“治痹十法”的前三法:散風宣痹法、祛寒通痹法、除濕蠲痹法。
肖老師每日一聊
今日議題:“中醫(yī)該分科嗎?”
歡迎點個贊,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哦~????
痹者閉也,為阻閉不通之意。
痹證是指氣血為病邪阻閉而引起的疾病,以人體肌表經絡遭受外部侵襲后,使氣血運行不暢而致肢體、關節(jié)、肌肉、筋骨等處的疼痛、酸楚、重著、麻木和關節(jié)腫大、屈伸不利為特點。
商憲敏教授在長期的臨床中對于中醫(yī)痹證的診斷治療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她將多年治療痹證的方法歸納總結為十法,即散風宣痹法、祛寒通痹法、除濕蠲痹法、清熱散痹法、化痰散結法、活血祛瘀法、健脾益氣法、補腎壯骨法、養(yǎng)肝補血法、通經活絡法,臨床應用,療效頗佳。
現(xiàn)將商教授治痹十法,每法的具體概念、治療特點、適應證、常用方藥、說明及注意事項進行介紹。
1. 概念
散風宣痹法,即用疏散風邪的方藥來治療由于風邪外襲,邪留肌表經絡所致之痹證的方法。
本法以治療行痹為主,治療痛痹、著痹、熱痹及尪痹時也常配合應用。
2. 治療特點
該法主要治療以風邪為患的痹證。感受風寒濕邪、風濕熱邪或風寒濕邪化熱,而以風邪為主者。
3. 臨床表現(xiàn)
肢體關節(jié)、肌肉筋骨竄痛,自覺局部冒風,可伴有筋脈攣急、關節(jié)腫脹、肢體麻木、屈伸不利以及惡風發(fā)熱等表證。脈象多浮,舌苔正常。
因風為陽邪,善行而數(shù)變,故以感受風邪為主的痹證,其疼痛部位常常游走不定。
風邪侵襲肌表,邪入尚淺,故局部自覺冒風,可見發(fā)熱、惡風等表證;邪在衛(wèi)表,陽氣浮越,正氣外充以抵抗外邪,故舌苔多為正常,脈見浮象。
4. 常用方劑
防風湯(《宣明論》):防風、當歸、赤茯苓、杏仁、黃芩、秦艽、葛根、麻黃、肉桂、生姜、甘草、大棗。
獨活寄生湯(《備急千金要方》):獨活、寄生、秦艽、防風、細辛、當歸、芍藥、川芎、地黃、杜仲、牛膝、人參、茯苓、甘草、桂心。
5. 常用中藥
白花蛇、徐長卿、獨活、羌活、防風。
6. 注意事項與說明
(1)白花蛇有較強的祛風通絡的作用,可透骨搜風。
徐長卿祛風止痛之效佳,廣泛用于諸痹(風濕、寒濕、氣滯、血瘀)所致疼痛。
羌活、獨活、防風均能去祛風濕、止痛、解表,不問新病宿疾,皆可選用。羌活偏走于上半身;獨活善治下半身。防風味辛而微溫,甘緩而不峻,風寒風熱痹證均可應用。
(2)古有“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說,故治療痹證在散風祛邪同時,常并用活血通絡之法,以利疏散外風。
(3)散風諸藥多屬辛溫香燥之品,極易耗傷陰血,凡陰血虧虛者,應慎用或減量使用。
(4)凡痹證痛劇者,可加蟲類搜剔絡道藥,如白花蛇、烏梢蛇、全蝎、地龍、僵蠶等,以增強散風活絡止痛之功。
1. 概念
祛寒通痹法,即用藥性溫熱、能祛除寒邪的方藥來治療由于寒邪外襲,或素體陽虛、寒邪乘虛深入所致痹證的方法。
本法以治療痛痹為主治療,行痹、著痹及尪痹也可配合應用。
2. 治療特點
該法主要治療以寒邪為患的痹證,以感受寒邪、風寒之邪、寒濕之邪或風寒濕邪而以寒邪為主者。
3. 臨床表現(xiàn)
肢體關節(jié)、肌肉筋骨劇痛,痛處固定,自覺局部發(fā)涼或按之冰冷,得溫痛減,遇寒痛增,可伴有肢體屈伸不利、冷厥不仁,喜暖惡寒或腰膝冷痛等全身癥狀。
脈象多弦或緊或遲,舌體胖大,舌苔薄白或白潤。
4. 常用方劑
烏頭湯(《金匱要略》):川烏、麻黃、芍藥、黃芪、甘草。
麻黃附子細辛湯(《傷寒論》):麻黃、附子、細辛。
當歸四逆湯(《傷寒論》):當歸、桂枝、芍藥、細辛、炙甘草、木通、大棗。
5. 常用中藥
桂枝、麻黃、附子、烏頭、細辛。
6. 注意事項與說明
(1)祛寒通痹之藥,多辛熱溫燥,不僅能散寒止痛,而且可溫經通陽。
麻黃辛溫發(fā)汗,溫散寒邪。附子辛熱,溫經散寒,通達十二經脈,走而不守。桂枝溫通經絡,祛風寒濕邪。細辛辛溫走竄,旁達百骸,內而宣絡脈而疏百節(jié),外而行孔竅而達肌膚。
桂枝、麻黃、附子配伍應用既能助陽溫散,又能溫經通絡,邪散絡通則疼痛自除。
麻黃配伍附子、細辛,能助陽散寒,引邪自內達外,治寒邪深侵者效果尤佳。若患者劇痛難忍,可將附子易為烏頭,止痛效果更好。
(2)有些散寒藥,既散寒祛邪,又溫里助陽。
如附子溫經散寒而補火助陽;桂枝溫通經脈而助膀胱氣化。
寒濕內停者,可配以健脾化濕藥。諸如桂枝配茯苓、白術、甘草成苓桂術甘湯;又如附子配茯苓、白術、甘草成甘草附子湯。
痰核流注者當配以化痰軟堅藥,如配白芥子,白附子。
(3)祛寒通痹藥辛熱而燥,若長期服用或久服,則易傷津耗液,甚至出現(xiàn)手足心熱、口干舌燥等“上火”癥狀。故凡熱證或陰虛者當忌用或慎用。
(4)使用此類藥,需根據(jù)人體機能狀態(tài)、環(huán)境條件以及用藥時間選用適宜藥物和適宜劑量。
如氣虛陽弱者,用量可稍大,以增強扶陽抑陰的作用;而陰虛陽亢者,雖有寒邪,溫熱藥用量不應大,以防動火劫陰。
冬季天冷,用量宜大,夏季天熱,用量宜小。我國北方氣溫偏低,用量宜大;南方氣溫偏高,用量宜小。但南方有些地區(qū)常年多雨潮濕,盡管氣溫偏高,用量也宜增大,以驅散寒濕濁邪。
(5)附子、烏頭均系有毒之品,用量開始宜小,逐漸增加劑量,煎藥時間宜久。
如入煎劑,用量在10g以上時,一般應先煎藥30~60分鐘,也可加甘草同煎,或用蜜煎,以緩其毒性。
若服藥后出現(xiàn)唇舌發(fā)麻、頭暈、心悸,甚至暈厥,脈遲或歇止等中毒反應時,即應停服,按中毒解救處理。
特別注意:此藥不宜大量服用,不宜長久服用。
(6)如因陰寒太盛,服辛熱藥入口即吐者,可在溫熱藥中少佐寒涼之品,或熱藥冷服,取其“寒因寒用”之反治。也可用少量頻服之服藥法。
1. 概念
除濕蠲痹法,即用具有除濕作用的方藥化濕利濕、祛除濕邪來治療以濕邪為主所致之痹證的方法。
本法以治療著痹為主治療,行痹、痛痹、熱痹及尪痹也常配合應用。
2. 治療特點
該法主要治療以濕邪為患的痹證,感受風濕、寒濕、風寒濕或風濕熱邪而以濕邪為主者。
3. 臨床表現(xiàn)
肢體關節(jié)疼痛重著,痛有定處,局部腫脹發(fā)涼、濡濕,膚色不變或發(fā)熱、紅腫或麻木不仁,可伴有局部或全身汗出,病患常經久不愈。脈象濡緩或滑,舌胖有齒痕,苔白或白膩或水滑。
濕為陰邪,其性重濁黏滯,濕邪外侵肌表,營衛(wèi)不和,經脈痹阻則肢體關節(jié)沉重酸楚,痛有定處。
濕性濡漬,其性類水,故患處局部腫脹。濕而偏寒者則發(fā)涼、濡濕、膚色不變;濕而偏熱者則局部灼熱、皮色鮮紅。
濕邪留滯于經絡關節(jié),陽氣不布,則麻木不仁。
濕邪盛,陽氣傷,衛(wèi)陽不固,濕氣外蒸,則汗出、濡濕。正如《內經》所述:“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濕甚也。陽氣少,陰氣盛,兩氣相感,故汗出而濡也。”因濕邪黏膩,故該病纏綿難愈。
濡脈為陰脈,主虛主濕,氣虛于表,脈管因虛不斂而松弛,則脈濡;濕邪彌漫,氣不能外達于表,脈亦濡。
緩脈為陰中之陽,不徐不急,不浮不沉,不遲不數(shù),從容和緩,是正常本脈。但也有因濕邪黏滯,阻滯脈道,致脈道弛張而見脈緩者。
滑脈為陽中之陰,往來流利,如盤走珠,主痰濕,故濕盛者可見滑脈。
脾喜燥惡濕,外感濕邪,濕困脾土,失其健運而傷脾,脾虛不能行其津液,亦可聚而成濕為患。故痹證患者見舌胖有齒痕,多是濕邪留滯,濕困脾土,脾氣虛而致。苔白或白膩或水滑均為濕盛之象。
4. 常用方劑
薏苡仁湯(《類證治裁》):薏苡仁、蒼術、羌活、獨活、防風、麻黃、桂枝、川烏、川芎、當歸、甘草、生姜。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金匱要略》):麻黃、杏仁、薏苡仁、甘草。
5. 常用中藥
薏苡仁、漢防己、蒼術、威靈仙、萆薢、蠶沙。
6. 注意事項與說明
(1)濕邪為患有內外之分。
由感受霧露,或淋雨涉水,或居處潮濕等濕邪自表而入,邪在經絡、肌膚者為外濕。由飲食不節(jié)或中土不健,脾失健運,水濕不化,濕自內生者為內濕。
外濕是痹證的主要病因之一,但內濕又常是外濕致病的內在根源。外濕宜散宜祛,可用蒼術、萆薢、威靈仙。內濕宜化宜利,可用薏苡仁、蒼術、蠶沙。
(2)薏苡仁能健脾化濕利水,還能緩解筋脈拘攣,故為治療風濕痹證之主藥。
威靈仙性走竄,有祛風濕、通經絡、止痛之功,為治療各類型痹證的常用藥。
萆薢苦平,長于袪風濕、舒筋通絡、利濕濁,所以能治風濕頑痹。漢防己能祛風濕、利水消腫止痛,善治著痹。
蒼術、蠶砂辛溫,蒼術燥濕健脾,祛風濕,又能發(fā)汗,用于風濕痹證兼有外感表證尤宜;蠶沙祛風濕、和胃、化濁,故風濕痹證兼有濕濁內阻者用之最好。
(3)由于濕邪黏滯,其性屬陰,故除濕多用香燥藥,用其芳香化濕、苦溫燥濕,以除濕蠲痹;但見舌苔厚膩,舌尖舌邊質紅者,用藥切忌過于香燥,以防助熱灼津,可配伍苦寒之黃柏等,以清熱燥濕。
(4)痹證屬寒濕者,治宜溫化;屬濕熱者,治宜清化。
由于濕熱之邪不像寒邪汗之可解,熱邪清之可退,濕熱互結,邪氣彌漫,故宜用清化法,是根據(jù)濕與熱孰輕孰重,來確定清、化的主次,熱重于濕者,以清為主,濕重于熱者,以化為主,兩者均可配伍黃柏。
(5)因風能勝濕,故除濕者常配伍散風藥,如防風、羌活、獨活等。
(6)由于濕邪困脾,可傷及中土,故除濕蠲痹時要注意健運脾土,可配伍茯苓、白術之類健脾藥。
未完待續(xù)......
注:具體治療與用藥請遵醫(yī)囑!本文選摘自《商憲敏內科方藥心得》,席寧、史利卿主編,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2010.5。本公眾號僅用之進行學術交流,若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轉載請注明出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