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宵概說
春節(jié)剛過,神州大地還到處彌漫著過年時歡樂的氣息,人們余興尚濃。到了正月十五夜,天邊明月升起,地上燈火輝煌,早春的夜晚雖然寒風(fēng)料峭,而復(fù)蘇回暖的大地已是一片溫馨的氣象。城鄉(xiāng)各地懸燈結(jié)彩,歌舞游樂,做湯圓,放煙火,到處洋溢著節(jié)日濃郁的氣氛。人們特別珍惜這時的良辰光陰,真可謂“春宵一刻值千金”。
這就是元宵節(jié)!
元宵節(jié)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是把節(jié)日習(xí)俗體現(xiàn)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頗為顯要。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在我國已有悠久的歷史,按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
元宵節(jié)的得名,因其節(jié)俗活動在農(nóng)歷正月十五日晚上舉行,農(nóng)歷的第一月正月與公歷一樣也稱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正式作為節(jié)日應(yīng)該說是從漢朝開始的。我國古代歷法和月相有密切的關(guān)系,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fù)始,大地回春的夜晚,這一天理所當然地被看作是吉日要加以慶祝。慶賀新春的開始,祝福新年的吉祥,祈求來年的幸福!
由于元宵的主要活動是夜晚放燈,有張燈、看燈的習(xí)俗,民間又習(xí)稱為“燈節(jié)”、“燈夕”。元宵佳節(jié),不少地方都要舉行彩燈展、花燈會。伴隨著花燈夜市,歷來有許多傳統(tǒng)風(fēng)俗和節(jié)目,如:鬧社火,耍龍燈,舞獅子,劃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猜燈謎,吃元宵等。華燈照夜,萬戶生輝,人們出門賞月、觀燈放焰、喜猜燈謎、游戲雜耍、人約黃昏、盡情玩樂、合家團聚、共吃元宵、同慶佳節(jié)、其樂融融!真是“火燭銀花觸目紅,揭天鼓吹鬧春風(fēng)?!?/div>
二、歷史淵源
元宵節(jié)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就有了, 其習(xí)俗的形成,說法頗多,但一般認為在漢代就初具雛形,都與漢室皇帝有關(guān)。在漢文帝時,就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jié)。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司馬遷創(chuàng)建“太初歷”時,就已將元宵節(jié)確定為重大節(jié)日。后來東漢明帝又敕令元宵燃燈禮佛,從而形成了后來張燈、觀燈的習(xí)俗。
相傳,漢文帝劉恒在周勃、陳平等人鏟除諸呂勢力后,登基做了皇帝。因為鏟平諸呂的日子是正月十五日,所以,每逢這天晚上,漢文帝都要微服出宮,到街市上游玩,“與民同樂”,以示紀念,并把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jié),這一夜稱作元宵,又稱元夜、元夕。此說是否確鑿還難定論,但將正月十五看作是一個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吉日,這倒是從漢朝開始的。史載漢武帝的時候,漢室要祭祀一位叫“太一”的神明,據(jù)稱太一是當時相當顯赫的一位神明,地位在五帝之上,是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并有恩于漢帝,所以受到的奉祀比較隆盛。
元宵節(jié)又被稱作“上元節(jié)”。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圓之夜的意思。上元節(jié)的由來,《歲時雜記》記載說,這是因循道教的陳規(guī)。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jié),七月十五為中元節(jié),十月十五為下元節(jié),合稱“三元”。漢末道教的重要派別五斗米道崇奉的神為天官、地官、水官,說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正月十五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生。這樣,正月十五就被稱為上元節(jié)。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中說:“正月十五日元夕節(jié),乃上元天官賜福之辰?!弊钸t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舉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視。到后來,中元、下元的慶典逐漸廢除,而上元經(jīng)久不衰。
元宵節(jié)的節(jié)期與節(jié)俗活動,是隨歷史的發(fā)展而延長、擴展的。就節(jié)期長短而言,漢代才一天,到唐代已為三天,宋代則長達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點燈,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燈,整整十天。與春節(jié)相接,白晝?yōu)槭?,熱鬧非凡,夜間燃燈,蔚為壯觀。特別是那精巧、多彩的燈火,更使其成為春節(jié)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百戲”內(nèi)容,只是節(jié)期縮短為四到五天。
三、優(yōu)美傳說
元宵點燈,吃元宵的習(xí)俗,在民間還有一個動人的傳說:
相傳漢武帝時,有個叫東方朔的人,詼諧滑稽,足智多謀,常為漢武帝獻計逗樂,得到武帝的厚愛。有一年臘月大雪紛飛,東方朔去御花園給漢武帝折梅,見一宮女淚流滿面,極其傷心,準備投井,問其原由,得知宮女叫元宵,家住長安城外,家中有年邁雙親,自被選進宮來,每逢過年,思念親人而不得見,心如刀割。如今又近十五月圓,無法與家人團圓,故而悲傷。東方朔便寬慰了她一番,答應(yīng)設(shè)法讓她與家人團聚。東方朔出宮后,到元宵家作了一番安排。然后回到長安街,扮作巫師賣起卦來。所有占卦的人所得都是“正月十五火焚身”的簽語,于是紛紛向他詢求解脫的辦法。東方朔便告訴他們:“正月十三,火神君將幻化成一個穿大紅襖的姑娘,騎著赤紅色的毛驢到長安城來察看地形,你們可到城北大道口攔路阻道去哭求,全城或可得救?!比藗兟犃藮|方朔的話都深信不疑,互相轉(zhuǎn)告,于正月十三日在街上等候,東方朔于時請了一位民女,扮作紅衣姑娘,騎著毛驢緩緩進城而來。眾老鄉(xiāng)親見果真有紅衣姑娘來臨,便攔路苦苦哀求,那紅衣姑娘對眾鄉(xiāng)親說:“我乃領(lǐng)了天帝之旨來焚燒長安的,今既承父老求情,此一偈帖就請你們轉(zhuǎn)呈天子吧。”說罷離去。父老們拿了紅帖,獻給漢武帝。只見帖上偈語寫道:“十五天火,焚劫帝闕。”武帝看罷,嚇得魂飛魄散,忙向東方朔求教。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做的湯圓最好,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放煙火爆竹,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天子、臣僚、貴妃、宮女,都去燈市玩賞,雜在人群中消災(zāi)解難?!蔽涞勐犃T,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長安城里張燈結(jié)彩,煙花滿天;游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元宵終于和家里的親人團聚了。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jié)。
其實,較為可信的是與古人對火的崇拜有關(guān)。漢代,人們在鄉(xiāng)間田野持火把驅(qū)蟲趕獸,從而演變成以后的火把節(jié)。因此從漢代的持炬驅(qū)疫到唐代熱鬧非凡的燈節(jié),中間還有一個火把節(jié)的發(fā)展過程。這一節(jié)俗,直到今天還被祖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兄弟保存下來。他們在火把節(jié)這天,歌舞以樂神,表現(xiàn)了對火的崇拜。通過各種形式,驅(qū)邪逐鬼,熏田驅(qū)蟲,希望減輕蟲害,獲得好收成。時至今日,江蘇興化一帶,每至元宵節(jié),百姓不燃燈、觀燈,而是點火把、舞火把,而城鎮(zhèn)鄉(xiāng)民當然是看火把了。他們有的用蘆柴,有的用樹枝等,做成火把,成群結(jié)隊高舉著火把在田頭、曬場翩翩起舞,十分壯觀。
據(jù)傳說,另外的說法是元宵放燈起源于古時農(nóng)家“照田蠶”的風(fēng)俗。所謂照田蠶,是指元宵之夜,農(nóng)家在長竹竿上掛一盞燈插在田間,觀察火色以預(yù)測一年的水旱情況,以期豐年。方鵬《昆山志》記載:元宵之燈火,火色偏紅預(yù)兆旱,火色偏白預(yù)兆澇。過后將點燈的蠟燭余燼收藏起來,置于床頭,則能給主人家的蠶桑生產(chǎn)帶來好處。隨著后來照田蠶的時候,人們紛紛爭奇斗艷,各種彩燈愈做愈精巧,照田蠶也就失去了本來的意思,演變成一種鬧花燈的娛樂活動。
四、傳統(tǒng)習(xí)俗
1. 張燈結(jié)彩
元宵節(jié)又被稱作“燈節(jié)”,民間有張燈觀賞的風(fēng)俗。那么張燈之俗究竟起于何時呢?對此,歷來有起于道教和始于佛教兩種說法。
前者認為,西漢武帝時道教有燃燈以祭祀“太一神”的風(fēng)俗。南宋朱弁《曲洧舊聞》稱:上元張燈,自唐時沿襲漢武帝祀太一自昏至明故事。但據(jù)《史記·樂書》,并未提到祭祀太一須大明燈火,而且西漢時期也沒有民間元宵張燈的記載,所以宋洪邁在《容齋隨筆》中指出了這種說法不可靠。明郎瑛《七修類稿》又認為,上元張燈起于東漢的道教,說是正月十五是三官下凡之日,而三官各有所好,天官好樂,地官好人,水官好燈,所以元宵要張燈縱樂。然而事實上道教的教義和儀式均無張燈之說,正月十五為上元節(jié),也無下元水官越俎代庖大放華燈之理,可見張燈之俗起于東漢道教也屬牽強附會。
始于佛教說認為,元宵張燈與東漢明帝時佛教傳入東土有關(guān)。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愔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據(jù)《僧史略》載,佛祖釋迦牟尼示現(xiàn)神變、降伏群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東土正月十五日,為紀念佛祖神變,此日需舉燃燈法會。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變之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并親自到寺院張燈,以示禮佛。此后,元宵放燈的習(xí)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以表示對佛的尊敬和虔誠。由此看來,元宵張燈之俗源于佛教,始于東漢之說較為符實。
如此,元宵張燈,既是宗教禮儀,又成民間習(xí)俗。之后,燈節(jié)以其“火樹銀花”的熱鬧景觀,“金吾不禁”的自由氣氛,得到百姓喜愛,以是宗教的色彩漸漸淡化。
自從元宵張燈之俗形成以后,歷朝歷代都以正月十五張燈觀燈為一大盛事。
梁簡文帝曾寫過一篇《列燈賦》:“南油俱滿,西漆爭燃。蘇征安息,蠟出龍川。斜暉交映,倒影澄鮮?!泵枥L了當時宮廷在元宵張燈的盛況。
隋煬帝時,每年正月十五舉行盛大的晚會,以招待萬國來賓和使節(jié)。據(jù)《隋書·音樂志》記載:元宵慶典甚為隆重,處處張燈結(jié)彩,日夜歌舞奏樂,表演者達三萬余眾,奏樂者達一萬八千多人,戲臺有八里之長,游玩觀燈的百姓更是不計其數(shù)。
到唐代,統(tǒng)治者更重視觀燈,并把燃燈時間作為制度固定下來。唐睿宗時曾在長安宮城外架起一座高二十丈的“燈輪”,上面纏著彩色絲綢,裝飾金玉,懸掛五萬盞燈?;视H貴族們也制作大型“燈樹”。唐詩人崔液寫有“誰家見月能閑坐,何處聞燈不看來”的佳句。唐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jié)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唐代是實行宵禁的,夜晚禁鼓一響就禁止出行,犯夜要受處罰;唯獨在上元節(jié),皇帝特許“上元前后各一日”開禁三天,稱為“放夜”。
至宋朝,張燈由三夜延長至五夜,燈彩以外還放焰火,表演各種雜耍,情景更加熱鬧?!稏|京夢華錄》中記載:每逢燈節(jié),開封御街上,萬盞彩燈壘成燈山,花燈焰火,金碧相射,錦繡交輝。京都少女載歌載舞,萬眾圍觀?!坝稳思謨衫认?,奇術(shù)異能,歌舞百戲,鱗鱗相切,樂音喧雜十余里?!?br>
到了明代,朱元璋為使京城繁華熱鬧,又規(guī)定正月初八上燈,十七落燈,連張十夜,家家戶戶都懸掛五色燈彩,花燈焰火照耀通宵,喧鬧達旦。這是我國最長的燈節(jié)。
清代,日期縮短為五天,在乾清宮設(shè)鰲山燈,宮廷不再辦燈會,民間的燈會卻仍然壯觀,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2.猜射燈謎
“猜燈謎”,是我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fēng)格的一種文娛形式,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jié)后增的一項活動。
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fā)展而來的。謎語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它是一種富有譏諫、規(guī)戒、詼諧、笑謔的文藝游戲。謎語懸之于燈,供人猜射,開始于南宋。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jié)時制謎,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段淞峙f事·燈品》記載:“以絹燈剪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痹压?jié),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姓雜陳,詩謎書于燈,映于燭,列于通衢,任人猜度,所以稱為“燈謎”。以后相沿成習(xí),猜燈謎、打燈虎成了元宵佳節(jié)的重要活動內(nèi)容,一直傳至今天?!都t樓夢》里有好幾個章回都描繪了清人制猜燈謎的情景。
春燈謎語,雖屬藝文小道,然上自天文,下至地理,經(jīng)史辭賦,現(xiàn)代知識,包羅無遺,非有一定文化素養(yǎng),不易猜射;而其奧妙詼奇,足以抒懷遣興,鍛煉思維,啟發(fā)性靈,是一種益智的娛樂活動。譬如關(guān)于“針”的謎面“頭尖身細白如銀。稱稱沒有半毫分;眼睛長到屁股上,光認衣裳不認人。”不但對“針”有形像的描述,也詼諧的諷刺了那些勢利的人。傳說清大學(xué)士紀曉嵐有一副謎聯(lián)詠“猜謎”二字。有一年元宵節(jié),乾隆皇帝帶著一群文武大臣,興致勃勃前去觀看燈會。左看各種燈籠五顏六色,美不勝收;右瞧各種燈謎別致風(fēng)趣,耐人尋味??吹礁吲d時,乾隆皇帝要陪他的大臣們也出謎聯(lián),讓大家猜一猜。隨同的大學(xué)士紀曉嵐稍思片刻,就揮筆在宮燈上寫了一副謎聯(lián):
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和狐狼貓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獸。
詩不是,詞不是,論語也不是。對東西南北模糊,雖為短品,也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個個抓耳撓腮,怎么也猜不出來,最后還是紀曉嵐自己揭了謎底:猜謎。
猜謎又稱“射覆”。射覆為古代的一種游戲,猜測預(yù)先覆蓋隱匿之物,后逐漸發(fā)展為用字句隱物為謎讓人猜測。猜謎也曾作為酒令流行,唐李商隱《無題》就有“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的詩句。
(待續(xù))
星期八
二0一0年元月
【特別申明:以上內(nèi)容來自有關(guān)資料和網(wǎng)絡(luò),本人予以整理歸納編輯,使其更加完整。若全文引用,請?zhí)貏e注明,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