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僅供學習、參考,不能替代醫(yī)囑和處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劑,必須在中醫(yī)師當面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切勿盲目嘗試。)
本文理論依據(jù):《中醫(yī)方劑學》、《中醫(yī)病因病機學》、《中醫(yī)內(nèi)科學》
你好,我是中醫(yī)人,文君然。
前幾天,有讀者朋友說,讓我多講失眠。
其實,這個話題,我隔三岔五就會說一說。
文老師一直在想,用一個什么辦法,能簡單化、公式化、通俗化,甚至是一以概之地,幫你理解失眠的緣由呢?
今早,半夢半醒間的我,悟出四個字,這就是“陽不交陰”。
我就圍繞它,給你說一說吧。
你想啊,我們的身體里,有陽氣,有陰氣。
陽氣,高高在上,天馬行空,灑脫不拘。
陰氣,沉厚在下,平靜內(nèi)斂,深不見底。
可是到了晚上,陽氣就不能無拘無束了。它需要下潛,和陰相交。
當陽氣交于陰氣的時候,就好比熊孩子撲進了母親的懷抱,他就把眼睛閉上了,睡著了。
可是,如果因為某種原因,陽氣無法下交于陰氣,那我們的眼睛就閉不上,睡眠就不會好。
那么,這個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坦率講,太多了。我今天想借名家醫(yī)案,跟你聊聊“肝陰不足、肝火偏亢”這一因素。
故事的主人公,是吳少懷老師。
吳少懷前輩,生于1895年,卒于1970年,祖籍浙江,后來遷居濟南,是當年山東四大名醫(yī)之一。
他很多治病救人的故事,廣為流傳。
有一回,吳師接待一個女患者,年50歲。
她的問題非常簡單,就是失眠多夢,睡不好的時候,頭痛如劈。
中醫(yī)這個東西,講究文字的運用。你想想,頭痛,就好像有人用斧子劈你,劈柴一般,那得多痛???
患者受不了了,慕名求治吳師。
來的時候,兩手捂著腰,面容痛苦。
患者說,現(xiàn)在的她,胸悶,胃部脹滿,經(jīng)常打嗝噯氣,食欲不振。心里頭,總有無名火,想發(fā)怒,卻找不到因由。早晨的時候,口苦口干。
細問得知,患者目前已經(jīng)絕經(jīng)了。失眠這個事兒,就是絕經(jīng)以后,逐漸加重的。自從沒了月經(jīng),整個人仿佛老了十歲,整日乏力,腰酸腿痛。
了解到這些情況以后,吳師給開了一張方子。但見——
龍膽草3克,黃芩6克,炒山梔3克,柴胡3克,當歸6克,生地黃6克,通草4.5克,炒枳實4.5克,青皮和陳皮各4.5克,半夏4.5克,薄荷3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結(jié)果如何?患者服用6劑以后,晚上睡覺質(zhì)量大大改善,其它癥候也都減輕了。
這時候,去掉了柴胡、黃芩、枳實和通草,加入龍骨牡蠣各9克,制香附9克,菊花9克,赤芍9克,茯苓9克,繼續(xù)投用。
最后,患者諸癥悉平,基本恢復健康。
看到這里,你可能會想,這里面藥物的用量,太小了。是的。此案初診時間為1966年12月20日。在那個年代,老一輩中醫(yī)人用藥,往往就是這個用量。
現(xiàn)在,我們來分析一下,這里的學問。
方才,我說過,人之所以失眠,就是因為高高在上的陽氣,無法下交于陰氣。
諸多原因里,有一個,特別多見,就是肝腎陰虛,肝火偏亢。
這個事兒,在50歲左右的人身上,比較多見。
朱丹溪講,人過四十,陰氣自半。人體之陰,又源于肝腎。故而,50多歲的人,肝腎陰虛,或由此帶來的一身之陰不足,就在所難免。這是自然規(guī)律使然。
肝腎陰虛,帶來的結(jié)果之一,就是肝體不柔和。肝體不柔和,肝氣就不和順。肝氣不和順,就會憋出火來。
另外,肝腎陰虛,就好比天不下雨,天地大旱。日久,也必然生出熱邪來。
好,兩相疊加,這就有了肝火。
肝火,往哪兒燒?火苗自然向上啊。
這么一看,你就知道了。一方面,在上的陽氣,受肝火熏灼,變得愈加亢烈。下面的陰氣,因為肝腎陰虛,而變得日益不足。陰陽相交的道路,又因為肝郁氣滯,變得堵塞不通。那你說,他還怎么“陽交于陰”呢?
所以,這個時候的患者,一定會失眠。
上面醫(yī)案里的患者,就源于這樣一種病因病機。頭痛如劈,那是陽氣亢烈所致。胃脹納呆,那是中焦氣滯,肝郁不達所致。腰膝酸軟、周身乏力,那是肝腎陰虛、筋骨失養(yǎng)所致。
這個時候怎么辦?在下,滋補肝腎之陰,在上,清熱降火,在中,疏肝解郁行氣。如此,才能讓亢烈之陽,下交于醇厚之陰。
來看看當時吳少懷前輩的用方吧。它還是非??季康模?/span>
龍膽草3克,黃芩6克,炒山梔3克,柴胡3克,當歸6克,生地黃6克,通草4.5克,炒枳實4.5克,青皮和陳皮各4.5克,半夏4.5克,薄荷3克,生甘草3克。
這里頭,無疑是龍膽瀉肝湯加減。
其中,清熱降火,由龍膽草、黃芩、山梔來完成。通草,利尿,導熱外出。
滋補肝腎之陰,由當歸和生地完成。一個主養(yǎng)血,一個主滋陰。
疏肝行氣,溝通上下之道路,由柴胡、枳實、青皮、陳皮、半夏、薄荷來完成。它們都善于疏肝解郁、降逆行氣。
到后來,患者癥狀大大改善,吳師恐部分藥品傷陰,故而做了一定調(diào)整。
這就是基本的用藥思路,它還是很好理解的。
其實,這個病因病機,之所以引起失眠,還有別的解釋。對上面這些,文老師完全可以用“肝魂失藏”四個字來解讀。但是我覺得,以上的解讀方式,更形象、可感。
而造成“陽不交陰”的原因,除了肝腎陰虛、肝火偏亢之外,還有很多。
比如說,心火偏亢,它也會讓陽氣亢烈,難以下潛于陰。
心脾不足、心血失養(yǎng),同樣也會讓陰氣薄弱,難以納陽。
又比如說,痰熱中阻,同樣會讓陽交于陰的路徑,變得滯澀難行。
總而言之,凡是影響到陰陽相交的因素,都會導致失眠。我們要做的,就是把障礙物掃清。
當然了,所有這些,都是文老師我自己的解讀。這里,肯定有不嚴謹?shù)牡胤?。我希望你能提出批評。
其實,吳師醫(yī)案中的女患者,代表了當代更年期后女性的一大常態(tài)。與之類似的人,不少。文老師希望,受此困擾的人,可以反復體會。如果可能,務必在中醫(yī)師辨證指導下來借鑒、應用。你自己,最好不要盲目嘗試。
好了。這個事兒,我就給你解讀這么多。我也不知道,我說沒說清,就當是與你的一次交流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