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遺尿又稱“尿床”,是指3周歲以上的小兒在睡眠中小便不能自行控制,醒后方覺的一種病證。排尿的生理過程是受大腦排尿中樞控制的反射性活動。反射中樞位于骶脊髓。正常情況下,當尿液在膀胱中達到一定容量時,膀胱內(nèi)壓升高,在大腦產(chǎn)生尿意反應,此感覺沖動傳到脊髓,反射中樞便傳出運動沖動,引起逼尿肌收縮,外括約肌及會陰肌松馳,尿液被排出膀胱,稱為反射性排尿。
幼兒產(chǎn)生遺尿的病因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功能性的,如沒有得到合理的教養(yǎng)與訓練,或病后體弱而致遺尿;或是驚恐、害羞、過度疲勞造成精神緊張,發(fā)生遺尿。小兒遺尿,一般都屬于單純性功能失調(diào)。另一類是器質(zhì)性原因引起的,如先天性大腦發(fā)育不全、脊柱或顱腦損傷、尿道口炎、扁桃體炎等,亦會導致遺尿。
中醫(yī)治療
針灸治療小兒遺尿癥有較好的療效。中醫(yī)認為,小兒遺尿多屬腎氣不足或脾肺氣虛。管氏針灸主穴:培元九宮穴。配穴:補腎九宮穴、足三里、三陰交、太沖。每次選3~5個穴,行補法,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對療效欠佳者,可選配耳壓:腎、膀胱、尿道區(qū)、皮質(zhì)下、交感、心、脾等穴,辨證取穴?;蜉o以中藥“新加桑縮飲”(桑鰾蛸10g,烏藥10g,淮山藥15g,益智仁10g,菟絲子10g,覆盆子10g,龍骨20g,太子參15g,炙黃芪15g,鹿角霜15g,制龜板15g,甘草5g)。辨證化裁,隨癥加減。
注意事項
在針灸、藥物治療的同時,還須給予患兒安慰和教導,使之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睡前要少飲水,囑其排空小便,入睡時宜平臥。家長要按時喚醒患兒,使其逐步養(yǎng)成夜間定時排尿習慣。絕大多數(shù)患兒都是可以治愈的。如患兒能配合治療而又久治不愈,應進一步排除器質(zhì)性病變,或其他疾病,以免貽誤病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