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閩越國,可溯源至夏商周時期的“七閩”,其連綿存續(xù)兩千余年,終于在西漢早期被漢武帝滅國。
從此以后,閩越國不再有任何生存和復現(xiàn)的跡象,直到三百年后,閩越國的地盤上出現(xiàn)了東吳政權之下的建安郡,閩越及其化身福建才得以另一種姿態(tài)重新現(xiàn)世。
其中兩漢期間消失的三百年,以及東漢建安年以后,福建地區(qū)逐漸增長的人口與建置縣,讓人不禁懷疑福建正在經(jīng)歷由一窮二白到羽翼豐滿的漫漫長路。
難道《史記》中的記載:“天子曰東越狹多阻,閩越悍,數(shù)反覆,詔軍吏皆將其民徙處江、淮間,東越地遂虛”是真真切切的?
從歷史學、民俗學和分子人類學角度看,這是千真萬確的。
(圖為福建建置沿革簡圖)
漢武帝滅閩越后,僅于閩越國原都城處設立冶縣。
歷經(jīng)兩漢的發(fā)展,最先得到開疆拓土的地方是閩北,相繼產(chǎn)生建安縣、南平縣、建平縣等新生政區(qū),而整個閩南及閩西僅有東安縣一處,顯然,兩漢時期的福建,人口擴張的重心僅在于閩北,也正是如此,東吳政權在閩北建置基礎上將福建分出會稽郡,獨立設置建安郡。
能以漢獻帝的建安年號作為郡名,可見建安郡之了得,也算是東吳經(jīng)營東南小有成效。
如果福建地區(qū)此時仍有大量閩越余民,且能達到騷擾東吳腹地的山越那般水平,那么東吳開發(fā)福建顯然要更困難、迅速一些,不應該僅停留在閩北,而不理閩南、閩中和閩西。
福建地區(qū)大發(fā)展應該從兩晉南北朝開始,源源不斷的衣冠南渡使得閩西新羅縣、閩南龍溪縣、綏安縣、閩北綏城縣/邵武縣等地相繼出世,從而為福建的基本區(qū)域構造奠定了基礎,也為隋唐的福建定型做好鋪墊。
在整個過程,福建的開發(fā)都是由北沿著閩江向東,再沿海向南的過程,最終由北和南兩個方向向閩西擴張,如此建置縣的設立,完全的人口移民路線,由此可知,福建就是由移民組成的新生區(qū),而閩越人或許在這之前已然消失,或者在這過程被同化,從而留下今日帶有明顯中原特色的閩語方言區(qū)。
根據(jù)復旦大學分子人類學的研究成果,在中國大地上,大概可以分成三個主要的族群,他們都是中國人乃至東亞人的主要構成基因,分別為夷越集團的O1(東夷和百越,O-M119)、苗蠻集團的O2(南蠻和苗瑤,O-M268)和漢藏集團的O3(華夏和藏、羌等,O-M122)。
這三支幾乎占到了現(xiàn)有漢族的九成以上,甚至西南、東南的少數(shù)民族也是如此,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基因共源(如獨龍族O3占到100%,部分高山族O1占到100%)。
如上圖,福建主要屬于閩語方言,江浙滬主要屬于吳語,根據(jù)復旦大學嚴實團隊的基因調查,O3-M117這一漢藏集團主要的基因,以閩語方言區(qū)占有比例最高,而O1-M119這一夷越集團的主要基因,卻是吳語區(qū)的人占最高。
如此結果,只能說江浙滬地區(qū)O1基因群體較福建地區(qū)為高,卻不能說明閩越人真的北遷了,況且還存在基因調查樣本數(shù)量的代表性問題。
無獨有偶,同樣來自復旦大學的李輝先生,也在一份文獻上公布了其對閩南人基因的調查結果。
從上表中,我們發(fā)現(xiàn),除了南澳和汕頭外,福建其他主要的民系中O1的基因幾乎不存在,而O3確實占到絕大多數(shù)。
另外在李輝先生制作的各地漢族群體中Y染色體O1單倍群頻率的地理分布圖中(如下圖),我們也可以看出夷越集團的特征基因O1在江浙滬地區(qū)密度最大,而普遍高頻的東部地區(qū)只有福建是近乎空白,這與整個東南人口分布現(xiàn)象有些格格不入。
因此結合歷史的記載,除了東夷被融入華夏外,百越中的揚越、于越、甌越、閩越、南越、雒越等也只有閩越有遷民入江淮的記載,或許只有這條記錄才能解釋為什么O1基因在福建存在空白,而江浙滬卻比例較高的原因了。
綜合以上,歷史上的閩越人確實規(guī)模性的移出福建,并進入到江浙一帶。
因漢代的江淮地區(qū)(漢高祖的故鄉(xiāng))已經(jīng)是發(fā)達的中原文明,當成千上萬的閩越人到來時,大漢是有自信也有能力將之同化的,否則漢朝廷不會有如此大費周章的舉動。
而融合之后的閩越人,自然而然成了江淮間的漢人,繼續(xù)在后續(xù)的歷史中發(fā)光發(fā)熱,或許他們也不會知道自己曾經(jīng)的身份,因為漢族本來就是基于文化認同的民族,何況不管是夷越還是苗蠻,他們與華夏的主體本來就是從O單倍群M175分離而來,并不存在基因差異之說。
文/圭海四記
參考資料:
(1)李輝,分子人類學所見歷史上閩越族群的消失.廣西民族大學學報 ( 哲學社會科學版);
(2)李輝等人,客家人起源的遺傳學分析. 遺傳學報;
(3)polyhedron的博客:人類學雜記——44. 漢族按方言區(qū)的Y染色體分佈-2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