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玉文 圖片/網(wǎng)絡(luò))
人們所稱頌的那首宋詞《卜算子》:“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钡淖髡呤潜彼卧~人李之儀,《宋史》卷四百二有傳,李之儀是今山東無棣縣人,所以他是我們的“故鄉(xiāng)人物”?,F(xiàn)簡介如下:
李之儀(1038-1117),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北宋滄州無棣(今山東省無棣縣李通判村)人。宋哲宗時戶部侍郎、御史中丞李之純(字端伯)之從弟。
李之儀秉性耿直,為人豁達(dá),更兼文筆精到,才華橫溢,在京師早就頗負(fù)名氣,但他一生仕途坎坷,未能如愿展示宏才大略。這在很大程度上與他的老師范純?nèi)剩ǚ吨傺椭樱?、摯友蘇軾有一定關(guān)系。
李之儀早年師從于范仲淹(山東濱州鄒平縣長山鎮(zhèn)人)之子范純?nèi)?。此人為人端正,胸懷?jīng)綸,學(xué)問匪淺,但因反對王安石變法,一再被貶。李之儀為人處世受其影響很大。
他于熙寧六年(1073年)進(jìn)士及第,初授萬全縣令,后到鄜延軍任職。元豐六年(1083年)春回京。時高麗王王徽卒,朝廷委左諫大夫楊景略等前去吊唁。楊素聞李之儀清節(jié)賢名,才華橫溢,遂奏請之儀同行,作為書狀。出使途中,路過山東長清縣孝堂山漢石祠時,曾題字于石祠的石柱上,大字楷書,共五行,現(xiàn)刻字尚存。這是他在山東留下的僅有的遺跡。
哲宗元祐 (1086年)初,范純?nèi)拾萆袝移蜕浼嬷袝汤?右相),李之儀遂被任命為樞密院編修官。不久,又為原州(今屬甘肅)通判。
李之儀與蘇軾兄弟交從甚厚。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文采蓋世,為官清廉有節(jié),文朋宦友比比皆是。李之儀與蘇軾早有文字交,可謂文人惺惺相惜。
蘇軾,年長之儀一歲。嘉佑六年(1061年)經(jīng)歐陽修推薦,應(yīng)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為大理平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熙寧二年(1069年)還朝任職時,正值王安石推行新法。他強調(diào)改革吏治,反對驟變,認(rèn)為“慎重則必成,輕發(fā)則多敗。”因意見未被采納,又受排擠,遂請求外調(diào),從熙寧四年(1071年)起,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徐州、湖州知州。每到一處,查民情,修水利,建書院,懲奸吏,多有政績。元豐二年(1079年),御史中丞李定等人摘取蘇軾詩句深文周納,羅織罪名,以謗訕新政的罪名逮捕入獄。5個月后被貶黃州為團(tuán)練副使。李之儀為蘇軾的遭遇鳴不平,他聯(lián)絡(luò)一些官宦和知名人士在朝中活動,以圖蘇軾早返京師。蘇軾為此心情十分激動,寫了《答李端叔書》,直抒胸臆,對李之儀為人為文非常感佩。
元豐八年(1085年)哲宗立,任用司馬光,廢除新法。蘇軾調(diào)回京都任中書舍人、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等職,“蘇門”再度興盛。李之儀亦成為蘇門???。一日,畫家李伯時為李之儀作畫,蘇軾欣然為之題《李伯時畫李端叔真贊》。蘇軾很欣賞李之儀的文才。之儀既善詩詞,又能屬文,尤工尺贖,蘇軾稱其“入刀筆三昧”。其詩流暢清麗,“名稍不及黃(庭堅)、陳(師道)”;其文妙語活脫,“與張來、秦觀上下”;其詞清婉峭雋,“次韻,小令更長于淡語、景語、情語”(毛晉《姑溪詞跋》)。他對詞的特點深有研究,曾說:“長短句(詞)于遣詞中最為難工,自有一種風(fēng)格,稍不如格,便覺齟齬。”他批評柳永“韻終不勝”,張先“才不足而情有余”,而主張像晏殊、歐陽修那樣“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他曾與秦觀、黃庭堅、賀鑄等人歌詞贈答,前人多將他與這幾人并提,說他“不減秦觀”。
李之儀與“蘇門”四學(xué)士黃庭堅、秦觀、張耒、晁補之也有很深的交情。李之儀在給黃庭堅的一首詩中寫道:
山谷老子久不見,
豫章詩人何許來。
昵呼黃庭堅“山谷老子”,親切之情分外淳樸濃厚。后黃庭堅被貶黔州,二人多次千里飛鴻,敘別離之苦,互贈詩文,遙祈安康。
李之儀在任樞密院編修時,皇帝詔見并被擢職。臨行前,秦觀為其作一首《送李端叔從辟中山》:
人畏朔風(fēng)聲,我聞獨寬懷。
豈不知凜冽,為自中山來。
端叔天下士,淹留蹙無成。
去從中山辟,良以慰平生。
與君英妙時,俠氣上參天。
孰云行半百,身世各茫然。
當(dāng)時兒戲念,今日已灰死。
著書如結(jié)牦,聊以忘憂耳。
駸駸歲勁遒,淮海歸無期。
功名良獨難,雖成定溪為。
念君遠(yuǎn)行役,中夜憂反側(cè)。
攬衣起成章,贈以當(dāng)馬策。
寫出彼此的情篤、志向、失意,也有惋惜;有感慨,有囑托,有策勵,亦有祝福。
由于與當(dāng)政者政見不合,蘇軾再次請調(diào)外任。先后任杭州、潁州、揚州知州。后遷禮部兼端明殿、翰林待讀兩學(xué)士。元祐八年(1093年)蘇軾又因新黨后黨之爭,遭排擠,出職定州。他奏請以李之儀為簽判,作為自己的助手,一同赴任。蘇軾在李之儀的協(xié)助下,申飭法度,明令規(guī)制,整治軍紀(jì),嚴(yán)禁飲賭,時間不長,定州軍政煥然一新,民眾贊譽不絕于耳。但好景不長,紹圣二年(1095年),蘇軾再貶嶺南,自此二人分手,天各一方。
元符二年 (1099年),李之儀回京,調(diào)任監(jiān)內(nèi)香藥庫,御史石豫說他曾為蘇軾幕僚,不可以任職京官?;实勐犘抛嬔?,遂下詔停職。雖受蘇軾牽連,官運多舛,但李之儀心胸坦蕩,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并不后悔。相反,他對亦師亦友的蘇軾非常想念,常常作詞賦詩,以解心中之苦悶。元符三年(1100年),蘇軾再謫海南儋州。一年多時間,二人數(shù)次飛鴻傳書,叮囑注意飲食起居,期盼重逢的時刻早日到來。
建中靖國一年(1101年),蘇軾北歸途中猝死常州。噩耗傳來,李之儀悲痛萬分,含淚賦詩追懷,揮筆寫道:
從來憂患許追隨,
末路文詞特見知。
肯向虞兮悲蓋世,
空慚賜也可言詩。
炎黃不死疑陰相,
漢水相招本素期。
月墜星沉豈人力,
輝光他日看豐碑。
崇寧初(1102年),李之儀提舉河?xùn)|常平。此時,奸臣蔡京當(dāng)權(quán),范純?nèi)实膬鹤樱ǚ吨傺偷膶O子)知諫院范正平卑視蔡京。公元1101年,范純?nèi)什≈?,把李之儀叫到病床跟前,口授政治遺言。李之儀給范純?nèi)收磉z表,寫行狀(人物傳記),把從師范純?nèi)实纳酱蠊?jié)鋪敘得一清二楚,對其為人為官敬崇有加,對其數(shù)遭訕謗貶謫時露怨憤。蔡京乘機羅織罪名,挾嫌報復(fù),將其下獄。不久,又將他除名,交太平州(今安徽當(dāng)涂縣)管制,再徙唐州。數(shù)年后,李之儀才遇赦復(fù)官,授“朝議大夫”,但他未赴任,仍居太平州南姑溪之地。飽嘗了官場黑暗和人間疾苦的李之儀,胸裝報效朝廷和濟(jì)世拯民素志的李之儀,無可奈何地將自己的余生消磨在寫詩作詞上。他亦同當(dāng)年蘇軾謫黃州時,自號“東坡居士”一般,以太平州城南姑溪河(又稱鵝溪)為緣,自名“姑溪居士”。
李之儀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太平州創(chuàng)作的。官場的失意,生活的磨難,家庭的變故,使他常常以詩詞排解心中的憂苦和憤懣。
如他的《 憶秦娥·用太白韻》:“清溪咽。霜風(fēng)洗出山頭月。山頭月。迎得云歸,還送云別。不知今是何時節(jié)。凌歊望斷音塵絕。音塵絕。帆來帆去,天際雙闕?!边@首詞作于也崇寧三年(1104)前后,和詞全依太白《憶秦娥》韻。
李之儀有一位忠貞賢惠的夫人,名胡淑修(1047-1105),字文柔,常州人。其父胡宗質(zhì),翰林院大學(xué)士;祖父胡宿(995-1067),字武平,翰林學(xué)士、樞密副使;外祖父施元長曾經(jīng)是汝州知州。當(dāng)李之儀蒙冤陷獄時,胡夫人千里迢迢從家鄉(xiāng)趕到京師,照料丈夫,又伴之儀同赴太平。兩年后,胡夫人不幸病逝,悲痛欲絕。他把妻子安葬在太平藏云山的雙雨峰下,撰寫了一篇文情并茂的墓志銘。在這篇墓志銘中, 中有“性高嚴(yán),喜風(fēng)節(jié),自許甚重。......通經(jīng)史,尤精于算數(shù)”等句 可見胡夫人是一位十分可敬的女性,她品性賢淑,有很高的文化素養(yǎng)。精于天文歷算的著名學(xué)者沈括,是李之儀好友,他遇到算數(shù)方面的疑難問題時,常請之儀向胡夫人請教。
胡夫人去逝后,一位名叫楊姝的太平絕色歌伎楊姝闖入了他的生活。使他寂苦的生活有了很大安慰。們心心相印,互為知己,相互唱和,“以詩文自娛”。他遠(yuǎn)眺暮色蒼茫的長江,一股酸楚襲上心頭,又—股詩情萌動胸中。一吐為快,他吟出了《卜算子》: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
此水幾時休,此恨何時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負(fù)思量意。
這首《卜算子》立意造語學(xué)民歌與古樂府,即景生情,即事喻理;借水言情,極為深婉含蓄;明白如話,復(fù)疊回環(huán),同時又具有文人詞構(gòu)思新巧, 李之儀也以這首詞成了千古一詞人。千古歲月,白云悠悠,多少山盟海誓都逃不過滄海桑田。然而,李之儀與楊姝的這段忘年戀,超越了世俗的鴻溝與羈留,與《卜算子》這首詞一直流傳至今為人所傳頌,像一個美麗的童話,讓人懷想不已,遐思無限……
宋徽宗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李之儀病卒,楊姝遵其遺愿,將其安葬在當(dāng)涂藏云山腳,與前妻胡淑修葬在一起。
李之儀的著述有《姑溪居士前集》50卷,南宋吳芾守當(dāng)涂時所編。又《后集》20卷,不知編者,今二集俱存。有《四庫全書》本、《叢書集成》本。其詞另行,《直齋書錄解題》錄《姑溪詞》1卷,有吳氏石蓮庵《山左人詞》本、毛晉《宋六十名家詞》本。存世墨跡除《汴隄帖》外,還有《別紙?zhí)罚ú赜谂_北故宮博物院)。
康熙九年版【海豐(無棣)縣志】記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