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聚會增多,親友相聚難免推杯碰盞,不過正在服藥的人,端杯之前需慎之又慎,酒、藥混用,一來會降低藥效,二來會加大不良反應,甚至出現(xiàn)致命的毒性反應,比如雙硫侖樣反應。
五類藥最怕酒精
很多藥物與酒同服都會嚴重影響身體健康,“開車不喝酒”是常識,“服藥不喝酒”也應該成為一種常識。
抗生素
如頭孢、呋喃唑酮、氯霉素、酮康唑、甲硝唑等,與酒精均可引起雙硫侖樣反應。雙硫侖樣反應的臨床表現(xiàn)主要是胸悶、喉頭水腫、口唇紫紺、呼吸急促、四肢乏力、面部潮紅、頭痛、惡心,甚至發(fā)生過敏性休克、心力衰竭等。
解熱鎮(zhèn)痛類
如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等。長時間服用阿司匹林會對胃黏膜有一定刺激,如果服用阿司匹林期間喝酒,酒精會加重對胃黏膜的刺激,嚴重者出現(xiàn)胃潰瘍、胃出血等不良反應。另外,阿司匹林與酒同服也有雙硫侖樣反應的報告。
抗過敏藥
如撲爾敏、苯海拉明、西替利嗪等抗過敏藥,對中樞神經(jīng)有一定抑制作用,會出現(xiàn)頭暈、嗜睡等癥狀。服用此類藥物前后喝酒會加劇其抑制作用,嚴重者會出現(xiàn)呼吸抑制、血壓下降等。
降壓藥
包括利血平、硝苯地平等。低血壓是降壓藥常見不良反應,一過性血壓降低如診治不及時會很危險。酒精會擴張血管,血壓降低更明顯。服降壓藥后喝酒血壓驟降風險更高,甚至會休克。
鎮(zhèn)靜催眠類藥物
臨床最常用的鎮(zhèn)靜催眠藥是苯二氮卓類藥,其大部分藥物的藥名以“安定”“西泮”或“唑侖”結尾。酒精和鎮(zhèn)靜催眠藥合用會增加對呼吸及心跳的抑制作用,使人反應遲鈍,甚至昏迷不醒。(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藥劑科副主任 石浩強)
警惕自帶酒精藥物
乙醇,俗稱酒精,作為藥物制劑工藝中常用的輔料或溶劑,在許多藥物中就含有乙醇,患者在選購時要多注意,應避免與前文所述的五類藥混用。
中成藥口服劑
藿香正氣水(含乙醇40%-50%)、十滴水(含乙醇60%-70%)、復方甘草口服溶液(含甘草流浸膏和復方樟酊,二者含一定劑量酒精)、感冒止咳糖漿(含甘草流浸膏和橙皮酊)。
西藥口服劑
環(huán)孢素口服溶液、左卡尼汀口服溶液(含少量乙醇)、地高辛口服溶液(含乙醇9%-11%)、麥角隱亭咖啡因口服液(含5.8%的乙醇)。
搽劑
姜黃消痤搽劑(乙醇量35%-60%)、骨友靈搽劑(乙醇量20%-25%)、麝香舒活搽劑(乙醇量50%-58%)、麝香祛痛搽劑(乙醇量47%-57%)、癬寧搽劑(乙醇量不低于60%)、酮洛芬搽劑(乙醇量65%-75%)。
注射液
很多注射液中都含有乙醇,如腎上腺皮質激素(氫化可的松注射液),心血管系統(tǒng)用藥(硝酸甘油注射液、尼莫地平注射液、銀杏葉提取物注射液、血塞通注射液),神經(jīng)系統(tǒng)用藥(地西泮注射液、尼麥角林注射液、鹽酸吡硫醇注射液)等。
其他藥物
正骨水(乙醇量56%-66%)、甘油醇溶液(含2%乙醇)、疏痛安涂膜劑(乙醇量42%-52%)、浙貝流浸膏(乙醇量50%-70%)、消腫止痛酊(乙醇量47%-57%)、麝香祛痛氣霧劑(乙醇量47%-7%)。(鄭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藥務科主任 張慧芝)
發(fā)生雙硫侖反應要及時處理
輕者臥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暢,觀察癥狀是否減輕或消失。較重者應及時就醫(yī),給患者吸氧、應用抗組胺藥物,肌肉注射異丙嗪25-50mg,靜脈推注地塞米松5-10mg,靜脈滴注葡萄糖、維生素C、維生素B6,進行保肝及促進酒精代謝治療。嚴重休克者需立即采取心電監(jiān)護、吸氧等措施,并對患者給予升壓藥及補充晶體液治療,意識障礙者采取納洛酮解毒治療。(北醫(yī)三院藥劑科主管藥師 朱錦萍)
服藥后飲酒得看藥物半衰期
用頭孢類抗菌藥患者如在用藥前7天有飲酒史,應禁用該類藥;該類患者停藥后禁酒時間不能少于7天。
其他藥物服藥多久后能飲酒,得看藥物半衰期。藥品說明書上一般會寫明“半衰期”,而藥物在體內完全清除一般需要5-6個半衰期的時間,大家可自行計算。
飲酒后服藥也應注意,酒精在消化道被吸收后,90%在肝臟進行分解,先被轉化為乙醛,然后再被轉化為乙酸,最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由腎臟排出體外。一般來說,這個過程需要2-4小時。因此,在飲酒后4小時內,不要吃藥。(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副主任藥師 廖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