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tǒng)建筑屋頂是中國古代建筑最富有藝術(shù)魅力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建筑的冠冕。今天將以圖文形式解說中國古建屋頂。
屋頂類型概說
中國古建筑的屋頂形式以人字頂為基礎(chǔ),在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過程中作了種種引伸和變化,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屋頂樣式,極大地豐富了建筑物的整體造型。但基本是兩坡頂和四坡頂兩大類別。兩坡頂構(gòu)造較簡單,有硬山和懸山兩種;四坡頂有廡殿頂、攢尖頂?shù)龋粌善潞退钠陆M合又成歇山頂。常見的屋頂基本有以下幾種:廡殿頂、歇山頂、硬山頂、懸山頂、攢尖頂、卷棚頂和平頂;另外還有盔頂、盝頂、圓攢頂和單坡等形式;其組合形式有丁字脊、十字脊等。屋面的坡面相交時(shí)會(huì)形成一條線,這些線稱為屋脊。位于屋面最高處的稱為正脊,自屋頂至屋口處的稱為垂脊。兩重或兩重以上的屋面稱為重檐頂,根據(jù)屋檐的層數(shù)可直接叫“兩滴水”(兩重檐)或“三滴水”(三重檐)。相對重檐屋頂來說,只有一層屋面的叫單檐屋頂。
廡殿頂
廡殿頂又叫“四阿頂”,是“四出水”的五脊四坡式,廡殿是古代建筑中單檐最高級的屋頂式樣,單檐有正中的正脊和四角的垂脊,所以又稱“五脊殿”。前后坡兩側(cè)的坡面叫“撒頭”。廡殿頂在中國傳統(tǒng)屋頂形式中出現(xiàn)的較早,在商代甲骨文、周代銅器、漢代畫像石和明器以及北朝石窟中都可以見到。最早建筑實(shí)物為漢闕和唐佛光寺大殿(山西五臺山)
廡殿屋頂a)正立面 b)側(cè)立面 c)透視圖
廡殿頂分為單檐廡殿頂和重檐廡殿頂。單檐廡殿頂其外形即重檐廡殿頂?shù)纳习氩?,有正中的正脊和四角的垂脊,共五脊,是?biāo)準(zhǔn)的五脊殿四阿頂。故宮中配廡的主殿,如故宮中的東、西六宮的殿宇等均是,山西臨汾廣勝寺大雄寶殿和浙江泰順縣部分民居也有這種屋頂樣式(見下圖)。
山西臨汾廣勝寺大雄寶殿
浙江泰順泗溪民居
重檐廡殿頂是清代所有殿頂中最高等級,一般用于皇宮、廟宇中最主要的大殿。這種殿頂構(gòu)成的殿宇平面呈矩形,面寬大于進(jìn)深,前后兩坡相交處是正脊,左右兩坡有四條垂脊,分別交于正脊的一端。重檐廡殿頂,是在廡殿頂之下,又有短檐,四角各有一條短垂脊,共九脊(見下圖)。
北京故宮乾清宮
歇山頂
歇山頂?shù)牡燃墐H次于廡殿頂。它由正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組成,故稱九脊殿。若加上山面的二條博脊,則共應(yīng)有脊十一條。正脊的前后兩坡是整坡,左右兩坡是半坡。歇山的兩側(cè)坡面也叫“撒頭”,歇山的山尖部分稱為“小紅山”,歇山的山面有搏風(fēng)板、懸魚、惹草,是裝飾的重點(diǎn)。歇山頂有尖山式和卷棚式兩種形式;有單檐歇山頂和重檐歇山頂(見下圖)。
圓山卷棚式歇山屋頂樣式a)正立面 b)側(cè)立面 c)透視圖
尖山式歇山重檐屋頂樣式a)正立面 b)側(cè)立面 c)透視圖
重檐歇山頂?shù)牡诙芘c廡殿頂?shù)牡诙芑鞠嗤?。目前的古建筑北京故宮太和門、保和殿、天安門等均為此種形式(見下圖)。
北京故宮保和殿
山西省臨汾廣勝寺彌陀殿為單檐歇山頂,山西省臨汾廣勝寺水神廟明應(yīng)王殿、河南省開封鐵塔公園接引殿(見下圖)。
河南開封鐵塔公園接引殿
山西省臨汾堯廟五鳳樓為三重檐歇山頂。卷棚歇山頂用于宮殿中的次要建筑和住宅園林中。
山西臨汾堯廟五鳳樓
懸山頂
懸山頂又叫“挑山”或“廈兩頭”,其特點(diǎn)是木檁露出山墻外,即所謂“出梢”,懸山屋頂一直延伸到山墻外。兩側(cè)的山墻凹進(jìn)屋頂,使頂上的檁端伸出墻外,釘以搏風(fēng)板。在規(guī)格上僅次于廡殿頂、歇山頂。懸山頂一般有正脊和垂脊,也有用無正脊的卷棚,山墻的山尖部分常做成五花山墻(見下圖)。硬山頂和懸山頂都是兩坡頂,二者的主要區(qū)別在山墻上是否露出木檁。
懸山頂屋頂樣式
懸山頂卷棚式屋頂樣式a)正立面 b)側(cè)立面
山西平遙鎮(zhèn)國寺山門
浙江溫州楠溪江林坑村民居
硬山頂
硬山頂是兩坡頂?shù)囊环N,屋面不懸出于山墻之外,硬山的山墻上不露出木檁,即所謂“封山下檐”。硬山頂也是五脊二坡的殿頂,與懸山頂不同之處在于,兩側(cè)山墻從下到上把檁頭全部封住,皇宮中兩廡殿房以此頂為多。山墻大多用磚石承重墻并高出屋面,墻頭有各種形式。硬山頂有尖山式和卷棚式兩種。北方民居、徽派民居和嶺南建筑大多為硬山頂。
硬山頂樣式
硬山頂尖山式屋頂樣式a)正立面 b)側(cè)立面
攢尖頂
攢尖頂?shù)奶攸c(diǎn)是無論幾個(gè)坡面,最后“攢”在一起,四個(gè)方向屋面的坡面在頂部交匯于一處(見下圖)
攢尖屋頂樣式
(宋代稱斗尖)。屋面較陡,無正脊,數(shù)條垂脊交和于頂部,上再覆以寶頂。多用于面積不太大的建筑屋頂,如塔、亭、閣等。攢尖頂有多種形式,且易辨認(rèn)。無論什么形式,頂部都有一個(gè)集中點(diǎn),即寶頂。攢尖頂平面有方、圓、三角、五角、六角、八角和十二角等(見下圖)。
貴州三江程陽橋中部亭閣立面
江蘇蘇州獅子林湖心亭
角式攢尖頂有與其角數(shù)相同的垂脊,圓攢尖頂則由竹節(jié)瓦逐漸收小,故無垂脊。攢尖頂一般以單檐的為多,二重檐的已少,但塔例外。
北京故宮中和殿屬角式攢尖頂
北京故宮御花園千秋亭屬圓式攢尖頂
卷棚頂
卷棚頂屋脊處不起脊而是形成圓脊的,稱為卷棚脊。由上文可知,硬山、懸山和歇山式屋頂?shù)恼固幎伎梢宰龀删砼镄问健>砼镯數(shù)淖蠲黠@的標(biāo)志是沒有外露的主脊,兩坡出水的瓦壟一脈相通。此種建筑在園林中居多。宮殿建筑群中,太監(jiān)、傭人等居住的邊房,多為此頂。官式殿頂多以上述形式為基礎(chǔ),然后派生或融合出其他形式。
北京故宮寧壽宮尋沿書屋屋頂
河南開封天波楊府楊家花園
平頂
在我國華北、西北與康藏一帶,由于雨量很少,建筑屋面常用平頂。即在椽上鋪板、墊以土坯或灰土,再拍實(shí)表面(見下圖)。
云南彝寨民居
云南香格里拉噶丹·松贊林寺
平頂又叫平臺房,由于這種屋頂不是用瓦覆蓋的,所以俗稱“灰平臺”?;移脚_雖然不“起脊”,但為便于排水,屋面也有些坡度,向一個(gè)方向排水的叫“一出水”,向兩個(gè)方向排水的叫“兩出水”。
盝頂、盔頂
把廡殿頂和平頂結(jié)合在一起就成為盝頂。在北京故宮有些輔助建筑如井亭、久齋房使用了盝頂,欽安殿這樣比較重要的建筑使用盝頂并不多見(見下圖)。將攢尖(如四角攢尖)屋頂?shù)奈菝媲€向上拱起,就變成了“盔頂”。
北京故宮井亭
北京故宮欽安殿
組合頂
上述基本類型的組合或變化,可產(chǎn)生出多種屋頂式樣,如兩個(gè)或三個(gè)硬山、懸山屋頂前后連在一起,可組成“勾連搭”,兩個(gè)屋頂勾連搭者又叫“一殿一卷”(見下圖)。
勾連搭式屋頂
河南開封天波楊府
山西晉祠勝瀛樓
把兩個(gè)矩形屋頂橫穿在一起,就組成了“十字頂”等(見下圖)。除此以外,再加上平面上的各種變化以及重檐形式的介入,就使得古建筑屋頂?shù)氖綐语@得十分豐富。
河南開封天波楊府天波樓屋頂
山西臨汾堯廟鼓樓
在傳統(tǒng)建筑行業(yè)中有“正式建筑”和“雜式建筑”之說,事實(shí)上,“正式”與“雜式”很難絕對劃分。在習(xí)慣上,古代匠師把平面投影為長方形,屋頂為硬山、懸山、廡殿或歇山做法的建筑叫“正式建筑”,而把其他形式的都籠統(tǒng)地稱為“雜式建筑”。在“正式建筑”中,屋頂形式有一定的等級概念,重檐廡殿頂為最尊,重檐歇山頂次之,以后順序?yàn)閱伍軓T殿頂、單檐歇山頂、懸山頂和硬山頂?!半s式建筑”屋頂形式變化多樣(見下圖)。
幾種屋頂變化形式1
幾種屋頂變化形式2
不受任何約束,如浙江省泰順民居屋頂形式可謂豐富,在正房的屋面都是簡單的兩坡懸山頂,但兩端到了墻面時(shí),又從兩廂方向伸出一個(gè)兩坡懸山頂,此頂?shù)恼拐么┎逶谡康纳綁γ娴牧杭苌?,比正房的屋脊矮,這樣,正房的屋面仿佛又成了歇山頂,但仔細(xì)看又不同(見下圖)。
浙江泰順三魁張宅民居
又如海南黎族船形屋,其整體造型像一個(gè)倒過來的船(見下圖)。
海南黎族船形屋
中國歷史文化悠久,地域廣闊,各民族、各地區(qū)在適應(yīng)自然環(huán)境的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屋頂裝飾風(fēng)格,由于歷史的積淀,傳統(tǒng)建筑就像是一個(gè)屋頂藝術(shù)博物館。
來源:劉淑婷《中國傳統(tǒng)建筑屋頂文化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