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方始于東漢·張仲景,因其療效卓越,用之得當(dāng),常收一劑知,二劑已之效,故學(xué)者無計其數(shù),自仲景而下,經(jīng)方代有發(fā)展,此搜集歷代名醫(yī)化裁之經(jīng)方,以供醫(yī)者參閱,并可使醫(yī)者在臨證時舉一反三,并可收“左右逢源”之效。
第一章 桂枝湯類
見于《傷寒論》、《金匱要略》的如下:
1、桂枝湯
2、桂枝加附子湯
3、桂枝加桂湯
4、桂枝去芍藥湯
5、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6、桂枝加濃樸杏仁湯
7、小建中湯
8、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
9、桂枝甘草湯
10、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11、桂枝麻黃各半湯
12、桂枝二麻黃一湯
13、桂枝二越婢一湯
14、桂枝去桂加茯苓白術(shù)湯
15、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
16、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
17、桂枝加葛根湯
18、桂枝加芍藥湯
19、桂枝加大黃湯
20、當(dāng)歸四逆湯
21、黃芪桂枝五物湯
22、桂枝加黃芪湯
以上經(jīng)方,亦舉大端,其意義詳見《傷寒論》、《金匱要略》,此不贅述。
演繹之方
1、桂枝加川芎防風(fēng)湯
處方: 桂枝1兩半,芍藥1兩半,生姜1兩半,甘草1兩,防風(fēng)1兩,川芎1兩,大棗6枚。
制法: 上銼細(xì)。
功能主治: 柔痙,發(fā)熱、自汗,而不惡寒者。
用法用量: 每服1兩,水3盞,煎至1盞半,去滓溫服。
摘錄《此事難知》
2、桂枝人參黃耆湯
處方: 人參3錢,黃耆3錢(炙),桂枝3錢,甘草2錢(炙),當(dāng)歸3錢,茯苓3錢,丹皮3錢。
功能主治: 癰疽膿泄熱退,營衛(wèi)雙虛者。
用法用量: 水煎大半杯,溫服。
摘錄: 《四圣心源》卷九
3、桂枝加人參附子湯
處方: 桂枝1兩半,白芍1兩半,甘草(炙)1兩,附子(炮)半個,人參1兩半。
功能主治: 陽虛,腠理不固,惡寒自汗,脈浮虛。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加生姜3片,大棗1枚,水煎服。
摘錄: 《金匱翼》卷三
4、桂枝加參湯
處方: 桂枝3錢,芍藥3錢,人參2錢,甘草1錢,姜3片,棗2枚。
功能主治: 汗后及霍亂后,身痛脈沉。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摘錄: 《醫(yī)學(xué)入門》卷四
5、桂枝加味湯
處方: 桂枝湯加澤瀉、川烏(炮)、青鹽茴香各等分。
功能主治: 外腎吊痛,自左乳根起,如蜘蛛絲許,吊縮外腎,拘攣不得屈伸,其脈沉弦緊澀。
用法用量: 水煎服。再用炮附子、葫蘆巴(酒炒)、川楝肉(炒)、茴香(炒),4味等分為末,酒煮豮豬腰子,去筋膜,研細(xì),入酒少許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0-50丸,食前送下。
摘錄: 《普濟(jì)方》卷二四九
6、桂枝加干姜湯
處方: 桂枝1兩,白芍藥(一云白術(shù))半兩,干姜半兩,炙甘草4錢。
功能主治: 寒癥冷結(jié)。
用法用量 :上?咀。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 《云岐子脈訣》
7、桂枝加歸芍湯
處方: 桂枝 芍藥 甘草 當(dāng)歸 生姜 大棗等量 芍藥倍用
功能主治: 治腎瘧。腰脊痛,大便難,手足寒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 《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五
8、桂枝加當(dāng)歸湯
處方: 桂枝 赤芍 甘草 生姜 大棗 當(dāng)歸
功能主治: 養(yǎng)血和營,溫經(jīng)通絡(luò)。治脫疽、凍瘡等由于營血不足,寒濕凝滯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中醫(yī)外科學(xué)講義》
9、桂枝加當(dāng)歸茯苓湯
處方: 桂枝、白芍、甘草(炙)、當(dāng)歸、茯苓、生姜、大棗。
功能主治: 瀉腎補(bǔ)心。主奔豚。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
摘錄: 《外科證治全書》卷四
10、桂枝加知母石膏升麻湯
處方: 桂枝湯內(nèi)加知母4錢半,石膏4錢半,升麻2錢。
功能主治: 熱病。
用法用量: 夏至后用。
摘錄: 《傷寒圖歌活人指掌》卷四
11、桂枝加耆術(shù)湯
處方: 黃耆3錢(蜜炙),桂枝3分,白術(shù)1錢半(炒),白芍1錢半(酒炒),甘草5分(炙),生姜2片,大棗3枚。
功能主治: 多汗,脈弦軟者。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溫服。
各家論述: 脾肺兩虧,清陽不能敷布,而衛(wèi)氣不密,故腠理空疏,汗出不止焉。黃耆補(bǔ)中固衛(wèi),白術(shù)燥濕健脾,白芍?jǐn)筷幒蜖I血,桂枝行陽溫衛(wèi)氣,炙草緩中益胃,姜、棗調(diào)營和衛(wèi)也。水煎溫服,使脾肺氣強(qiáng),則營衛(wèi)調(diào)和,而腠理致密,安有汗不止之患。此補(bǔ)中實表之劑,為表虛多汗之專方。
摘錄: 《醫(yī)略六書》卷二十
12、桂枝加芍藥防風(fēng)防己湯
處方: 桂枝1兩半,防風(fēng)1兩,防己1兩,芍藥3兩,生姜1兩半,大棗6枚。
制法: 上銼細(xì)。
功能主治: 痙病,發(fā)熱、脈沉細(xì)而腹痛者。
用法用量: 每服1兩,以水3盞,煎至1盞半,去滓溫服。
摘錄: 《此事難知》
13、桂枝加葛根瓜蔞湯
別名: 桂枝加葛根瓜萎根湯
處方: 桂枝2錢半,芍藥2錢半,葛根2錢半,栝樓根2錢半。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柔痙有汗。
用法用量: 桂枝加葛根瓜萎根湯(《普濟(jì)方》卷一三二)?!镀諠?jì)方》有生姜七片、大棗二枚?!秱畯V要》有甘草。
摘錄: 《此事難知》
14、桂枝加附子紅花湯
處方: 桂枝2兩半,芍藥1兩半,生姜1兩半,甘草1兩(炙),附子(炮)5錢,紅花5錢。
制法: 上銼細(xì)。
功能主治: 婦人傷寒,太陽標(biāo)與少陰本病,表虛自汗身涼,四肢拘急,脈沉而遲,經(jīng)水適斷。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醫(yī)學(xué)綱目》引作“桂枝加附紅花湯”。
摘錄: 《云岐子保命集》卷下
15、桂枝加附桂湯
處方: 桂枝3錢,白芍3錢,甘草(炙)2錢,附子(生)1錢,肉桂(去粗)1錢,生姜3錢,大棗2枚。
功能主治: 太陽傷寒,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為風(fēng),大為陰虛,風(fēng)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其證自汗出,小便數(shù),心煩,微惡寒,腳攣急。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覆取微汗。
摘錄: 《傷寒瘟疫條辨》卷五
16、桂枝加黃耆知母石膏湯
處方: 桂枝湯加黃耆4錢半,知母4錢半,石膏4錢半。
功能主治: 瘧疾。
摘錄: 《丹溪心法》卷二
17、桂枝去芍藥加皂莢湯
別名: 桂枝皂莢湯
處方: 桂枝3兩,生姜3兩,甘草2兩,皂莢1挺,大棗12枚。
功能主治: 肺痿吐涎沫不止。
用法用量: 桂枝皂莢湯(《赤水玄珠》卷七)。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桂枝湯和營衛(wèi)藥,《千金》去芍藥之酸收;參入皂莢1味,即《金匱》皂莢丸,不用蜜丸,而入湯液,然不若用湯送丸,不使皂莢之味棘喉,尤為得宜。此唯肥盛多濕濁垢支塞肺胃者,方為合劑;若瘦人津液素槁,雖有痰血,亦難勝皂莢之蕩滌也。
摘錄: 《千金》卷十七
18、桂枝參耆煎
處方: 桂枝2錢,太子參2錢,生耆2錢,白芍2錢,白術(shù)2錢,新會皮8分,炙甘草5分,浮小麥5錢,麻黃根3錢(醋炒)。
功能主治: 止汗固脫。主傷寒過汗、誤汗,自汗不止、氣脫者。
摘錄: 《重訂通俗傷寒論》引盧氏方
19、桂枝參苓湯
處方: 桂枝3錢,芍藥3錢,人參2錢,茯苓2錢,甘草1錢。
功能主治: 汗、吐、下后,胃虛而噦,怫郁面赤。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棗,水煎,溫服。
摘錄: 《醫(yī)學(xué)入門》卷四
20、桂枝合白虎湯
處方: 桂枝、芍藥、石膏(煅)、知母(生)、甘草(生)、粳米。
功能主治: 風(fēng)溫,壯熱多汗,身重睡鼾。
用法用量: 引用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 《金鑒》卷五十三
21、桂枝合補(bǔ)血湯
別名: 桂枝補(bǔ)血湯、當(dāng)歸補(bǔ)血湯合桂枝湯
處方: 桂枝、芍藥、甘草(炙)、當(dāng)歸、黃耆。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傷血病痙。男子患金瘡,傷血過多而成痙證者。
用法用量: 桂枝補(bǔ)血湯(《醫(yī)家四要》卷三)、當(dāng)歸補(bǔ)血湯合桂枝湯(《醫(yī)學(xué)摘粹》)。
摘錄: 《醫(yī)鈔類編》卷十七引《金鑒》
22、桂枝四七湯
處方: 桂枝 白芍藥 半夏(制)各30克白茯苓 厚樸(制)枳殼(制)甘草(炙)各15克 人參 紫蘇各7.5克
制法: 上藥銼碎。
功能主治: 治外感風(fēng)冷,內(nèi)有寒邪,心腹作痛。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加生姜7片,大棗2個同煎,空腹時服。
摘錄: 《仁齋直指》卷六
23、桂枝四物湯
處方: 當(dāng)歸 熟地 川芎各6克白芍9克(炒)桂枝9克 甘草(炙)3克
功能主治: 治婦人經(jīng)來,外感風(fēng)寒,發(fā)熱有汗者。
用法用量: 加生姜、大棗,水煎服。
摘錄: 《醫(yī)宗金鑒》卷四十四
24、桂枝地黃湯
處方: 桂枝3錢,芍藥3錢,生地3錢,阿膠3錢,當(dāng)歸3錢,甘草2錢。
功能主治: 肝燥舌卷。
用法用量: 水煎大半杯,溫服。
注意: 若中風(fēng)強(qiáng)舌語拙,或雜證舌萎言遲,皆脾腎濕寒,不宜清涼滋潤,勿服此方。
摘錄: 《四圣心源》卷八
25、桂枝地黃阿膠湯
處方: 甘草2錢,地黃3錢,阿膠3錢,當(dāng)歸3錢,桂枝3錢,芍藥3錢,茯苓3錢,丹皮3錢。
功能主治: 妊娠血下腹痛者。
用法用量: 水煎大半杯,溫服。
摘錄: 《四圣心源》卷十
26、桂枝姜砂湯
處方: 茯苓3錢,澤瀉3錢,桂枝3錢,芍藥3錢,甘草3錢(炙),砂仁1錢(炒,研),干姜3錢。
功能主治: 氣臌。
用法用量: 水煎大半林,入砂仁略煎,去滓,入西瓜漿1湯匙,溫服。
膀胱濕熱,小便紅澀者,加梔子清之。
摘錄: 《四圣心源》卷五
27、桂枝姜苓湯
處方: 芍藥4錢,桂枝1錢,干姜3錢,甘草2錢,玄參3錢,茯苓3錢。
功能主治: 脾胃濕寒,膽火上炎,而生口瘡者。
用法用量: 水煎大半杯,溫服。
摘錄: 《四圣心源》卷八
28、桂枝姜苓阿膠湯
處方: 茯苓3錢,桂枝3錢,甘草2錢,生姜3錢,阿膠3錢,(炒,研),白芍3錢,當(dāng)歸3錢,川芎3錢。
功能主治: 虛寒腰痛。
用法用量: 水煎大半杯,溫服。
摘錄: 《醫(yī)學(xué)摘粹》
29、桂枝歸苓湯
處方桂枝3錢,芍藥3錢,甘草2錢,當(dāng)歸3錢,茯苓3錢,川芎2錢,生姜3錢。
功能主治: 中風(fēng),血分虛而左半偏枯者。
用法用量: 水煎大半杯,溫服。
中下寒,加干姜、附子。
摘錄: 《醫(yī)學(xué)摘粹》
30、桂枝當(dāng)歸桃仁湯
處方: 桂枝3錢,芍藥3錢,當(dāng)歸3錢,桃仁3錢,甘草2錢,茯苓3錢,川芎3錢,紅花3錢。
功能主治: 婦人經(jīng)脈閉結(jié),經(jīng)血凝滯而不行。
用法用量: 水煎大半杯,溫服。
上熱,加黃芩;中寒,加干姜;中氣不足,加人參;血塊堅硬,加鱉甲、(庶蟲)蟲;脾郁,加砂仁。
摘錄: 《醫(yī)學(xué)摘粹》
31、桂枝瓜蔞首烏湯
處方桂枝3錢,芍藥3錢,甘草2錢,瓜蔞根3錢,首烏3錢,生姜3錢,大棗3枚。
功能主治 風(fēng)傷衛(wèi)氣而病柔痙,發(fā)熱汗出者。
用法用量 水煎大半杯,溫服。
摘錄《四圣心源》卷十
32、桂枝紅花湯
處方: 桂心3兩,芍藥3兩,甘草(炙)3兩,紅花1兩。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婦人傷寒,發(fā)熱惡寒,四肢拘急,口燥舌干,經(jīng)脈凝滯,不得往來。熱入血室及結(jié)胸。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加生姜4片,大棗2枚,煎至7分,去滓服,良久再服。汗出而解。
摘錄: 《活人書》卷十九
33、桂枝茯苓人參湯
處方: 人參3錢,甘草2錢,茯苓3錢,桂枝3錢,生姜3錢,大棗3枚。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陽虛郁冒。
用法用量: 水煎大半杯,溫服。
摘錄: 《四圣心源》卷十
34、桂枝防風(fēng)湯
處方: 嫩桂枝4.5克杭白芍6克北防風(fēng)4.5克炙甘草3克
功能主治: 治嬰幼兒傷寒初起,惡寒發(fā)熱,體重面黃,或面白喘急,口中氣熱,呵欠煩悶。
用法用量: 上作一劑。加老生姜3克大紅棗5枚,水煎,熱服。
有痰,加北芥子3克,有嘔吐,加陳皮、半夏各3克,熱多,加柴胡3克,胸緊氣急,加枳殼、桔梗各3克。
摘錄: 《幼幼集成》卷二
35、龜鹿桂枝湯
組成:龜腹版、鹿角霜、紫石英、當(dāng)歸身、杜仲、蓮須、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棗。
功用:帶下虛寒
出處:《女科證治約旨》卷二引曹仁伯方
36、烏蛇榮皮湯
組成:生地(黃酒浸)30g、當(dāng)歸30g、桂枝10g、赤芍15g、川芎10g、桃仁10g、紅花10g、丹皮15 紫草15g、首烏30g、蒺藜30g、白鮮皮30g、烏蛇肉(蜜丸先吞)30g、炙草10g、鮮生姜10片、大棗10枚。
功用:方中桃紅四物合桂枝湯,定風(fēng)丹(首烏、蒺藜對藥)丹皮、紫草涼血解毒;白蘚皮苦咸,對濕熱黃疸,兼見全身瘙癢者,對癥方加入30克。治皮毛肌肉諸疾,主諸風(fēng)頑癬、皮膚不仁、風(fēng)瘙隱疹、疥癬麻風(fēng)、白癜風(fēng)、瘰疬惡瘡、風(fēng)濕頑痹、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實是一切皮膚頑癥特效藥。方中四物合桂枝湯,養(yǎng)血潤燥,活血祛瘀,通調(diào)營衛(wèi)。本方可治15種皮科頑癥:鵝掌風(fēng),牛皮癬,神經(jīng)性皮炎,花斑癬,白癜風(fēng),疣,青霉素過敏性皮炎,過敏性濕疹,黃水瘡,頑癥,斑禿,皮膚劃痕癥,臁瘡(下肢潰癥),過敏性紫癜痼疾,黃褐斑,局限性皮肌炎,瘡毒內(nèi)攻。
提示 一切皮膚病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整體氣血失調(diào),“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然后風(fēng)、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或長期接觸有害物質(zhì),諸多外因趁虛襲人而致病。則治皮之道,首當(dāng)著眼整體,從調(diào)燮五臟氣血入手。見皮治皮,永無愈期。
出處:《李可》驗方。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