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4月25日,清華大學迎來建校110周年,早七點,“天行健,正清華”校慶節(jié)目直播開始,#清華大學110周年校慶#就沖上了熱搜,吸引了無數(shù)網(wǎng)友的目光,同時也獲得了無數(shù)校友及觀眾的祝福。之所以能夠產(chǎn)生如此廣泛的影響力,除了清華大學作為名校的影響力外,還有無數(shù)德高望重前輩們的卓越貢獻及師德學風。
本期《中國美術報》選取季羨林、吳冠中、常沙娜、袁運甫四位與清華大學有著深厚淵源且在藝術界德高望重的先生的故事,通過他們與清華及其師長同學的往事,一瞥這所110周歲高校的精神風骨與學風傳承。
一
2021年是清華大學110周年,同時也是國學大師季羨林誕辰110周年。1930年,季羨林進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讀書,專修德文,在清華大學四年中發(fā)表散文十余篇,譯文多篇。也是在這里,開啟了他一生的學術研究之路。
季羨林
季羨林:對我影響最大的兩門課程(節(jié)選)
專就我個人而論,專從學術研究發(fā)軔這個角度上來看,我認為,我在清華四年,有兩門課對我影響最大:一門是旁聽而又因時間沖突沒能聽全的歷史系陳寅恪先生的“佛經(jīng)翻譯文學”,一門是中文系朱光潛先生的“文藝心理學”,是一門選修課。這兩門不屬于西洋文學系的課程,我可萬沒有想到會對我終生產(chǎn)生了深刻而悠久的影響,決非本系的任何課程所能相比于萬一。陳先生上課時讓每個學生都買一本《六祖壇經(jīng)》。我曾到今天的美術館后面的某一座大寺廟里去購買此書。先生上課時,任何廢話都不說,先在黑板上抄寫資料,把黑板抄得滿滿的,然后再根據(jù)所抄的資料進行講解分析,對一般人都不注意的地方提出嶄新的見解,令人頓生石破天驚之感,仿佛酷暑飲冰,涼意遍體,茅塞頓開。聽他講課,簡直是最高最純的享受。這同他寫文章的做法如出一轍。當時我對他的學術論文已經(jīng)讀了一些,比如《四聲三問》等等。每每還同幾個同學到原物理樓南邊王靜安先生紀念碑前,共同閱讀寅恪先生撰寫的碑文,覺得文體與流俗不同,我們戲說這是“同光體”。有時在路上碰到先生腋下夾著一個黃布書包,走到什么地方去上課,步履穩(wěn)重,目不斜視,學生們都投以極其尊重的目光。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
朱孟實(光潛)先生是北大的教授,在清華兼課。當時他才從歐洲學成歸來。他講“文藝心理學”,其實也就是美學。他的著作《文藝心理學》還沒有出版,也沒有講義。他只是口講,我們筆記。孟實先生的口才并不好,他不屬于能言善辯一流,而且還似乎有點兒怕學生,講課時眼睛總是往上翻,看著天花板上的某一個地方,不敢瞪著眼睛看學生??伤痪鋸U話也不說,慢條斯理,操著安徽鄉(xiāng)音很重的藍青官話,講著并不太容易理解的深奧玄虛的美學道理,句句仿佛都能鉆入學生心中。他顯然同魯迅先生所說的那一類,在外國把老子或莊子寫成論文讓洋人嚇了一跳,回國后卻偏又講康德、黑格爾的教授,完全不可相提并論。他深通西方哲學和當時在西方流行的美學流派,而對中國舊的詩詞又極嫻熟。所以在課堂上引東證西或引西證東,觸類旁通,頭頭是道,毫無牽強之處。我覺得,這才是真正的比較文學,比較詩學。這樣的本領,在當時是鳳毛麟角,到了今天,也不多見。他講的許多理論,我終生難忘,比如Lipps的“感情移入說”,到現(xiàn)在我還認為是真理,不能更動。
陳、朱二師的這兩門課,使我終生受用不盡。雖然我當時還沒有敢夢想當什么學者,然而這兩門課的內(nèi)容和精神卻已在潛移默化中融入了我的內(nèi)心深處。如果說我的所謂“學術研究”真有一個待“發(fā)”的“軔”的話,那個“軔”就隱藏在這兩門課里面。
(原載于季羨林的《清華園日記》,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
二
當代知名畫家、美術教育家吳冠中與清華大學有著不解之緣。20世紀50年代,他曾在清華大學建筑系任教,對其來說,清華大學“像一把傘,庇護了我這個風雨獨行人”。吳冠中一生的最后十年也是在清華大學度過的,并在臨終前囑托子女將其66件作品捐贈給清華大學。2019年,在吳冠中百年誕辰之際,其家屬遵循其遺愿,向清華大學捐贈吳冠中畫作66件;在吳冠中百年誕辰藝術展上,吳冠中三子吳乙丁又向清華大學捐贈吳冠中繪畫作品2件和手稿、畫具實物28件(本)。
吳冠中
吳冠中:《清華園》(節(jié)選)
吳冠中手稿《清華園》第1頁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吳乙丁捐贈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我曾任教清華建筑系,在清華園里住過兩年多,離開后,四十余年沒有再回去過,人生永遠那么奔忙,隨急流涌進吧,似乎只到了垂垂老兮的暮年,懷舊思故之情才不時趁虛悄然降臨。車進入清華西門,我很快就迷失了方向,林木蔥郁,道路分岔,小河多彎。河上的橋、遠近的樓,都已不是舊時相識。
……
我和老伴一味想找我們的舊居北院六號。找到了北院,面目全非,在高樓的一側,園林山石的一旁有刻石:北院遺址。北院原是講究的平房,地板、全部玻璃窗的書房、客廳、兩間臥房、大澡盆、廚房及保姆住室,本是早期教授們的住宅,當我五十年代住進去的時候,已經(jīng)很舊很舊了,其拆除更新屬意料之中。幸而還有一幢尚未拆除而近將拆除,也早已破敗修改得不成樣子,但我看到一個窗戶上殘留的半扇紅色百葉窗門,那確是原物,令人有重逢故人之喜,之嘆!據(jù)今日的住戶說,朱自清先生也曾住過這幢最后拆除的舊屋。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美育人生——吳冠中百年誕辰藝術展”現(xiàn)場
吳冠中 春花 紙本水墨設色 48cm×45cm 2001年
吳可雨捐贈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找到了“水木清華”,其前的荷塘好像擴大了,至少是整修過了,荷葉分外茂盛,沿岸排滿了垂釣者。我記不起朱自清寫的“荷塘月色”就是這個荷塘呢還是另有荷塘,正好一位老教授同我閑聊,他說那是荒島旁的荷塘,今日那邊并建了一小亭,其間有朱自清題的“荷塘月色”。我們找到了那亭,荷塘月色四個字寫得十分出色,像是獨具風骨的書法家的手筆,我不明白朱自清在什么情況下所書,抑或是從手稿中集字而成,總之效果極美好。俯視荷塘,已有早開的花朵,這是“荷塘月色”的作者未曾見到的荷花了。
觀光清華大學,卻游覽了清華園,真正的文化大公園,不覺已到午飯時矣,學生們已在食堂門口進出,小孫孫注意到那是第十三食堂,問我共有多少食堂,我哪知道。
(注:文章轉(zhuǎn)載自“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微信公眾號,內(nèi)容有刪減)
三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的前身為中央工藝美術學院,1983年至1998年期間,常沙娜出任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院長,為中國的工藝美術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她與清華的結緣始于梁思成及夫人林徽因,后又隨兩位先生學習。后她繼承林先生遺志,于1986年編輯出版《中國敦煌歷代服飾圖案》,這是中國現(xiàn)代第一部系統(tǒng)研究敦煌服飾藝術的著作。
常沙娜
常沙娜:《回憶梁思成夫婦》(節(jié)選)
1951年初,我從美國回到北京后,在午門城樓上的“敦煌藝術展覽”,我以崇敬的心情終于見到了我所久仰的梁思成先生及夫人林徽因先生。
不久,父親告訴我:“梁伯伯和梁伯母有意思讓你去清華營建系,在梁伯母身邊協(xié)助她進行傳統(tǒng)圖案的研究工作,要把敦煌圖案用于現(xiàn)代工藝品的改進,做一番繼承和發(fā)展傳統(tǒng)圖案的探索?!?/p>
在清華營建系與梁伯伯、梁伯母相處的日子里,我真切看到了這一對淵識博學的愛國知識分子的崇高品德。他們對新中國的誕生擁護備至,對黨的領導由衷地愛戴。
《中國敦煌歷代服飾圖案》常沙娜 著
梁思成先生和林徽因先生也很關心北京傳統(tǒng)手工藝的復興。為探索和發(fā)展傳統(tǒng)的優(yōu)良圖案,林先生經(jīng)常帶著我和另兩位研究生一一錢美華和孫君蓮同志(錢美華同志如今已成為琺瑯廠的總設計師,景泰藍的設計專家)對我國歷代的圖案進行了研究,分析其時代的演變和發(fā)展規(guī)律。為了做比較研究,還給我們看她所珍藏的寶貴書籍。記得其中有德國出版的歐洲及中近東的圖案集。林先生半臥在病榻上耐心地指點分析,使我們了解到我們的隋唐文化與中近東和歐洲互相的交流和影響。撫摸著這些難得看到的書籍,林先生很有感觸地說:“我們也應該整理出一本中國自己的歷代圖案集!”她甚至草擬了一個《中國歷代圖案集》的提綱,還計劃著要請王遜先生撰文,由我們來繪制圖案。講到這樣的計劃時,林先生真是高興極了,面頰又一次泛起了一陣紅暈。每當這種情景梁先生總要走過來關切地說:“你又激動了?!笔堑模窒壬峙d奮地累了,疲憊地倚靠在枕頭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 林徽因、梁思成、張仃、張光宇、周令釗等 1950年
《永遠盛開的紫荊花》 常沙娜主持設計 1997年
林先生就是這樣,經(jīng)常在病榻上工作著,忘了一時的病痛,認真地給我們講課,還親手繪制建筑設計草圖。就這樣,梁先生和林先生最初還帶領著營建系的幾位教師接受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設計國徽的光榮任務。后來梁先生又主持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林先生懷著極大的熱情,可以說是嘔心瀝血地參加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花圈浮雕的設計任務。憑著對傳統(tǒng)圖案的了解和素養(yǎng),林先生圓滿地完成了具有歷史意義的紀念碑。
1986年11月
(原載:《梁思成先生誕辰八十五周年紀念文集》有刪減,清華大學出版社,1986年版)
四
2017年12月13日藝術家袁運甫逝世當晚,備感難過的盧新華開著車從長安街往西,十里長街一路望去,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人民大會堂、國家大劇院、中華世紀壇等都留下了袁運甫寶貴的藝術創(chuàng)作。可以說,袁運甫為現(xiàn)代中國的新形象設計做出了重要貢獻。自1956年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成立之后,袁運甫就一直在學院任教直至去世。2017年,袁運甫的靈車悄悄駛進清華園,最后一次回到他心愛的學校,和他工作了一輩子的地方告別。2018年1月,袁運甫的81位學生帶著自己的得意之作,在清華美院美術館,舉辦了群展“袁運甫先生和他的學生們”,向先生致敬。
袁運甫
袁加:《藝術教育與袁運甫》(節(jié)選)
記得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張仃先生當了院長,行政事務繁雜無聊。張先生只能早起做晨課,晚上再加班畫畫。張先生在紅廟家的門上曾貼出一個字條:“未經(jīng)約請,恕不接待!”那時沒有電話,無法預約。有人登門吃了閉門羹就跑來我們家,找父親訴說,父親皺皺眉勸道:“張先生白天忙公事,他只好晚上把浪費的畫畫時間補回來,體諒他老人家吧?!?/p>
關于這所蜚聲中外的藝術學院,在父親袁運甫的內(nèi)心,是說不清的五味雜陳與愛恨情仇。
首先,他太愛這所學院,這是因為他有一大批亦師亦友的同道在一起共事。張光宇、張仃老師對他的影響最大,他們追求純藝術,重視民間藝術和現(xiàn)代繪畫的表達,這讓父親對學院的藝術氛圍格外依戀。龐薰琹、雷圭元、祝大年、柴扉、袁邁先生是帶他從杭州國立藝專轉(zhuǎn)入北京央美的老師,他永遠忘不了龐先生在杭州時給學生演奏鋼琴后,一合蓋子指著琴說:“這就是色彩!”
六十年代初,學院迎來兩位重臣。衛(wèi)天霖先生應張仃先生之邀在工藝美院任教,衛(wèi)先生稱要買一送一,引薦吳冠中先生一同在學院教授色彩。父親袁運甫對衛(wèi)先生的印象主義色彩崇拜之極,我年幼時父母曾帶我去過衛(wèi)先生家觀畫。和衛(wèi)老家的友誼和信任,也是從那個渾濁的六十年代開啟的。吳冠中先生更是父親的忘年之交,用吳先生自己的話說:“我和袁運甫是在長期寫生戰(zhàn)斗中培養(yǎng)的戰(zhàn)斗友誼,我們仿佛是走過了藝術長征的老戰(zhàn)友。”另外,父親還很敬佩兩位先生,他們就是高莊和尚愛松先生。兩位先生的性情耿直,學識淵博,是鐵骨錚錚的知識分子。正是因為有這樣一大批同道摯友,父親才覺得身在工藝美院是快樂的。
巴山蜀水
巴山蜀水
畫稿作者:袁運甫(1933-2017)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