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章法 章法在書法作品中占有重要位置,是書法藝術(shù)欣賞的總體現(xiàn)。是調(diào)整書法作品布局,使其達到審美要求的方法。什么是章法呢?《中國書法大辭典》有這樣一段解釋,“安排布置整幅作品中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呼應(yīng),照顧等關(guān)系的方法,亦即整幅作品的布白”。由此看來,章法就是“布白”,就好比用兵布陣,不能亂來,有其普遍的規(guī)律,講究的是整幅作品應(yīng)按照一定的程序,格式,法則書寫,使字與字,行與行之間既和諧統(tǒng)一,又富于變化,然而使作品生機無限,顯現(xiàn)出整體美。 傳統(tǒng)的書法作品是由正文、落款、鈐印三部分組成,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三大要素”。既是要素,就不能缺少一個,少了一個就不是完整的作品。三要素中最主要的是正文,它是作品的書寫內(nèi)容,例如詩文、聯(lián)句等等。落款是表達正文的出處,是誰書寫的,什么時候書寫的,是正文的說明。鈐印就是在書寫者的姓名后面蓋一方名章,表示對這幅作品的負責(zé),是辨別真?zhèn)蔚囊罁?jù)之一。由此看來,落款和鈐印是作品正文的附件,處于次要地位,但是如處理不當(dāng),仍會影響作品整體的美觀。所以三個要素缺一不可,而且要相互配合,相互關(guān)照,按照一定的程式安排妥貼。就好比演戲,需要主角和配角的合作,步調(diào)一致才能演好一樣。有的人單字寫得不錯,然而對于整體創(chuàng)作就發(fā)楞了;有的作品,初一看很不錯,但到評委那里就落選了,過不了關(guān),其主要原因不少在于章法上,真是可惜呀!所以不能不重視章法。 章法的法則 書法章法的法則是根據(jù)章法的三要素互相之間的的關(guān)系以及作品的審美要求總結(jié)出來的。以我之見,可歸納為因字定紙,四周留邊;自上而下,由右至左;首字統(tǒng)領(lǐng),天頭并齊;字避雷同,形氣貫通;字大款小,字古款今;款前印后,印不過三。 1、因字定紙,四周留邊。用多大的紙來書寫,可根據(jù)字的多少來定,寫多大的字,寫多少字,要與紙的大小相適應(yīng)。如果紙大字?。ㄉ伲?,會出現(xiàn)太空有凋零之感,這就是俗話說的“白”壓“黑”。如果紙小字大(多),易出現(xiàn)擁擠堵塞之感。好的作品應(yīng)是黑白相映,虛實相生,疏密相當(dāng)?shù)囊曈X效果。四周留邊是指紙的四周都要留點白邊,不能頂天立地,上下左右撐得滿滿的,滿既塞而不通氣,又不便裝裱裁邊。留白是為了便于裁邊,為了通暢美觀。至于上下左右各應(yīng)留多少邊,要根據(jù)幅式而定。例如豎式條幅作品,上下應(yīng)多留,左右可少留。如果是橫式橫幅,左右應(yīng)多留,上下可少留,這都是為了取得構(gòu)圖的協(xié)調(diào)和諧,美觀大方之效果。 2、自上而下,由右至左。這里指的是書寫順序,傳統(tǒng)的書法作品,它總是自上而下作為字序,由右至左作為行序,這即是約定俗成的規(guī)則,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認讀習(xí)慣,不能違背。 3、首字統(tǒng)領(lǐng),天頭并齊。唐代大書法家孫過庭說過:“一點成一字之規(guī),一字乃終篇之準(zhǔn)?!弊髌烽_頭第一個字,就好比排頭兵,整個隊伍的所有士兵都要以他為準(zhǔn)。它又好比樂隊的定音哨,為全隊定音。我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發(fā)現(xiàn),假如第一個字寫好了,下面的字也能寫好,假如第一個字沒寫好,寫下面的字就失去信心,常常因此而棄之。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這話用在書法創(chuàng)作上同樣適當(dāng)。所以我認為要千方百計,認真寫好開篇頭一個字,使它起到統(tǒng)領(lǐng)全篇的作用。以行草書為例,開頭第一個字應(yīng)寫得粗壯凝重,最后一個字也要相應(yīng)厚重些,大一些,以達到首尾呼應(yīng)的效果。至于天頭并齊,是指一幅作品的幾行字,每行的頭一個字即“天頭”務(wù)必并齊,不能高低錯落,沒有規(guī)矩。就是每行下面的“地邊”也應(yīng)相對齊正。特別是楷、隸、篆上下都應(yīng)整齊;行草書可略有不同,但要求上頭并齊,可略有不齊。 4、字避雷同,行氣貫通。同一幅作品中的字應(yīng)在字形上作些變化,特別是相同的字必須要加以變化,不能雷同。即使楷書也應(yīng)力避雷同。相同的字,同樣結(jié)構(gòu)的字,都應(yīng)有所變化,只有這樣,作品才會有生機,有活力。每行字的重心應(yīng)相對,基本在同一直線上,這樣才能行氣貫通。除草書外,布字不要歪歪斜斜,偏離中心線。只有精通布局的書家,才能信手揮灑,欹正相輔,縱然無行無列,也覺行氣貫通,渾然天成。不懂章法,故作彎歪,摻差錯落,極易造成行氣割裂,雜亂無章,這是值得注意的事情。 5、字大款小,字古款今。這里的“字”是指正文的字,“款”指的是款字。素有“正文如主,款識如賓”之說,所以在通常情況下,正文的字應(yīng)大于款字,不可喧賓奪主。題款的字體也有講究,篆、隸作品,可用楷、行,行、草作品可用行書題款,唯有行、草、楷書作品不可用篆、隸題款。這些常規(guī)與漢字的發(fā)展史有直接的關(guān)系。例如正文是隸、楷,而用篆書題款,這就違背了漢字的發(fā)展史,因為先有篆后有隸。例如正文是篆,仍用篆題款,正文是隸仍用隸題款的話,雖字體統(tǒng)一,比較和諧,但是通篇顯得比較單調(diào);如改用行書題款,正文靜穆,款字靈動,可使作品大大提神,靜中有動,生動活潑。 6、款前印后,印不過三。書法作品一般都是白紙黑字,有點單調(diào)。鈐上一兩方紅印,顯得醒目提神。印章的使用能起到破除平板,增強色彩,彌補不足,平衡整幅作品的作用。但也不能隨便亂用,通常是名章印鈐在作品左下方姓名之后,或一方,或二方。有時在作品的右上方鈐一長方形或不規(guī)則形的起首章,以便與左下角的名章印遙相呼應(yīng)。有時也在作品的右邊中間鈐一方印,這叫做腰印,(或在左下方鈐一方印,叫做壓角?。?,這腰印和壓角印通常很少使用。在章法上有“印不過三”之說,就是說在一幅作品上不能超過三方印。用印的法則是寧少勿多,寧小勿大。這就是說印的數(shù)量寧可少于三方,也不要多于三方;印面的大小不能太大,通常情況下可與款字相等或小于款字,切不可大于款字。這是因為印章顏色鮮明,引人注目,大了則有喧賓奪主之感。 章法就是指對一幅書法作品進行全盤的安排,又稱作是大布白,或者叫篇章結(jié)構(gòu),是書法藝術(shù)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一幅作品的藝術(shù)要求,不僅需要把每個單字寫好,而且應(yīng)當(dāng)把眾多的字成完整的章。無論字與字間、行與行間,以至天頭地腳、題款用印,都須作一番總體設(shè)計,合理布局。作品內(nèi)容怎樣排列、怎樣題款、怎樣蓋章,這些都是章法的內(nèi)容。通篇結(jié)構(gòu),引領(lǐng)管帶,首尾呼應(yīng),一氣呵成,各盡意態(tài),氣運流動,起伏隨勢,筆毫捻轉(zhuǎn),巧布虛陣,寓情寄意,都是章法組成部分。 正文、款式、印章是書法作品的三個組成要素,一幅完整的書法作品這三者確一不可。 1、章法總則 疏密,大小,長短,粗細,濃淡,干濕,縈帶,連綿,遠近,向背, 虛實,顧盼,錯落,肥瘦,首尾,氣運,偃仰,起伏,款識,印章。 2、書法作品正文的布局形式 書法作品正文的布局形式有四種。即有行有列、有行無列、有列無行、無列無行 3、題款 款式就是指書法作品正文以外的其它文字,它主要是用來說明書寫作品的作者、書寫時間、地點等。款式按長短分為長款和窮款;按位置分為上款和下款。落款位置沒有固定格式,也無絕對的位置,它是與正文互為關(guān)聯(lián)的。落款的內(nèi)容視情形可長可短,但字體不能大小懸殊,要有相應(yīng)比例。 題款所用字體按照傳統(tǒng)慣例,原則上遵守“今不越古”、“動不越靜”的規(guī)矩。一般來說,如以大小篆為正文者,落款就用隸書、章草書寫;以隸書、魏碑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楷、草書書寫;以楷書為正文者,落款就用行書、楷書書寫。這叫做“文古款今”、“文正款活”。書法作品的題款一般不用俗稱而用別稱(也叫雅稱),如:“書于二OO二年”是俗稱,應(yīng)該為“書于壬午年”。 上款 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單位請你寫字。作品完成后,應(yīng)題上索書者的名字,并將此名題在上款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上款所包括的內(nèi)容:姓名+稱呼+謙詞 (1)寫給長輩: 寫給長輩的書法作品,是款的題法一般稱××同志,××先生,××方家,××女士,××老師。如果長輩是七十歲以上的老者可稱××老;八十歲以上的長者可稱××翁。書寫者是晚輩,對長者一般不稱呼姓,還要加上謙詞,如:指正、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清賞、雅屬、斧正、正筆、正書。如:世耐先生清賞、寶星方家正 (2)寫給同輩: 為同輩所書的作品,一般稱××同志,××?xí)?,××仁兄,××同窗,××大兄××賢弟,××小妹,××學(xué)友等。這里應(yīng)當(dāng)注意,一般俗稱不宜題款,如:××大姐,××二哥等。在稱呼的后邊還可以加上謙詞,如:存念,惠存,留念,留存,清賞,囑書,命書雅屬等。如:長生書友惠存 劍明賢弟雅屬 (3)寫給晚輩: 寫給晚輩的書法,上款可題××學(xué)生,××賢契,××賢侄,××愛孫,××愛女等。如:麗珍侄女銘記 (4)正文出處:作品的正文有詩詞、文句、格言、警句等,這些正文的作者或文句題目,在題款時應(yīng)這樣寫:王勃滕王閣序句杜甫詩客至對一些膾炙人口的名詩和名句,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梢月哉某鎏庮}款。 2、下款 下款的內(nèi)容包括:時間+地點+姓名(號字)+謙詞 時間: (1) 年份的別稱 年份的別稱是用十個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和十二個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先后順序搭配組成的,即“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60年才輪到一個“甲子年”,如2002年是壬午年,2003年就是癸未年,2004年就是甲申年,以此類推。 (2)季節(jié)的別稱 春:初春、早春、陽春、芳春、暮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冬:初冬、暮冬、九冬、暮冬、中冬 (3)、農(nóng)歷月份的別稱 一月:孟春、正月、初春、開歲、芳歲 二月:仲春、杏月、麗月、花朝、中春 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蠶月、桃浪 四月:孟夏、槐月、麥月、麥秋、清月 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清和月 六月:季夏、暮夏、荷月、暑月、溽暑 七月:孟秋、瓜月、涼月、蘭月、蘭秋 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月:季秋、暮秋、菊月、詠月、菊秋 十月:孟冬、初冬、良月、開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暢月、中冬、雪月、寒月 十二月:季冬、殘冬、臘月、冰月、暮月 每月初一至初十稱上浣,每月十一至二十稱中浣,每月二十至三十稱下浣。 如:甲子年桂月上浣。題時間款時容易出現(xiàn)農(nóng)歷與公歷混用的現(xiàn)象,如:一九八五年六月,不能寫成乙丑年荷月,因為公歷的六月是農(nóng)歷的五月。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