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景帝三年(前154)正月,著名的“七國之亂”爆發(fā),吳王劉濞率先起兵造反,大軍總計三十余萬,從吳都廣陵(今江蘇揚州)出發(fā),雄赳赳氣昂昂,北越長江,西渡淮河,意欲與自彭城出發(fā)的楚王劉戊會和西進,并沿途發(fā)布檄文于天下諸侯。
檄文以聲討力主削藩的”漢賊臣“御史大夫晁錯起筆,列數(shù)其侵奪諸侯之地、殘害先帝功臣、侮辱諸侯、離間骨肉、進任奸佞、惑亂天下、危害社稷等罪行。至于景帝的責任,吳王有意將其帶過:“多病失志,不能省察?!笨傊磺卸际顷隋e的錯,所以吳王“欲舉兵助其誅之,以清君側(cè),存亡繼絕,振弱伐暴,以安劉氏?!?/p>
吳王劉濞這是要告訴大家,朝廷削藩危及的并不是某一位諸侯王,它今天不削你,不等于未來不削你,所以,已經(jīng)被削的,以及即將被削的,大家聯(lián)合起來,清君側(cè),安劉氏!咱們這不是造反犯上作亂,而是匡正扶危定傾?。ㄟ@一點很重要,名不正則言不順,否則不可能得到響應(yīng)。)
接著,劉濞又在檄文中刻意夸大自己的實力:“敝國雖狹,地方三千里;人雖少,精兵可具五十萬。寡人素事南越三十余年,其王君皆不辭征其卒以隨寡人,又可得三十余萬。寡人雖不肖,愿以身從諸王。”
劉濞號稱自己有八十萬大軍,其實他最多只有三十萬軍隊,這是他砸鍋賣鐵傾國之力的全部老本了。據(jù)史書記載,在起兵之前,他向吳國全國下達了總動員令:“寡人年六十二,身自為將;少子年十四,亦為士卒之先。凡國中男子,年上與寡人同,下與少子等,皆發(fā)?!?/p>
也就是說,吳國自十四歲以上六十二歲以下所有男子,全部要參加吳王的叛軍,為其勃勃野心服務(wù)。
這條命令真是太變態(tài)了。江東之地,地方千里,民以百萬計,本來隨隨便便召個數(shù)萬大軍,一點兒問題都沒有,但吳王劉濞這家伙卻還要更貪心,竟無論老少一概征發(fā),這樣大家全跑去打仗了,地誰來種,老弱病殘誰來養(yǎng),當然只能靠婦孺了,如此未免給后方太大壓力。還有,軍隊越多,需要的糧食就越多,吳地偏遠,戰(zhàn)線又甚長,萬一后勤補給線被切斷了怎么辦?甚至萬一大本營被攻破了怎么辦?這些都是必須多加考慮的大問題。
讀過兵書的人都知道,兵在精而不在多。當年陳勝起兵,召了一大堆烏合之眾,總計四十萬,沖進函谷關(guān)去打咸陽,結(jié)果被秦國名將章邯打了個落花流水;再看項羽起義,只精挑細選了八千江東子弟,照樣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背水一戰(zhàn)反打了個章邯屁滾尿流。
所以說劉濞真是傻到家了,他傻傻的以為兵多多益善,殊不知沒經(jīng)過訓(xùn)練的兵,多多益慘。這可好,他一口氣在吳國拉了二十多萬“壯丁”,又向南方派出使者去聯(lián)絡(luò)南越、閩越和東甌也發(fā)兵響應(yīng),總計鼓搗出三十萬良莠不齊雜七雜八的部隊,其實已經(jīng)很超過了,但他還要再夸大成八十萬,個人以為這并不能達到動員天下之目的,反而顯現(xiàn)出其起兵之自信不足,吾見其敗也。
最后,劉濞又以諸侯聯(lián)軍首領(lǐng)的身份,提出如下戰(zhàn)略規(guī)劃:
一路未南路方面軍,負責掃蕩外圍:主要由南越王會同故長沙王子,以定長沙以北,然后向西進取巴蜀漢中。(因之前長沙王無嫡子,國除,二庶子降為列侯,不得嗣立為王。故劉濞在誘惑鼓動他們造反,但他們接到檄文后沒有參加叛亂活動。)
一路為北路方面軍:由燕王(劉邦堂弟劉澤之子劉嘉,不過后來燕王也沒有參與叛亂)與趙王先北定代郡與云中,再聯(lián)合匈奴鐵騎從北面進入蕭關(guān)(今寧夏固原東南,關(guān)中北面門戶),進逼關(guān)中。
一路為中路方面軍:由齊地諸王與趙王平定河間、河內(nèi)后,一部分西渡黃河由臨晉關(guān)(今陜西大荔東)進入河西,一部分與吳楚軍會取洛陽。(齊地諸王在文帝時頗受打擊,故大多成為吳王劉濞堅強盟友,只有齊王劉將閭中途變卦,濟北王劉志則因被屬下郎中令劫持也未能起兵。)
最后一路即為吳楚軍主力:即東越、楚王、淮南三王,由吳王親自率領(lǐng)西進。(當年故淮南王劉長謀反,被文帝徙往蜀地,途中餓死,其國被三子均分。劉濞故勸此三子造反,以報父仇,但他們因各種原因未能參加反叛。)
四路大軍完成既定戰(zhàn)略目標后,分進合擊,直取長安?。☉?yīng)該說吳王這宏大的軍事部署,還是相當可觀的,若當真實現(xiàn),漢朝恐怕兇多吉少;不過很可惜,最終這四路大軍,前兩路未能響應(yīng),后兩路未達成戰(zhàn)略目標,最終被周亞夫等人以慢打快搞定。)
為了鼓舞士氣,財大氣粗的吳王還表示:”敝國雖貧,寡人節(jié)衣食之用,積金錢,修兵革,聚谷食,夜以繼日,三十余年矣,皆為此日?!睆亩岢鋈缦沦p格:
能斬捕漢大將者,賜金五千斤,封萬戶(竟與當年周勃誅呂安劉后得的賞賜相同,可堪一笑);斬捕列將者,賞金三千斤,封五千戶;斬捕裨將者,賞金二千斤,封二千戶;斬捕漢二千石高官者,賞金千斤,封千戶;斬捕漢千石官吏者,賞金五百斤,封五百戶;皆為列侯。
另外又提出招降賞格:漢將其以軍或城邑降者,卒萬人,邑萬戶,視同斬捕大將;人戶五千,視同斬捕列將;人戶三千,視同斬捕裨將;人戶千,視同斬捕二千石;其降吏皆以等級高低受賜爵金,其封賞比漢之軍功法翻倍!
最后,吳王又夸下??冢汗讶私疱X在天下者處處皆有,非必取于吳,諸王日夜用之弗能盡。有當賜者告寡人,寡人即往贈之。特此聲明,敬候佳音。
總之,吳國兵多的要死,錢也多的要死。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跟著吳王起事立功,吃香喝辣,升官發(fā)財。吳王他也大方的要死,窮的就只剩下錢了。
收到檄文后,最終響應(yīng)吳王劉濞叛亂的諸侯王共有六國,即趙、楚、膠西、膠東、菑川、濟南,這六國很快便行動起來。
膠西、膠東、菑川、濟南等齊地四王,聯(lián)兵圍攻齊都臨淄,想迫使中途變卦的齊王劉將閭重新參與叛亂。劉將閭不肯,五兄弟打成一團。
趙王劉遂,發(fā)兵至趙國西界,欲待吳、楚叛軍會齊后,聯(lián)兵西進關(guān)中,并遣使勾結(jié)匈奴,與約共舉大事。這趙王可真算是不擇手段了,趙國本是抗擊匈奴的前鋒,如今打起內(nèi)戰(zhàn),竟把自己的強敵引入進來,打不過敵人,那就加入他們,真是太無恥了!好在匈奴當時因陷入不明原因內(nèi)亂,故而只是陳兵邊境觀望,未入漢邊助趙,但這仍然牽制了大量精銳的漢軍邊防騎兵一時難以調(diào)集南下平叛,從而使得漢軍在剛開始便處于劣勢局面。
楚王劉戊,亦在楚都彭城起兵,發(fā)兵至楚國北界,只待吳王劉濞大軍開到,就一齊出發(fā),共創(chuàng)美好未來。
承平數(shù)十載的中華大地重燃戰(zhàn)火,大漢天下頓時危在旦夕,誰能在此關(guān)鍵時刻橫刀立馬鼎定乾坤,唯我周亞夫周大將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