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尼亞克拉拉·哈斯姬爾(1895年——1960年),她豐實的音樂思想固然受到今天愛樂者的嘆賞,但想起她的歷史地位是生命最后十年確立的,這更令人發(fā)生憐惜的慨嘆。
哈斯姬爾七歲登臺,十五歲獲巴黎音樂學院鋼琴比賽第一名,天賦其才應該無疑的了,只是過早的佳績沒能給她的音樂生涯開一個好頭,卻受到生活與藝術兩重的打擊,一邊是四歲喪父二十歲左右喪母,1913年至1916年硬化病癥使她常常臥床休息無法彈琴,還要照顧妹妹的生活,1942年二戰(zhàn)逃亡期間做了腦瘤手術,五十多歲時她又被慢性脊髓炎纏身,似乎所有的愛情因小她二十二歲的羅馬尼亞鋼琴家里帕蒂與人結(jié)為夫妻遂成夢幻泡影,這種種遭際或多或少留在她細膩追求強弱音色的變化上;一邊是滿布荊棘的演藝之路,哈斯姬爾生來受苦的命,事實真也幫她證明,童年少年于維也納、米蘭、蘇黎世、布加勒斯特等地舉行的音樂會盡管叫音樂界的大師級人物喜愛,可沒有給她生活改善和知名度提高帶來很好影響,1924年、1926年兩次赴美,加上之后的歐洲巡演,情況也未能改變多少,甚至每況愈下到1934年僅接了四份演出邀請函的地步(上世紀三十年代灌錄了幾張包括李斯特、海頓、佩謝蒂、舒曼曲目的唱片,其中有的是哈斯姬爾自費出版,一些富有的朋友“友情購買”)。
那年,四十多歲的哈斯姬爾在一位公主舉辦的音樂、文學界名流云集的沙龍里她遇到當時已頗有些名氣的同鄉(xiāng),——年輕的鋼琴家里帕蒂,雙方于相互不吝嗇的贊美聲中結(jié)下了深厚的情誼,同時經(jīng)濟上得到公主的幫助。此后法國著名指揮家因格爾布萊西特發(fā)現(xiàn)了哈斯姬爾高潔優(yōu)雅的古典才華,她的演出漸漸多了起來。到了二戰(zhàn)爆發(fā),作為一位無名的猶太血統(tǒng)的鋼琴家哈斯姬爾遭搜捕,終日栗栗不安。她找到自己在巴黎的贊助人帕斯特雷伯爵夫人尋求棲身,并在伯爵夫人的領地馬賽郊區(qū)舉行的音樂會上演奏。不久,鋼琴家被捕,大約是保護人的作用,也可能捕方尚未得到滅殺猶太人的命令,幾小時后重獲自由。1942年11月7日,在友人的幫助下逃到瑞士日內(nèi)瓦。1950年,三十三歲的里帕蒂得白血病去世,同年,荷蘭的一位演出經(jīng)紀人冒著巨大風險,為已經(jīng)五十五歲的哈斯姬爾在荷蘭舉行了一系列的演奏會與廣播演出,此時她的經(jīng)濟才開始獨立,才買了一架屬于自己的鋼琴,世界著名的貝桑松音樂節(jié)、薩爾茨堡音樂節(jié)也有了她清瘦佝僂的身影,Decca、Westminster、Philips、DG幾家唱片公司錄制了她的巴赫、莫扎特、貝多芬、布拉姆斯、斯卡拉蒂、舒曼、舒伯特、拉威爾、德彪西、肖邦(直到今天依然是愛樂者收藏的珍貴版本)。1960年12月7日,六十五歲的哈斯姬爾與比利時著名小提琴家格魯米歐赴土耳其演出時,不幸在布魯塞爾火車站意外摔倒,一切演出活動終告結(jié)束。
她是那么不幸,每一念及,如觸腫瘍,又是那么圣潔,靈秀的指尖匯成的音樂河流宛如灌頂?shù)孽?,使人不陷入迷惘。哈斯姬爾和善,但從不違背個人意愿,只管表現(xiàn)自己對曲目的取舍,幾乎無視觀眾好惡。她極追求藝術上的無瑕疵,總是不肯原諒個別錯音的出現(xiàn)以及演奏會上不能盡善盡美的表現(xiàn),怨苦過重,誠不知當時哈斯姬爾之何以擔負過去矣。至于她是繼克拉拉·舒曼(德國作曲家羅伯特·舒曼的妻子)后又出現(xiàn)的一位集大成者的女鋼琴家、莫扎特再世、鋼琴彈奏的出神入化連某些鋼琴大師都難以頡頏之類溢美的話,唯全面聽過細致歸納比較過,方會體悟一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