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起李白(701年—762年),都知道賀知章是他的伯樂,據(jù)《新唐書李白傳》記載,李白被其稱為“謫仙人也!”
天寶初,南入會稽,與吳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長安。往見賀知章,知章見其文,嘆曰:“子,謫仙人也!”言于玄宗...
二人結識于天寶(公元742年正月-756年七月)初年,當時李白已經40多歲了,這以前難道就沒有人賞識他嗎?據(jù)李白自己說,其實在很久以前,就有一位大哥很欣賞他:
又前禮部尚書蘇公出為益州長史,白于路中投刺,待以布衣之禮。因謂群寮曰:"此子天才英麗,下筆不休,雖風力未成,且見專之骨,若廣之以學,可以相如比肩也"?!渡习仓菖衢L史書》
這位蘇公名字叫做蘇颋(670-727),他出任益州長史的時候還是在開元八年,即720年。如果不是李白吹牛的話,當年受到蘇颋贊賞的時候,李白僅僅19歲。可惜蘇颋僅僅說了幾句客氣話,對李白似乎沒有什么實際幫助。
這位蘇颋是什么來頭呢?為什么李白在20多年以后還以此為榮呢?
蘇颋當然不是普通人物,他出生于官宦世家,父親蘇瑰在唐中宗時期就是尚書右仆射、許國公。蘇颋自幼勤苦好學,20歲中進士,供職中書舍人,專為皇帝起草文誥。當時蘇瑰與蘇颋父子二人同在宮庭中的機要部門,傳為美談。
據(jù)《舊唐書·蘇颋傳》記錄,唐玄宗登基以后鏟除太平公主之亂時,詔書內容多出自蘇颋。當時蘇颋口如懸河滔滔不絕,一旁負責寫字的人急了:大哥您慢點行不行,我手腕快脫臼了。
中書令李嶠見狀,評價蘇颋曰:“舍人思若涌泉,吾所不及?!?思若涌泉,這個成語就來自此處。
唐玄宗非常欣賞蘇颋,曾經說:“前世李嶠、蘇味道文擅當 時,號“蘇李”。今朕得颋及軿,何愧前人哉!”后來他讓蘇颋襲封了許國公。當時宰相張說封燕國公?!缎绿茣ぬK傒溍傳》記載載,蘇颋"與張說以文章顯,稱望略等,故時號燕許大手筆"。
蘇颋不僅僅文章寫的好,其詩作在宮廷詩人之中,也算不錯。只是他長期在皇帝身邊,應·制詩比較多,因為仕途順利,沒有太大的挫折,因此也寫不出“賦到滄桑句便工”的意境。
應制詩是奉皇帝之命創(chuàng)作的詩,自然要撿好聽的說,以贊揚粉飾為主,思想內容上可取處不多。但這可是大臣們必備的技能,謀生的飯碗。
如果大家記得宋之問和沈佺期斗詩的故事,應該知道,當時據(jù)說有上百的官員參加過這次詩會,其中就有蘇颋,他的同題五言排律也傳了下來,《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炎歷事邊陲,昆明始鑿池。豫游光后圣,征戰(zhàn)罷前規(guī)。
霽色清珍宇,年芳入錦陂。御杯蘭薦葉,仙仗柳交枝。
二石分河瀉,雙珠代月移。微臣比翔泳,恩廣自無涯。
炎歷事邊陲,昆明始鑿池。豫游光后圣,征戰(zhàn)罷前規(guī)。
前四句說了昆明池的由來,以及漢武帝的功績。昆明池在漢長安城西南,原是漢武帝所建。炎歷,即漢王朝;前規(guī),前人的規(guī)范、規(guī)矩。漢朝取得邊疆戰(zhàn)事的勝利,漢武帝下令開鑿昆明池。后世的圣人受此光耀在此處游樂,漢朝的征戰(zhàn)改變了以往匈奴的脅迫。
霽色清珍宇,年芳入錦陂。御杯蘭薦葉,仙仗柳交枝。
后面四句寫的是景物和當時游樂的情形。天空晴朗,春滿池塘,手中有美酒,眼前是皇家儀仗,蘭花生新葉,柳枝正在抽新條。不過宋之問的詩寫到:節(jié)晦蓂全落,春遲柳暗催??梢娀奕眨ㄕ氯眨簹膺€沒有到來,只是暗暗地催楊柳發(fā)芽。蘇颋的春色帶有一點夸張。
二石分河瀉,雙珠代月移。
二石,昆明池有牽牛織女的石像立于池之東西;雙珠,據(jù)說漢武帝救過一條大魚,后來在昆明池旁得到一雙夜光珠,是大魚報恩獻給他的禮物。
微臣比翔泳,恩廣自無涯。
我就是鳥和魚,皇帝的恩情如同無涯的天空和大海,讓我們自由的翱翔游泳。這馬屁拍的。
蘇颋寫這首詩的時候,皇帝還是唐中宗李顯,正月三十日皇帝帶領百官到昆明池去游玩,一高興地做了一首詩,讓大臣們一起唱和。關于這個故事,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寫得異常精彩:
中宗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賦詩,群臣應制百馀篇。帳殿前結采樓,命昭容選一首為新翻御制曲。從臣悉集其下,須臾紙落如飛,各認其名而懷之。既進,唯沈、宋二詩不下。又移時,一紙飛墜,競取而觀,乃沈詩也。
落選的詩“須臾紙落如飛,各認其名而懷之”,蘇颋的這一首也在其中。第一輪海選,只剩下了沈宋二人的作品。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最后沈佺期的詩也被扔了出來,上官婉兒評判宋之問奪魁。為什么宋之問的詩最好呢?可以看看老街的這篇文章《觀唐習律13 上官婉兒 這個評判沈宋高低的宰相詩人是個女子》
談到應制詩,一般都很認可宋之問的《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 ,后來還有盛唐時王維等人的應制詩影響頗大。不過也有人認為蘇颋的這首七律《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制》最佳,明凌宏憲編《唐詩廣選》評價到:
應制諸篇當以此為第一,吾喜其不涉應制中綺麗語。蔣仲舒曰:三四“下”、“盡”、“平”、“懸”四字,遂盡高峻,不見形跡。五六“偏”、“故”二字有情。
這首《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制》詩作于唐中宗景龍二年(708年)12月立春日。又是唐中宗李顯,他首唱《立春日游苑迎春》。同時奉和者還有崔日用、李義、李適、劉憲、崔湜、岑羲、馬懷素、薛稷、鄭愔、沈佺期、韋元旦等人 。
讀者們可以比較下,蘇颋的這首七律應制詩是不是真比宋之問的那首五律好一些呢?
東望望春春可憐,更逢晴日柳含煙。宮中下見南山盡,城上平臨北斗懸。
細草偏承回輦處,飛花微落奉觴前。宸游對此歡無極,鳥哢聲聲入管弦。
應制詩是命題作文,首先要扣題,還要巧妙得體地粉飾太平氣象,其思想內容狹窄是最大的短板。聽上去似乎很難為詩人,不過大家都習慣怕馬屁了,人人都很擅長此道。。
東望望春春可憐,更逢晴日柳含煙。首二句破題。望春,語帶雙關,望春宮是皇帝光臨的宮殿。第一句中兩個疊字連用比較少見,在幾年以后沈佺期(此時也在場)復制了一次。他在唐玄宗登基那年做過《龍池篇》:龍池躍龍龍已飛,這首《龍池篇》還直接影響到崔顥《黃鶴樓》和李白《鳳凰臺》、《鸚鵡洲》。
宮中下見南山盡,城上平臨北斗懸?!澳仙健?、“北斗”,又是雙關手法?!澳仙健庇谩对娊洝ぬ毂!罚骸叭缒仙街畨?,不騫不崩?!痹饧粗^祝禱國家“基業(yè)長久,”之意,同時實指終南山,兼用《詩經》語意 ?!氨倍贰?,《晉書·天文志上》:“北斗七星在太微北……斗為人君之象,號令之主也?!焙笠蛞杂鞯弁酢4蟀滋煲姴坏奖倍沸?,還是歌頌帝王之意。
細草偏承回輦處,飛花微落奉觴前?;ú荻际潜扔?,草是自比卑微,花是宴席前的歌姬舞女。
宸游對此歡無極,鳥哢聲聲入管弦。結尾無味,好像沒有寫完,因考試時間到匆匆交稿了。
這首詩用典極其巧妙,第二聯(lián)遠景宏大,第三聯(lián)近景細微。題目中的“春日”、“幸”、“望春宮”,在詩中都有體現(xiàn)。算是命題作文的佳作,只是結尾太弱。
在唐朝,無論是八句還是八句以上,五言寫成的格律詩都是五言律詩,七言寫成都是七言律詩,宋元以后, "五律"、"七律"這兩個名詞僅指八句的律詩。元人楊士弘,編撰了一部《唐音》,他把八句以上的律詩稱為"排律"。后來“排律”這個詞就被廣泛使用了。
從蘇颋等人的應制詩來看,無論五律還是七律,都是嚴格而且標準的格律詩。而《奉和晦日幸昆明池應制》這種六韻12句的五言排律正是科舉中的詩體,可見當時從皇帝到臣子都已經非常認可了。格律詩的定型除了沈宋,當中有一個人物不可忽視,就是當時的裁判:唐中宗的昭容上官婉兒。
蘇颋當年第一次見到李白的時候,李白才19歲,蘇颋已經50歲了。開元十三年(725年),唐玄宗安排蘇颋等十人主持吏部銓選,但是他從來沒有給過李白什么機會。不知道是李白自己吹牛,還是蘇颋敷衍李白隨便說了幾句客套話,讓李白一直銘刻在心。到李白遇見賀知章的時候,蘇颋早已經去世15年了。
結束時,老街用蘇颋韻擬古作應制七律一首,《擬古應制春日幸望春宮》:
麗日游春花鳥憐,風搖楊柳翠如煙。山河映帶云天外,宮闕參差臺榭前。
御道車輿移彩仗,瓊筵歌舞起朱弦。宸游原為行時令,一片堯心萬姓懸。
@老街味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