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痞證,也叫心下痞證,心下部位是指人體的上腹部、胃脘部,位于中焦。而‘痞’通俗來說就是堵塞不通,故有痞者塞也,即患者自覺堵塞脹滿不通的自覺癥狀。半夏瀉心湯源于《傷寒論》,具有辛開苦降、補瀉兼施、寒熱并用的特點,為治療寒熱錯雜痞證的代表方,在現(xiàn)代臨床應用中也有較好的療效。山東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血液病科徐瑞榮
【關鍵詞】痞證;寒熱錯雜;半夏瀉心湯;辛開苦降
1.1痞證的成因
痞證的發(fā)生與五臟關系十分密切,由于心下位于人體的半上半下,心腎的下交與上奉,肝肺的生發(fā)與肅降。脾胃的升清與降濁,都要通過這個部位,其中痞證的發(fā)生與中焦脾胃兩臟腑的失司關系最為密切,當脾胃虛弱,不能對全身的氣血陰陽起到很好的升降調控作用,或者受到外邪的干擾,亦或者二者皆有時,就會導致中焦升降樞機不利,氣機壅滯,就會出現(xiàn)心下痞這一癥狀。在《傷寒論》中痞證成因可分為三類:(1)太陽病誤下致痞:病在太陽經(jīng),表邪未除,里實未成,本應發(fā)汗解表,卻誤用下法使中氣被傷,邪氣趁機入里化熱,壅滯于中焦,使得氣機痞塞不通,如此便形成心下痞。(2)少陽經(jīng)誤下致痞:病在半表半里的少陽經(jīng),本應用和法,卻誤下?lián)p傷人體正氣,中焦氣機亦受損,阻塞不通,出現(xiàn)心下脹滿堵塞不通的痞證。(3)脾胃虛弱,邪氣內生或內陷致痞。此三方面的成因可共同致痞,但本質上屬本虛標實。
1.2辨證要點
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有著明確的描述,比如149 條: “但滿不痛者, 此為痞”;151條:“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緊反入里,則作痞,按之自濡,但氣痞耳”;在157和158條中又重復提到了“心下痞硬”。故痞證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有心下滿悶不適,但脹不痛,胃脘部按之柔軟,心下硬滿。
1.3痞證分類
根據(jù)痞證的成因和臨床表現(xiàn)可以將痞證分為兩種分型:熱痞,寒熱錯雜痞。
熱痞:《傷寒論》154條:“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北咀C之痞,以熱邪盛為主,“實則陽明”,故有熱邪阻滯于陽明胃經(jīng),關脈浮,關脈主候中焦病癥,浮主陽熱有余,這樣的脈證,提示是無形熱邪干擾了中焦的斡旋功能[1],導致中焦樞機不利,氣機痞塞。治當用大黃黃連瀉心湯泄熱消痞。方中大黃苦寒泄熱額,又有推陳致新的作用,黃連苦寒清心胃之火。在服用法上須麻沸湯浸泡二藥片刻,絞汁而服,意在取其寒涼之氣,以清無形之邪,而非通泄其有形之熱邪。痞證得消,又不會因為三黃苦寒直下,損傷脾胃之陽氣。
寒熱錯雜痞:本證有四大主方:半夏瀉心湯,甘草瀉心湯,生姜瀉心湯,旋覆代赭湯。三瀉心湯證皆是寒熱錯雜之心下痞證,生姜瀉心湯是由半夏瀉心湯減二兩干姜,加四兩生姜而成,其證主要是胃中不和且有水氣,生姜辛溫,能夠宣散水氣。干姜辛熱,功兼內守。兩藥一守一走,既能宣通水氣又能健胃和中。甘草瀉心湯是由半夏瀉心湯加一兩炙甘草而成。其證脾虛較重,炙甘草健脾補虛,故重用炙甘草為君藥,人參大棗為佐藥助其補虛。
除此之外,還有人根據(jù)六經(jīng)辯證將痞證分為以麻黃湯為代表方的太陽痞、以三瀉心湯為代表方的陽明痞、以小柴胡湯為代表方的少陽痞等等。
1.4痞證的鑒別
(1)與結胸證:痞證與結胸證病變部位相近,臨床表現(xiàn)上也有相似的方面,但《傷寒論》149 條指出:“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边@一條揭示了二者的主要區(qū)別,結胸證主證是“心下滿而硬痛”,是由于邪熱陷于胸膈,和水邪相結,形成了大結胸證。而痞證則是因為無形熱邪干擾,致使中焦氣機不暢,故其主證為“心下滿而不痛”。在治療上想結胸證以大陷胸湯為代表方,多使用大黃、芒硝等瀉熱逐水藥物組成峻劑,以祛邪為主,并且正氣不虛,尚能抗住藥物的峻猛烈性。另外,結胸證多病情危重,病勢較急,治療不當預后較差;痞證相對病情較輕,病勢比較和緩,預后較好。[2]
(2)與痞證類證:比如:桂枝人參湯證,因脾陽虛,寒濕邪阻滯中焦氣機兼見心下痞,大柴胡湯,膽腹淤熱阻滯在中焦氣機,會出現(xiàn)心下痞的癥狀,五苓散證因膀胱氣化不利,水邪上逆,阻滯中焦氣機可見心下痞證,十棗湯證,水停胸脅,阻滯中焦氣機,會出現(xiàn)心下痞滿而硬。這類證候中皆可見心下痞硬的癥狀,但都不是該方證的主證,所以在探討疾病的過程中要抓住主要矛盾,學會以方測證,不可以偏概全。
2.1 組方特點
《傷寒論》中第149條講到:“傷寒五六日,嘔而發(fā)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湯不中與之也,宜半夏瀉心湯?!贝送?,在《金匱要略方論·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亦有“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半夏瀉心湯簡單來說是治療半上半下樞機不和之證,而方劑學六、七版教材均認為該方主治病證為寒熱互結之痞證,或寒熱錯雜之痞證[3],其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心下痞滿而不痛,惡心嘔吐,腸鳴下利等??雌渌幬锝M成,可分為寒熱補三組藥?!端貑枴ぶ琳嬉笳摗吩弧昂邿嶂瑹嵴吆?,所以簡單來說,方中熱藥主要治療寒證,寒藥主要治療熱證,方中半夏、干姜為一組,二藥性味皆是辛溫,半夏化痰和胃,降逆消痞,《藥性論》中對半夏的作用有著比較全面的解釋:'消痰涎,去胸中痰滿……,氣虛而有痰氣,加而用之。'所以以方測證中景用半夏為主藥,說明除了脾胃虛弱外,還受到了痰濕的干擾,以致使中焦樞機不利而形成心下痞。《主治秘要》云,干姜通心氣,助陽去臟腑沉寒,發(fā)諸經(jīng)之寒氣,治感寒腹痛。干姜性味辛熱,入心肺脾胃經(jīng),善除里寒以溫脾胃之陽,為溫暖中焦之要藥。濕濁內聚 ,非陽不開 ,而陽性走散 ,以辛為最 ,故開通濕濁 ,必投以重劑辛味藥物 ,這一點 ,是普通淡滲類藥物不能替代的,[4]故用干姜和半夏相配,起到辛開散結之功。二藥除了辛開之外,對苦降也有“領路人”的作用:上文曾提到過,心下痞證除了有痰濕外還有氣機壅滯不通,致使郁而化熱,黃芩黃連為苦寒之品,若但用苦寒治熱,則拒格不入,必得辛熱為之向導。黃芩黃連具有苦寒之性,能夠泄熱消痞,我們都知道苦性藥物和食物多具有降泄的特點,就像夏天酷暑難耐之時,人們多食用蓮子心或者苦瓜以達到祛火的作用。在半夏瀉心湯中這兩種藥物也是這樣的原理?!杜R證指南醫(yī)案》曰“治痞以苦為泄” 所以黃芩黃連的苦寒下泄的藥性不僅可以幫助半夏干姜燥濕和中,還可以因勢利導使余下濕邪隨濁氣從下焦走泄。[5]再看方中各藥物的藥量,半夏半升,干姜、人參都是三兩,黃芩三兩,黃連一兩,前人曾說半夏瀉心湯“補瀉兼施”,雖然如此,但從藥量分析,其瀉實大于補虛。而對比不難發(fā)現(xiàn),熱藥用量比寒藥大,由此可以推斷,原半夏瀉心湯所治療的痞證中下寒之證較重,所以若痞證中如腸鳴,泄瀉較重,則像干姜半夏這類藥的藥量就可適量增多。至于補虛的作用,多是剩下的人參、生姜、大棗的甘緩扶正補虛,顧護胃氣的功勞。 諸藥配伍,驅邪不傷正,補虛不滯中。由半夏瀉心湯的方解我們可以總結出該方的配伍具有辛開苦降,補瀉兼施,寒熱并用的特點
2.2煎煮方法
當我們仔細閱讀痞證各方時不難發(fā)現(xiàn),寒熱錯雜痞證的諸方煎煮法都是“去滓再煎”,相比于熱痞證中麻沸湯絞汁,去滓溫服的方法,去滓再煎法似乎具有更加深刻的含義,所謂的“去滓再煎”即煮后去掉藥渣,把剩余的藥液再加熱,這是一個很特殊的煎藥法。在半夏瀉心湯中湯汁從開始煎煮到去滓再煎再到出鍋,藥量也從一斗多到六升再到最后的三升,藥液量雖大大減少,但藥液中有效成份的濃度就可以提高一倍。據(jù)此我們首先能想到的一個方面就是這樣的煎藥法能夠使藥液濃縮,雜質減少,藥液成分更加單純。實際上瀉心湯類的病癥多有惡心嘔吐,噯氣不止等癥狀,而中藥的口感著實不好,若此時大量服用中藥湯劑則會使患者惡心嘔吐、胃脘不適,甚至會加重病情。不得不說從這一角度來看去滓再煎是一個很人性化的煎煮法。其次,煎藥時藥物有效成分首先溶解在進入藥材組織的水中 ,然后再擴散到藥材外部的溶液中 ,到藥材內外溶液的濃度達到平衡時 ,因滲透壓平衡 ,有效成分就不再繼續(xù)溶出了[6]。瀉心湯類屬和解劑,去滓再煎法可以使藥物的寒熱、陰陽屬性相互調和,可使諸藥氣味調和, 寒熱同行, 攻補并施,作用于同一樞機,更好地起到和解少陽的作用。其實在《傷寒論》中除了寒熱錯雜痞證的四方外,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桂枝干姜湯都有去滓再煎的要求,其意義是一樣的。
3驗案舉隅
(1)患者某,女,51歲,2014年7月9日初診?;颊呶鸽洳棵洕M不適,大便時干時稀,有腎結石病史,脈沉緊,舌淡紅苔白。診斷:脘痞,大便溏結不調,脾虛濕滯。處方:半夏瀉心 湯 加 減,方 藥 如 下:制 附 片 10g,法 半 夏10g,桂枝10g,白芍10g,炮姜15g,炙甘草15g,黃連3g,黃芩5g,黨參20g,金錢草20g。6劑,水煎服,每日1劑。復診時患者自訴諸癥減輕,守原方加減調理而愈。[7]
按:患者胃脘部脹滿不適說明有氣機阻滯,大便時干時稀、脈沉,說明脾胃陽虛,不能平穩(wěn)的運化水谷。舌象淡紅苔白說明患者體內有濕邪內斂。故診斷為脾虛濕滯型的痞證,故用半夏瀉心湯加減方治療,我們都知道根據(jù)中藥的十八反中,附子與半夏不能同用,而方中比較有趣的是將半夏和附子同量同用。實際上,這樣的配方并非首次,早在《金匱要略》的附子粳米湯中就出現(xiàn)過,附子與半夏同用辛散的力量更強,溫陽除濕效佳。黃連黃芩苦寒能夠泄熱,黨參補中益氣,桂枝、炮姜辛溫,能夠助陽化氣。白芍和炙甘草健運脾胃,因為患者有腎結石的病史,故加入治療結石病的常用藥金錢草。眾藥合用,標本兼治,增強了半夏瀉心湯原方的辛開苦降的作用,恢復了脾胃的正常運化功能。
(2)羅某某,女,35 歲,反復口腔潰瘍 5 年,服用清熱瀉火之藥, 反而加劇。詳詢其病情, 患者平素饑飽不均,寒熱不調。常自覺胃脘痞滿,大便稀干不等,溲黃,納差, 舌紅, 苔白膩, 脈濡。觀其脈癥, 此乃脾胃和,寒熱錯雜,升降失調, 火邪上炎, 寒邪于下。治以健不脾和胃、清上溫下為法,擬半夏瀉心湯加減。擬方: 法半夏 6 g,干姜 6 g, 黃芩 10 g, 黃連 10 g, 黨參 10 g, 白術10 g,茯苓 10 g,山藥 10 g,炙甘草 6 g,3 劑。二診: 3 劑后口腔潰瘍明顯好轉,胃脘脹滿亦有改善。繼續(xù)擬原方3 劑。三診: 口腔潰瘍痊愈,胃脘脹滿癥狀消。[8]
按:一般看到口腔潰瘍,第一反應都是“上火了”,但并不是唯一的原因,根據(jù)患者的生活史,饑飽不均,寒熱不調,很容易損傷到脾胃的正常運化功能,而脾開竅于口唇,故口腔潰瘍時常發(fā)作,患者會感覺胃脘痞滿。舌苔白膩則說明濕邪的存在。所以單純使用清熱瀉火藥是不夠的,唯有寒熱并投,氣機升降有調,方能使痞開結散,津液輸布而陰火自降,口糜自除。[9]
4現(xiàn)代臨床應用
半夏瀉心湯治療的心下痞型主要包括:①胃或黏膜病變,如炎癥、充血、潰瘍、糜爛等使病灶神經(jīng)末梢受到刺激,產(chǎn)生痞滿之感;②胃壁張力異常、胃動力不足、排空減慢導致的心下痞感覺;③幽門部位出血、水腫等導致狹窄,食物排出困難而產(chǎn)生痞滿感覺。[10]??傊?,現(xiàn)代臨床中,半夏瀉心湯廣泛應用于消化道疾病的治療,但已不局限于“但滿而不痛”,“嘔而腸鳴,心下痞”的癥狀。研究表明該方具有胃動力作用, 能雙向調節(jié)胃腸運動,幫助消化、保護消化道黏膜,以及鎮(zhèn)痛、利膽、提高機體免疫等多種藥理學作用.[11]故只要是由于脾胃升降失常,上熱下寒,燥濕不濟,痰濁內生,氣血不和等引起的疾病,如:口瘡、吞酸、呃逆、胃痞、胃脘痛、嘔吐、腹痛、泄瀉、消渴、虛勞、眩暈、心悸胸痹等皆可使用半夏瀉心湯。
參考文獻
[1]郝萬山 . 郝萬山傷寒論講稿[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 179.
[2]《傷寒論》痞證探析[J].天津中醫(yī)藥,2015.6(7):417-418.
[3]溫武兵.半夏瀉心湯配伍規(guī)律初探.[J]北京市公安醫(yī)院 ,2001:9.
[4]段富津.方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4:5.
鄧中甲.方劑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2:5.
[5]葉天士 .臨證指南醫(yī)案[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76. 243.
[6]田軍軍 ,劉瑩 ,馮廣義 .中藥湯劑煎煮法和有效成分溶出率關系探討[J].吉林中醫(yī)藥 , 2008; 28(5): 373- 374.
[7]喬珊,李秀麗,萬維海. 半夏瀉心湯加減治療痞證的臨床應用[J].方藥應用中國民間療法,2015;23(4):30.
[8][9]黎線美,楊曉軍.淺談許鑫梅教授對半夏瀉心湯的臨床應用[J] .光明中醫(yī),2016 ;31(20):2938.
[10] 金巖,鄧健男,李沛清.半夏瀉心湯臨床應用研究進展[J].亞太傳統(tǒng)醫(yī)學,2015:11(2):58.
[11]張保國,劉慶芳.半夏瀉心湯現(xiàn)代研究與臨床應用[J].中成藥,2011:33(2):320.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