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BBC有部紀錄片叫《人生七年》,導演邁克爾·艾普特從1964年開始,跟蹤拍攝英國14個來自不同階層的孩子的成長歷程,然后每隔7年看看這群孩子的變化。
他發(fā)現(xiàn),處在社會底層家庭的孩子長大后,能改變命運的屈指可數(shù)。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究其原因,不是因為貧窮,而是因為處在社會底層的家庭,只是為了眼前的生活而奔波,缺少對未來的規(guī)劃,更沒有為了應對風險而做一些儲蓄措施。
一旦遭遇困境,這個家庭便不堪一擊。
有一句很扎心的話:“不為明天做準備的人,是不會有未來的?!?/span>
一個沒有儲蓄力的人,目光短淺,不會為自己的未來打算,更別說逆風翻盤、改變命運了!
培養(yǎng)自己的儲蓄力,才能擁有養(yǎng)足未來的資本。
儲蓄健康,身不窮有本錢
前不久,鳳凰衛(wèi)視《領(lǐng)航者》欄目爆出一組數(shù)據(jù):
在我國,60%的人在生命的最后28天,花掉了一輩子60%的儲蓄。
這些數(shù)字,真實又扎心。
一直以來,擅長儲蓄金錢的人多,擅長儲蓄健康的人卻很少。
自媒體人@安緲緲講過自己的一段經(jīng)歷。
有一次,她結(jié)束了連續(xù)加班1個月的狀態(tài),正準備休假,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不料,在出行前的一天晚上,她感覺腹部疼痛無比。她只好去醫(yī)院,經(jīng)過診斷,不得不做手術(shù)。
同病房的是一位公司高管,曾創(chuàng)下連續(xù)加班3個月的紀錄,直到身體亮起紅燈才暫停。
這位高管自嘲說:“進醫(yī)院的前1分鐘,還在加班。到底是圖什么呢?”
人一旦生病,工作、業(yè)績、排名都化作虛無,那些旅游、美食,也不再與自己相關(guān)。
有人說,世界上最貴的床,就是病床。
然而,更令人可悲的,莫過于很多時候想盡一切辦法拿錢換命,卻無力回天。
關(guān)于健康,糊涂人透支,明白人儲蓄。
先存命,再存錢。
因為,存命就是在存時間,這世上,唯一能賺取一切的東西只有時間。
無論你在事業(yè)上多努力,有多愛自己的家人,有多大的夢想,都是基于健康的身體,以及你還擁有的時間。
一個人只有懂得儲蓄健康,為自己爭取更多的生命時長,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儲蓄能力,技不窮是底氣
張泉靈曾說:“這個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跟你說。”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的時代,為自己賦能,才能給未來鋪路。
前媒體人馮可輝,大學畢業(yè)后,為了實現(xiàn)影視傳媒夢,毅然來到北京。
當時,電視臺的帶教老師跟馮可輝說,“你片子剪成這樣,這輩子也成不了制片人?!?/span>
但他沒有被擊垮,反而一步步鉆研,儲存本領(lǐng)。
從北京電視臺到央視,從實習生轉(zhuǎn)為制片助理,從執(zhí)行制片再到制片人,這一干就是10年。
幕后多年的摸爬滾打,讓他成長為幾檔知名節(jié)目的主編。
年齡漸長,職業(yè)發(fā)展遭遇瓶頸,他決定去不同的舞臺施展拳腳。
他離開央視,投身到金融保險業(yè)這片藍海,成為更多人的“風控官”。
在熱播劇《小敏家》中,馮可輝代表公司客串了一把保險代理人。黃磊在片場夸他的演技自然,感覺就是本色出演。
工作中表現(xiàn)出色的他,不到一年時間,就晉升為公司的優(yōu)才主管,實現(xiàn)了事業(yè)上的飛躍。
正是多年積累的能力,成為他在職業(yè)選擇與事業(yè)奮斗中最大的底氣。
巴爾扎克說:“人的全部本領(lǐng),無非是耐心和時間的混合物?!?/span>
誠然,所有的厚積薄發(fā),背后都是無數(shù)次的千錘百煉。
網(wǎng)上有個詞叫“無能狂怒”,說的是一個人沒什么能力,也不提升自己,遇事無法解決,只會暴怒和憤世嫉俗。
因無能而憤怒,說白了就是自己心里沒底氣。
倘若一個人,懂得儲蓄能力,遇事也不至于除了憤怒就一無所能。
任何時候,只有不斷儲蓄能力,提升自己,才能始終保持競爭力,不畏風雨。
儲蓄金錢,兜不窮能自主
之前微博上有一個熱門話題:
經(jīng)過這幾年的疫情,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回答中最高頻的詞,就是“存錢”。
是啊,一個人若沒有錢,遇事就沒有做主的能力。
網(wǎng)友@小橙子,25歲,有份安穩(wěn)的工作,但是個實打?qū)嵉摹霸鹿庾濉薄C吭鹿べY還沒收到,錢就已經(jīng)全部安排出去了。
和朋友逛街、聚餐,買最新款的手機,買衣服、鞋子和化妝品……
沒想到,疫情之下公司營收不佳,業(yè)務調(diào)整自己被優(yōu)化,已失業(yè)2個月。
好不容易找到新工作,但需要經(jīng)常加班。公司的臺式辦公電腦,沒辦法帶回宿舍,只能自己買臺筆記本電腦。
然而,信用卡的額度已達上限,再看看銀行卡的余額也不足,急需的筆記本電腦,自己根本沒法支付。
她不得不跟別人去借,但錢沒借到多少,白眼和嘲諷倒收到了不少。
曾以為談錢很俗氣,到如今,金錢卻是我們面對生活刁難時,最大的底氣。
作家路遙說:“錢是好東西,它使人不再心慌,并且叫人產(chǎn)生自信?!?/span>
兜里有錢,喜歡的東西,可以買;喜歡的地方,可以說走就走;遇到困難,雖不能100%解決,至少可以減少90%的焦慮。
任何時候,手中有錢,心中才會不慌。
努力存錢,就是避免因為沒錢,輕易地向生活低頭和妥協(xié)。
生活不易,多存一分錢,就可能少求一次人。
成年人的自主和淡定,很多時候都是錢給的。
儲蓄善意,心不窮攢福氣
北京電視臺主持人徐春妮,講過一段親身經(jīng)歷。
2004年,徐春妮的母親遭遇了一起嚴重車禍。由于母親失血量過多,急需大量血液。
這對當時的她來說,是一筆不小的費用。
醫(yī)生說家屬如果有獻血證,就可以平價買血,會比市場價便宜一半,這無疑會減輕她很多經(jīng)濟負擔。
春妮想到自己大學時獻過血,于是就找到當時的獻血證,挽救了母親。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她坦言,幾年前獻血時,想著只是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沒想到多年后,這件小事會回饋到自己和家人身上。
那一刻,她深刻體會到,勿以善小而不為,要儲存善意的力量。
后來的她,在工作之余還是個熱衷公益事業(yè)的媒體人。她曾冒險為藏族小姑娘治愈重病,還擔任多個公益形象。
《法句經(jīng)》有云:“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span>
善意不是高深的學問,而是一種平凡的選擇。
也許,只是出行讓個座,淋雨時撐把傘,天黑時為路人留一盞燈,溫暖的,卻是大千世界的你我他。
人活一世,儲蓄的每一份善意,最終都會以另一種方式回報給你。
這世間,一個人心不窮,就是最大的福氣。
電影《我不是藥神》中有句扎心的臺詞:“我發(fā)現(xiàn)世界上只有一種病,窮病?!?/span>
也許,儲蓄根治不了窮病,但能緩解力不從心,讓你不至于風雨飄零。
人生就像一個零存整取的賬戶,改變命運的力量,來自每一次儲蓄的疊加效應。
一個有儲蓄力的人,深知有形的銀行卡余額,無形的健康、能力和善意,才是保證我們生存下去的資產(chǎn)。
人這一輩子,最好的狀態(tài),莫過于心中有光,身有儲蓄。
余生,愿你擁有儲蓄力,能笑對生活,也能抵達遠方,安然一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