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治療耳聾名方驗方集錦
耳聾是指不同程度的聽覺減退,甚至消失。按病變部位及性質(zhì)可分為三類:
(一)傳導性聾:外耳、中耳傳音機構(gòu)發(fā)生病變,音波傳入內(nèi)耳發(fā)生障礙,例如,耵聹栓塞、中耳炎等所致的耳聾。
(二)感音神經(jīng)性聾:指耳蝸螺旋器病變不能將音波變?yōu)?/span>神經(jīng)興奮或神經(jīng)及其中樞途徑發(fā)生障礙不能將神經(jīng)興奮傳入;或大腦皮質(zhì)中樞病變不能分辨語言,統(tǒng)稱感音神經(jīng)性聾。如梅尼埃病、耳藥物中毒、迷路為、噪聲損傷、聽神經(jīng)瘤等。
(三)混合性聾:傳音和感音機構(gòu)同時有病變存在。如長期慢性化膿性中耳炎、耳硬化癥晚期、爆震性聾等。
經(jīng)云:“耳者,腎之官也。”(《靈樞·五閱五使篇),故耳聾一般皆從腎治。但臨床上每見因暴怒、情志不暢致使肝氣上逆, 閉塞清竅而致耳聾者。耳目之聰明必須血氣相須, 心又寄竅于耳; 《辨證錄》說:心腎相交始能上下清寧以司視聽”,故耳聾癥與心也有密切關(guān)系。耳病應以腎為本, 心為體, 肝為用。發(fā)病可在本, 亦可在心或肝。治療應按起因及病勢緩急不同, 或治本或治標, 或標本兼治。
一般主張對耳聾的辨證首先區(qū)分虛實。暴聾多屬實證, 由于心肝兩經(jīng)失調(diào)居多, 或因體虛復感外邪而致, 可表現(xiàn)為球結(jié)膜下出血, 撫按耳廓有痛感, 頸項牽強, 耳鳴如蟬聲等。如外邪所致者多伴頭痛、發(fā)熱。久聾者多虛, 患者脈細不應指, 腰膝酸軟,頭昏目糊, 耳鳴為轟轟聲, 以老年人多見。
對耳聾的辨證治療,一般肝腎不足之候, 治以補肝益腎, 如
為肝旺脾弱, 則用平肝悅脾之法;如虛實夾雜, 必攻補兼施。同時,“開”、“通”并用。常規(guī)多用菖蒲、遠志之類開閉通竅,白芍、當歸之類通調(diào)氣機。對恚怒郁結(jié)傷肝而致聾者, 要重視精神因素的作用, 調(diào)暢氣機不僅在于用藥, 并配合語言勸慰與開導, 有時能起到不藥治病的作用。
中醫(yī)認為,菖蒲辛溫,能理氣豁痰, 通經(jīng)舒絡, 使精血得以上舉,則耳聰目明, 遠志補腎, 精充于下, 則耳聰于上, 為治耳聾竅閉不可不用之口品。
1.國醫(yī)大師干祖望治療耳聾經(jīng)驗:
江蘇省中醫(yī)院原耳鼻喉科主任干祖望教授在治療耳病的時候,發(fā)現(xiàn)耳聾在中醫(yī)和西醫(yī)都是一個較大的范疇,最簡單的分類是把耳聾分為“傳導性聾”和“感音神經(jīng)性聾”,前者在臨床上表現(xiàn)為腎和肝膽系證候的并不多。相當數(shù)量的咽鼓管急性阻塞、非化膿性中耳炎所致耳聾,往往同時伴有鼻塞、流涕、咳嗽等肺經(jīng)的證候,對此,用三拗湯之類方藥,疏風宣肺通竅,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正符合“耳聾治肺”。
干祖望教授還常用瀉心補腎法治療心火旺盛,腎陰不足,心腎不交而致耳鳴、耳聾等癥。瀉離,用黃連,黃芩及導赤散;填坎,用生熟地、玄參、麥冬等。瀉離填坎的代表方是《辯證錄.耳痛門》的兩歸湯,此方原由黃連、酸棗仁、熟地、丹參、麥冬、茯神6味藥組成,干祖望教授常加上燈芯、竹葉、木通,仿導赤散之意,以助黃連清心瀉離;又加入菟絲子、覆盆子,以助熟地滋腎填坎。
干祖望教授認為治療“耳”病擅用引經(jīng)藥,如苦丁茶、夏枯草等。耳閉氣塞者則用菖蒲、路路通、馬兜鈴、柴胡。肝陽上升致疼者則用石決明、天麻、鉤藤、荷葉、白蒺藜。
腎陽虛致耳鳴耳聾:補骨脂、肉蓯蓉、仙靈脾、仙茅、蛇床子、韭菜子。
腎陰虛致耳鳴耳聾:枸杞子、墨旱蓮、女貞子、桑椹子、龜板、鱉甲。
神經(jīng)性耳鳴耳聾:磁石、五味子、黑芝麻、胡桃肉、葛根。
2.上海著名中醫(yī)藥學家張贊臣治療耳聾驗方
張贊臣先生自擬“聰耳湯”隨癥加減治療耳聾, 每獲良效。方由生白芍、炒當歸、丹皮、丹參、白蒺藜、枸杞子各9克, 炙遠志4.5-6克, 石菖蒲3一4.5克, 耳聾左慈丸12 克( 包煎) 組成。每日一帖, 分二汁煎服。方中白芍苦酸涼, 入肝脾經(jīng), 酸能養(yǎng)血, 苦能下火, 肝木得柔, 則氣機得以通調(diào), 當歸甘辛性溫, 入心肝脾經(jīng), 功能和血補血, 兩藥相配, 和氣順血, 耳竅得以濡潤, 則復能司其職。丹皮辛苦性涼, 入心肝腎經(jīng), 亦有和血、生血、涼血之功;丹參苦微溫, 能活血祛瘀, 安神寧心, 兩者相合,輔歸、芍以調(diào)心肝, 相得益彰。菖蒲辛溫,能理氣豁痰, 通經(jīng)舒絡, 使精血得以上舉,則耳聰目明, 遠志補腎, 精充于下, 則耳聰于上, 故治耳聾竅閉不可不用。白蒺藜宣散肝經(jīng)風邪, 枸杞子善補肝腎陰虧, 耳聾左慈丸源于錢仲陽之地黃丸加味, 專治肝腎陰虧耳鳴失聰之癥。全方諸藥配合, 標本兼顧。
3.耳聾左慈丸治療耳聾:
耳聾左慈丸源于錢仲陽之地黃丸加味,專治肝腎陰虧之耳鳴失聰之癥。主要由磁石(煅)、熟地黃、山藥、山茱萸(制)、茯苓、牡丹皮、竹葉柴胡、澤瀉組成,具有滋腎平肝作用。近年來通過臨床驗證,該藥還可用于治療頭痛,目暗昏花,視物不清,哮喘及白內(nèi)障證屬肝腎陰虧,虛火上炎者;對于藥物中毒性耳聾,神經(jīng)性耳聾及突發(fā)性耳聾均有報道。
4.民間偏方治療耳聾:
(1)仙鶴草治療耳聾:取鮮仙鶴草(連根)150克,加冷水適量,大火煎成濃汁頻飲,每日1劑,連用10天為1療程。對鏈霉素及其他西藥引起的耳鳴、耳聾療效極佳。仙鶴草具有開竅益聰?shù)淖饔?,近年來用于治療耳鳴耳聾等癥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不論各種性質(zhì)的耳鳴耳聾,均可將仙鶴草加入到復方中使用,會顯著增強治療效果。
(2)路路通治療耳鳴耳聾:取路路通15克,先用冷水浸泡1小時,然后水煎成藥液頻飲,5天為1療程,一般1-2個療程。
(3)菖蒲甘草湯治療耳鳴耳聾:取石菖蒲20克,生甘草10克,先用冷水浸泡1小時,然后水煎分2次服用,每日1劑,10天為1療程,一般1—2個療程愈。
(4)葛根粉治療特發(fā)性耳聾:取葛根適量研成粉末,用空心膠囊裝后吞服,每粒含藥0.5克,每日2-3次,每次3-4粒。一個月為1療程,一般1-2個療程即可好轉(zhuǎn)或痊愈。
(5)通氣散治療耳鳴及耳聾:取柴胡、香附各30克,川芎15克,將其烘干,共研細末備用。主要用于鏈霉素類藥物引起的耳聾或耳鳴,每次口服0.6-1克,每日3次,飯后溫開水送服,老人、兒童酌減。
(6)地柏煎治療耳鳴及耳聾:取熟地50克,黃柏10克,石菖蒲10克,將上藥放入砂鍋內(nèi)加水500毫升,濃煎至250毫升溫服,每日1劑,適用于陰虛火旺所致的耳鳴、耳聾。
(7)二至丸治療耳鳴及耳聾:取二至丸(內(nèi)含女貞子和旱蓮草各等份)適量,每次用開水吞服10克,每日2次,連用半個月為1療程,一般1-2個療程即可痊愈,本方適用于肝腎陰虛所致的耳鳴及耳聾。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