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化的今天,取暖已然不是問題,如空調、暖氣、暖寶寶等。不過在古代,在那個沒有電力、熱力技術的時代,我們的先人是如何度過漫漫的冬日的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古人的那些取暖神器。
毋庸置疑,在長達幾千年的古代,古人取暖的主要方法是烤炭火。
不論貧富,古人們都用炭火取暖,但是富裕人家所用的器具炭盆不僅精致考究,而且分工也很明確。與炭火盆配套使用的還有火盆架,富貴之家不惜用貴重的黃花梨來制作。
胤禛行樂圖 圍爐觀書
火盆可隨時點燃和熄滅,自由控制“供暖”時間和熱度,快速高效。聰明的古人還會合二為一:在火盆里燒松枝,可為居室添香;在火盆上澆點水,秒變“加濕器”。史料記載,火盆起源于黑龍江,據(jù)說是在三國時期開始使用的,已近2000年。
清代 火盆
清代 楠木如意足火盆架
炭盆的取暖方法可以說在古代相當普遍,但是這其中也有個問題,如果屋里想多放幾個炭盆,讓滿室都暖和起來,炭塵就會增多了,弄不好灰塵四起。
我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一到冬天,人們都會下意識地把手保護起來,手的溫度感受直接影響我們對于冷熱的判斷。于是,我們現(xiàn)在還能看到一些古人的“暖寶寶”——手爐。
清乾隆 掐絲琺瑯鎏金團鶴手爐
手爐是用來暖手的小火爐,爐外加罩,且精巧玲瓏、形狀多樣。甚至還可放在袖子里暖手,又被稱為“暖手爐”、“火籠”。
清乾隆 朱漆描金龍鳳紋手爐
手爐一般用銅制作,銅的導熱性能好,人們在橢圓形的銅質爐內放火或者是尚有余溫的灶灰,爐子外加罩,爐上加小提手,便于攜帶。
手爐在我國的歷史非常悠久,關于其起源,目前說法尚未一致,但可以明確的一點是,手爐在明清時期最為盛行。
既有手爐,那么肯定會有與之相對應的足爐。
足爐在體積上要比手爐大一些,是一種用錫或銅制成的扁瓶子,一般為南瓜狀,上方有一個帶螺帽的口子,熱水便從這里灌進去,灌滿熱水后放進被窩,這樣晚上睡覺就十分暖和。因此足爐也被稱為“腳婆”、“湯媼”、 “湯婆子”。
民國 銅錯花迎春圖腳爐
《紅樓夢》第九回中,描寫寶玉到學堂讀書:“腳爐手爐的炭也交出去了,你可著他們添”。從中可見,手爐、腳爐是大戶人家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身處冬季,除了裹上厚實的服裝外,最愜意的莫過于“宅”于家中享受暖氣熏人的愜意。所以,明代的文人李漁針對這樣一個問題,發(fā)明了一件神奇的家具——暖椅。
暖椅實為書桌與座椅的一種結合體,只是椅子下面設計了一個抽屜,抽屜里面放置炭爐,這樣一來全身就都不冷了。
李漁聲稱暖椅能把周身全部容納進去,暖椅前后各有一扇門,兩邊安有木板,臀部下面和腳下都裝有柵欄。
四出頭官帽冷暖椅
用柵欄是為了讓火氣進來,用木板則是讓暖氣完全保留下來,前后安門是為了前面進人后面進火。
有了暖椅以后,按說已經(jīng)愜意多了,可這還不夠。因為李漁發(fā)現(xiàn),在寫字的時候,硯臺的墨汁會結凍,也要想辦法增溫溶解才行。
于是,古人發(fā)明了暖硯。作為文房四寶之一,硯臺的造型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抄手硯”在宋代時候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
清康熙 五彩長方形瓷暖硯
人們將硯臺的底部掏空,前端和兩側留邊與硯堂相連,三邊如足,平整著地,手可插入,便于移動。
有的抄手硯掏空體積較大,遠遠超過了手掌的厚度,有近10厘米。在這個空間內,可以放一根小蠟燭,對墨汁緩緩地加熱。
明代 銅灑金鏤空暖硯
與今天化學試劑合成的墨汁不同,在古代,墨的原料包括煤煙、松煙、膠等,嚴格地說,墨水并不是液體。
墨塊用水溶解,也就是磨墨之后,是以膠體的狀態(tài)存在。因此,一旦研磨好的墨汁放置不用,很快就會凝固。
其實在古代就已經(jīng)有了暖寶寶,但是當時的暖寶寶并不像我們現(xiàn)在這樣便捷,而是采用熱傳遞的方式來實現(xiàn)取暖的,又稱為“湯婆子”。
湯婆子
“湯婆子”也稱“腳婆”,這類取暖用具和今天我們常用的暖水袋很相似,在“湯婆子”面灌入熱水,充滿熱水后放置被窩以提高溫度。
湯婆子外型有兩類,一類圓形,另一類橢圓形,一般說來橢圓形貴重些。過去手工制作的產(chǎn)品也是圓形易,橢圓形難,加之使用時橢圓形易裹易放,橢圓形就顯得高檔一些,尤其銅制的。
湯婆子
寒冬夜里,在被窩底下放一個“湯婆子”,就能一夜睡到天亮。這在古代,已經(jīng)算是非常舒適美好的事情了。
古代雖然沒有羽絨服,但各種裘皮大衣會輪番登場。在古代,用動物毛皮制成的“裘”是達官貴人必不可少的冬季御寒法寶。
裘衣是由羊、兔、狐、獺、貂等動物皮毛制成的皮衣。明朝以前棉花種植并不普遍,所以裘衣是御寒的最佳選擇。毛面向外,且裘外再罩一層“裼衣”,這是古人穿裘衣的標配。
在古代,窮一些的人穿不起裘,就穿“紙裘”。紙衣并非我們現(xiàn)代理解的易爛、易碎之物。古時的紙以樹皮為料,堅韌且厚,含有大量的植物纖維,抗拉力強,紙質密實,抗風抵寒效果奇好。
制紙的原材料充足,取之方便,制作工藝也簡單,沒有太多的技術含量,便宜耐用,是貧民最常用的制衣材料。唐宋時期,紙衣幾乎是平民階層的標準裝備,制作紙衣甚至還成了一門專門的行業(yè),有獨立的制作和漿洗作坊。
據(jù)考證,這種紙應該比較像是“無紡布”,它們都是纖維做成的薄片,未經(jīng)經(jīng)緯線的織造。
早在先秦時期,我國就已經(jīng)有火鍋了,但用的不是鍋,而是鼎,準確的叫法應該是“火鼎”。銅制的鍋子與陶制的砂鍋,到現(xiàn)在還是最實用、是最普遍的火鍋器皿,而大的鼎最后則延伸為權力的象征了。
故宮博物館中的西周文鼎
宋代,人們開始用火鍋涮肉吃了,真正奠定今天涮肉火鍋基礎的是蒙古族人。蒙古族人好吃羊肉,但在外行軍打仗時,他們就將羊肉薄切,在沸水里涮一下即熟。隨著蒙古族人征服中原,這種火鍋也傳入了內陸。
在所有朝代中,喜歡且最會吃火鍋的當屬清朝人。在清朝,火鍋不僅在民間盛行,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宮廷菜”,在清宮中被稱為熱鍋,清宮御膳食譜上有“野味火鍋”,曾被作為國宴。
熱氣騰騰的涮肉火鍋,在北方更受歡迎,因為它不光好吃,還能取暖。
今天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文明的進步,古老的取暖御寒物件漸漸被取而代之。但是不管怎樣,這些方法技術永遠具有啟發(fā)意義,且這些經(jīng)歷數(shù)百上千年的實踐經(jīng)驗總結,這些凝聚了中國古人勞動智慧的結晶和文明見證,永遠不會因為時間的流逝而被遺忘。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