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負荊請罪,卻不知長平之戰(zhàn)后,藺相如與廉頗下場實在唏噓
長平之戰(zhàn)后,藺相如與廉頗兩人的遭遇令人唏噓。這場戰(zhàn)爭最終改變了他們的人生軌跡,也成為秦國統(tǒng)一六國的重要一步。
事情要從趙國獲得上黨郡說起,上黨郡乃是韓國重要的邊防,靠近趙國。
當時秦國吞并鄰近諸侯,早已將目光投向上黨郡,上黨郡郡守也深知形勢難堪,便向趙國求援。趙王權(quán)衡利弊,最終決定出兵支援。
趙王此舉固然體現(xiàn)仁義,亦有戰(zhàn)略考量,上黨一旦失守,秦軍將打通腹地,對趙國形成戰(zhàn)略威脅。
趙國主動出擊,可以爭取主動,況且秦軍經(jīng)補給是否能長期困守尚未可知,趙軍或可予以反擊,趙王雖知秦國軍力強盛,仍決意應戰(zhàn),遂命名將廉頗率軍北上,前往上黨郡救援。
當廉頗全軍開拔之時,趙都內(nèi)外頗不寧靜,此前,藺相如出使秦國,用計奪回國寶和氏璧,深得趙王倚重。
趙王欲以藺相如平衡廉頗勢力,遂提拔藺相如為上卿,軍國大事不出問津。
廉頗頗為不平,兩人間隙漸生,所幸藺相如讓步退避,廉頗亦自知理虧請罪,方才化解此事,兩人和衷共濟,始能對抗秦國。
廉頗率軍趕到上黨時,秦軍已攻城數(shù)月。廉頗深知敵我實力懸殊,采取堅壁清野,固守待援的策略,雙方進入焦灼狀態(tài)。
趙王見戰(zhàn)事不決,又聽信讒言,誤以為秦軍懼怕趙括,遂調(diào)趙括接替廉頗,希圖速戰(zhàn)速決。
此時秦軍中,名將白起也接替了王龁統(tǒng)率大軍,白起混入趙軍中釋放虛假情報,誘使趙括主動出擊,趙括中計,被白起圍困在雞陌,陷入絕境。
趙括率軍突圍苦戰(zhàn),仍無法根除困局,最終趙軍折損殆盡,趙括陣亡,長平之戰(zhàn)以趙國失敗告終。
這場失敗,讓趙國元氣大傷,趙王后悔莫及,再想起年邁的藺相如,只見藺相如面色凝重,言辭哀痛,控訴趙王錯用人才,置國家于不顧。
可諸事已定,趙王終究不聽勸阻。藺相如郁郁而終,不見趙國鞏固基業(yè)。
而廉頗雖然在長平一役無力回天,仍是趙國患難所托,邯鄲之戰(zhàn)中,廉頗再次率軍大破秦軍,為趙國贏得喘息余地。
可惜好景不長,趙悼襄王繼位后,開始猜忌功臣,趙王調(diào)離廉頗軍權(quán),廉頗憤而叛逃。
流亡他鄉(xiāng)的廉頗,晚景凄涼,趙國兩次起兵征討,廉頗皆為趙軍所敗。
趙王又屢次啟用,廉頗亦抱病應召,然而趙王終究未重用,廉頗始終沒能再為趙國效力,他的才能與忠心,終究付之東流。
當年與秦國血戰(zhàn)的兩員大將,一個激烈進諫而死,一個義無反顧而去。
長平之敗,改變了他們的命運軌跡,也讓秦國邁開了統(tǒng)一六國的步伐,最終完成了中國大一統(tǒng)的偉業(yè)。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