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鑄造和捶揲
金箔:極薄的金片,是用皮革甚至紙張將經(jīng)過加工后的金片夾住再進(jìn)行反復(fù)捶打而成,這種薄薄的金片?!短旃ら_物》載:“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烏金紙內(nèi),竭力揮椎打成”,《物理小識》也載:“金箔,隔碎金以藥紙,揮巨斧捶之,金已箔而紙無損”。
從考古發(fā)掘看,金箔是先秦金質(zhì)器物中出土最多的一類,常稱“金葉”“金頁”等,稍厚的稱金片?;蛑苯影谄魑锏耐獗?即包金),或按照器物裝飾部位,把金箔剪裁成需要的形狀貼于器物的表面(即貼金)。金箔飾片形狀各異,有方形、長方形、三角形、菱形、圓形、半圓形、環(huán)形、條形、弓形、人面形、虎形等,金箔飾片的面積大小不一,厚度也各不同,有極簿的。
1953年安陽大司空村171號墓出土的薄金片,厚僅0.010±0.001毫米,金相組織的晶粒厚度大小不均勻,而且晶粒平直,說明經(jīng)錘鍛加工和退火處理。有的箔片上有陰刻的云雷紋、故事圖案等,還有一些有模壓的凹突紋。
河北井陘古墓出土的6件金片,捶制成鳥形,其上壓印蟠螭紋。
湖北曾侯乙墓出土金箔共計940片,均曾為裝飾物分別貼在其他器物上,因粘貼不牢,或器物受腐蝕,已大部分脫落而散見于各處。經(jīng)測定:其含金量在87—92%之間,最厚的0.738毫米,最薄的0.037毫米,一般在0.1—0.2毫米之間。同一片箔,中間部位與邊緣厚薄不一,一般中間厚邊緣薄,每平方厘米重量在20—30毫克之間。最厚與最薄者之間幾乎相差10倍,但制作比較精細(xì),特別是金箔表面很少見到因捶制不當(dāng)而產(chǎn)生的破裂、空洞等現(xiàn)象。
鴟梟形金飾片
西周 甘肅省禮縣秦國墓葬出土。以金箔剪裁而成,通身飾變形竊曲紋為翎毛,竊曲紋的余白中為形狀各異的鏤孔,使得鴟梟形象異常富麗。
[此貼子已經(jīng)被作者于2016-4-12 10:08:38編輯過]
3樓
玉之藍(lán)楓 發(fā)表于:2016-4-12 2:38:41
金箔裝飾的器物有銅器、玉石器、漆器、木器及衣帽等。
河南??h辛村M24號西周墓出土的包金銅獸頭一大一小,形制相同,大者長2.8厘米、寬2.8厘米,小者長2.4厘米、寬2.6厘米,銅獸頭刻鏤精細(xì),外包金箔薄勻,花紋畢露。殷墟侯家莊M1003號墓翻葬坑中出土的6枚包金銅泡,是用圓形金片的周邊折入銅泡的背面,使金箔牢固地包在泡面上的,方法十分巧妙,此為金箔飾銅器數(shù)例。
河北藁城臺西村M14號商墓出土的漆盒上貼有金箔,厚不到1毫米,箔片殘存半圓形,正面陰刻云雷紋,背面遺有朱漆痕跡。北京房山琉璃河M1043號西周墓出土的漆觚,器身上中下貼有三道金箔,下兩道金箔上還鑲嵌有綠松石,加上朱地紋飾,整個器物看上去三色相輝,這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一件金平脫器。安徽壽縣春秋晚期蔡侯墓出土金箔12片,其中一部分出于墓兩側(cè),有圓形、云形、燕尾形等,多是貼在漆皮上的。山東沂水劉家店春秋中期墓出土的嵌金漆勺上嵌有三角形、菱形壓花金箔。河南信陽長臺關(guān)1號楚墓出土兩件繁纓座,為木胎漆器,其正面的某些花紋部分就貼有金葉。這是漆器貼金的5例。
木器貼金的出土物較多。河南安陽大司空時M175號殷墓車馬坑輿上中間有3片重疊一起的圓形金片飾,直徑為l2厘米,有可能是傘蓋上的裝飾。安陽小屯M20號殷墓車馬坑輿內(nèi)西部出金箔16片,金箔呈南北縱列,當(dāng)是鞭桿之飾。金片長5.5—6.5厘米、寬1—1.1厘米,總重3.9克。
此主題相關(guān)圖片如下:01300000178518122153131766151_s.jpg阿拉溝金飾
1976-1978年在天山腹地阿拉溝發(fā)現(xiàn)了震驚考古界的85座魚爾溝古墓葬群。
同墓出土有虎紋金牌和對虎紋金帶飾。這件金牌呈長橢圓形,獅子頷首,前腿平伸,后腿反轉(zhuǎn),顯得強(qiáng)健有力。肩胛和胯部飾螺旋紋,頸部鬃毛紋路清晰,并在頸、背交接處向上曲卷成半圓形,極具表現(xiàn)力。
4樓
玉之藍(lán)楓 發(fā)表于:2016-4-12 2:39:07
1995年甘肅禮縣大堡子西周晚期秦人墓出土的金飾片中,有金虎2件,鴟梟形金飾片8件,口唇紋鱗形金飾片26件、云紋圭形金飾片4件、獸面紋盾形金飾片2件、目云紋竊曲形金飾片2件,被推定為棺木上的裝飾。其金虎長4.1厘米、高16厘米、寬3~4厘米,鴟梟形金飾片高52厘米、寬32厘米。其紋路清晰,凸凹起伏,猶如青銅器鑄造出的紋樣。它在捶揲中似采取了加底襯式?jīng)_模等較高超的手段。
金箔貼于玉石器的器物也有出土。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一件玉虎,其眼睛處貼金箔以點睛。陜西扶風(fēng)強(qiáng)家M1號西周墓出土的綠松石柄形器1件,頂端排列整齊綠松石片,并束有一圈金箔片。河南洛陽北窯M74號西周墓出土玉柄形器的鞘飾上,也鑲嵌有金箔片。
河南輝縣固圍村東周魏國墓地出土的一件包金鑲玉嵌琉璃銀帶鉤,造型為當(dāng)時流行的琵琶式。長18.4厘米、中寬4.9厘米,底為銀托,面作包金構(gòu)成的蟠龍等浮雕圖像,并嵌心以白玉塊和琉璃珠。
葬墓中出土于死者身體貼近部位的,多為飾于衣帽上的金箔。如山西保德林遮峪村商墓出土的2件赤金弓形飾,形狀一樣,高、寬、厚各為11.1、26、0.5和13、29.1、0.5厘米,總重量是215克,含金量達(dá)95%。安徽壽縣春秋晚期蔡侯墓出土金箔12片,一部分出于墓主腰際,邊有穿孔,其上壓印花紋,當(dāng)為衣上裝飾。
東周龍形黃金飾片(見上圖),亦應(yīng)沿用金箔模壓成飾片,好比金龍剪影;半抽象,線條優(yōu)美,同樣簡拙和栩栩如生。
5樓
玉之藍(lán)楓 發(fā)表于:2016-4-12 2:47:08
此主題相關(guān)圖片如下:20e0a85bfb39107273cf9affdfb4ae46.jpg
三星堆博物館 虎形金飾片
此主題相關(guān)圖片如下:20130422111837257.jpg圓形飾直徑1.1厘米,厚0.07厘米。穿孔在圓心,器表略弧,器內(nèi)壁有細(xì)微磨痕
此主題相關(guān)圖片如下:20130422111955537.jpg盒高3.13厘米,寬2.97厘米,長9.43厘米,厚0.3厘米。橢圓形,無蓋,平底略外弧。近沿外有多處擦痕,器表曾作拋光處理,器壁不平整,有破損。
此主題相關(guān)圖片如下:20130422112026846.jpg蛙形飾長6.96厘米,寬6厘米,厚0.04厘米。器呈片狀,頭部呈尖桃形,并列一對圓眼。亞字形身,背部中間一脊線,前后四肢相對向內(nèi)彎曲,尾端尖。脊兩側(cè)飾對稱弦紋,由背脊處延至四肢,弦紋內(nèi)飾一排連珠紋。
魚形飾長4.9厘米,寬1.1厘米。柳葉形,頭部有一圓形小穿孔,身上鏨刻有魚刺紋和點紋。
此主題相關(guān)圖片如下:20130422112102731.jpg喇叭形器口徑9.8厘米,頂徑0.8厘米,厚0.04厘米,高2.74厘米。底面呈圓形,立面呈上小下大的喇叭形,頂上有一穿孔,周壁向下逐漸外侈。器較矮。
這批金器中射魚紋帶表面紋飾中魚紋的局部照片,可以清楚看到紋飾的加工痕跡。紋飾線條刻槽有翻邊曲線不流暢、走倒、缺筆等。射魚紋帶表面紋飾應(yīng)是刻劃形成。
用顯微鏡觀察這些金器,大部分在加工成形后,表面未進(jìn)行拋光處理。只有面具、喇叭形器、幾字形器和盒做過表面拋光處理,而且只拋光了外表面。面具外表面殘留拋光痕跡,內(nèi)表面粗糙,未作拋光。
6樓
玉之藍(lán)楓 發(fā)表于:2016-4-12 2:52:13
此主題相關(guān)圖片如下:51784822ha150db1ef2a8&690.jpg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出土的人形金飾片
此主題相關(guān)圖片如下:095131sj7c6krco8r040k4.jpg[此貼子已經(jīng)被作者于2016-4-17 17:06:23編輯過]
7樓
玉之藍(lán)楓 發(fā)表于:2016-4-12 10:17:09
四鳥繞日飾,可以看到靠近鏤空邊緣所殘留下的刻劃線條和飛鳥翅膀邊緣處的褶皺。應(yīng)首先是在成形的金薄片表面刻劃出整個圖案,然后繁復(fù)刻劃切割形成鏤空。每次的刻劃不可能與上次線條完全重合,以至留下多次刻劃的痕跡,造成鏤空處邊緣的褶皺和邊緣線條的不流暢。
8樓
玉之藍(lán)楓 發(fā)表于:2016-4-12 10:18:56
此主題相關(guān)圖片如下:7748553695f506cea3cc2bca.jpg
獸首形,張口怒目,頸間系有水波紋帶,頭后邊緣鑿有圓孔二,嘴下頷邊緣,亦有兩孔,通體蟠螭紋。此飾件是包鑲在銅獸首上的,背面還殘留銅片三小塊,知銅獸首當(dāng)是銅片制成,在上面包鑲金片。錘煉的方法壓成型。其飾紋與新鄭所出土銅器的花紋是一致的。
說明:中國歷史博物館藏 殘高15厘米,寬11.5厘米,重1.34千克 1923年河南新鄭出土。
9樓
玉之藍(lán)楓 發(fā)表于:2016-4-12 10:19:53
此主題相關(guān)圖片如下:1a02485c35a950c31b0ce5a3b56bbc56-2.jpg
虎噬羊紋金飾片 戰(zhàn)國 清水縣劉坪出土 長8.4-8.5厘米,寬5.5-5.7厘米。工藝技法采用常見的錘 法,在薄的金片的背面鏨刻虎形,正面隆起,邊緣剪切,四角有釘孔。虎呈蹲踞形,眼、鼻、耳、嘴、齒、爪部都十分清晰,虎張嘴,伸鉤狀前爪抓住一羊。猛獸捕咬家畜的構(gòu)思受鄂爾多斯式青銅牌飾題材的影響。
10樓
玉之藍(lán)楓 發(fā)表于:2016-4-12 10:20:44
此主題相關(guān)圖片如下:95fb1897dac2af78b9dbf9ba566a58b5-2.jpg
戰(zhàn)國 清水縣劉坪出土 縱5.3-5.7厘米,橫4.3-4.7厘米。系薄金片錘 呈蝶形,兩條龍交叉盤繞,龍首一側(cè)飾兩條小龍,龍尾一側(cè)飾一對小虎,作咬噬龍尾狀。龍身飾連珠紋,上部邊緣有釘孔兩個,下部邊緣有釘孔一個。動物糾結(jié)的紋樣源自鄂爾多斯。但龍頭圖案化十分明顯,與中原地區(qū)的龍頭表現(xiàn)方法基本一致。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