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洞見·許朝暮
學者劉成富評價加繆:“放眼世界,很難找到第二個像他一樣,文學魅力、人格魅力和道德感染力集于一身的作家?!?/span>
加繆23歲開始寫作,29歲一舉成名,44歲就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多年來,他還堅持寫日記和隨筆,將長達25年的生活隨想、寫作靈感,濃縮進了一部《加繆手記》中。
有人說,翻開這本《加繆手記》,仿佛在看一個天才的朋友圈。
書中所蘊含的道理,涵蓋了人生的方方面面,用心領悟一番,勝讀10年好書。
看完他大半生的心路歷程,我悟透以下10句經(jīng)典箴言,分享給大家。
1
談苦難
為了寫出打動人心的文章,加繆養(yǎng)成了觀察生活的習慣。
他時常搭乘火車出行,還在書中提到了兩位印象深刻的乘客。
一位老工人,衣服洗得發(fā)白,背包也綴滿了補丁。
他薪水低廉,無親無故,經(jīng)常吃了上頓沒下頓。
生活如此困苦,他卻非常熱愛讀書,走到哪兒都揣著幾本書。
還有一位年輕婦人,靠給人洗衣服,養(yǎng)活生病的丈夫和兩個孩子。
她想盡辦法省吃儉用,依然難以負擔醫(yī)藥費和生活費。
盡管經(jīng)濟壓力巨大,她提起孩子們時,卻滿臉都洋溢著幸福和快樂。
他們直面苦難的豁達與樂觀,令加繆十分動容。
他在書中感慨: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帶著傷痛活下去。
這世上,誰沒有過踩著泥濘、摔著跟頭,在人生沼澤中跌跌撞撞過?
弱者破罐破摔,不斷沉淪,一步步滑向無底深淵。
強者卻滿懷希望,笑著前行,將滿身泥土化作向上的臺階。
有句話說:
人可以忍受不幸,也可以戰(zhàn)勝不幸,因為人有著驚人的潛力,只要立志發(fā)揮它,就一定能渡過難關。
修煉強大的內(nèi)心,無論遇到什么難關,你都可以是他的對手。
2
談生死
這本書中,有一段小說《鼠疫》的情節(jié)構思。
奧蘭城中瘟疫橫行,大批民眾先后染病去世。
看到一輛輛裝滿死人的列車,人們嚇得情緒崩潰,驚慌失措。
在一片混亂中,有位先生卻格外鎮(zhèn)定。
他依舊每天早早起床,穿戴整齊,有條不紊地用餐、工作。
即使不幸染病后,他也照樣吃好、睡好,絲毫不懼死亡的到來。
這份不畏生,不懼死的坦然,深深地鼓舞了他身邊的人。
大家稱贊他是一位真正的紳士,并試著像他一樣,冷靜應對生死的考驗。
有句話說:我們像旅人那樣走向目的地;世界是客棧,死亡是旅行的終點。
一想到人終有一死,很多人就會蜷縮在恐懼的陰影中惶惶不安。
可無論接不接受,我們都必須承認:每個人或早或晚,都會悄無聲息地隱入塵煙。
與其害怕別離,逃避失去,不如早一點接受現(xiàn)實,好好珍惜活著的每一天。
用心善待平凡日常,盡情擁抱滾燙人生,才不枉來世間走一遭。
3
談人生意義
書中,加繆提到了一位老先生。
多年來,他不聚會、不旅行,幾乎沒有娛樂,也很少與人來往,只顧思索生活的意義。
50歲時,他依舊找不到答案,便偏執(zhí)地認定自己的存在毫無價值。
他徹底放棄了工作和社交,整天把自己關在家里,靠來回倒騰一鍋豆子打發(fā)時間。
在寂寞與空虛中,他麻木地熬過了30年,最終孤零零地離開了人間。
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長,他卻將所有時間都耗在了徒勞的追尋中。
其實人活一輩子,就是個過程。好好活著,就是最大的意義。
哭過也笑過,愛過也恨過,看過世間的一草一木,這一生就是有價值的。
正如余華所說: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過好尋常的日子,就是人這一生最大的圓滿。
4
談欲望
加繆生于一個貧困家庭,家里連張寫字的桌子都沒有。
但他在書中說,正是極度的貧困,使自己體會到了真正的自由。
小時候,他自知經(jīng)濟條件有限,從不跟人攀比吃穿,一門心思讀書、思考。
即使后來成了名,有了錢,他也延續(xù)著物質極簡的習慣。
為了不被消費主義裹挾,他遠離了巴黎的繁華,隱居在不足600人的小村子。
在那里,他只有幾件樸素的家具,以及一堆書籍和稿件。
他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讀書和思考中,創(chuàng)作出了不少深刻的作品。
追求舒適、渴望享受,是生而為人的本能。
但這世上的誘惑層出不窮,你若什么都想要,只會一步步掉入萬劫不復的深淵。
減一分物欲,多一分清醒,我們才能在簡單而克制中,修煉出內(nèi)心的豐盈。
正如作家尤素福·西巴伊所說:
“假如人能夠遏制住自己的種種欲望,過著無求的生活;那么,他才算主宰了自己的生活,掌握了自己的命運?!?/span>
5
談孤獨
加繆憑借《局外人》成名后,收到了各大文藝聚會的邀請。
然而,整日聚會喝酒、看戲、高談闊論,令他深感疲憊,難以集中精力工作。
他在手記中寫道:“我不能與別人一起長久地生活。我需要一點孤獨,永恒的一部分。”
沒過多久,他就減少了與各界人士的來往,獨自待在家里看書和寫作。
尤其是在創(chuàng)作小說期間,他會謝絕客人登門拜訪,讓自己進入一種無聲無息的狀態(tài)。
而這份游離于群體之外的孤獨,給予了他源源不斷的靈感。
他的作品備受好評,隨后他也成為了諾貝爾文學獎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
聽過這樣一句話:平庸的人用熱鬧填補空虛,優(yōu)秀的人在孤獨中成就自我。
總有人畏懼寂寞,生怕落單,盲目地擠進熙熙攘攘的人群。
可很多熱鬧,不過是一場轉瞬即逝的虛無。
外界的雜音,只會擾亂你的心緒;過度的喧囂,也會透支你的靈魂。
當你屏蔽干擾,不斷向內(nèi)探索,才能在清醒中蓄能,于獨處中出眾。
6
談友情
書中,加繆頻頻提到哲學家薩特。
他們曾是一對密友,在各個場合出入成雙。
那時的他們,認為友誼當如愛情般熱烈,結果不知不覺就越了界。
加繆總是摻和進薩特的家事,令對方的妻子心生不滿。
薩特也無所顧忌地開玩笑,一次次傷害到加繆的自尊心。
隨著矛盾越積越多,兩人肆無忌憚地相互嘲諷和爭執(zhí)。
結果,經(jīng)過幾輪公開罵戰(zhàn),這對昔日好友反目成仇。
友誼的破裂,使得加繆深受打擊,不敢再輕易與人交心。
直到幾年后,他才與蘇聯(lián)詩人帕斯捷爾納克一見如故。
但這一次,他不再過度介入對方的生活。
他們以書信方式往來,主要探討文學、哲學方面的話題。
精神上相互滋養(yǎng),現(xiàn)實中保持距離,讓這段友誼平淡卻悠長。
成年人之間的關系,其實遠比我們想象中脆弱。
一點嫌隙、一次爭吵,都有可能讓彼此之間產(chǎn)生難以逾越的鴻溝。
成熟的友情,都帶著恰如其分的分寸感。
彼此既能共同成長,又能彼此獨立,這樣才會相處舒服,久處不厭。
7
談行動
看過這么一句話: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聰明出眾,但最后卻活出了千姿百態(tài)。其實差距還是存在的,行動力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
決定一個人成敗的,并非起點和天賦的高低,而是說做就做的行動力。
書中,加繆談到了一個立志成為小說家的青年。
青年頭腦靈活,頗有才華,屢次下定決心,要創(chuàng)作一部優(yōu)秀的小說。
到了動筆的時候,他卻不是抱怨狀態(tài)不好,就是擔心寫得太差,在焦慮中一拖再拖。
太過煩躁時,他干脆一整天都躺著不動,最后什么都沒寫出來。
而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做事也是瞻前顧后,優(yōu)柔寡斷。
擔心時機未到,害怕準備不夠,唯恐遭受風險……一次又一次給自己找借口。
結果,時間浪費了,才華耗盡了,還要白白承受猶豫與糾結的煎熬。
有句話說得好: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
人啊,不怕失敗,就怕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
不計得失,放手去做,無論成敗,你的人生都會有更多可能性。
8
談心態(tài)
《加繆手記》中,有個小故事令人過目難忘。
城里有兩個瞎子,常在半夜一點到四點間出門。
他們并著肩,牽著手,在空曠無人的街道上自在游蕩。
即使撞到路燈,他們也毫不在意地哈哈大笑,仿佛沒有任何煩惱。
而他們選擇深夜出門,是為了避開不懷好意的嘲笑,和充滿同情的嘆息。
殘疾、貧窮、無依無靠,很多人在他們身上看到了絕境的殘酷。
但事實上,他們從未絕望過,反倒慶幸自己能擁有夜游的快樂。
一個瞎子還興高采烈地對同伴說:“要是把我們的經(jīng)歷寫下來,一定是本有趣的書。”
上天給了他們一場艱辛的人生之旅,他們卻在這條路上灑滿了歡聲笑語。
《易經(jīng)》中有云:境由心生,物隨心轉,心之所向,境之所在。
其實這世上,根本沒有真正的絕境。
光明與黑暗之間,隔著的往往不是千山萬水,而是一層薄薄的窗戶紙。
遇到困境便怨天尤人,你便永遠走不出心靈的牢籠。
可當你打起精神,保持樂觀,無論置身何處,都能看見艷陽天。
9
談人性
書中有個故事,令人細思極恐。
兩個女人是多年好友,不幸同時患上了重癥。
只不過一個是心理疾病,可能得到治愈;另一個是肺結核晚期,已經(jīng)回天無力。
她們相互探望時,總是怨嘆彼此命苦,約定好今后一起離開人世。
但后來,得心理疾病的女人,去國外接受了最新療法,身體狀況明顯好轉。
她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得肺結核的女人,對方卻大驚失色,眼神中滿是嫉妒與怨恨。
那個女人還責怪她拋下自己遠行,故意用喪氣話打擊她的信心,生怕她會好起來。
同樣跌入谷底時,她們惺惺相惜,互相扶持。
可一個剛抓住救命的繩索,另一個卻恨不得將其親手斬斷。
這種矛盾又復雜的嫉妒心,正是人性最可怕的地方。
生活中,看到別人比自己過得好,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感到嫉妒。
但任由妒火肆意燃燒,你的內(nèi)心便再也無法得到安寧。
對人性保持一份警惕,不要將別人拽進泥潭,更不要讓自己困在爛泥之中。
理解了人性,我們便會看得更通透,活得更通透,在紛亂世間護己周全。
10
談愛
作為二戰(zhàn)的見證者之一,加繆在書里記錄了戰(zhàn)爭的殘酷。
有人被迫與至親分離,有人不幸喪生于炮火,到處都在上演人間慘劇。
而在漆黑一團的暗夜中,唯有愛的光芒不可泯滅。
有個上尉,在惡劣環(huán)境中染了風寒,大家都以為他熬不了多久就會去世。
在絕望之中,他將愛人的照片,緊緊地貼在了胸口。
這份超越生死的思念,竟支撐他挺過最危險的階段,迎來了又一個黎明。
還有一位中尉,曾是優(yōu)雅的鋼琴家,被血淋淋的場面嚇到近乎崩潰。
為緩解情緒,他用木箱上拆下來的木板,釘了一架無聲的鋼琴。
他坐在鋼琴前,想象著熱愛的音符,內(nèi)心竟涌起了撐下去的勇氣。
記得畫家梵高說過:“愛之花盛開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榮?!?/span>
命運跌宕,世事無常,唯有愛,是抵御苦難的最后一道屏障。
不管是愛具體的人,還是愛某件事物,我們都能從中獲得無窮的力量。
當你心中有了愛,有了念想,就算遭受千錘百煉,也不會輕易丟掉希望。
對生命保持一份熱愛,一份赤誠,日子再難也能熬過去。
▽
加繆說:我們40歲時,死于一顆我們在20歲那年射進自己心里的子彈。
人這輩子,就是一場因果循環(huán)。
你會遇見什么人,經(jīng)歷什么事,過上什么生活,都是由自己主宰的。
學會用心地愛,認真地活,努力修煉自身,不要敷衍生命的每個瞬間。
點個贊吧 ,把你所擁有的一切都獻給現(xiàn)在,便是對未來最大的慷慨。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