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biāo)
鮮桑葉燉豬腱
材料:鮮桑葉5克、豬腱肉60克、蜜棗半粒、姜1片。
做法:清洗豬腱肉,切成大片。用水沖洗一下鮮桑葉,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nèi),猛火燉3小時,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diào)味。
提點:3-5月鮮桑葉最多,大家不要錯過了。嫩葉可煮吃,燉湯的話,老葉也無妨。
評點:第一次見到這樣的搭配。桑葉燉過以后,鮮嫩顏色還可以保留下來,吃起來鮮甜可口,留在湯里的清香,去濕是春天樹木抽芽的新鮮味道。
莧實煲老鴨
功效:滋陰養(yǎng)胃,健脾利水。
莧實100~120克,老鴨一只,宰凈,莧實放鴨腹內(nèi)加水文火煮2小時,加少許鹽服食去濕。
去濕湯大全
赤小豆、冬瓜煲生魚湯
功效:補脾、利水、消腫,其作用為補脾而不留邪,利水而不傷正氣去濕。
生魚一條、宰凈,冬瓜(連皮)500克,赤小豆60克,蔥頭5個,煲湯,不放鹽。
鵪鶉湯
功效:健脾開胃去濕。
鵪鶉一只、黨參15克、淮山30克煲湯。
蘿卜蓮子豬舌湯
功效:清潤滋補,寬中下氣,去濕可除春寒去濕困。
蘿卜750克、蓮子50克、莧實25克、蜜棗3個、豬舌500克、豬骨750克。
炒扁豆淮山粥
功效:健脾養(yǎng)胃。炒扁豆60克、淮山60克、大米50克煮粥服食,小兒減半。
陳皮白術(shù)豬肚湯
材料:每次可選用新會陳皮6克,白術(shù)30克,鮮豬肚半個或1個,砂仁6克,生姜5片。
制法:先將豬肚去除肥油,放入開水中去除腥味,并刮去白膜。陳皮、白術(shù)、砂仁、生姜用清水洗凈。然后將全部用料放入湯煲內(nèi),煮沸后用慢火煲2小時即可。
功效:本湯有健脾開胃,促進食欲作用。對于腹脹、去濕納食不香、消化不良者尤宜。
桑枝鮮雞湯
氣味略帶中藥材的清香而鮮美清潤,具益精髓、去濕祛風(fēng)濕、利關(guān)節(jié)之功效。
材料:冬桑枝40克、光雞1只、生姜3片。
烹制:桑枝洗凈稍浸泡;光雞洗凈去內(nèi)臟及尾部。一起與生姜放進瓦煲內(nèi),加清水3000毫升(約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3個小時,調(diào)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3-4人。
白胡椒豬肚湯
氣味香濃,去濕有祛寒濕暖胃腸之功。
材料:白胡椒15克、豬肚1個、生姜3片。
烹制:豬肚用鹽或生粉反復(fù)洗凈,把打碎的白胡椒放入豬肚內(nèi),用線扎緊首尾。與生姜放進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30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3個小時,調(diào)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豬肚可撈起切片拌醬油佐餐用,此量可供3-4人用。 (廣東省中醫(yī)院藥師佘自強)
淮山茨實薏米湯
材料:每次可選用淮山15克,茨實15克,炒薏米15克,炒扁豆15克,北芪12克,白術(shù)10克,豬排骨200克。
制法:先用水浸泡淮山,以去掉硫磺之味。扁豆、薏米用鍋炒至微黃,豬排骨洗凈血污并斬件,茨實、北芪、白術(shù)用清水洗凈,然后將全部用料放進湯煲內(nèi),用中火煲1個半小時,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此湯有健脾醒胃、去濕抗疲勞作用,對于脾虛濕重、精神不振者尤宜。
陳皮蓮肉煲水鴨湯
材料:每次可選用新會陳皮6克,去芯蓮子肉30克,炒薏米30克,淮山12克,生姜10克,水鴨肉250克。
制法:先將水鴨肉用清水洗凈血污,斬件。薏米用鐵鍋炒至微黃,蓮子去芯洗凈,淮山用水稍浸,陳皮、生姜用水洗凈,然后將全部用料一齊放進湯煲內(nèi),加入清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煲2小時,調(diào)味即可。
功效:本湯能補脾健胃,去濕止瀉,去濕對于濕氣重而又大便稀爛者尤宜。
清熱降火:竹芋蕉芋干湯
療效:清火氣
材料:竹芋干、蕉芋干、白花番薯、蜜棗、瘦肉、姜片
做法:瘦肉飛水,把適量的水煮開后把上那些面的材料放下鍋煲2小時左右加適量的鹽就OK了。
祛濕藥膳湯:粉葛煲水魚
周末在家休息,也有時間煲點靚湯,去濕來祛祛濕毒。 粉葛煲水魚,此湯去濕止腰酸背痛,特別是春濕時旳風(fēng)濕。
【用料】:粉葛1kg左右、水魚500g左右、姜100g、云苓50g、白朮50g。
【煲法】:水魚買時讓賣家收拾干凈,回家再滾水略燙,甲的部分也要刷凈。粉葛去皮,斬件,加水和加入云苓、白朮、老姜。大火待湯滾后,去除泡沫,收慢火,約煲四小時。
【療效】湯味甘香有去濕,及治因風(fēng)濕而引起的骨痛,又可防高血壓,對酒量過多的人更有解酒和去酒濕功效,是春夏一味相當(dāng)好的食療湯水。
板藍根燉豬腱
材料:板藍根8克、豬腱60克、姜1片、蜜棗半粒。
做法:清洗豬腱(即豬前小腿的肉),切成大片。用水沖洗一下板藍根片,然后把所有材料放入燉盅內(nèi),猛火燉3小時,保溫至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diào)味。
提點:豬腱肉質(zhì)嫩滑,經(jīng)過燉煮以后稍帶肉質(zhì)纖維,頗有咬頭,蘸點豉油來吃是不少男士的至愛。
評點:湯色深沉,中藥味道也比較濃,怕喝中藥的人可能相當(dāng)抗拒,但喝了以后喉嚨很舒服。
土茯苓燉水蛇
材料:土茯苓10克、水蛇仔50克、紅棗兩粒、姜1片。
做法:水蛇當(dāng)刂好切段,洗干凈,飛水(用熱水稍微煮一下)待用。然后把土茯苓刮皮、切片。再把紅棗、姜片、水蛇段和土茯苓片全部放入燉盅,猛火燉3小時,飲用時再加入食鹽調(diào)味。
提點:買時要區(qū)分“水蛇”和“泥蛇”,泥蛇皮色較黑。它們外貌非常相似,但燉湯效果有很大區(qū)別,水蛇湯色清澈鮮甜。燉湯水蛇最好選幾兩重的小蛇,更易出味。
評點:湯水較滋補,蛇肉鮮甜去濕,味道比很多燉湯要飽和。
雞骨草燉豬橫脷
材料:雞骨草5克、豬橫鶪80克,姜1片、蜜棗半粒。
做法:先把雞骨草、豬橫脷清洗干凈,然后把全部材料一起放進燉盅內(nèi),猛火燉夠3小時,待燉好后加入食鹽調(diào)味即可。
提點:雞骨草先用清水浸泡一段時間,沖洗掉雞骨草上的泥沙和雜質(zhì)。
評點:湯清甘甜,倒沒有一點中藥味,是廣東傳統(tǒng)的清熱去濕湯水,去濕據(jù)說可以清肝火、健腸胃。
白玉豬小肚湯
功效:又是一年春來到,雖是萬物復(fù)蘇之時,卻也是“春困”來襲之季。要想在接下來的工作日里保持抖擻的精神和旺盛的精力,那么這款祛濕消腫的白玉豬小肚湯正好適合昏昏欲睡的你。
材料:白茅根60克、玉米須60克、紅棗10個、豬小肚500克
制法:將豬小肚洗凈切塊,用鹽、生粉拌擦,再沖洗干凈。先放入開水鍋煮15分鐘,取出在清水中沖洗。紅棗去核后,與白茅根、玉米須一起洗凈,用清水稍浸泡片刻,再與豬小肚一起放入瓦罐內(nèi),加入清水8碗左右。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煲2個小時,可加入適量食鹽和少量生油。
清熱祛濕海帶湯
制作材料:
主料:海帶(鮮)80克
調(diào)料:鹽2克,胡椒粉2克,味精1克
做法:
將湯燒沸,放入洗凈的海帶絲,胡椒粉,續(xù)煮2-3分鐘,放入鹽,味精即成。
解毒利濕 薏米馬蹄瘦肉
薏米馬蹄沙不僅是清熱解毒利濕的滋潤糖水,而且還有提高免疫的功效,十分適合疾病易傳染的春季飲用。今天用薏米和馬蹄搭配豬瘦肉煲湯,味道清鮮,并可用于節(jié)后清熱解毒、健脾利濕。
做法:
1. 薏米洗凈,用清水浸泡一小時;
2. 馬蹄洗凈,削皮待用;
3. 瘦肉洗凈切塊,汆水撈起;
4. 煮沸瓦煲里的請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轉(zhuǎn)小火煲一個小時,下鹽調(diào)味即可飲用。
功效:
清熱利濕,健脾開胃。
●美食科學(xué)堂
馬蹄
過年適逢天氣冷,親朋戚友相聚圍爐打火鍋最是熱乎了。廣東人吃火鍋,喜歡在鍋底里放馬蹄,一是馬蹄性寒,可降火鍋“熱氣”,二是馬蹄久煮不爛,口感爽脆,味道清甜。其實馬蹄除了用來當(dāng)果蔬食用,以其為主要材料制成的馬蹄糕是春節(jié)期間的賀年食品。其實不止在春節(jié),馬蹄糕早已是一種常見的粵式點心,是每個酒樓茶市必備的點心。因為好的馬蹄糕口感清爽,里面和著馬蹄粒,有馬蹄獨有的清甜爽脆的感覺,特別適合南方濕熱的天氣和南方人的口味。
吃馬蹄糕不一定非要去茶樓,自己在家也能制作出好味的馬蹄糕。準(zhǔn)備馬蹄粉250克、黃色冰片糖150克、馬蹄50克、清水1000克。首先將馬蹄粉兌水500克,攪拌均勻,直到?jīng)]有小粒的粉團為止;冰片糖加水500克一起煮成糖漿;馬蹄洗凈削皮,切薄片后再剁碎;把糖漿水沖入馬蹄粉漿里,加入馬蹄碎,攪拌均勻后倒入平底淺盆里,放入沸水鍋里猛火蒸20分鐘至馬蹄糕呈現(xiàn)晶瑩剔透即可關(guān)火,待冷卻后便可切件上碟食用。若是喜歡口感香脆點的,可將切件的馬蹄糕下油鍋兩面煎香,便更為可口了。
鵪鶉祛濕湯
靚湯速成時間 1個半小時
點做?
將鵪鶉洗凈,然后將薏米和百合用水泡一下。接下來,將鵪鶉、薏米、百合和姜一同放入砂鍋中,加清水適量煲1個半小時即可。
有乜講:
這款湯有著清熱去濕、潤肺化痰的功效。這段時間濕氣重,人容易覺得累。因此,去濕煲碗祛濕湯,為身子去去濕氣,人自然醒神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