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圣人在天下,歙(xī)歙焉,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譯文:
圣人處事沒有恒常的中心,以百姓認為是中心的事作為中心。對我友善的我對他友善,對我不友善的我也對他友善,這樣待人友善就可以建成為大家的公德而獲得了一個友善的社會。對我信任的人我信任他,對我不信任的人我也信任他,這樣相互信任就可以建成為大家的公德而獲得了一個誠信的社會。
圣人在天下百姓中都可以相處的很和諧很融洽的樣子。為了天下可以使自己的心智表現(xiàn)的糊涂。百姓的各種狀態(tài)、各種需求包括各種牢騷都灌注到他的耳目中,而圣人都把他們當孩子一樣。
圣人是什么人?圣字是耳聰口敏、通達事理的意思。在《道德經(jīng)》中圣人是指明白事理對道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的人,是社會的管理者是社會發(fā)展的引導者引路人。管理社會是圣人的第一要務所以圣人處理事務就不能有恒常的中心,百姓心中認為現(xiàn)在什么事是當前要優(yōu)先處理的圣人就會把這樣的事當成現(xiàn)在的中心事物甚至是工作重心去處理,這就是“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常是恒常意思。心是中心的、重要的意思?!笆ト藷o常心,以百姓心為心”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圣人沒有固定的工作重點,而是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這是圣人治世的第一要點: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
對我友善的人我對他友善,對我不友善的人我也對他友善。這樣堅持下去的結(jié)果,待人友善就會在這個集體中變成共識。前面講過,一種對道的認識在一個團體中變成了共識并且有基于這種共識所指導而產(chǎn)生的行為,那么這種共識和在這種共識指導下的行為在這個團體中就會成為大家都認同的德,這就是公德。把待人友善建成一個社會的公德就是“德善”。德善就是建立起了以待人友善為公德的社會。同理,對信任自己的人報以信任,對不信任自己的人也報以信任,這樣就可以把相互信任也建立為公德,這樣就建立起了一個大家相互信任的社會。這是圣人治世的第二要點:建立起社會的公德。
歙(xī)是指和諧融洽的樣子。“圣人在天下,歙歙焉”就是圣人和天下的百姓在一起的時候可以和諧融洽的相處。圣人如果想要與百姓心與心的溝通,那么當他與百姓在一起的時候什么上下尊卑行為禮儀這些東西可以暫時的糊涂一點,因為百姓不懂。如果圣人與百姓在一起的時候還時時處處都要表現(xiàn)出上下尊卑機械化的執(zhí)行行為禮儀的要求就是無形中在百姓與圣人間設了一堵墻。只有在上下尊卑行為禮儀上糊涂一些百姓才會愿意與圣人在一起時無拘無束無話不談,才愿意講出心中的實話,露出最真實的一面甚至可以當面發(fā)牢騷。這就是“為天下渾其心”。渾就是水很渾,水很渾就是看不太清。渾其心就是要讓自己的心好像渾濁的水看不太清,是要讓自己糊涂一點不要太較真的意思。既然愿意跟百姓打成一片和諧相處(歙歙焉)就不要太在意百姓們的一些不顧尊卑沒有禮儀甚至粗俗的行為,在這一方面就要糊涂一點,這就是“渾其心”。心指的是思想是意識是中心是重點。既然跟百姓很融洽的在一起那么百姓平時最真實的一面就肯定會暴露在圣人的眼前,好的壞的值得稱贊的應該批判的甚至非常過分的言行都會撲面而來灌注到圣人的耳朵里填滿圣人的視線,這就是“百姓皆注其耳目”。這時候圣人應該如何去應對呢?“圣人皆孩之”——圣人把這些人都當成孩子一樣。孩子嘛,如果犯了一些小錯是因為大人沒有管教好,所以管教管教讓他們改正就可以了嘛。這是圣人治世的第三要點:到群眾中去跟群眾在一起把群眾當成是自己的孩子。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