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昨天學習了“苦降辛通法”的相關理論,今天繼續(xù)學習該法的具體用藥及成功案例吧!
臨證應用“苦降辛通法”,首先應當注意掌握苦寒與辛溫藥配合的比例。
一般來說,多以苦寒為主,辛溫為輔,但在臨證時還應根據(jù)具體癥狀表現(xiàn),辨別寒與熱的輕重相應施治。
如寒熱相等者,宜苦辛平衡;熱重于寒者,當以苦降(泄)為主,少佐辛通;寒重于熱者,當以辛通為主,佐以苦降(泄)。
從藥味和藥用劑量兩方面加以調配,如左金丸和反左金丸,就是很好的例證。
其次,則當針對病理的錯綜兼夾分別選藥,既要明確邪熱郁結中焦是其基本變化,同時,還當注意兼邪的不同,區(qū)別寒,痰、濕或氣火內郁等各種情況。
并且,在苦寒清熱的基礎上,分別伍以溫中散寒、燥濕、化痰或升散郁火之品,茲分別列述其證治如下。
寒熱錯雜證
脘部疼痛痞脹,或有惡心嘔吐,或腸鳴下利,口渴而冷飲不舒,苔白罩黃,或邊尖露紅,脈細弦。
治當清胃泄熱與溫中散寒并施。
仿連附六一湯、梔子附子湯等方意。
用黃連清胃泄熱,配干姜溫中散寒以治寒熱交錯,腸胃不和之痞滿、嘔惡、下利;
或配附子溫中助陽,以治上熱下寒,脾陽不振之胃痛、脘痞;
亦可配桂枝溫散解表,以治胃腸失調或表寒里熱之腹痛、嘔吐、泄瀉、胸脘煩悶、惡寒、發(fā)熱、少汗等。
若胃中沉寒與郁熱相雜,胸痞切痛,可用梔子配附子清郁熱而祛陰寒之邪。
由于寒熱錯雜之證,熱象每易掩蓋寒的一面,臨證時應當仔細辨別,以免獨用苦寒而致傷陽。
痰熱互結證
嘔吐痰涎,時時泛惡,脘部痞脹或痛,口中膩濁,舌苔黃濁粘膩,脈弦滑。
治當清熱與化痰并施。
仿小陷胸湯(黃連,半夏,瓜蔞),清中湯(即梔連二陳湯加草豆蔻)方意。
用黃連、半夏辛苦相合、清熱化痰開結;如痰熱夾食,脘部飽悶滿痛,按之硬,噯腐,大便不暢,可加枳實、萊菔子等消食化痰導滯。
濕熱中阻證
脘部痞滿悶脹,或脘腹疼痛,胸悶,惡心,或見身熱,大便或溏或秘,尿黃而短,口苦而粘,渴不多飲,舌苔黃膩,脈濡而數(shù)。
治當清熱與燥濕并施,可仿連樸飲(黃連、山梔、厚樸、半夏、豆豉、石菖蒲、蘆根)方意。
川黃連、黃芩清胃熱,厚樸、蒼術燥脾濕;
夾有積滯,腑實熱結,或便下不爽者,參以大黃、枳實;
如屬感受濕熱時邪為病,兼有身熱不揚,有汗不解,心煩,可配豆豉、山梔,微苦微寒,一開一泄,以清解郁熱。
臨證時應注意濕與熱的比例和消長情況用藥,防止偏用辛溫燥濕藥助長熱邪,或過于苦寒而致濕遏不化。
胃熱火郁證
脘脅疼痛,心下痞脹,噫氣,干嘔惡心,吐酸,嘈雜,心煩,口干苦,舌苔薄黃,質紅,脈弦。
治應在清泄胃熱的基礎上,配合辛味藥開散郁火。方如梔子干姜湯、左金丸、連蘇飲、清中蠲痛飲(即越鞠丸加黃連、生姜)等。
如郁火胃痛,痛而拒按,心中煩滿而熱者,當用梔子合干姜清泄郁火,佐以發(fā)散;
肝經(jīng)氣火犯胃,脘部痞痛,脅痛,吐酸嘈雜者,當用黃連合吳萸泄肝和胃,清中理氣,解肝郁,瀉痞結;
氣滯熱郁,胃失和降,痞脹,噫氣,惡心干嘔者,用黃連合蘇梗清熱降逆,理氣和胃。
肝胃氣火郁結的疼痛、嘔吐,在用苦辛法時,必要者還可佐入酸味藥,與苦味藥相合以加強泄熱作用,稱為苦辛酸法,如黃連、吳萸、烏梅、白芍合用,即屬此意,代表方有烏梅丸。
臨床觀察,對肝膽病的脘脅疼痛,如膽囊炎、膽道蛔蟲病等,確有一定的療效。
若膽木克胃,腑氣失于通降者,還可佐以利膽通腑之品。
由于胃熱火郁證的病理是“氣郁化火”,因此,在治療時應按“火郁發(fā)之”的原則考慮,不宜單純苦寒逆折,以免郁熱不得宣泄。
此外,在用苦辛通降法時,若邪實與正虛互見,還當注意補虛的一面。
如濕熱、郁火證,病久耗傷胃陰,癥見脘中灼熱,口干渴,舌質干紅,脈細弦數(shù)者,當佐以甘寒,配合麥冬、石斛、花粉、沙參之類,或取苦辛酸甘復法;
寒熱錯雜證遷延病久,胃氣虛弱,癥見脘痞氣逆,嘔惡、食少、舌質淡、脈細弱者,當寒熱補瀉并投,配合甘溫益氣之品,仿半夏瀉心湯意,用人參、甘草、大棗甘溫補虛,黃連、黃芩苦寒清熱,半夏、干姜辛溫開結。
至于陽虛熱陷,痞而惡寒汗出者,又當仿附子瀉心湯意,一面用附子辛溫扶陽,一面用黃連苦寒泄痞。
一般而言,在用苦辛法時,需要配合養(yǎng)陰或益氣的并不多,但某些慢性久病,脾胃氣虛或陰傷,全身虛弱情況較顯者,又當復合并用。
病案舉例
按照辨病與辨證相結合,及異病同治的精神,列舉有效治案數(shù)則于下。
例一
慢性膽囊炎——脅痛(肝膽濕熱證)
楊某,女,45歲,門診病員。有慢性膽囊炎病史2年。
近來脘脅疼痛發(fā)作,痛涉右側腰背,脘脹,噫氣,燒心,嘔吐飲食有酸味,口干苦粘,不欲飲水,大便偏溏,舌苔中后部白膩,脈細弦滑。
肝膽濕熱阻氣,胃失和降,治予苦辛通降,泄肝利膽以和胃氣。
川黃連2.5克,淡吳萸1.5克,蘇葉6克,白蔻仁3克(后下),法半夏10克,川樸5克,廣郁金10克,九香蟲3克,炒元胡10克,炙雞金10克。
藥服5帖,痛、痞、嘔吐均平,食納好轉,大便亦實,口干苦粘能減,苔膩化薄,守原方再服5劑,以求鞏固。
例二
十二指腸球部潰瘍、胃竇炎——嘔吐(肝熱胃寒證)
蘇某,男,40歲,門診病員。
約20年前曾因球部潰瘍大出血,此后又有胃竇炎。多年來常發(fā)嘔吐,近2月食后二三小時即心下痞脹氣逆,泛酸嘔吐,吐后為適,時或胃中怕冷,口苦。舌苔薄白膩、罩黃,脈細弦。
肝熱胃寒相錯為患,氣機和降失司,擬苦辛法。
川黃連3克,炮姜1.5克,淡吳萸1.5克,白蔻仁2.5克(后下),蘇梗10克,法半夏10克,煅瓦楞子15克,陳皮6克,姜竹茹10克。
藥服5帖,吐平,食后痛脹氣逆亦輕,怕冷好轉,舌苔左半較膩,二診、三診連守原方進治病情獲得穩(wěn)定,近期未見反復。
例三
慢性胃炎——胃痞(痰熱互結證)
王某,男,45歲,門診病員。病經(jīng)1年半,脘腹痞脹阻塞,食后加重,納少,噫氣泛惡,嘔吐酸水粘液,大便日2行,質軟,口干苦粘,舌苔黃膩而灰,脈細。鋇餐透視(-),擬從痰熱濕濁互結,肝氣乘客,胃失和降論治,取苦降辛通法。
炒黃芩10克,黑山梔6克,蘇梗10克,淡吳萸2克,草豆蔻2克,茯苓10克,法半夏10克,橘皮6克,姜竹茹10克。
藥服5帖,脘部痞脹得寬,泛惡已平,噫氣及嘔吐酸水粘液大減,苔膩趨化,復診原法再進5帖,癥告緩解。
例四
慢性胃炎——嘈雜(胃熱火郁證)
李某,女,55歲,門診病員。
近來常感中脘嘈雜灼熱,氣升噫惡,偶有泛酸,苔薄,脈細弦。
此肝胃郁火內蒸之候也,法當泄肝和胃,仿苦泄辛通之意。
姜山梔6克,炒黃芩6克,草豆蔻2.5克,法半夏5克,陳皮5克,姜竹茹5克。
藥服3帖,嘈雜灼熱噫惡均平,乃繼予3帖以謀鞏固。
例五
胃炎——胃脘痛(濕熱傷陰證)
王某,男,30歲,門診病員。
胃脘部疼痛已2月,饑飽皆疼,有火灼感,燒心,口干,舌苔薄黃,質偏紅,脈細弦。濕熱中阻,胃陰耗傷,治予苦辛通降,清中養(yǎng)胃。
炒黃芩10克,川樸5克,川石斛10克,大麥冬10克,炒元胡10克,川楝子6克,陳皮6克,煅瓦楞子20克,蘆根15克,竹茹10克。
藥服5帖,痛平,胃中灼熱減輕,但饑時有燒心感,食后隱痛,原方再進5帖,癥狀消失。
例六
紅斑性狼瘡腎臟損害尿毒癥——水腫、嘔吐(水毒犯胃證)
章某,女,30歲,門診病員。
紅斑性狼瘡,腎臟受累,檢查腎功能明顯損害,近月余面目一身悉腫,腫勢頗劇,嘔吐痰涎水液,不能納食,食入即吐,口干,大便溏薄,日5~6行,尿少色黃。舌苔薄膩中空,質偏紅,脈細。
脾腎陽虛,水毒犯胃上逆,濕濁內郁化熱,氣耗陰傷,標實本虛,擬辛通苦降,補虛和胃,以緩其急。
川黃連2.5克,制附片5克,淡吳萸1.5克,炮姜3克,姜半夏12克,黨參15克,炒麥冬10克,茯苓20克,代赭石30克,橘皮10克,姜竹茹10克,滋腎丸10克(包)。
藥進5帖,嘔吐漸平,食納得開,尿量增多,浮腫亦見減退,守原方增減再投,危急之勢獲得暫時緩解。
體 會
苦降辛通法,就是將苦寒與辛溫兩類藥物合用,以達到通降的目的,為清熱法的變格,體現(xiàn)了方藥配合的重要意義。
主要適用于邪熱與寒、痰、濕等互結中焦,胃氣壅滯,升降失調,腸腑不和,肝膽疏泄不暢,以致腸胃、脾胃、肝胃、膽胃不和,表現(xiàn)心下痞滿,脘脅疼痛,嘔吐酸苦等癥。
具體用藥還當根據(jù)不同病理變化,在苦寒清熱的基礎上,分別配伍溫中、化痰、燥濕、散郁等不同作用的辛溫類藥。
從某些苦寒藥來說,苦能健胃泄痞除滿,寒能清熱消炎,如小量黃連、黃芩可以促進消化,開胃進食,并解除因炎癥所表現(xiàn)的熱象;
從某些辛溫藥來說,大多具有辛香理氣,健胃開痞,及溫通血脈的作用,既可增加胃液分泌,促進消化,且能促進血液循環(huán),有利于某些炎癥的消散。
臨床觀察,在苦寒與辛溫藥合用時,更能加強健胃、消炎、制酸等功用,因此,應用于消化系統(tǒng)疾病,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