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不是壓抑情感,不是遵循強制的規(guī)定,也不是要做出一副道德楷模的樣子給人看。自律的動機是考慮他人的感受,是不想因為自己的不當行為給他人帶來傷害,讓他人痛苦。
佛教中有法布施,即為人講解佛法使人受益。從更廣泛的意義上理解法布施,凡是符合四法印的思想都可納入佛教思想的范疇,凡是棄惡揚善的行為都是佛教倡導的行為,所以勸人行善,在別人困難時給予安慰鼓勵,幫助他們樹立積極的價值觀人生觀,從而成為更有愛心和責任感、人格更完善的人,這也都是法布施。
我們不僅可以捐助財物,還可以貢獻時間和精力去幫助有需要的人,比如做義工,照顧傷者、病人、孤寡老人,幫助孤兒、殘疾人、流浪者、被人遺棄的小動物,等等。這個世界的問題不僅是貧窮和饑餓,還有孤獨和冷漠。
布施是突破自我局限性的有效方法。布施不僅使受者免受匱乏之苦,也讓施者從中收獲了喜悅和自尊。布施有很多種,捐款捐物去幫助受災的人、貧窮的人和其他處境不利的人,資助那些上不起學的孩子,讓他們有機會受教育...不要覺得非得有多大的財力才能去布施,關鍵不在財物多少,而在發(fā)心是否真誠。
布施的目的是學習放下對自我的執(zhí)著,從而更好地幫助別人,所以布施的發(fā)心很重要,如果是為了作秀或者競爭,那么布施反而是強化了對自我的執(zhí)著,并且施者從中得到的快樂和自尊也會極其有限。
外布施的同時,我們也在內(nèi)布施,即把心中的煩惱慢慢舍掉。通過施舍財物、幫助其他生命、分擔痛苦壓力、分享安全和喜悅,我們內(nèi)心的貪、嗔、癡、慢、疑越來越少。施者比受者有福,這話是有道理的。
樂觀、知足是現(xiàn)代人很需要去培養(yǎng)的心態(tài),否則面對競爭的壓力、各種各樣的選擇和誘惑,生活很容易便會失去平衡并籠罩在焦慮的陰影中。調(diào)整心態(tài)從來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為了自己和其他人的幸福,我們應該努力去做。
煩惱與解脫是相對的。沒有煩惱自然無需解脫,若還有貪嗔癡慢疑就還有束縛,又怎能無縛無脫?學佛人要有智慧辨認哪些話在講果位境界,哪些話是講因地行愿,何為勝義諦何為世俗諦。不要人云亦云,拿前輩的證悟境界當自己的境界。蓮師有言:見比虛空高,取舍因果較粉細。我輩當謹記!莫錯用心,耽誤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