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南游
貴州游俠
一、
從貴陽乘坐長途客車,來到四川省隆昌縣,在城南客車站下車。
出站,向一位摩的師傅打聽石牌坊,他指向車站對面,就在那里。
在車站對面的房子后面,是一條連接古驛道的古街,出城方向新修了一座三拱城門。
一條料石修建的古石板路整齊完好,中間高而兩側(cè)稍低,便于排水。
六座古石牌坊橫跨在古驛道上,蔚為壯觀。
第一座前面有一些方形木柱支撐,頂部中間有“圣旨”,稍下有橫排”樂善好施”,再下有“誥封中議大夫敕授修職郎郭玉巒之坊”。兩側(cè)柱上有聯(lián)。
石牌坊上面布滿了精美的石刻圖案和文字。
此坊是為旌表郭玉巒樂善好施的功德,于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奉旨修建的。。
郭玉巒為隆昌云頂人,一輩子喜做好事、善事,被廣為頌揚。在牌坊上的御賜牌匾中,“善”字少了兩點,暗寓心鏡高遠、善行善舉永無止境。
第二座牌坊較為簡樸,有“升平人瑞”大字,柱上有聯(lián)。兩端有石猴蹲伏。
牌坊背面有貴州省織金人、四川總督丁寶楨題寫的“世上難逢”牌匾。
此坊是本地官紳士民為百歲老人舒承湜于清光緒六年(1880年)修建的。由于有了丁寶楨的題字,牌坊雖然不算高大,卻是隆昌縣石牌坊中題詞官員級別最高。
旁邊有人牽馬的雕塑,稍遠還有石拱橋。為表現(xiàn)當年馬幫北趕自貢,進貨貢井食鹽;南走滇海,運回云南春茶;西上成都,運回云頂春蘭;東走湖廣,馱走隆昌夏布的敬業(yè)吃苦耐勞和重商思變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
左側(cè)有高大的石碑。
這座牌坊稱之為節(jié)孝總坊(一)是為朝廷旌表的188名節(jié)孝婦女于清咸豐五年“1855年”修建的,為全國唯一的一座多人節(jié)孝坊,被旌表的婦女的事跡大同小異,都是青年喪夫后守節(jié)不嫁,孝敬公婆慈養(yǎng)子女,善良簡樸、吃苦耐勞。
接著一座牌坊是節(jié)孝總坊(二)為朝廷旌表節(jié)孝婦女,貞女、烈婦、孝子共164人,于清光緒四年(1878年)建造。為多人而且男女同坊,系中國牌坊建筑中的特例。其中孝子彭志仁為男性,卻屈居側(cè)匾,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中也屬罕見。
后面的一座石牌坊上面一般雕刻“圣旨”的地方,刻有“德政”二字,下有“功勒金石”牌匾,背面匾額上的字我不認得。
這座牌坊是隆昌縣紳奢士民及諸山僧為頌揚知縣李吉壽的德政于清咸豐五年(1855年)建造。其主政時,正當洪秀全定都天京,勢力已及17個省,四川雖然地處偏遠,但仍有歹徒乘機作亂,李上任后采取了一系列強有力的措施,維護了一方安寧,深受縣民稱頌。
此處又有兩座高大的石碑,分別刻有“政通人和”、“除暴安良”。立于清同治十年,估計也是為某位大人歌功頌德的。
從兩碑中間向東望,有一座新建的亭閣。
以上三塊石碑的背面都被鑿成向內(nèi)的弧形,不知為何?
最后一座石牌坊也很高大,圖案和文字都很多。這座石牌坊是為頌揚知縣覺羅國歡的德政,本縣紳奢士民于清同治十年(1871年)建造.
在全國石牌坊中獨一無二的是:在牌坊頂部的正中有一個雙面裸體的公猴,其生殖器十分明顯。公猴頭頂官印,因此在本地被稱之為“猴子牌坊”,其構(gòu)思取材于隆昌民間傳說題材,取意“公候百帶”,以表達對覺羅國歡知縣的良好頌祝。
在一般應(yīng)該雕刻“圣旨”的地方也雕刻了“德政”大字,下面的匾額為“民悅無疆”,兩側(cè)有“節(jié)用”、“愛人”。背面匾額為“宣慈惠和”。兩側(cè)有“神父”、“慈君”大字。
站在古驛道上,從石牌坊的下面向前望去,排成一列的六座牌坊相互疊摞,非常壯觀。
精制的古石板路向南通往南城門。
古驛道向北(城內(nèi)方向)延伸了一、兩百米后消失。
隆昌石牌坊群為全國文物保護單位。
游覽日期:2017年8月25日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