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元 讀(jiè yuán),科舉制度中鄉(xiāng)試第一名,唐制,
舉進士者均由地方解送入京,后世相沿,乃有此名。唐制,舉進士者皆由地方解送入試,故后世稱鄉(xiāng)試第一名為解元。如世稱明代唐寅為唐解元。亦稱“解首”。明清科舉制度,分為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鄉(xiāng)試為省一級考試,考試合格者為舉人,第一名為解元;會試是舉人在京城參加的全國統(tǒng)一考試,考試合格者為進士。
進士
中國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意為可以進授
爵位之人。此稱始見于《禮記·王制》。隋煬帝大業(yè)年間始置進士科目。唐亦設此科,凡應試者謂之舉進士,中試者皆稱進士。元、明、清時,貢士經(jīng)殿試后,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
會試,即部級考試,在京城舉行、由禮部主持,每三年一次,各省的舉人以及國子監(jiān)的監(jiān)生皆可應考,合格者稱為“貢士”,也叫中式進士,其名額以300名為 常,第一名稱“會元”;四是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只試策問,當場交卷,參加者均稱為“進士”。出榜分為三甲:一甲是前三名:狀元、榜眼、探花,均賜進士 及第;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一甲可做翰林官,二、三甲經(jīng)“館選”合格后,還得進翰林院修業(yè)三年,再根據(jù)成績授官。嚴格的多次篩選,大體上保 證了公平競爭和擇優(yōu)選官。通過前兩種考試只是取得了參加更高一級考試的資格??贾羞M士者,不是馬上即可做官,也只是具備了做官的資格,做什么官,到什么地 方任職,還要由吏部。
明清兩代,凡屬歷經(jīng)舉人(乙榜)、進士(甲榜)出身的官員,稱“兩榜出身”或“科甲出身”,是最正牌、響亮的資格;如果是舉人,雖也能候選授官,但品級既低(多在知縣以下),候選亦難。
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婆e殿試時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 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tǒng)稱進士。通俗的 講,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進士及第。
探花
“探花”一名在唐代的科舉經(jīng)已出現(xiàn)。當時中
進士者會園游慶祝,稱“探花宴”。以進士中的年少貌美者為“探花使”,到各名園采摘鮮花,迎接狀元。北宋開始,進士必須經(jīng)過皇帝殿試,并且定立進士一甲只有三人。初時第一名稱狀元,第二、三名俱稱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狀元左右,如其兩眼。至北宋末年,只以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則稱探花。
以清朝情況而論,會試過關成為貢士,然后在太和殿舉行進士考試,頭名由皇帝點定,即是狀元,其次是榜眼和探花。這頭三名合稱“一甲進士”,可以得到“進士 出身”頭銜。只有這“一甲進士”在金殿唱名后立即按規(guī)定封授官職。狀元的職名叫作“翰林院修撰”,是個從六品官,榜眼和探花二人,則封授為“翰林院編修 ”,正七品官,是地道的芝麻官兒。
殿試取中的前三名進士,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
殿試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為定制。唐武則天時,試貢舉之士立于殿前,門下省長官奏狀,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稱為狀頭,也叫做狀元。自宋代起,沿用舊稱,以殿試第一甲第一名為狀元。狀元雖亦被稱狀頭,但已不算正式名稱了。
唐無榜眼,卻有探花郎。唐代新進士榜公布后,他們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動,以最年少者為探花郎;原意只是戲稱,與登第名次無關。宋代初期,以第一甲 第 二、第三名進士為榜眼。因為填進士榜時,狀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在進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體的眼部地位,所以稱作榜眼。北宋陳若拙并無文 才而取中第二名,人們都嘲笑他是「瞎榜」。
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進士改稱為探花,于是榜眼成為第二名的專名。因此說,狀元、榜眼、探花作為三鼎甲的三個專稱,合成于南宋。
太祖以后,學校與薦舉變得有名無實,科舉考試卻日益受重視。
明代的科舉,分鄉(xiāng)試、會試、殿試三階段。學校生員(秀才)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參加會考,教做鄉(xiāng)試,錄取的人稱為舉人,第一名稱為解元。
舉人和國子監(jiān)的監(jiān)生在隔年春天到禮部應考,稱為會試,錄取的稱為進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同年再由天子親自在殿上出題測驗進士,稱為殿試或廷試,把會試錄取的進士分為三等:一甲三人,分別稱為狀元、榜眼和探花;二、三甲若干人,第一名都叫傳臚。
所謂「三元及第」就是指一連考了解元、會元、狀元三個第一名
進士一詞始于隋煬帝之設進士科 進士第一名稱狀元,又稱“魁甲”第二名稱榜眼 第三名稱探花
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試制度,即在吏部考試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級的考試,決定錄取的名單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門生”。殿 試后,舉行皇帝宣布登科進士名次的典禮,并賜宴瓊林苑,故稱瓊林宴。殿試第一名稱榜首,第二、三名稱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稱狀元。南宋以后,第一名稱狀 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宋哲宗時,將進士分為經(jīng)義、詩賦兩科,分別舉行考試,經(jīng)義進士以經(jīng)義定取舍,詩賦進士以詩賦定去留。宋代的??瓶荚嚪譃?州府試、禮部試、殿試三級。州府試稱解試,禮部試稱省試,殿試帶有復雜的性質(zhì)。宋代在正科之外,還設立恩科。連續(xù)考十五場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辦法, 賜予本科出身。
榜眼
榜眼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在殿試中,取得進士第
二名的名稱,與第一名狀元,第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其名始于北宋初。初時第一名稱狀元,第二、三名俱稱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狀元左右,如其兩眼。至北宋末年,只以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則稱探花。榜眼這名稱跟狀元、探花一樣,其實都是社會上習慣使用。在正式發(fā)放的金榜之上,只會稱進士一甲第一名,一甲第二名,一甲第三名。
狀元
科舉考試以名列第一者為狀元,狀元是中國的特產(chǎn),是中國科舉制度諸多名詞中最為炫耀的一個。科舉制選狀元肇基于隋,確立于唐,完備于宋。從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舉考試開始,至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間歷代王朝共選拔了文狀元654名,武狀元185名 。
會試中舉的貢士,在太和殿舉行進士考試,頭名由皇帝點定,即是狀元,其次是榜眼和探花。這頭三名合稱“一甲進士”,可以得到“進士出身”頭銜。只有這“一 甲進士”,在金殿唱名后立即按規(guī)定封授官職。狀元的官名叫“翰林院修撰”,是個六品官,榜眼和探花二人,則封授為“翰林院編修”,正七品官,是地道的芝麻 官兒。
清朝 榜眼探花一覽表 狀元——榜眼——探花
[順治三年丙戌科]
傅以漸、呂纘祖、李奭棠
[順治四年丁亥科]
呂宮、程芳朝、蔣超
[順治六年己丑科]
劉子壯、熊伯龍、張?zhí)熘?
[順治九年壬辰科]
鄒忠倚、張永祺、沈荃
[順治九年滿榜]
麻勒吉、折庫納、巴海
[順治十二年乙未科]
史大成、戴王綸、秦鉽
[順治十二年滿榜]
圖爾宸、查親、索泰
[順治十五年戊戌科]
孫承恩、孫一致、吳國對
[順治十六年己亥科]
徐元文、華亦祥、葉方藹
[順治十八年辛丑科]
馬世俊、李仙根、吳光
[康熙三年甲辰科]
嚴我斯、李元振、秦弘
[康熙六年丁未科]
繆彤、張玉裁、董訥
[康熙九年庚戌科]
蔡啟僔、孫在豐、徐乾學
[康熙十二年癸丑科]
韓菼、王度心、徐秉義
[康熙十五年丙辰科]
彭定求、胡會恩、翁叔元
[康熙十八年己未科]
歸允肅、孫卓、茆薦馨
[康熙二十一年壬戌科]
蔡升元、吳涵、彭寧求
[康熙二十四年乙丑科]
陸肯堂、陳元龍、黃夢麟
[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
沈廷文、查嗣韓、張豫章
[康熙三十年辛未科]
戴有祺、吳昺、黃叔琳
[康熙三十三年甲戌科]
胡任輿、顧圖河、顧悅履
[康熙三十六年丁丑科]
李蟠、嚴虞敦、姜宸英
[康熙三十九年庚辰科]
汪繹、季愈、王露
[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
王式丹、趙晉、錢名世
[康熙四十五年丙戌科]
王云錦、呂葆中、賈國維
[康熙四十八年己丑科]
趙熊詔、戴名世、繆沅
[康熙五十一年壬辰科]
王世琛、沈樹本、徐葆光
[康熙五十二年恩科]
王敬銘、任蘭枝、魏廷珍
[康熙五十四年乙未科]
徐陶璋、繆曰藻、傅王露
[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科]
汪應銓、張廷璐、沈錫輅
[康熙六十年辛丑科]
鄧種岳、吳文煥、程元章
[雍正元年恩科]
于振、戴瀚、楊炳
[雍正二年甲辰科]
陳悳華、王安國、汪德容
[雍正五年丁未科]
彭啟豐、鄧啟元、馬宏琦
[雍正八年庚戌科]
周 、沈昌宇、梁詩正
[雍正十一年癸丑科]
陳倓、田志勤、沈文鎬
[乾隆元年丙辰科]
金德瑛、黃孫懋、秦蕙田
[乾隆二年恩科]
于敏中、林枝春、任端書
[乾隆四年己未科]
莊有恭、涂逢震、秦勇均
[乾隆七年壬戌科]
金甡、楊述曾、湯大紳
[乾隆十年乙丑科]
錢維城、莊存與、王際華
[乾隆十三年戊辰科]
梁國治、陳柟、汪廷嶼
[乾隆十六年辛未科]
吳鴻、饒學曙、周灃
[乾隆十七年恩科]
秦大士、范棫士、盧文弨
[乾隆十九年甲戌科]
莊培恩、王鳴盛、倪承寬
[乾隆二十二年丁丑科]
蔡以臺、梅立本、鄒奕孝
[乾隆二十五年庚辰科]
畢沅、諸重光、王文治
[乾隆二十六年恩科]
王杰、胡高望、趙翼
[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科]
秦大成、沈初、韋謙恒
[乾隆三十一年丙戌科]
張書勛、姚頤、劉躍云
[乾隆三十四年己丑科]
陳初哲、徐天柱、陳嗣龍
[乾隆三十六年恩科]
黃軒、王增、范衷
[乾隆三十七年壬辰科]
金榜、孫辰東、俞大猷
[乾隆四十年乙未科]
吳錫齡、汪鏞、沈清藻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科]
戴衢亨、蔡廷衡、孫希旦
[乾隆四十五年恩科]
汪如洋、江德量、程昌期
[乾隆四十六年辛丑科]
錢棨、陳萬青、汪學金
[乾隆四十九年甲辰科]
茹棻、邵瑛、邵玉清
[乾隆五十二年丁未科]
史致光、孫星衍、董教增
[乾隆五十四年己酉科]
胡長齡、汪廷珍、劉鳳誥
[乾隆五十五年恩科]
石韞玉、洪亮吉、王宗誠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
潘世恩、陳云、陳希曾
[乾隆六十年恩科]
王以銜、莫晉、潘世璜
[嘉慶元年丙辰科]
趙文楷、汪守和、帥承瀛
[嘉慶四年己未科]
姚文田、蘇兆登、王引之
[嘉慶六年恩科]
顧皋、劉彬士、鄒家燮
[嘉慶七年壬戌科]
吳廷琛、李宗昉、朱士彥
[嘉慶十年乙丑科]
彭浚、徐颋、何凌漢
[嘉慶十三年戊辰科]
吳信中、謝階樹、石承藻
[嘉慶十四年恩科]
洪瑩、廖金城、張岳崧
[嘉慶十六年辛未科]
蔣立鏞、吳毓英、吳廷珍
[嘉慶十九年甲戌科]
龍汝言、祝慶蕃、伍長華
[嘉慶二十二年丁丑科]
吳其浚、凌泰封、吳清鵬
[嘉慶二十四年恩科]
陳沆、楊九畹、胡達源
[嘉慶二十五年庚辰科]
陳繼昌、許乃普、陳鑾
[道光二年恩科]
戴蘭芬、鄭秉恬、羅文俊
[道光三年癸未科]
林召棠、王廣蔭、周開麒
[道光六年丙戌科]
朱昌頤、賈楨、帥方蔚
[道光九年己丑科]
李振鈞、錢福昌、朱蘭
[道光十二年恩科]
吳鐘駿、朱鳳標、季芝昌
[道光十三年癸巳科]
汪鳴相、曹履泰、蔣元溥
[道光十五年乙未科]
劉繹、曹聯(lián)桂、喬晉芳
[道光十六年恩科]
林鴻年、何冠英、蘇敬衡
[道光十八年戊戌科]
鈕福保、金國均、江國霖
[道光二十年庚子科]
李承霖、馮桂芳、張百揆
[道光二十一年恩科]
龍啟瑞、龔寶蓮、胡家玉
[道光二十四年甲辰科]
孫毓桂、周學浚、馮培元
[道光二十五年恩科]
蕭錦忠、金鶴清、吳福年
[道光二十七年丁未科]
張之萬、袁績懋、龐鐘璐
[道光三十年庚戌科]
陸增祥、許其光、謝增
[咸豐二年恩科]
章鋆、楊泗孫、潘祖蔭
[咸豐三年癸丑科]
孫如僅、吳鳳藻、呂朝瑞
[咸豐六年丙辰科]
翁同龢、孫毓汶、洪昌燕
[咸豐九年己未科]
孫家鼐、孫念祖、李文田
[咸豐十年恩科]
鐘駿聲、林彭年、歐陽保極
[同治元年壬戌科]
徐郙、何金壽、溫忠翰
[同治二年恩科]
翁曾源、龔承鈞、張之洞
[同治四年乙丑科]
崇綺、于建章、楊霽
[同治七年戊辰科]
洪鈞、黃自元、王文在
[同治十年辛未科]
梁燿樞、高岳崧、郁昆
[同治十三年甲戌科]
陸潤庠、譚宗浚、黃貽楫
[光緒二年恩科]
曹鴻勛、王賡榮、馮文蔚
[光緒三年丁丑科]
王仁堪、余聯(lián)沅、朱賡飏
[光緒六年庚辰科]
黃思永、曹詒孫、譚鑫振
[光緒九年癸未科]
陳冕、壽耆、管廷獻
[光緒十二年丙戌科]
趙以炯、鄒福保、馮煦
[光緒十五年己丑科]
張建勛、李盛鐸、劉世安
[光緒十六年恩科]
吳魯、文廷式、吳蔭培
[光緒十八年壬辰科]
劉福姚、吳士鑒、陳伯陶
[光緒二十年恩科]
張謇、尹銘綬、鄭沅
[光緒二十一年乙未科]
駱成驤、喻長霖、王龍文
[光緒二十四年戊戌科]
夏同龢、夏壽田、俞陛云
[光緒二十九年癸卯科]
王壽彭、左霈、楊兆麟
[光緒三十年恩科]
劉春霖、朱汝珍、商衍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