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身貧寒,但聰敏睿智、胸藏韜略,年青時,就學富五車,上曉天文、下識地理,滿腹經(jīng)綸,文韜武略,無所不精。然縱有圣人之資,在當時貴胄專權(quán)、政治紊亂的楚國,范蠡卻不為世人所識。
周景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吳國和越國發(fā)生了槜李之戰(zhàn)(今浙江嘉興),吳王闔閭陣亡,因此兩國結(jié)怨,連年戰(zhàn)亂不休,周景王二十六年(公元前494年),闔閭之子夫差為報父仇與越國在夫椒(今江蘇太湖中洞庭山)決戰(zhàn),越王勾踐大敗,僅剩5000兵卒逃入會稽山,范蠡遂于勾踐窮途末路之際投奔越國,獻“卑辭厚禮,乞吳存越”之策。議和后“人待期時,忍其辱,乘其敗……”“持滿而不溢,則于天同道,上天會佑之;地能萬物,人應該節(jié)用,這樣則獲地之賜;扶危定傾,謙卑事之,則與人同道,人可動之。” 他向勾踐慨述“越必興、吳必敗”之斷言,進諫:“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zhuǎn)機。”。被拜為上大夫后,他陪同勾踐夫婦在吳國為奴三年,“忍以持志,因而礪堅,君后勿悲,臣與共勉!”
三年后歸國,他與文種擬定興越滅吳九術(shù),是越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策劃者和組織者。為了實施滅吳戰(zhàn)略,也是九術(shù)之一的“美人計”,范蠡親自跋山涉水,終于在苧蘿山浣紗河訪到德才貌兼?zhèn)涞慕韼狡媾?a target="_blank">西施,在歷史上譜寫了西施深明大義獻身吳王,里應外合興越滅吳的傳奇篇章。范蠡事越王勾踐二十余年,苦身戮力,卒于滅吳,成就越王霸業(yè),被尊為上將軍。
滅吳戰(zhàn)略”九術(shù)”
第一是;尊天地,事鬼神,令越王有必勝之心。
第二是;贈送吳王大量財幣,既是他習于奢侈,又去其防越之意。
第三是;先向吳國借糧,再以蒸過的大谷歸還,吳王見谷大,發(fā)給農(nóng)民當谷種,結(jié)果稻不生長,吳國大饑。
第四是;贈送美女西施和鄭旦,使吳王迷戀美色,不理政事。
第五是;贈送巧匠,引誘吳王大起宮室高臺,耗其財力民力。
第六是;賄賂吳王左右的奸臣,使之敗壞朝政,
第七是;離間吳王的忠臣,終于迫得伍子胥自殺。
第八是;積蓄糧草,充實國家財力。
第九是;鑄造武器,訓練士卒,待機攻吳。
“吳王亡身余杭山,越王擺宴姑蘇臺。”在舉國歡慶之時,范蠡急流勇退,遂與西施隱姓埋名、泛舟五湖。
后來,他輾轉(zhuǎn)來到齊國,變姓名為鴟夷子皮,帶領兒子和門徒在海邊結(jié)廬而居。戮力墾荒耕作,兼營副業(yè)并經(jīng)商,沒有幾年,就積累了數(shù)千萬家產(chǎn)。他仗義疏財,施善鄉(xiāng)梓,范蠡的賢明能干被齊人賞識,齊王把他請進國都臨淄,拜為主持政務的相國。他喟然感嘆:“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對于一個白手起家的布衣來講,已經(jīng)到了極點。久受尊名,恐怕不是吉祥的征兆。”于是,才三年,他再次急流勇退,向齊王歸還了相印,散盡家財給知交和老鄉(xiāng)。
一身布衣,范蠡第三次遷徙至陶(今山東定陶西北),在這個居于“天下之中”(陶地東鄰齊、魯;西接秦、鄭;北通晉、燕;南連楚、越。)的最佳經(jīng)商之地,操計然之術(shù)(根據(jù)時節(jié)、氣候、民情、風俗等,人棄我取、人取我與,順其自然、待機而動。)以治產(chǎn),沒出幾年,經(jīng)商積資又成巨富,遂自號陶朱公,當?shù)孛癖娊宰鹛罩旃珵樨斏?,乃我國道德?jīng)商——儒商之鼻祖。
史學家司馬遷稱:“范蠡三遷皆有榮名。”;史書中有語概括其平生:“與時逐而不責于人”;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強則戒驕逸,處安有備;弱則暗圖強,待機而動;用兵善乘虛蹈隙,出奇制勝。為后世稱道并沿用。
“勸農(nóng)桑,務積谷”、“農(nóng)末兼營”、“務完物、無息幣”、“平糶各物,關市不乏,治國之道也。”、“夏則資皮、冬則資絺、旱則資舟、水則資車,以待乏也。” 等至今對現(xiàn)代的經(jīng)濟建設也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
《計然篇》;在《國語·越語下》《史記·貨殖列傳》中均有記載;《漢書·藝文志》記有范蠡兵法二篇,但皆已流失。
生意要勤緊——切忌懶惰 懶惰則百事費
貨物要修整——切忌散慢 散慢則查點難
用度要節(jié)儉——切忌奢侈 奢侈則錢財竭
用人要方正——切忌濫用 濫用則付托難
接納要謙和——切忌躁暴 躁暴則交易少
出入要謹慎——切忌潦草 潦草則錯誤多
買賣要機警——切忌拖延 拖延則機宜失
貨物要面驗——切忌濫入 濫入則售價減
議價要訂明——切忌含糊 含糊則爭執(zhí)多
期貨要約定——切忌訛延 訛延則枝節(jié)生
期限要約定——切忌馬虎 馬虎則失信用
賒借要識人——切忌濫出 濫出則血本虧
錢財要明慎——切忌糊涂 糊涂則弊買生
帳目要稽查——切忌懈怠 懈怠則資本滯
臨事要盡責——切忌放棄 放棄則權(quán)力損
優(yōu)劣要分明——切忌糊渾 糊渾則判斷繁
說話要規(guī)矩——切忌浮躁 浮躁則失事多
立心要誠正——切忌粗糙 粗糙則出品劣
主心要安靜——切忌驚惶 驚惶則忘決斷
相處要誠實——切忌虛假 虛假則害己終
囤積貨物 壟斷居奇 把握時機 聚散適宜
十二則
一是能識人。知人善惡,賬目不負
二是能接納。禮文相待,交往者眾
三是能安業(yè)。厭故喜新,商賈大病
四是能整頓。貨物整齊,奪人心目
五是能敏捷。猶豫不決,終歸無成
六是能討帳。勤謹不怠,取行自多
七是能用人。因才四用,任事有賴
八是能辨論。生財有道,闡發(fā)愚蒙
九是能辦貨。置貨不苛,蝕本便經(jīng)
十是能知機。售寧隨時,可稱名哲
十一是能倡率。躬行必律,親感自生
十二是能運數(shù)。多寡寬緊,酌中而行
商場教訓
生意要勒緊,懶惰則百事廢。
接納要溫和,躁暴則交易少。
議價要訂明,含糊則爭執(zhí)多。
帳目要稽查,懶怠則資本滯。
貨物要整理,散漫則必廢殘。
出納要謹慎,大意則錯漏多。
期限要約定,延遲則信用失。
臨事要責任,放棄則受害大。
用度要節(jié)儉,奢侈則用途竭。
買賣要隨時,拖延則機宜失。
賒欠要識人,濫出則血本虧。
優(yōu)劣要分清,茍且則必糊涂。
用人要方正,詭譎則受其累。
貨物要面驗,淮由則售價低。
錢財要清楚,糊涂則弊竇生。
主心要針定,妄作則誤事多。
理財致富十二戒
勿鄙陋,勿虛華,勿優(yōu)柔,勿強辨,勿懶惰,勿固執(zhí)
勿輕出,勿貪賒,勿爭趣,勿薄育,勿昧時,勿癡賃
范蠡是越王勾踐的大臣,足智多謀,幫助越王打敗了吳王,成就了霸業(yè)。慶功會上獨少范蠡,原來他隱姓埋名,逃到了齊國去了,臨行前給另一個功臣文種寫了一封信說:“高鳥己散,良弓將藏;狡兔已盡,良犬就烹。夫越王為人,長頸鳥喙,鷹視狼步,可與共患難而不可與其處樂,子若不去,將害于子。”文種不信,終成劍下之鬼。范蠡在齊國經(jīng)營農(nóng)業(yè)和商業(yè),發(fā)了大財,他把金錢看得很淡薄,把錢財都分散給窮朋友和疏遠的親戚。范蠡能發(fā)家致富,又能散財,在人們心目中是難得的活財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