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zhàn)敗對于中國來說,是一個痛苦的開端。作為從戰(zhàn)爭與議和里踉蹌走來的親歷者,李鴻章這樣追論甲午中日戰(zhàn)爭:
“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何嘗能實在放手辦理?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不揭破猶可敷衍一時。如一間破屋,由裱糊匠東補西貼,居然成一凈室,雖明知為紙片糊裱,然究竟決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風雨,打成幾個窟籠,隨時補葺,亦可支吾對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預備何種修葺材料,何種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p>
李鴻章。圖源:影視劇照
三十多年之前被列強欺侮生逼出來的“自強”與“求富”,其要點在于“師夷長技”,借用西人之技術,守護中國之固有。甲午一敗,“真相”露出,徹底摧毀了洋務一派的幻想。
一向為人輕視的東方島夷,竟然在一場戰(zhàn)爭里打敗了中國,這對當時國人的刺激太大了。日本人是靠什么贏了這場戰(zhàn)爭呢?時人給出的答案就是兩個字:變法。日本人正是通過明治維新,變用了西法,從而完成了蛻變。
從這個意義上說,日本的勝利反倒為中國提供了變法圖存的案例和說服力。
于是,中國人開始審視身邊熟視已久而又習以為常的事物和現(xiàn)象,從熟識之中尋出不合理,從日常之中尋出不尋常,以期舍舊圖新。近至“二百余年來之歷史”,遠到“二千年來之政”,武備、財賦、科舉、縉紳、漕運、農(nóng)事、水利、民智、心術、文字等等無一不遭到懷疑與質問。所謂“能變則全,不變則亡”。
變法之風刮遍朝野上下,而作為中國行了一千三百余年的最大的“舊道理”,科舉也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
1898年6月,康有為在頤和園應召,面見光緒皇帝。
康有為自光緒十四年(1888)起就一直想要進入政治的舞臺,挽救民族之危亡。上書皇帝,上書徐桐,上書曾紀澤,拜謁翁同龢,年輕的康有為,一路叩門,一路碰壁。出都之日,憤然寫下“虎豹猙獰守九關,帝閽沉沉叫不得”的詩句,一腔熱血難以抒發(fā)。而如今,他就站在皇帝面前,接受皇帝的質詢,陳述著自己的主張。
他對光緒皇帝說: “臺遼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二萬萬之款,不賠于朝廷,而賠于八股;膠州、旅大、威海、廣州灣之割,不割于朝廷,而割于八股?!敝苯訉⒓孜缰袊鴳?zhàn)敗的原因歸咎于八股誤國。
光緒帝明確表態(tài)贊同,并且補充道:“西人皆為有用之學,而吾中國皆為無用之學,故致此?!?/p>
康有為問道:“上既知八股之害,廢之可乎?”皇帝說:“可”??涤袨槔^續(xù)說道:“上既以為可廢,請皇上自下明詔,不要交給各部議論,如果交由他們議論,守舊的大臣必定反駁?!惫饩w依然贊同:“可”。
此番君臣對話,十分耐人尋味。八股文禍國殃民,要為割地賠款等失敗負起全部責任,言辭十分之激烈,似乎沒有任何挽回的余地??梢姸俗兏锏臎Q心。一個有為的皇帝,和一個受到重用的變法者,他們在甲午戰(zhàn)敗之后興起,正欲大展宏圖。
光緒皇帝畫像。圖源:網(wǎng)絡
不久之后,光緒帝便頒布了廢除八股詔令,改科舉、興學堂漸成朝野聚焦點。此后科舉改革的目標,是要將無用之學改為有用之學,以救亡圖存、匡時濟世。
其實,關于科舉的改革早在康乾時代就已經(jīng)開始了??滴醵曛亮辏驮鴱U止了八股文。但周而復始,其弊端始終都在。
科舉自誕生以來,以力行公平促成政權的大幅度開放,為士人造就了“白衣公卿”的可能。為了保證公平的選舉,考試內(nèi)容由詩賦變?yōu)榻?jīng)義,由經(jīng)義變?yōu)椤端臅罚笥钟伞端臅吠蒲莩霭斯晌捏w。知識標準一變再變,逐漸走向狹隘,形成了一種最開放的選官制度與一種最不開放的思想環(huán)境共存于一體的局面。
選舉雖然面向大部分人,可是選出來卻都是“無用之人”。乾隆朝軍機大臣鄂爾泰曾一語道破天機:“非不知八股為無用,而用以牢籠志士,驅策英才,其術莫善于此?!?/p>
學校則與科舉有根本的差別,前者重在育材,后者重在造士。學生所追求的是學問,生員所考慮的是背誦經(jīng)義。因此光緒才會感嘆中國盡是“無用之學”。
甲午戰(zhàn)敗之后,維新派登上政治舞臺,開始主導科舉的改革。
1896年,梁啟超在《時務報》上發(fā)表《論科舉》,他認為“欲興學校、養(yǎng)人才以強中國,惟科舉為第一義?!辈⑻岢龈母锶?。上策是“合科舉于學?!保@實際上是主張廢除科舉,以學校為取士之源。中策是開設實用的科目,招攬實學之人。下策是考試要注重策論,不要只是重視八股文。
梁啟超。圖源:網(wǎng)絡
1898年,由于維新志士們的宣傳,變通科舉的聲音達到了高潮。朝廷內(nèi)外紛紛上書,請廢止八股、改革科舉制度?;实垡卜磻杆?,立即表態(tài)贊成。
在此之前,維新派并不敢奢望事情會進展得如此順利,除上達天聽外,主要精力放在接觸那些贊成變法的疆臣上。比如為人穩(wěn)健的張之洞,就與維新派十分談得來。他們在變科舉方面不乏共識,張之洞曾經(jīng)對梁啟超說:“ 廢八股為變法第一事矣。”他所撰寫的 《勸學篇》第八即為變科舉。只不過措辭稍微委婉一點,謂之“斟酌修改”,但主張卻與維新派的要求大體相同。
張之洞是晚清科舉改革中最重要的人物。圖源:網(wǎng)絡
1898年7月4日,張之洞與湖南巡撫陳寶箴聯(lián)名呈上《妥議科舉新章折》,就廢八股之后如何改進科舉制度,提供了全面的方案。
7月19日,光緒皇帝發(fā)布上諭,以張之洞的設計為藍本,頒布廢八股之后的新科舉方案:第一場考試,考察中國歷史與政治;第二場考試,考察西學和時務,包括世界各國之政治;第三場才是四書五經(jīng)。
通過考試內(nèi)容和場次的安排,引導士子重視西學和實學,如果應試者不能跟隨趨勢,第一場開始就遭淘汰。但同時不廢經(jīng)學者,才能最終取中,也彰顯了中學為體的要求。這一設計可謂是煞費苦心,雖然連梁啟超的下策都沒做到,但是這樣比較容易被那些生員所接受,引起的社會動蕩就小得多。
至此,關于廢八股、改科舉的爭論終于告一段落??涤袨?、梁啟超的激進改革運動,被張之洞的“穩(wěn)健方案”所取代??上У氖?,這樣溫和的改革很快就遭遇了戊戌政變。政變發(fā)生在9月21日,慈禧首先解決的是軍政大權問題,到了10月9日,便有太后懿旨,對基本上尚未著手進行的科舉改革開刀了。
終究還是曇花一現(xiàn)。等到清廷再次重視科舉改革之時,已是庚子事變之后。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進京師,慈禧在顛沛流離中逃往西安。
之后,在《辛丑條約》的屈辱面前,即便是再頑固不化的人,也知道不變法不足以應變局、救時艱,甚至連清廷都保不住。于是,戊戌新政腹死胎中兩年之后,慈禧在西安發(fā)布新政上諭,廣泛搜求征集中外官員的變法意見。
慈禧。圖源:網(wǎng)絡
一場史稱“清末新政”的改革開始了。
雖然朝廷宣布變法,但兩年前戊戌政變的陰影仍然籠罩在士人和官員心中,這使他們不得不費心揣摩朝廷的意圖,以至于在規(guī)定的兩個月期限內(nèi)竟然沒有一個督撫大臣復奏。
知權達變的張之洞也一直在觀望,接到上諭之后,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希望弄清其來路:“何人陳請?何人贊成?”隨即他從多種渠道獲悉此諭出自“圣意”,由軍機大臣榮祿和戶部尚書鹿傳霖“贊成”。
然而張之洞還是抱有疑惑,他雖然從鹿傳霖處得到朝廷“決無成見”的說法,但鹿傳霖莫名其妙地加了一句“不必拘定西學名目,授人攻擊之柄”的忠告,又讓張之洞背脊發(fā)涼,不由得束手束腳。
在疑惑之中,清廷的新政緩緩開始。問題還是戊戌年的那些問題,關于變法的措施幾乎也與兩年前一模一樣,只不過拿過康有為等人的接力棒的是清政府的一些朝臣和疆吏。
1901年1月13日,山東巡撫袁世凱致電張之洞等人,率先提出樞臣與疆吏合力共挽危局的對策。接著,兩廣總督陶模在2月正式呈遞了關于新政的第一份奏議《奏請變通科舉折》,打響了第一炮。
4月,袁世凱上奏,建議逐年減少鄉(xiāng)試的名額,另增實學一科。減少的名額,加在實科之上。張之洞緊隨其后,贊成科舉減額,十年之后,舊額減盡,所有士人全都出自學堂。這一招可謂是釜底抽薪,目的就是要緩??婆e。
袁世凱是廢科舉的積極倡導者。圖源:網(wǎng)絡
歷史便是如此諷刺。按照張之洞原來的變科舉思路,應該比康有為廢八股改策論的激進策略要保守許多,似乎科舉只是在內(nèi)容上略作調整,形式上可以基本維系不動。可是僅僅過了幾年,張之洞反倒成為那個激進的人。
然而清廷還是那個頑固的大本營。大人們只是支持辦學堂,對于??婆e依然是謹慎小心,僅選擇能夠表明改革決心而又影響不大的舉措來應付。
那些相對激進開明的督撫大員急了。
曾經(jīng)的科舉落榜者,當時的直隸總督——袁世凱,再次找到張之洞,主稿了一篇奏議,催促朝廷盡快將科舉減額,明確指出科舉不廢,則人人有僥幸觀望之心,無人肯上新式學校學習。
張之洞本想串聯(lián)更多的督撫聯(lián)銜會奏,但袁世凱急于求成,并未照辦。兩位朝廷重臣的奏議,還是如同打在棉花上的拳頭,得不到回應。
朝廷里反對的聲音也漸漸大了起來,都在諷刺袁、張二人得罪列祖列宗。當時身在中樞的王文韶甚至說:“老夫一日在朝,科舉一日不得廢?!?/p>
王文韶。圖源:網(wǎng)絡
至此,形勢依舊撲朔迷離。
清廷雖然多次力促興辦學堂,不少地區(qū)的情況仍不盡如人意。廢八股而不廢科舉,學堂教育就只能在夾縫中求存。也就出現(xiàn)了種種亂象。
湖南巡撫趙爾巽欲將省城諸書院改為學堂,被湘中士紳竭力勸阻。這是地方阻力。
河南禹州三峰實業(yè)學堂,教學仍仿照舊式書院聘請“山長”,主要課程竟然是講解《論語》。山長不禁自嘲“蓋名曰實業(yè)學堂,而所講并無實業(yè),不足應學務處之調查也”。這是掛羊頭賣狗肉。
新學堂入學者踴躍,但每當會試期到,大部分人因家長的督促或者出人頭地的自覺,還是將主要精力傾注于科舉,甚至停學在家,準備考試。在科考期間,就連京師大學堂的“學生均已紛紛赴汴鄉(xiāng)試,兩館所存學生不過三十余人,每日功課亦不認真,徒存大學堂外觀而已”。這是腳踏兩只船。
有考生在策論中,將“法國皇帝拿破侖與英國名將威靈頓戰(zhàn)于某地”解釋為威靈頓手拿破壞之輪,而將德國宗教改革的路德當成仁在堂所賣藥品的商標路德。這是所謂“洋八股”。
新舊交替之時,人們對“舊道理”有著慣性的依戀,再加上科舉考試程式相對完善,應試舉子們又是輕車熟路,自然憧憬向往。學堂成效太慢,所學的知識又涉及聲光電及西方各國政治,遠不如三年一試的科舉簡單。因此,只要科舉的機制還在這里,那么它對學堂學生的吸引力便不會磨滅。學生不安心在校學習而熱衷于追逐科舉功名,使得學堂的教學秩序不斷受到干擾,難以維持正常的教學運作。
這是袁世凱、張之洞等人認為科舉妨礙學堂的緣由所在。
《萬國公報》曾列舉了當時新學面臨的多重阻力,其中就包括:經(jīng)費之不足、良師之難得、延請之教習不當、中西課本之未定等等。簡而言之,就是錢不夠。
新學堂是學外國的,到處都要花錢。教學器械要花錢,教科書要找人編寫,還要根據(jù)時事修改,同樣花錢。學堂里的學生要學體育、學英語、學聲光電,這些都是原來私塾的教師教不了的,必須從外面高薪聘請。對于很多地方來說,學堂就是一只吞金的猛獸。
新式學堂。圖源:網(wǎng)絡
科舉制下的私塾是一種低成本的教育。士子們看的書可以是幾百年前的,甚至是幾千年前的。請的老師大都是經(jīng)歷科場的老人,有著豐富的應試技巧。如果說辦私塾只需要十兩銀子就可以運作一年,那么學堂聘請一個老師可能就要十兩銀子。
錢從哪里來?
雖然清王朝號稱帝國,但是清政府是個實實在在的小政府。它的管理模式更像傳統(tǒng)的無為而治,用極低的管理成本,治理廣袤的國土。它能在中國大地落下腳跟,很大原因就是“永不加賦”的政策。國家不與民爭利,減少作為,這樣就能維持一個穩(wěn)定的社會。
然而,當外國的堅船利炮叩響國門,清政府沒辦法安穩(wěn)下去了。外來的壓力逼得中國人去競爭,去“富國強兵”,而這一切都迫使清政府向一個有作為的政府轉變。
辦海軍要錢,辦制造局要錢,辦學堂也要錢,還要抽出一部分給皇室的奢靡消費。這些錢都要從政府手里出來,政府沒有就只能向民間籌款,或者向外國借債。借債是賣國,向民間籌款又會激起民變。
這基本上是一條不歸路。不改革就是死,可是改革需要用錢,而清政府既沒有錢,也沒有花錢的能力,這基本上也是條死路。
張之洞、袁世凱緩??婆e的計劃是好的??婆e與興學堂并行,本為培養(yǎng)與選拔人才相輔相成之正道,在初期出現(xiàn)一些亂象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可是清朝沒有時間了,人們急于觀看改革成效,急于拔擢匡時濟世之才以救亡圖強。在這種情況下,這些掌權的督撫們認為,要走出這個怪圈,唯有以斷臂的形式突破僵局。
1904年1月13日,張之洞、張百熙、榮慶在上奏《重訂學堂章程折》、進呈《奏定學堂章程》時,附上《奏請遞減科舉注重學堂片》。這是新政時期第三次聯(lián)銜奏請遞減科舉。
這份奏議主張自1906年起,科舉每科分減名額三分之一,等到十年三科后名額減盡,立刻停止鄉(xiāng)試。以后生員即可盡出于學堂。此奏還是之前的老辦法,采用漸進的方式將科舉制消餌于無形。
在中外的壓力之下,清廷最終還是松口了。因為慈禧也明白,廢不廢科舉只是兩個毒藥選擇其中一個,兩害相權取其輕,慢性死亡總比被外國或者內(nèi)部推翻要好。
慈禧未必不知道科舉之弊端、改革之必要,但主要還是想的是清王朝的統(tǒng)治。她“意欲竟廢科舉,則恐擾亂天下士心,不廢科舉,又恐學堂學生不肯向學”,只好同意減額漸停。
據(jù)說張之洞與慈禧曾有過一次對話。
張之洞在接受慈禧召見時說:“現(xiàn)在改試策論雖較八股為有用,然亦究屬空言。比如,臣就是以八股得功名者,今日若進場考試,也不是不能寫策論??墒且獑柍家月暪怆娀瘜W,則臣一無所知??梢娙∈糠怯蓪W堂不可。但科舉不停,則學堂仍不能大興?!?/p>
慈禧問道:“若廢科舉,又恐失士子之心,將如之何?”
張之洞回答:“廢除科舉之后,不便的人只是三四十歲的老生員,年力富強者都可以入學堂。而三四十歲的老生員也可以當小學堂之教習,并非科舉一停,就無事可作。況且并非當下立刻罷廢科舉,三科之后,不能登第的人都已經(jīng)五十歲了,還能再科舉嗎?所以不必擔心士人之心?!?/p>
好說歹說,慈禧這才同意。
然而1905年又發(fā)生了一件事,徹底打亂了張之洞的計劃。這一年,《辛丑條約》規(guī)定的京師五年禁考即將解禁,鄉(xiāng)試要開始恢復,朝中竟然有人說要重修貢院。
京師貢院是清廷舉行會試之所,千萬士子心中的圣地。這次修復京師貢院的討論,正值清廷批準漸??婆e的次年,時間點相當微妙敏感。一向老成持重的張之洞驚駭不已。他本人曾歷任數(shù)省學政,主管科舉事務,深知貢院與科舉的關系非同尋常。他驚呼:“如此則天下學堂不必辦矣,自強永無望矣?!?/p>
因而,更劇烈的要求由袁世凱等人提了出來。1905年9月2日,袁世凱會同盛京將軍趙爾巽、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周馥、兩廣總督岑春煊與湖南巡撫端方上折,請立??婆e,以廣學堂。
當時,日俄戰(zhàn)爭爆發(fā)不久。戰(zhàn)爭雖是為解決日本與俄國之間的矛盾,但戰(zhàn)場卻在中國,所爭者為兩國在華權益,而清廷竟宣布中立,這不但是大丟臉面的事,而且也是明顯的亡國之兆。
日俄戰(zhàn)爭里日本人的勝利再次堅定國人變法的決心。圖源:網(wǎng)絡
更何況,一向以老大自居的沙皇俄國不敵新興的日本,國人立馬產(chǎn)生立憲政體優(yōu)越的觀感和印象。日益加深的危機,使國人無暇繼續(xù)討論中西新舊的優(yōu)劣短長,從容觀察學堂、科舉的孰是孰非,朝野上下實際上接受了全面學習西方的主張,以免在全球競爭中落入被淘汰的境地。
漸停定議僅一年多,便迅速跳躍到廢除,并非全國學堂發(fā)展良好,完全可以取代科舉,水到渠成的結果,而是時局已經(jīng)到了危險的時刻。除了日俄戰(zhàn)爭的沖擊以外,立憲的呼聲已經(jīng)到處可聞,華興會、光復會與同盟會相繼成立,革命已是近在眉睫之事。
孫中山與同盟會新加坡分會成員合照,晚清統(tǒng)治早已暗流涌動。圖源:網(wǎng)絡
在這種情況下,清廷不得不在一些非致命性的問題上作出讓步,1905年9月2日,清廷批準了袁世凱等六位督撫聯(lián)銜的奏議,下令廢除科舉。
至此,延續(xù)一千三百多年、與無數(shù)士子的前程命運息息相關的科舉制度,由清廷正式宣告終結。
士沒有了,產(chǎn)生了大量的知識分子。不少年輕人,讀過一些書,又無法繼續(xù)深造。以前的讀書人大都在農(nóng)村,后來學校集中在城市,農(nóng)村已經(jīng)沒有出路了。他們不愿意呆在農(nóng)村,在城里又找不到工作,還看到國家一步步的衰落。個人和國家的命運都不明朗,很多人便選擇了革命。
這就是清廷不得不選擇的一瓶毒藥。這次倉促的廢除,也給后世留下足夠多討論的空間:該不該廢?該何時廢?該如何廢?
只不過,時人是振奮的?!度f國公報》1905年10月號《中國振興之新紀元》一文評價廢除科舉制度的意義:“立廢科舉一節(jié),取數(shù)百年來敗壞中國及近日屢蹶屢起根深蒂固之附屬物,一旦拔棄之,是真中國歷史上之新紀元,而東方大局之轉移在此矣?!?/p>
科舉的廢除給當時人的感覺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早該廢了,但是突然廢除又有點激進??梢哉f,想要廢科舉的,非必廢科舉之人,而不想要廢科舉的,也不都是頑固不化的人。這就是科舉存廢背后新與舊之間的糾纏。
后來,張之洞有些后悔這個決定,誰也沒想到這個穩(wěn)健改革者最后卻選擇了激進的療法,親手推動國家向“新”進發(fā)。而1913年,早年的變法者康有為追悔“戊戌時鄙人創(chuàng)議立憲”,引為“不察國情之巨謬也”。原來的激進者在二十年之間,掉頭而走,悔不當初,不肯再與“新”相往還。守舊者棄舊作新,革新者嫌新愛舊。
時代的跌宕起伏下,新與舊、中學與西學,還要在這片土地爭論很久。
參考文獻:
張居正:《張?zhí)兰罚虾9偶霭嫔纾?984
康有為:《我史》,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王德昭:《清代科舉制度》,中華書局1984
關曉紅:《科舉存廢與近代中國社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桑兵:《晚清學堂學生與社會變遷》,學林出版社,1995
李細珠:《張之洞與清末新政研究》,上海書店出版社,2003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