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世界各國民風習俗和禮儀總匯
文/網絡     編輯制作/荷花小女子
馬里共和國的禮節(jié)禮儀
馬里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緣,是內陸國家。西鄰毛里塔尼亞、塞內加爾、北、東分別與阿爾及利亞、尼日爾交界,南接幾內亞、科特迪瓦和布基納法索?!榜R里”原名為“蘇丹”,是1960年9月22日改名為“馬里”的。在曼丁哥語中,“馬里”為“河馬”之意。為取河馬的“力量強大”之威,故以此獸命名。
13世紀40年代松迪亞塔·凱塔在此建立了龐大的馬里帝國,包括塞內加爾、蘇丹、南毛里塔尼亞、幾內亞的內陸,以及象牙海岸和布基納法索的一部分。1895年被法國占領,1960年9月22日獨立,改名為“馬里共和國”。
馬里全國面積124.1238萬平方公里。人口762萬(1987年)。主要民族有班巴拉人、富爾貝人、塞努福人、馬林克人和桑海人等。 馬里全國劃分為7個大區(qū),46個省,18個市,285個縣。首都為巴馬
科。貨幣為“非洲金融共同體法朗(簡稱非洲法朗)”。官方語言為法語。通用班巴拉語。各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
一、社交習俗
馬里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西非馬里人剛強,性格坦誠好心腸;
感情真摯持人暖,特別善于互交往;
女性尤其愛打扮,喜佩飾物和染妝;
對待左手極厭惡,認為下賤又骯臟;
教規(guī)教義重恪守,待客注意切莫忘。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馬里人非常重視禮節(jié),待客十分熱情。只要客人前去光臨,主要總要端出一杯清香爽口的薄荷茶來殷勤招待的。若正趕上主人家吃飯,必留你一起共餐的。若遇到無親投宿者,不管彼此是否相識,主要也會騰出一席之地,讓你住下的。即使是過路人走到這里缺了盤纏,主要也會解囊相助的。
他們在生活習俗上有五種較為特殊的習慣:
其一是刷牙不用牙刷,而用檸檬樹枝磨牙;
其二是吃飯不用刀叉或筷子,而用右手抓食;
其三是便后不用手紙,而用左手擦拭鑄后沖洗;
其四是一年四季晚上睡覺都不用被子,而且一塊布蓋在身上;
其五是母親不用雙手抱孩子,而用布兜把嬰兒背在背后。
馬里的加布古、莫普提和桑加等地方的人,有以部落為村,民風古撲,實行有飯大家吃的待客習俗。吃飯時,任何人都能去某一家吃飯,而主人不管對誰都主動分發(fā)食品。馬里婦女不僅喜歡佩戴手鐲、腳鐲、項鏈,更講究耳環(huán)和鼻環(huán)。一般她們的耳環(huán)又大又重,下邊還有兩個“洋桃”似的墜兒。由于耳環(huán)過沉,她們不得不用一條細繩拴在頭上,兩端分別與耳環(huán)系住,以減輕耳的負擔,一般他們的鼻環(huán)都分兩種,小的套在鼻翼處,大的夾在兩個鼻孔的中間。馬里的女姓一般都習慣染妝。她們常以染足、畫手、梁牙齦等染妝方式來相互媲美。馬里人對狗頗為喜愛。他們認為狗忠實可愛,是勇敢、無畏、神圣的象征。
二、禮節(jié)禮儀
馬里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一般施用握手禮。他們打招呼的方式很特殊,熟人路上相遇,各自要把一只手放在胸前,一邊走一邊問侯,從不停步,兩人雖已背道走出很過,問侯的話仍沒完沒了,直到彼此聽不清話音才終止。
馬里撒哈拉沙漠地區(qū)的人,與客人見面格外親切,彼此除了熱情握手和長時間的寒喧外。雙方還要互咬對方手臂一下,以留下一道痕跡作為紀念。分手時,雙方還要相互下跪虔誠祝愿,最后揮淚道別。
三、信仰忌諱
馬里人有一多半信奉伊斯蘭教,信大體上拜物教的人占30.5%,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共占1.5%。他們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認為左手是骯臟和下賤的。使用左手實際上就是對人的一種污辱。有的也忌諱“13”數(shù)。認為“13”是個不幸和不吉祥的數(shù)字。馬里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禁食豬肉和使用豬制品。
四、飲食習慣
在馬里,最著名的菜肴就是“沙烤全駝”。這種菜的制作,要經過一段復雜的過程。他們先將宰殺的全駝割去雙峰,去除內臟并洗凈,再將事先烤好的一只全羊放入駝腹、而凈羊腹內再裝一只烤好的全雞,凈雞膛內再裝一只煮熟的雞蛋,然后封駝腹,不放任何調料,把全駝放入用干柴燒灼了的烤坑內,在駝身上埋一層薄沙,上面架好干柴烘烤,約兩小時左右即可啟食。
馬里人在吃飯上很有規(guī)矩。一般吃雞大腿的歸年長者或男人吃;雞胸肉歸年長的婦女吃;雞脖、胃和肝歸當家人吃;雞頭、爪和翅歸孩子們吃。他們有吃鼠肉的習慣。他們的鼠肉是憑借不吃鼠肉的狗來給他們捕捉的。馬里第三大區(qū)首府錫卡索的居民,有捕食螞蟻的習慣。他們吃的大都是長約寸許的白蟻和成蟻和剛脫翼的幼蟻。他們喜歡吃中餐,用餐不習慣使用刀叉和筷子,而是樂于以右手抓食取飯。
馬里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肴烹制少調料,餐桌備調料;注重菜肴的鮮嫩、香。
②口味 一般口味清淡,偏愛微甜味。
③主食 以米為主,對面食也樂于品嘗。
④副食 愛吃駱駝肉、牛肉、羊肉、雞肉、蛋類、魚等;蔬菜喜歡胡蘿卜、土豆、卷心菜、西紅柿等;調料愛用鹽、蔥、姜等。
⑤制法 對烤、煎、炸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京菜、清真菜。
⑦菜譜 很欣賞大拼盤、軟炸里脊、炸香蕉夾、鹽爆里脊、手抓羊肉、香酥雞、烤全羊、烤肉、軟炸雞條、扒三白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喜飲啤酒,愛喝可可、咖啡和綠茶。
⑨果品 愛吃西瓜、芒果、香蕉、椰子等水果;干果愛吃花生米等。
突尼斯的習俗禮儀
突尼斯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nisia),簡稱突尼斯,位于非洲北端,面積為16.42萬平方公里。突尼斯的蓬角半島被人們叫做“北非之角”。
人口763萬。阿拉伯人占全國人口的98%。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上層多用法語。貿易往來用阿拉語與法語均可。首都突尼斯(Tunis )是全國交通樞紐,風景秀麗氣候宜人,且靠近歐洲已成為國際會議的中心。
突尼斯人喜愛綠色、白色和緋紅色,喜歡駱駝。而忌諱豬、狗、貓。今天的突尼斯人用羊來吸引外國游客,大力發(fā)展旅游事業(yè)。努力豐富群眾的文化樂生活。
在突尼斯至少已有一千年的歷史。古時候,只是在開齋節(jié)的前夕舉行這種娛樂活動。到突尼斯去,騎著“沙漠之舟” 欣賞海市蜃樓,到綠洲上吃鮮椰棗,看壯觀的駱駝兵列隊游行,這就是突尼斯撒哈拉聯(lián)歡節(jié)的主要節(jié)目。突尼斯的國花是油橄欖突尼
斯是盛產橄欖的國家,被稱為”橄欖之國”。橄欖樹是突尼斯的民族財富,被視為珍貴之物.
突尼斯的商務禮俗,冬天前往,宜穿保守式樣西裝。訪政府機關及大公司必須先約會.持用有阿拉伯文或法文、英文對照之名片最好。大多數(shù)突尼斯商人說法語或意大利語。銷售姿態(tài)宜氏。突尼斯是世界上唯許婦女提出離婚訴訟的伊斯蘭教國家。突尼斯也是全球第二大橄欖油輸出國與第4大磷酸鹽生產國。雖然大多數(shù)商業(yè)接特活動是在幾個大旅館內進行,但突尼斯人有時會邀請你到他家中餐??傊荒崴沟囊了固m教商人是相當西化的,與其他鄰近伊斯蘭教國家的人不同。隨著時代的變遷,他們的穿著變化很大,目前,年人大都是西裝,身穿奇裝異服的摩登女屢見不鮮。
10月至次年5月最宜訪問,圣誕節(jié)前后二周及復活節(jié)前后數(shù)日不宜前往。7、8月多休假。每逢伊斯蘭教及基督教日教。每年齋月商業(yè)活動甚淡。
伊斯蘭教對突尼斯人的生活風俗影響頗大,多數(shù)突尼斯婦女都有深居簡出,戴面紗的習俗。伊斯蘭教徒每天要在中午、下午、黃昏和夜晚各禮一次。面在每星期五的午后,還要到清真寺舉行一次集體“三麻拜”。禮拜時,他們將伊斯蘭教歷太陽年的1、7、11、12月視為”神運載月”。在這四個月中,禁止一切激烈活動。
在節(jié)日里,人們十分熱情好客,常以椰棗、烤肉和傳統(tǒng)的民族菜“考斯考斯”款待客人。在招待重要外賓時,主人往往上一只或幾只烤全羊。椰棗是人們十分珍愛的食品。突尼斯人一般都以大米、面為主。在用餐時他們有邊吃邊談的習慣,而且在飯后習慣要洗手,然后就喝茶聊天。按伊斯蘭教教規(guī),突尼斯人忌食豬肉;也忌諱酒。
歐洲及北非居民入關,可攜免稅香煙200支,或雪茄50支,或煙草1磅。由其他地區(qū)真接飛抵突尼斯者,可攜帶免稅香煙1000支,或雪匣250支,或煙草4磅,酒一瓶。本國貨幣禁止出入境。外幣進口不限,先報數(shù)額,屆時可攜出。
小費計程車10%,行李每件200Millimes,旅舍、夜總會10%小費,一般已附加入帳單內。
埃塞俄比亞的習俗禮儀
埃塞俄比亞位于非洲東部,東北臨紅海,面積122.3萬平方公里,人口850萬。居民信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阿姆哈拉語為國語,通用英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Addis Abeba) 。貨幣:比爾Ethiopian birr.
埃塞俄比亞是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國。原稱阿比西尼亞。1896年3月1日獨立。1970年11月24日與我國建交。
埃塞俄比亞人喜歡鮮艷明亮的顏色,禁忌黑色,也禁忌宗教象征圖案。
埃塞俄比亞人普遍早婚,農村男女一般10歲多點就結婚。婚事由雙方父母作主。姑娘到了婚嫁年齡,便可以與男子成親。從訂婚后到結婚前,男方
不能與女方見面?;槎Y之日,新郎帶一些人到新娘家“搶婚”。用一塊布把新娘從頭到腳全部蒙上,然后背起新娘往新郎家跑。一路上新娘腳不沾地,頭不露面。從結婚這天起,要接連幾天設宴慶賀。兩三年后夫婦才能另立門戶。
每年的9月11日或12日是埃塞俄比亞人的新年。這正是雨季即將結束,收獲就要開始的季節(jié)。新年期間在農村,男男女女都穿著用手工織成的柔軟白布做成的民族服裝,挨門逐戶,互相祝賀,迎接新的一年。
埃塞俄比亞人悼念死者時,穿淡黃色服裝,但出門做客是絕對不能穿淡黃色服裝的。
埃塞俄比亞人相互問候,在許多情況下都要鞠躬行禮,如身披“沙馬”把頭裹住的,就要把它摘下來,甚至撩起來露出肩膀。問候致意頗有特色,可以長達一二分鐘,甚至更長。他們詢問彼此的健康,家庭成員、家畜、收成情況等。在這從容的問候之后才開始談及實質性的問題,一般壞的消息放在最后談。
同輩人見面時,一般握手問候,直到問候結束時才把手放開。久別或親朋好友,則互吻面頰,并頻頻互致問候,雙方的臉互相左右輕觸,次數(shù)無規(guī)定,越親密者次數(shù)越多。上層人士或神甫見面只能互吻肩部。一般老百姓見了官員或下級見了上極,則鞠躬表示敬意。小孩見到父親或祖父要跪下親吻他們的腳。在接受禮物時,受禮者應伸出雙手表示高興接受,若只伸出一只手,則表示勉強接受。
津巴布韋國家的風俗禮儀
津巴布韋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Zimbabwe),簡稱津巴布韋,位于非洲大陸的東南部.面積39.08萬平方公里,人口888萬。居民多信奉原始宗教。英語為官方語言,當?shù)厝酥v肖納語和馬塔菜語。首都哈拉雷(Harare)。
津巴布韋一詞,在當?shù)匦ぜ{語中是“石頭城”或“石屋”的意思。津巴布韋有“陽光城”、“花園城”、“花樹城”、南部非洲的“糧倉”之稱。又因其河流中多有鱷魚出沒,以出產優(yōu)質鱷魚皮而聞名全球。故又稱為“鱷魚之鄉(xiāng)”。
19世紀末,英國南非公司侵占了津巴布韋,使之淪為英國。1895年,英國南非公司用創(chuàng)辦人羅得斯的名字命名這個國家,稱為南羅得西亞。1923年成為英國“自治領地”。1964年,南羅得西
亞的白人政權宣布把國名改為羅得西亞(Rhodesin),并于1965年11月片面宣布獨立。津巴布韋人民經這艱苦的斗爭,于1980年4月18日宣布獨立,定名為津巴布韋共和國。
津巴布韋是非洲經濟比較發(fā)達的國家之一,國民收入平均每人超過500美元。
津把布韋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有鉻、石棉、黃金、鐵、銅等是世界上鉻和石棉的主要開采國和出口國之一。西北部的萬基煤田會儲量可達40億噸,是非洲著名的大煤田之一。
按津巴布韋的商業(yè)習慣,商談內容要用書面于事后加以確認。旅館的服務良好。旅行須注意,切忌在河川、湖泊里入水( 恐得風土病 )要隨身帶頂帽子。膠卷、干電池不易買到,最好帶點備用的。當?shù)赝廉a有銅制品、摩托羅萊的項鏈墜子( 津巴布韋特殊產石子 )、皮制品等。
出入境注意事項,高價值的貴重物品與現(xiàn)金在入境時要申報,并取得申報證明,否則出境時恐怕帶不走,不必繳機場稅。計程車以三人座的為主,車上用計程表,但需按車資再加10%營業(yè)稅.,當?shù)厮|較硬,生水不喝為宜。
深處內陸的津巴布韋,它的對外聯(lián)系都有要借道鄰國。從首都哈拉雷通過兩條鐵路分別到達馬普托港和貝拉港,這是津巴布韋通往世界各地的主要通道。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Harale),位于東北部高原,海拔1400米以上。哈拉雷有“不眠之城”的意思.這里氣候宜人,終年草木蔥郁,百花盛開.它是一座現(xiàn)代化城市,市東南部和西郊是工業(yè)區(qū),也是世界最大的煙草集散市場之一,它巳成為世界上屈指可數(shù)的富裕都市之一。有國際航空站。
我國至津巴布韋水陸路郵件可散寄香港轉;航空郵件山由北京、上海、廣州散寄英國轉。電報由北京經倫敦轉。
毛里塔尼亞國家的風俗禮儀
毛里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簡稱“毛里塔尼亞”。
“毛里塔尼亞”得名于國內主要民族摩爾人。“毛里”和“摩爾”是一個名詞的兩種譯法,譯民族名為“摩爾”,譯國名為“毛里”。意為“黑色的”,指黑皮膚的人。1958年定名為“毛里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
毛里塔尼亞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西部。西北鄰西撒哈拉,東北接阿爾及利亞,東鄰馬里,南界塞內加爾,西瀕大西洋。
毛里塔尼亞全國面積103萬平方公里。人口202萬(1988年)。主要為摩爾人,圖庫洛爾人、薩拉科列人等僅占20%。毛里塔尼亞全國劃分為12個大區(qū)和努瓦克肖特特區(qū),大區(qū)下設省,省下設縣。首教努瓦克肖特。貨幣為“烏吉亞”。國語為阿拉伯語,通用法語。
一、社交習俗
毛里塔尼亞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西非毛里塔尼亞,號稱多帳篷國家;伊斯蘭教為國教,教規(guī)恪守心中掛;國民謙恭講禮貌,迎賓駱駝奶當茶;普通昵愛綠顏色,日子喜雙單受怕;當眾接吻最厭棄,東西忌用左手拿。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由于毛里塔尼亞氣候極為干燥,溫度又特別高,一般房屋散熱程度又不好,所以這個國家大力發(fā)展散熱較快的帳篷。尖頂帳篷處處可見,即使在首都,也有在院內或郊區(qū)另搭帳篷,作為乘涼的休息場所。毛里塔尼亞人還把在帳篷里招待賓客視為高雅之舉,即使國家元首主持的國慶宴會,他們也習慣在帳篷里舉行。故此,人們都風趣地把這個國家“帳篷國家”。他們招待客人進餐后,常常還要再請大家喝上三杯加糖的薄荷茶。此舉是希望客人帶著甜味千別,以便留下美好的回憶。他們招待貴賓心情非常赤誠,喜歡用法地最盛情的習俗,拿大葫蘆瓢當場擠駱駝奶給客人喝,以表示對客人的尊敬。他們昵愛綠色,渴望綠色,向往綠色,視綠色為吉祥、光明和幸福的象征。他們男性服裝、一般多為前胸開兩條長縫,里有兩個大口袋(可裝錢物的)藍色或白色大袍,此袍可一衣多用,既是上衣,又是大氅,同時還可以做睡衣,深受毛里塔尼亞的喜愛。
二、禮節(jié)禮儀
毛里塔尼亞人在官方場合與客人相見時,雙方要緊緊握手,熱情問好。有時從談話開始到結束,主要都會緊握客人的雙方,并用雙眼熱情的目視對方。他們相互見面,不僅要問人好。還要問對方的牛、羊或駱駝好不好。這主要是因為牲畜與他們息息相關同等重要。毛里塔尼亞撒哈拉沙漠地區(qū)的人,路遇各人彼此要熱情握手,并長時間寒喧互相問候。除此外,還要按他們的民族習慣互咬對方手臂一下,以留痕跡作紀念。分別時,還要相對下跪虔誠祝愿,最后揮淚道別。毛里塔尼亞最隆重、最高級的迎賓禮儀要屬駱駝迎賓禮了。當外國貴賓來臨時,一個身家民族服裝的人便走上前去給客人敬獻駱駝奶,為客人洗塵,客人必須喝一口,以表示對主人的感謝。夾道歡迎時,身上披紅掛綠的絡駝群在前面開路,場面十分壯觀。
三、信仰忌諱
毛里塔尼亞人尊伊斯蘭教為國教,幾乎人人信奉伊斯蘭教。他們每日要進行五次祈禱,即中午一次,上午和下午各兩次,祈禱前要洗手洗臉。由于當?shù)厮?,人們例以黃水代替,用沙擦手擦臉。然后整理衣裝,面向麥加圣城的方向,虔誠禱告。他們忌諱有人當眾接吻。認為這是有失文雅的舉止,是令人羞恥和厭惡的行為。他們有個習慣,妻子是不準同丈夫一起吃飯的。只有在丈夫吃完飯后,才允許妻子吃飯。他們有雙日表示“吉祥如意”,單日表示“災禍不利”的習俗,因此慣把雙日視為“良辰吉日”,是辦喜事的好日子;慣把單日視為“兇多吉少”的日子,好事多要避開這些日子。他們忌諱左手傳遞東西和食物。認為這種舉止是對人不尊重或有污辱之嫌的一種行為。他們忌諱有人將飯菜撒在地上。認為這是對神的早冒瀆。
四、飲食習慣
毛里塔尼亞人一般歡迎貴賓,慣以“烤全羊”作為最盛情的款待。他們非常喜歡喝綠茶,他們煮的茶濃如咖啡,茶里要加入少量的白糖和鮮薄荷葉,味道香甜醇厚,略帶苦澀味。他們喜歡吃中餐,用餐不是一雙手。吃肉用手撕、吃飯用手抓,只是在一些官方場合有些人才使用西式餐具。
毛里塔尼亞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肴鮮、嫩、香,注重菜肴量大實惠。
②口味 口味一般不喜歡太咸,偏愛辣味。
③主食 慣以米飯為主食,對面食品種也樂于品嘗。
④副食 愛吃牛肉、羊肉、雞、鴨、魚、蝦等;蔬菜愛吃卷心菜、辣椒、西紅柿、豆類、黃瓜、洋蔥等;調料愛用胡椒粉、辣椒粉、丁香、玉果、椰子油、棕櫚油等。
⑤制法 對烤、燒、煎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清真菜、川菜。
⑦菜譜 很欣賞手抓羊肉、烤鴨、香酥雞、雞脯冬瓜、鍋燒牛羊肉、炸香蕉夾、咖喱牛肉、炸烹蝦、熗青蝦、烤全羊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進餐時不喝酒,而通常以水和駱駝奶為主要飲料,他們還很喜歡喝又釅又甜的綠茶。
⑨果品 喜食香蕉、椰子、柑桔、哈密瓜、西瓜、芒果等水果、干果喜食花生米,腰果等。
摩洛哥王國的風俗禮儀
關于摩洛哥國名的由來有幾種說法:有說西亞腓尼基人航海到達此地,被迷人的風光和景色所吸引,便贊此地為“摩洛哥”,意為“休養(yǎng)勝地”。又有說,“摩洛哥”源于阿拉伯語“馬格里布”的轉音,為“西方之島”、“日落之鄉(xiāng)”之意。還有人認為,“摩洛哥”是“馬拉喀什”的音譯?!榜R拉喀什”古稱“馬拉古什”,直譯為“被裝飾起來的”、“紅色的”。1957年8月14日定國名為“摩洛哥王國”。
摩洛哥們于非洲西北端。東、東南界阿爾及利亞,南鄰西撒哈拉,西濱大西洋,北隔南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相望,扼大西洋入地中海的門戶。
摩洛哥全國面積45.9萬平方公里 。人口2400萬(1988年)。主要為阿拉伯人,柏柏爾人口占近20%。
摩洛哥全國劃分為32個省、2個直轄市,省下設縣、鎮(zhèn)、村;市下設區(qū)。首都拉巴特。貨幣為“迪拉姆”。以阿拉伯語為國語,全國通用法語。
一、社交習俗
摩洛哥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摩洛哥國地域廣,好與外界搞交往;
經濟發(fā)展較為快,西方滲透有影響;
國民多為穆斯林,宗教傳統(tǒng)重信仰;
綠色吉祥受寵愛,寓意美好都向往;
白色忌諱受厭棄,寓意貧窮和懊喪。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摩洛哥受西方社會的影響,經濟發(fā)展速度較快,表現(xiàn)出歐洲風格與阿拉伯情調的交織。摩洛哥人與客人約會總樂于遲到,認為這是一種社交風度。他們把茶視為迎賓待客的佳品。若給你敬上一杯薄荷綠茶,那是表示對你尊敬的傳統(tǒng)禮節(jié)。他們喜愛綠色,視綠色為春天和美好的象征。他們對“3”、“5”、“7”、“40”較為喜歡,認為這些數(shù)字都帶有積極意義。
二、禮節(jié)禮儀
摩洛哥人與客人相見和告別時,一般都慣施擁抱禮,握手禮也較為普及。摩洛哥女人與賓客見面時往往施屈膝禮。
一般禮儀
在進入摩洛哥人家里前,你應主動提出脫鞋,在進入清真寺時則秘須脫鞋。
稱謂與問候
握手是習慣,不過朋友之間通常以親吻相迎。
約會與準時
事先約會是可取的,雖然摩洛哥人很少遵守時間。
款待與饋贈
摩洛哥商人會邀請你去他們家中作客,大擺筵席,持續(xù)吃上好幾個小時,但你很少會見到他們的妻子。
最好不要對主人的某件所有物大加贊美,他可能會感到按社交慣例不得不把它奉贈給你。
三、信仰忌諱
摩洛哥全國絕大多數(shù)人信奉伊斯蘭教,其余人信奉摩洛哥和猶太教。摩洛哥人受宗教的約束,一般都不飲酒;也很少有人吸煙;進屋有脫鞋之俗,未經主人許可,不脫鞋是不是進入其宅屋的;進清真寺必須脫鞋。他們宴請賓客前后要上茶三次,以示禮貌??腿说竭@里則應“入鄉(xiāng)隨俗”,否則,便會被認為不禮貌。他們對“13”有反感,認為“13”是個消極的數(shù)字。他們忌諱白色,認為白色象征著貧窮,白色衣服最令人厭棄。摩洛哥的婦女只能偷偷地吃雞蛋。如果當著丈夫的面吃雞蛋,會被認為干了一件敗壞風俗的丑事而遭到譴責。摩洛哥人禁食豬肉,也忌諱使用豬制品。他們一般不愛吃紅燴和帶汁的菜肴。
四、飲食習慣
摩洛哥人喜歡吃用小麥粉加上清水、橄欖油、肉湯、牛羊肉、蔬菜等做成的家鄉(xiāng)風味“古斯古斯”和鮮美郁的“烤全羊”、“烤魚”、“烤蝦”等,這些也都是他們迎待客的佳肴。他們習慣用鹽腌漬橄欖果,認為腌漬出來的橄欖果別有風味。他們酷愛飲茶,一般他們都喜歡在綠茶中加些白糖和新鮮的薄荷葉,每天要飲4至5次,每次的飲量還都挺大。他們對中國菜肴很喜歡;他們除在公共場合有時使用刀叉為餐具外,一般都習慣于用手抓飯吃。
摩洛哥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肴的香、脆,注重菜肴的豐盛。
②口味 一般口味喜清淡,愛微辣味道。
③主食 以面食為主,喜食摩洛哥式面包。
④副食 喜歡牛肉、羊肉、魚、蝦等;蔬菜喜歡黃瓜、西紅柿、洋蔥、土豆等;調料愛用橄欖油等。
⑤制法 對烤、煎、炸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魯菜、川菜、粵菜。
⑦菜譜 很欣賞冷拼盤、番茄牛肉、烤鴨、烤羊肉串、煎牛肉扒、炒里脊丁、糖醋魚、炒什錦、香酥雞、烤全關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不飲酒,喜喝酸牛奶、咖啡、桔子汁等,尤為愛喝茶,最愛喝中國綠茶,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建甌水仙”、“碧螺春”等。
⑨果品 愛吃西瓜、香蕉、桃等水果;干果愛吃花生米等。
坦桑尼亞的風俗禮儀
坦桑尼亞位地非洲東部赤道以南,由大陸、桑給巴爾島、奔巴島和20個小島組成。大陸東臨印度洋,南連贊比亞、馬拉維和莫桑比克、西鄰盧旺達、布隆迪和扎伊爾,北界肯尼亞和烏干達。坦桑尼亞聯(lián)合共和國由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兩部分合并而成。1964年10月29日定國名為“坦桑尼亞聯(lián)合共和國”。
坦桑尼亞全國面積94.5087萬平方公里。人口2398萬(1988年)。主要有蘇庫馬人、尼亞韋齊人、斯瓦希里人、赫赫人、馬孔德人、哈亞人、舍加人、扎拉莫人、查加人等。除黑人外,還有少數(shù)阿拉伯人、印巴人。坦桑尼亞全國劃分為25個省,111個縣,縣以下設區(qū)、鄉(xiāng)、村。
首都達累斯薩拉姆。貨幣為“坦桑尼亞先令”。
官方通用英語,國語為斯瓦希里語。
一、社交習俗
坦桑尼亞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坦桑尼亞人好勝, 喜歡熱鬧欠穩(wěn)重;
但卻非常講禮儀, 重視禮貌與文明;
認為家長最可親, 對待客人倍尊敬,
統(tǒng)稱男人叫“爸爸”, “媽媽”稱呼指女性;
紅色格外受寵愛, 蛇飯待客表真誠。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坦桑尼亞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每人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特點和不同嗜好。馬薩伊族人的審美觀就很個別,他們以女剃光頭,男子梳辮子為美;有的部族婦女還以紋面為美。他們視自己的父母為最可親最可信的人,視客人為最應受到尊敬的人。因此,他們通常都尊稱男客人為“爸爸”,對女賓客稱“媽媽”。甚至他們對見到所有的人都這樣稱呼,就連父母也稱自己的兒子為“爸爸”,稱自己的女兒為“媽媽”。他們昵愛紅色,因為它給人以興奮和刺激。坦桑尼亞坦噶尼喀的克拉依族人為表敬意常用“蛇飯”招待客人?!吧唢垺笔怯靡粭l只去五臟、不去頭尾、不剝皮的紅色花蛇放在谷粉里蒸煮成的??腿吮仨毎选吧唢垺币淮纬酝?,而且一定要把蛇此一起吃下去,不能吐掉。在主人看來紅色蛇早一種幸福的象征。用紅色蛇待客就表示主人對客人的真誠友誼??腿瞬怀浴吧唢垺被虬焉咄碌?,則表示客人對主人的友誼不相信。他們偏愛丁香花,因為它給人們帶來了美好和幸福。
坦桑尼亞90%的農民生活在“村子”和傳統(tǒng)的村莊里。這些村莊大多數(shù)位于農田或牧場中間,用圍墻或籬笆圍起來。住宅一般呈圓形,屋頂是圓錐形。通常是一戶一座房子,由于現(xiàn)在仍保留一夫多妻制,所以有不少家庭擁有幾間住宅。
青年婦女最喜愛一種長到膝蓋的無褶長裙,穿著舒適、美觀,稱之為“加鳥花”。在身上從胸或腰一直到腿踝部圍著一塊花布,上面印有椰樹或田園風光等圖案,稱之為“康加”。發(fā)型可以表現(xiàn)女性美。比較流行的發(fā)型有20多種,其中最時髦的發(fā)型被稱為“索科莫科”。即把頭發(fā)從前向后梳成許多道道,在腦后收攏,打成2結,在頭發(fā)上形成均勻的水渠式花紋。每到重大節(jié)日,各地舉行梳發(fā)比賽,婦女們各展妙手絕技。
坦桑尼亞人非常好客,十分注意尊重老人,并注重禮節(jié)。晚輩早上起床后,有些部族,如蘇庫馬族、哈亞族、貝納族的婦女,在同長者講話時,要跪下或坐在地上講,以表示尊重。馬賽族、梅魯族青年向長者問好時,長者要用雙手撫摸一下他們的腦門,作為祝福。晚輩見到老者要用敬語問候,晚輩在長者面前不能坐姿不端正,不能在長者離席前先行離席,同長者席地而坐時,不能伸腿或后仰,更不能把腳伸向別人。晚輩接受長者送的東西時,要雙手接,如果東西很小,可用右手接,絕對不可用左手去接;遞東西給他人時,也要用右手;不得用左手接、遞時,要向對方致歉。
坦桑尼亞人的敬老風尚還表現(xiàn)在當家庭和村子討論重大事情時,都要征求老年人的意見,在解決矛盾、調解糾紛中,老年人特別是男性長老的意見至關重要。
在待客方面,坦桑尼亞人不愿意生人隨便進入自己家門,更不喜歡生人進入臥室。有前后門的家,客人須從前門進入,只有十分親密的朋友才可走后門。
二、禮節(jié)禮儀
坦桑尼亞人與客人相見時,慣于先指自己的肚子,然后鼓掌,再相互握手。坦桑尼亞婦女們遇見外賓時,握完手后便圍著女外賓轉圈,嘴里還發(fā)出陣陣尖叫。他們認為這樣做是對客人最親熱最友好的表示。
稱謂與問候
相互引見時習慣上握手為禮??陬^問好時說一聲“jambo”也是很常見的。
款待與饋贈
東道主往往在來訪者離境時贈送禮物。此時,客人可以還贈主人禮物(但不要送花)。
交談
談話的內容包括坦桑尼亞的國家公園、非洲的文化以及國際政治問題。
應避免談論當前的政治氣候。
三、信仰忌諱
坦桑尼亞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占32.5%,信奉傳統(tǒng)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
坦桑尼亞人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認為右手平時總接觸入口的東西,是干凈之手,左手經常接觸骯臟之物,因此是不潔凈的。他們認為稱呼他人就要用最尊敬的語言,直呼其名是不懂禮貌的舉止。坦桑尼亞信奉基督教的人忌諱“13”,認為這是不吉利并會給人帶來厄運的數(shù)字。坦桑尼亞伊斯蘭教的人禁食豬肉和使用豬制品,也忌諱談論有關豬的問題。坦桑尼亞哈亞人在飲食中最大的禁忌是忌食飛禽,其中包括雞和雞蛋;也忌食昆蟲,還忌飲酒。
四、飲食習慣
坦桑尼亞人愛食香蕉。他們把甜蕉當水果吃,把芭蕉做菜吃,把菜焦當主食吃。他們慣用玉米面加糖、椰子油做成民族傳統(tǒng)的“烏伯瓦伯瓦”手抓飯。在吃這種飯時,一般都要蘸上用牛肉、咖喱、蔥頭、西紅柿等原料做成的湯。
坦桑尼亞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肴鮮、嫩、香,注重菜肴的色彩。
②口味 一般口味喜清淡。
③主食 以面食為主,也喜歡吃米飯,尤以羊肉大米飯為好。
④副食 愛吃牛肉、羊肉、蛇、魚、雞、蛋類等;蔬菜愛吃茄子、西紅柿、蔥頭、黃瓜、辣椒等;調料愛用椰子油、咖喱、糖等。
⑤制法 對煎、炸、烤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粵菜、京菜、川菜。
⑦菜譜 很欣賞冷拼盤、五香醬牛肉、烤羊肉、五彩炒蛇絲、脆皮雞、樟茶鴨子、炸魚仁、干煸牛肉絲、干燒牛肉絲、干燒雞脯、冬瓜盅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愛喝啤酒,對飲料中的咖啡、可可、酸奶、汽水、可樂等都很喜歡,也愛品嘗中國綠茶。
⑨果品 愛吃水果中的香蕉、芒果、木瓜、菠蘿等;干果喜歡花生米、杏仁、腰果等。
南非國家的風俗禮儀
南非地處南半球,位于非洲大陸的最南端,介于南緯22度至35度和東經17度和33度之間,陸地面積為1219,090平方公里,相當于荷蘭、比利時、意大利、法國和德國五國面積之和,比我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小,略大于內蒙古自治區(qū)。其東、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環(huán)抱,北面與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莫桑比克和斯威士蘭接壤。
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Pretoria)是南非中央政府所在地,人口150萬;立法首都開普敦(Cape Town)是南非國會所在地。
南非的官方語言有11種,分別是:英語、阿菲力康語、祖魯語、科薩語、斯佩迪語, 茨瓦納語、索托語、聰加語、斯威士語、文達語和恩德貝勒語。
素有“彩虹之國”美譽的南非,自然風光綺麗,動植物種類繁多。據一項權威調查顯示,在生
物種類數(shù)量上,面積只有122萬平方公里的南非排名世界第二。
南非有著各種不同類型的景觀和多樣的文化,國土遼闊,是旅游度假的理想去處。國土面積122.1037萬平方公里的這個國家,有著各種各樣的氣候和地形。大部分地區(qū)氣候溫暖,夏天不是很熱;除了內陸、山區(qū)外,冬季也不會下雪;秋季可以看見漫山遍野的紅葉;春天則全部是花的海洋。
南非有大量的野生動物,這里的野生動物保護區(qū)比比皆是,南非五大動物——獅子、花豹、大象、野牛和犀牛,還有黑角馬、長頸鹿和小葦羚羊以及上百種鳥類及開普須鷲等瀕臨滅絕的罕有動物。
(1)社交禮儀
南非社交禮儀可以概括為“黑白分明”,“英式為主”。所謂“黑白分明” 是指:受到種族、宗教、習俗的制約,南非的黑人和白人所遵從的社交禮儀不同;英式為主是指:在很常的一段歷史時期內,白人掌握南非政權,白人的社交禮儀特別是英國式社交利益廣泛的流行于南非社會。
以目前而論,在社交場合,南非人所采用的普遍見面禮節(jié)是握手禮,他們對交往對象的稱呼則主要是“先生”、“小姐”、或“夫人”。在黑人部族中,尤其是廣大農村,南非黑人往往會表現(xiàn)出與社會主流不同的風格。比如,他們習慣以鴕鳥毛或孔雀毛贈予貴賓,客人此刻得體的做法是將這些珍貴的羽毛插在自己的帽子上或頭發(fā)上。
(2)服飾禮儀
在城市之中,南非人的穿著打扮基本西化了。大凡正式場合,他們都講究著裝端莊、嚴謹。因此進行官方交往或商務交往時,最好穿樣式保守、色彩偏深的套裝或群裝,不然就會被對方視做失禮。外,南非黑人通常還有穿著本民族服裝的習慣。不同部族的黑人。在著裝上往往會有自己不同的特色。
(3)餐飲禮儀
南非當?shù)匕兹似饺找猿晕鞑蜑橹鳎洺3耘H?、雞肉、雞蛋和面包,愛喝咖啡與紅茶。非黑人喜歡吃牛肉、羊肉,主食是玉米、薯類、豆類。不喜生食,愛吃熟食。
南非著名的飲料是如寶茶。在南非黑人家做客,主任一般送上剛擠出的牛奶或羊奶,有時是自制的啤酒??腿艘欢ㄒ嗪?,最好一飲而盡。
(4)習俗禁忌
信仰基督教的南非人,忌諱數(shù)字13和星期五;南非黑人非常敬仰自己的祖先,他們特別忌諱外人對自己的祖先言行失敬。跟南非人交談,有四個話題不宜涉及:
一、不要為白人評功擺好。
二、不要評論不同黑人部族或派別之間的關系及矛盾。
三、不要非議黑人的古老習慣。
四、不要為對方生了男孩表示祝賀。
尼日利亞國家的風俗禮儀
尼日利亞聯(lián)邦共和國簡稱“尼日利亞”。尼日利亞得名于非洲第三大河——尼日爾河。意為“尼日爾河流經的土地”。1961年10月11日,尼日利亞宣布成立聯(lián)邦共和國。
尼日利亞位于西非東南部。東鄰喀麥隆,東北隔乍得湖與乍得相連,西接貝寧,北界尼日爾,南瀕大西洋的幾內亞灣。
尼日利亞全國面積92.3768萬平方公里。人口1.1225億(1988年)。主要有豪薩人、約魯巴人、伊搏人、富拉尼人、伊比比奧人等。
尼日利亞全國劃分為21個州及1個聯(lián)邦首都區(qū),下轄3.4個地方政府。首都拉各斯。貨幣為“奈
拉”。官方語言是英語,主要民族語言有豪薩語、約魯巴語和伊博語。
一、社交習俗
尼日利亞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尼日利亞人眾多,民族繁雜又奇特;
女人講究梳高發(fā)。胖女媲美受寵熱;
普遍性格都實在,不搞花套埋扣折;
心地熱情很純真,態(tài)度忠懇不造作;
注重禮節(jié)和禮儀,文明禮貌待賓客。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尼日利亞伊博人對“柯拉果”極為崇拜。他們把“柯拉果”視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金鑰匙”,啟發(fā)良心的“種果”。因此,每當遇到糾紛時,伊博人總要擺出柯拉果,由受人尊敬的長者執(zhí)刀將其切成小塊分給當事人。人們一旦吃下這種果子,所有問題也就會自行解決。若有固執(zhí)者,必會受到所有人的譴責。“柯拉果”還是伊博人待客的佳果。當客人到后,主要端上柯拉果便是表示對來賓的誠心歡迎。尼日利亞的豪薩人十分重視禮節(jié)。朋友相見總要互相問候身體及家庭狀況,而且還要問對方的家禽、家畜、莊稼等情況。豪薩人接待客人也很隨便,主人一般不會興師動眾的特意為客人去準備,而是家里有什么,家人吃什么,客人也吃什么。尼日利亞豪薩人除有自己的民施語言外,還創(chuàng)造了許多生動的手語,如:他們用拇指和食指拈出“達、達”的聲音,表示對談論的話題很贊賞,完全同意對方的意見;如果把五個手指握成掌頭再揮動手臂,則表示對某人的詛咒和謾罵;用手指頭從自己的耳朵上由后向前很快刮過,往往表示“妙不可言”,或是“嘗到了美味佳肴”,或是“聽到了朋友出的妙計”;他們舉起手臂,表示“極大尊敬”之意。
尼日利亞的菲蒂族人惜馬如命,他們從不吃馬肉。如果馬死了,全家人會象死去親人一樣痛器一場,并為馬舉行安葬儀式,將馬尾縣掛在最顯眼的地方,堅持三年天天為之祈禱。尼日利亞伊博人的審美觀念很個別,他們利亞埃加族婦女,喜歡梳高發(fā)。因此她們的族名也稱“高髻族”。她們在發(fā)內填上棕櫚絲核扎的高髻,高度相當于人頭的兩倍。未婚少女要扎成蛇形,因為蛇在當?shù)卣J為是“潔白”;已婚人要扎成魚形,因為魚在當?shù)乇硎尽昂湍馈?;老婦人發(fā)髻要扎上三葉棕櫚條,因為棕櫚條表示“長壽”;寡婦要扎成圓頂?shù)?,表示為死去的丈夫盡“忠貞”。
二、禮節(jié)禮儀
尼日利亞人在施禮前,總習慣先用大拇指輕輕地彈一下對方的手掌再行握手禮。尼日利亞豪薩人對親密的好友相見,表示親熱的方式不是握手,也不是擁抱,而是彼此用自己的右手使勁拍打對方的右手。尼日利亞豪薩人晚輩見長輩要施禮問安。一般情況下,要雙膝稍稍彎曲一下,向前躬一下身子。平民見酋長,必須先脫鞋走近酋長,然后跪下致禮問安,在酋長沒下命令的情況下是不能隨便站起來的。
一般禮儀
尼日利亞有許多部族,其習俗與文化傳統(tǒng)有很大差別,所以他們的生活方式也截然不同。
約會與準時
事先約會很重要,特別是與政府官員約會。尼日利亞人雖然一般不太有時間觀念,但他們理解醒方人遵守時刻的習慣。由于在尼日利亞國內旅行很艱難,所以對到達目的地的時間估計要留有充分余地。
交談
談話中應回避的一個話題是宗教。恰當?shù)脑掝}是有關尼日利亞的工業(yè)成就和發(fā)展前景。尼日利亞人還喜歡談論非洲的政治活動,特別是他們對非洲統(tǒng)一組織、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以及其他非洲國家所作出的貢獻。
三、信仰忌諱
尼日利亞居民中有近半數(shù)人信奉伊斯蘭教,34.5%信奉基督教,12.3%信奉其他宗教。
尼日利亞人在交談中,從不盯視對方,也忌諱對方盯視自己,因為這是不尊重人的舉止。他們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認為左手下賤、骯臟,是不應該干干凈的事情的,否則便是對人的挑畔和污辱。他們忌諱“13”。認為它是厄運和不吉祥的象征。尼日利亞伊博人對來訪客人若遲遲不端出柯拉果,就是表示拒客。識相的客人就該趕緊告辭。免得發(fā)生不快。已婚婦女最忌諱吃雞蛋。她們認為婦女吃了雞蛋就不會生育。因為它的外形似零(0),所以禁吃。他們不愿談論政治,特別是有關非洲的政治問題。尼日利亞伊薩人認為食指是不詳之物,無論誰用右手的食指指向自己,都是一種挑釁的舉動;若是有人伸出手并張開五指對向自己,更是粗暴地侮辱人的手勢,相當于辱罵祖宗。這些都是令人不能容忍的。尼日利亞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禁食豬肉和使用豬制品。
四、飲食習慣
尼日利亞人最愛食用傳統(tǒng)的“五色板”,即用玉米面(黃色)、本薯面(淺黃色)、豆類面(咖啡色)、蔬菜(綠色)、西紅柿(紅色)混合在一起燒制而成的糕狀或湖狀食物。他們喜食粥湯,卡努里人喜食“布拉布斯科”,即用黍米熬的粥,吃時淋上熟油,香氣誘人;豪薩人喜食“圖活粥”,即有黍米、高梁米、大米合煮,再配以用調味汁拌好的魚、肉和各種蔬菜。至于湯類,較為普及的是用炸甜瓜干、葫蘆干、西紅柿塊、魚或雞合煮的“埃古西湯”,用肉末和香蕉煨制成的“阿卡拉湯”,香而不膩、別具一格。他們對中國飲食懷有極大的興趣,他們用餐一般習慣以手抓飯,社交場合也使用刀叉。
尼日利亞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 注重 講究菜肴香郁,注重菜肴豐盛實惠。
② 口味 一般不喜太咸,愛辛辣味道。
③ 主食 以面為主,也樂于品嘗米飯。
④ 副食 愛吃蝦、魚、雞、牛肉、羊內等;蔬菜愛吃豆類、山芋、西紅柿、洋蔥、土豆、黃瓜等;調料愛用胡椒粉、奶油、糖、蔥、鹽、醋等。
⑤ 制法 對燴、燉、烤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 中餐 喜愛中國的京菜、清真菜。
⑦ 菜譜 很欣賞大拼盤、手抓羊肉、炸香蕉夾、三色丸子、燴蝦片、干燒魚、燴羊三樣、砂鍋燉牛羊肉、軟炸里脊、香酥雞等風味菜肴。
⑧ 水酒 喜歡飲啤酒;愛喝果子汁礦泉水、可可、咖啡;也喜歡喝加糖、薄荷葉等的綠茶。
⑨ 果品 喜歡柯拉果、柑桔、香蕉、菠蘿、西瓜等水果;干果愛吃驚胡桃仁、花生米等。
塞內加爾的風俗禮儀
塞內加爾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enegal).簡稱塞內加爾,位于非洲最西部的塞內加爾河中下游。面積19.67萬平方公里。國家不大,卻是一個以生產花生聞名于世界的國家。塞內加爾是世界上第4大花生產國,也是世界第1大花生出口國。有“花生之國”的美稱。
塞內加爾國名來源于國內的最大河流——塞內加爾河( 在該國境內長1030公里)。人口679萬,它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部族有自己的語言,比較通行的語言是沃洛夫語( 尚無文字),官方語言是法語。有84%的人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達喀爾(Dakar),在大西洋沿岸佛得角的南端,為大西洋航線要沖,人口100萬,是全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交通樞紐,也是西非最大的海港和商業(yè)中心。達喀爾港水深港闊,可同時???0萬
噸位以下的輪船40多艘。歐洲到南美,及南非至北美的來往船只幾乎都要經過該港,是重要的中途站。
1959年4月4日,塞內加爾同蘇丹(今馬里)組成馬里聯(lián)邦。1960年馬里聯(lián)邦宣告獨立。同年8月20日塞內加爾決定退出馬里聯(lián)邦,宣告成立塞內加爾共和國。
貨幣: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CFAF(France de La Communaute Fnanciere Africaine)。
塞內加爾人熱情好客、喜歡舞蹈,特別是手鼓舞。他們一年中最重大的節(jié)日是宰羊節(jié)。按照伊斯蘭教歷,5月25日是伊斯蘭教的宰羊節(jié),名塔巴斯基。節(jié)日來到時,街頭巷尾充滿了節(jié)日的氣氛,清晨達喀爾一片誦經聲,當盛典結束后,許多人家院子里開始宰羊。人們把羊肉分贈親友,把羊血灑在挖好的土坑里。
宗教對塞內加爾人的生活習俗影響較大,他們多數(shù)都忌諱使用豬皮和豬內臟作的日用品,也忌諱談論有關豬的事情。他們還尊奉伊斯蘭教規(guī),在公共場合下是禁止飲酒的。
塞內加爾人的穿著一般都比較簡單,男子習慣穿一種白色的“布布”大袍,女子一般都穿顏色鮮艷的長裙,有的還在頭上蒙著一條圍巾。尤其是在農村地區(qū),還有這樣的風俗:一般的人都把頭剃得光光的,只在左耳朵的上方留下一塊頭發(fā)。
在塞內加爾,若有貴賓來臨,他們常以烤全來熱情款待。用來作烤全的都是小羊羔??臼旌?,放在金屬的大盤子里端上餐桌。待客人們洗手后,一般習慣用右手先從羊的背部、脅部開始撕食。 V 塞內加爾人一般是以玉米、大米、高梁等為主食,其副食以牛羊肉為主,其中尤以羊肉居多。他們習慣吃大塊的牛、羊肉,不愛吃以肉片、肉丁或肉絲烹制的菜肴。他們喜愛吃的菜有西紅柿、蘿卜、胡蘿卜和各種豆類等。在口味上,喜吃香而辛辣的食物,不怕油膩,而且一般人的飯量也比較大。有的人也愛吃法式西菜,早餐一般喜歡吃面包、黃油、濃咖啡。也愛好喝茶,尤其喜愛喝中國的綠茶。他們習慣在飯后,一邊茶、一邊聊天,以幫助消化。
塞內加爾人一般都忌吃蝦、雞毛菜、蘑菇等菌類以及其他形狀古怪的食物,如:鱔魚、甲魚、魷魚等。他們更忌食豬肉。
阿富汗共和國的風俗禮儀
阿富汗共和國簡稱“阿富汗”。在古波斯語中,“阿富汗”為“山上人”之意。因阿富汗國土大部分都是山地或高原,故有“山人國”之稱。還有人說,阿富汗國名是由“阿富汗”一詞加上波斯語中的“斯坦”(即國家)組成?!鞍⒏缓埂笔莵碓从诠糯磺蹰L的名字,或來源于古猶太國王紹爾的侄子的名字“阿富汗”。1973年7月成立“阿富汗共和國”;1978年4月改為“阿富汗民主共和國”;1987年11月又恢復阿富汗共和國。
阿富汗位于亞洲中西部,是一個內陸國家。東部與我國相鄰,北接烏茲別克、塔吉克、土庫曼,西部與伊朗接壤,南和東南與巴基斯坦相靠。
阿富汗全國面積65.23萬平方公里。人口1464萬(1985年)。共有30多個民族,其中普什圖人占全國人口的一半多,塔吉克人、哈扎拉人、烏茲別克人等僅占少部分。
阿富汗全國劃分為29個省,省以下設大縣、
縣、鄉(xiāng)和村。首都喀布爾。貨幣為“阿富汗尼”。官方語言是普什圖語和達里語(即波斯語)。
一、社交習俗
阿富汗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阿富汗人講禮貌,遇客總是面含笑;
彬彬有禮很熱情,慷慨大方又厚道;
居民多為穆斯林,伊斯蘭教為國教;
數(shù)字之中忌“十三”,“三十九”數(shù)也不妙;
反對左手遞物品,知道這些很重要。
阿富汗人有個良好的禮貌習慣,他們對客人總是面帶一種發(fā)自于內心的微笑。阿富汗普什圖人具有熱情好客、樂善好施的特點,富人往往自愿救濟窮人,特別是逢年過節(jié)。平時見了外鄉(xiāng)人,他們總是先請他到自己家里,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他們路遇長輩、高貴的客人或熟人需行禮時,一般是不脫帽的。因為依照他們的禮俗,戴著帽子才是禮貌的表示。
阿富汗婦女地位低下,一般不得在公共場合露面;也不準站立向客人遞物,過去多以下跪呈遞,現(xiàn)代已改成了下蹲呈遞。阿富汗的年青女人,在外出路遇他人時,總習慣以黑紗遮住臉,以表示對他人的禮貌。
黑色是阿富汗人喜愛的傳統(tǒng)顏色。他們認為黑色是謙遜的色彩。黑色還象征著莊嚴和隆重。阿富汗帕坦族人對來賓有以刀或衣服做贈禮給客人送別的習俗。客人穿著部落首領的贈衣,或持有贈送的匕首,不但可以暢通無阻,還會受到特殊的保護。
阿富汗人執(zhí)熱情好客,且講究禮儀,無論城市和農村,親友、熟人相逢時,都要將右手按在腦前鞠躬,并說一句“愿真主保佑你?!蓖磔呉婇L輩、下級見上級尤其要行此禮,在有教養(yǎng)的人們之間,越來越多的人見面時行握手禮。
阿富汗人極為好客,客人無論窮富,都會受到熱情接待。主人會給客人送上他力所能及的最好飲食,有時甚至為客人做烤全羊,飯后還要送上甜食與水果。
到阿富汗人家做客吃飯,也要注意以下禁忌:客人在某家做客不滿三天又轉到其他人家做客,主人會不高興,認為自己受了輕視。男人見到不相識的婦女,不要主動與她談話,阿富汗婦女不可以與陌生的男人講話。
二、禮節(jié)禮儀
阿富汗人的一般禮節(jié)禮儀有三種形式:與陌生人相見時,一般慣行握手禮;與相互熟悉的人相見時,一般慣以右手按胸,同時點頭并說“真主保佑”,然后再擁抱兩次;與特別親密的朋友相見時;一般要親吻或碰額兩次。
三、信仰忌諱
伊斯蘭教為阿富汗的國教。阿富汗人忌諱有人在房間里踱來踱去的說話。認為這是一種不良的舉止。他們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他們視左手為骯臟和下賤之手。所以使用左手是極不禮貌的,也是令人不能接受的。他們對“13”、“39”數(shù)有所忌諱。認為這些數(shù)字有消極的含義。
阿富汗伊斯蘭教嚴格禁酒。所以他們的國民是不飲酒的。他們禁食豬肉和一切怪形食物。如:螃蟹、蝦、海魚等;他們還忌諱使用豬制品,也忌諱談論有關豬的問題。
四、飲食習慣
阿富汗人飲食習慣與印度人近似,他們喜歡素食,也吃肉食。他們有以茶待客的習俗。往往一敬就是三杯茶。第一杯為止渴,第二杯表示友誼,第三杯是禮節(jié)性的。他們有飯前飯后洗手的習慣。一般他們總是請客人先洗,然后主人再洗。他們用餐不使用筷子,除在正式社交場合吃西餐時使用刀叉之外,平時總習慣以手抓食取飯。他們對中餐極為欣賞。認為中餐稱得起為世界上最美的佳肴。
阿富汗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 注重 講究菜肴花樣,注重菜品質量。
② 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微辣味道。
③ 主食 一般平民以面粉為主食,上層人士多以大米和牛、羊肉為主食。
④ 副食 愛吃雞、魚、牛肉、羊肉;也吃雞蛋和番茄、洋蔥、菜花、菠菜、茄子、胡蘿卜、土豆、豌豆等蔬菜;調料愛用羊油、鹽、蔥、蒜、檸檬汁、辣椒、番茄醬等。
⑤ 制法 對烤、炸、燒、燴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 中餐 喜愛中國的素菜、清真菜。
⑦ 菜譜 很欣賞什錦拼盤、糖醋鮮魚、素燒茄子、青椒雞絲、烤填鴨、烤全羊、烤肉、咖喱雞、黃油菜花、全素菜湯等風味菜肴。
⑧ 水酒 阿富汗不管什么等級的人,都習慣以牛奶當飲料;喜歡中國綠茶和紅茶;在國內最上等的茶要屬“無籽葡萄茶”。
⑨ 果品 喜愛水果,愛吃香蕉、荔枝、菠蘿等;干果喜歡核桃仁、杏仁、松子等。
阿聯(lián)酋的習俗禮儀
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The United Arab Emirates),簡稱阿聯(lián)酋,位于阿拉伯半島東南端。由七個小酋長國聯(lián)合組成:阿布扎比、迪拜、沙迦、瑪角、阿治曼、富查伊拉和烏姆蓋萬,素有“油海七珍”之稱,總面積為8.5萬平方公里。人口162萬,近年來人口增長極快,原因是發(fā)現(xiàn)了豐富的石油資源后,大量移民進入該國謀生,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英語為公共語,做生意、買東西都可以用英語交談。
首都阿布扎比(Abu Dhabi)市意為“有羚羊的地方”。該市人口20多萬,建有現(xiàn)代化油港,有國際機場同世界各國通航。阿聯(lián)酋的當?shù)孛Q薩赫爾阿曼,意即阿曼(指今阿曼蘇丹國)的邊緣平原。各酋長國的統(tǒng)治者掌握宗教與世俗權力,為各國的宗教和政治領袖,穆斯林的沙里亞法庭掌管全國的全部法律事務,伊斯蘭教事務與宗教基金部掌管一切宗教事務。
阿聯(lián)酋現(xiàn)政府實行聯(lián)邦制。7酋長共組“最高
委員會”為最高權力機關,任免內閣。另設一聯(lián)邦咨詢議會,由各部酋長派代責聯(lián)合組成。1984年11月1日與我國建交。阿聯(lián)酋有豐富的石油資源。
根據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的商務禮俗,冬天訪問宜穿保守式樣西服。須訪政府辦公廳及大公司須先訂約會。參與政府機構的投標時,非得通過當?shù)氐拇韥磉M行不可。另外,要設立公司時,也需有當?shù)氐膿H藀onsor)出面才行。簽證的取得,通常是由當?shù)氐目蛻?,也就是所謂的擔保人拍發(fā)電報,憑電文在機場取得簽證,和其他中東地區(qū)國家的商業(yè)習慣相同,在阿聯(lián)酋做生意,你得謙虛有禮并有耐心,銷售姿態(tài)務必要低。本地商人不喜歡與你派駐在沙特阿拉伯或其他鄰透國家的商務代表談判,他們愿直接和制造廠商打交道。
當?shù)毓具M口項目繁雜,有時一家公司同時獨家代理兩個互相競爭的商品,你可細心查詢一下,當然,為了節(jié)省成本,你也可以在阿聯(lián)酋指定一家獨家代理進口公司。最好在這個市場采用信用證付款方式。禁穿有星星圖案的衣服。當?shù)責o論是商人,還是一般百姓,都希望價格便宜,也特別注重牌子,不是那個牌子的貨他往往掉頭就走。購物時,他一看牌子不對,頓時就會失去了興趣,在阿聯(lián)酋,某些商品,受到當?shù)厣倘说淖兘环Q贊。如“三環(huán)牌”鎖,“白鴿”牌拖鞋等。在阿聯(lián)酋,商品能否銷得出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牌子。
當?shù)氐慕?,酒類、裸體照片不準攜入。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不飲酒。對他們來說,喝酒是直通罪惡之路。外商進關時,本人自用的酒,限帶一瓶,可以過關,但兩瓶以上或是猶太人企業(yè)的產品,如可口可樂等,就不準通關。帶酒通關,容易招惹是非。齋戒期間禁止在室外吃東西、抽煙。
人們喜愛棕色、深藍色,禁忌粉紅、黃、紫色,喜愛羚羊,若以豬、十字架,六角形作圖案示為禁忌。下班以后,當?shù)厣倘讼矚g到咖啡店聚坐,此地無夜總會,晚宴總是在對方家中進行。應邀至阿聯(lián)酋商人家作客往往只有男性,女性毫無社會地位。在當?shù)?,不勸酒、不送裸照,伊斯蘭教禁止偶像崇拜,洋娃娃也好,裸照也好,一律被當作偶像。
阿曼國家的風俗禮儀
阿曼蘇丹國(The Sultanate of Oman),簡稱阿曼。位于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東南部,它扼守著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輸出通道——波斯灣的霍爾木茲海陜。東南臨阿拉伯海,依山傍海,具有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海岸線長達1600公里。阿曼一詞意為“寧靜的土地”。 阿曼全國人口765萬,居民幾乎都是阿拉伯人。在國內有100多個部落,每個部落由謝赫(長老)掌握宗教與世俗權力。
阿曼外國人占居民總數(shù)的10%。其中有俾路支人、伊朗人、印度人、孟加拉和巴基斯坦人等。大部分外國人居住在馬斯咯特等城市和港口。絕大多數(shù)(約占99%)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中90%以上屬伊巴德教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阿曼人大都會講英語。首都馬斯喀特(Muscat),扼守印度洋通往波斯灣的門戶,為海灣地區(qū)引人注目的一座現(xiàn)代化城市。是古代中國和阿曼貿易的重要港口。 阿曼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大約有70%的居民從事農業(yè),最重要的作物是椰棗,
種植面積約占全部耕地的一半左右。阿曼多山與沙漠,生活條件十分艱若,因此,牛、馬、羊、驢與駱駝便成了這里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阿曼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中東阿曼眾賓朋,迎客待人很真誠;
女歌男舞為特點,熱烈歡暢有感情;
男子講究佩腰刀,民族傳統(tǒng)與象征;
早晚對牛要請安,敬牛如神愛如命;
宗教信奉伊斯蘭,忠于恪守《古蘭經》。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阿曼人待人真誠無與倫比,他們視款待好賓客為無尚的光榮。因此,他們遇到陌生人總是主動地打招呼,并熱情問候,甚至還邀請客人去家中作客。阿曼男子在正式外交場合,一般習慣穿無領長袍,扎纏頭巾,并必須佩帶飾刀;一般婦女喜飾金銀,服裝艷麗,她們喜大花,愛濃艷色彩。阿曼人能歌善舞,不過他們一般都是女歌男舞。
阿曼人喜歡綠色。他們視牛如寶,并對牛極為崇敬。每天早晨、晚上他們都要向牛請安。
阿曼人在與客人相互見面時,一般都要先互致問候,然后再施擁抱禮和親吻禮(既擁抱的同時相互親吻面頰1~3次),但這僅限于男性之間;有的也施握手禮。但他們握手后一般都要互吻手背,或握手后吻自己的手背,以表示相互間的禮貌。
夏季時,阿曼氣候炎熱、干旱,白天酷熱,夜間相當涼爽,降水極少,是世界上少有的干旱國家之一,水貴如油,當?shù)厝酥淮┍阈居信拔谩?div style="height:15px;">
每年6月至8月商界多休假,氣濕有時高達43攝氏度。
社交生活禮儀
(1)阿曼人多為阿拉伯人,他們的名字都是按習慣繼承祖輩的名字,因此他們的全名都記載著他們的父名和族名。阿曼人喜愛歌舞,傳統(tǒng)舞蹈有類似海灣諸國的劍舞和女子的甩頭發(fā)舞,同時也有當?shù)厝俗约簞?chuàng)造的航海舞等。
(2)阿曼人的傳統(tǒng)體育活動是賽駱駝、賽馬和賽木舟。每年國慶書要舉行一次全國性的駱駝大賽
(3)阿曼人的服飾與其他海灣國家不同,有其獨特的民族風格。男人頭上戴的頭巾多為紅黑條紋,而且是緊緊地盤繞在頭上,頭巾纏好后,必須留一個巾角垂在左耳邊。
(4)阿曼男子喜歡佩腰刀,腰刀有兩種,一種是牛耳尖刀,佩在胸前。另一種是短劍,斜掛在腰的左側。
(5)阿曼是伊斯蘭國家,禁止穆斯林吃豬肉和飲酒,但允許駐阿曼的外交團免稅進口酒類。
(6)在阿曼,女性盡量不要穿暴露的服裝,除了在家里、旅館之外不要飲酒。伊斯蘭教歷9月,是屬于白天齋戒的日子,所以不要在室外包括公共場所進食、飲酒及吸煙。
(7)阿曼人用餐時不能用左手,在別人面前,不要用食指或中指比劃。和女性交談、親近女性或拍攝女性照片都是不允許的。
(8)阿曼同非阿拉伯國家的外籍人行握手禮,但只限于同性。對阿拉伯國家的人行擁抱和親吻禮。
(9)以茶待客是阿曼的習慣。不論你走到哪里,主人總是先敬上一杯紅茶。有時也用阿拉伯茶待客。
(10)若端出阿拉伯咖啡來請客時,一定要接受,用右手持杯一口一口慢慢地喝,不要的時候則左右搖手示意。若不了解這點的話,他們會一直站在那里一個勁地繼續(xù)為你倒咖啡。
(11)阿曼對婦女給予方便,在街上、商店里、或辦事機構,都對婦女優(yōu)先照顧。男子不可斜視婦女,并且不可行握手禮,只可點頭示意。
(12)阿曼人送客,-般要熏香、灑香水,完成一整套的禮儀。如果是在辦公室,主人會攜起客人的手,一直送至大門口。
阿曼人的商業(yè)習慣
重要事項要寫成書面材料,最好以電報、直通電話加以確認。做不到的事情要明白地表示“不”。然而,盡管事先沒有約會就前去拜訪,也可堂而皇之地請求面談。握手時要城懇、有感情。此時可以勾腕搭肩以表熱誠(只限于男性的場合)。談話時目光不要左顧右盼。在當?shù)赜憙r還價很盛行,他們的商情來源很多。一旦簽了代理合約之后,就不要輕易地中止,這一點要注意,還須注意,代理合約若不到工商會議所、工商部去登記的話,有時就沒效力。
阿曼風俗禮儀民族禁忌
阿曼人信奉伊斯蘭教,并恪守伊斯蘭教的一切教規(guī)。他們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他們認為左手是骯臟、下賤之手,絕不能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否則,便是對人的極大不敬和污辱。他們忌諱客人與他們的女人接觸。認為親屬以外的男人與自己的女人接觸,是一種傷風敗俗的行為。
阿曼男人身佩腰刀是本民族的重要標志。他們把男子不佩腰刀視為衣冠不整,甚至不佩腰刀要被眾人恥笑或嘲弄的。他們很忌諱客人把腳掌朝向自己。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對人蔑視和污辱的作法。所以,當你翹起二郎腿把腳朝向他們時,是一定會遭到他們的反對的。阿曼人忌諱有人送給他們酒品以及女人照片。認為這有侮辱人的意思。他們認為女人身帶晦氣,所以忌諱女人擠牛奶。認為只有男人擠出的牛奶才能喝。他們對不經他們允許就給他們拍照的作法是極為反感的。認為這是不禮貌的,甚至有污辱人的嫌疑。忌諱來訪客人辭行時給留下飯錢。認為這是對他們的侮辱。但送點小禮品表示感謝,他們倒是可以接受的。
阿曼人有禁酒之俗。這是因為伊斯蘭教規(guī)有此戒律。他們還禁食豬肉及一切怪形食物。也忌諱使用豬制品和談論豬的問題。
阿曼為穆斯林國家,應尊重當?shù)氐囊了固m文化,穿著和舉止不刺激當?shù)厝说母星?,如不穿過短的衣服,不在齋月期間在公眾場合吃東西、喝水等。全年大部分時間均可穿著輕便寬松的衣服,棉織品最合適阿曼的氣候。為配合阿曼人的傳統(tǒng),請勿在住宅區(qū)穿著過份暴露的服裝或泳裝。在12月到3月間,在晚上披一件薄披肩也許是必需的。
巴基斯坦共和國的風俗禮儀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The islamic Reptiblic ofPakistan),簡解巴基斯坦,位于南亞次大陸的西北部。面積79.6萬平方公里。人口1,103億,主要民族有旁遮普族。首都伊斯蘭堡。1951年6月21日與我國建交。
巴基斯坦是穆斯林世界中伊斯蘭教最盛行的國家之一,絕大部分人都信奉伊斯蘭數(shù),居民的生活習俗和飲食起居都深受伊斯蘭教的影響,伊斯蘭教為國教。全國到處都是清真寺,其中以古城拉合爾的巴德夏希清真寺最著名,其規(guī)模宏大,建筑雄偉,是皈依伊斯蘭教的蒙古族后裔巴布爾建立的莫臥爾王朝(公元1526一1858年)的建筑杰作。當時,莫臥爾王朝統(tǒng)治了次大陸,為穆斯林盛世時期,而伊斯蘭教傳入次大陸則始于公元711年。在巴基斯坦絕對禁止飲酒。在飯店里或商店里買不到
任何酒,就連啤酒也是見不到的,酗酒鬧事更是沒有。
巴基斯但人很注重禮節(jié),彼此見面時必須先要說:“阿斯蘭姆阿萊古姆”,意即“真主保佑”。若久別重逢時,還常以擁抱為禮,他們的擁抱禮很獨特,雙方通常要頭靠左邊擁抱一次,再靠右邊擁拇一次,再靠左邊一次,如此三遍,毫不馬虎。對久別相逢的摯友、貴賓或親人,他們通常還給對方戴上花環(huán)?;ōh(huán)有的由鮮花制作,香氣撲鼻;有的全由金箔或銀箔編成,掛在胸前,閃爍生輝。見面時多以握手為禮,但男子見了女子不能握手,除非女子主動伸手,方可相握,也不要在公共場所碰到女人身體。對巴基斯坦人要稱呼姓,并加上對方的頭銜。通用烏爾都語,英語為官方語言。
在巴基斯坦,按宗教信仰把穆斯林稱作“多數(shù)民族”,而把占人口3%的印度教徙、基督教徒等稱為“少數(shù)民族”。在巴基斯但,音樂也是為伊斯蘭教服務的,各地部有大大小小的專業(yè)隊伍,名叫“嘎瓦里”,以獨唱、對唱、領唱并襯以伴唱的形式謳歌“真主”和先知先圣。巴基斯坦人禁止吃豬肉,他們喜歡牛肉、羊肉和雞鴨。一般不抽煙,不喝酒,不讓女性見客人,吃飯時只邀請男客而不請其夫人,即使你請了巴基斯但人和他的夫人吃飯,他的夫人也常常不參加。他們更不喜歡讓女性就業(yè)。女性也很少會在街上行走,因而,購物也大都是男人辦的事,很多傳統(tǒng)食品是用手抓食,但須注意,只能用右手。從外表看來,這里真有一種“男人國”的感覺。青年的婚事都由雙方父母作主,而且在結婚前男女雙方是不能見面的。甚至,婚禮的宴席,也是男女分開的。
而且,男賓客和女賓客的入口,也各自分立,而成為男賓客圍著新郎,女賓客圍著新娘的狀態(tài)。因此,男賓客根本就看不到新娘,女賓客也見不到新郎。至于商業(yè)宴請,則自然地變成清一色的男性了。不過,也有例外,留學歐美,或慣于和歐美商人交際的高級商人,或娶了白人為妻的高級商人等舉行的宴請,就可以看到婦女了。所以,在從事商業(yè)接觸時,必須了解這種社會生活和風俗習慣。否則,難保不會因為芝麻小事,刺傷了對方的自尊心,而妨礙商務活動。處于管理部門的人,多是生長在上流社會的人,以留學歐美的居多。商業(yè)活動的對象,主要是處于經理職位以上的人。處于經理職位以下的人一般是不能作肯定的答復的。商談是不可以用電話的,必須親自訪問對方,促膝而談,才能有所進展,更須注意的是,口說無憑,因此,任何約定,都必須作成書面的字據。因為依照他們的習慣,連結婚時,都要訂立契約,收取離婚保證金的。為了確定責任,留個書面證據十分重要。
在巴基斯坦,一般流行鮮明的色彩,其中以翡翠綠為最盛,巴基斯坦國旗由翡翠綠色、白色構成,上面綴有五角星和新月。1964年巴基斯坦正式宣布,白色象征和平,綠色象征繁榮,新月代表進步,五角星表示光明。在巴基斯坦,黃色會引起宗教界及某些政治性的嫌惡,因為婆羅門教僧侶們所穿的長袍(禮服)是黃色。居民視黑色為消極,綠色。銀色、金色及鮮艷的顏色倍受當?shù)厝藗兊臍g迎。
商務活動,最好會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否則,就會被認為沒有受過教育,而被輕視。事實上,不少技術很優(yōu)秀的工程師,因為英語講得不太好而遭冷遇。巴基斯坦很久以來就以生意談判苛劾而聞名。劈頭就殺價40%作為見面禮,讓人覺得此地的生意人似乎樂于談判。然而在這個國家里,絕不能存心給生意人一點顏色看而停止談判。必須耐心地與他們談交情,才是生意成功的秘訣。在巴基斯坦辦事,凡事都慢節(jié)奏,耐心行事。
巴基斯坦人97%以上是穆斯林,肉食來源主要是牛、羊、雞。但宰殺時必須按教法規(guī)定念“真主至大”,按規(guī)定宰殺。當?shù)厝顺燥垥r往往同時喝涼水,飲食、飲水最好在飯店里。水要煮開后才喝,當?shù)氐氖呷R、水果相當豐富。
海關規(guī)定,入境禁止攜酒、女性的裸體照片與黃色雜志。禁止攜出佛像等重要文化財產及巴基斯坦貨幣。計程車要事先議價,對沒有導游陪伴的游客會漫天要價。搭乘市內巴土對一般旅客來說甚難。飯店里租車比較貴,但安全。
當?shù)氐?~6月份是高溫多雨的酷暑季節(jié),活動完全停止。伊斯蘭教的開齋節(jié),是巴基斯坦人的主要節(jié)日之一,時間在伊斯蘭教歷太陰年的10月1日,其隆重熱鬧的程度類似我國漢族的春節(jié)。連續(xù)一個月之久的齋戒期間,生產力顯著下降。
由于巴基期但人多信仰伊斯蘭教,所以他們嚴忌男女當眾擁抱或接吻,并認為當眾接吻是一種罪惡,須罰款并坐牢一周。另外,女子在街上時,嚴禁眼皮亂轉或“飛眼”,并禁忌別人為自己拍照,否則,將被視為犯有淫蕩罪。巴基斯坦不僅不準外人給女子拍照,甚至,凡是有女子的地方,如村子、宅院、樹林、河畔、小遣等處,都不準外人拍照。巴基斯坦人洗澡一般習慣用壺沖洗或淋浴,不洗盆池澡。他們認為盆池澡是不潔凈的。
巴基斯坦人忌郵寄手帕給親人,因為手帕是悲傷時擦眼淚用的東西。在巴基斯坦,被認為不祥的數(shù)字是13和420。海關免稅香煙200支,或雪茄50支,酒2瓶。本國貨幣出境限20Rupees,入境限80Rupees。外幣入境不限,先申報數(shù)額,屆時可如數(shù)攜出。
計程車免小費。飯店、旅館、夜總會10%小費,一般已附加入帳單內。
我國從1956年起,與巴林開始有貿易往來。1976年和1978年由中國貿促會先后兩次組織貿易代表團到巴林舉辦中國商品展銷會,展銷的商品有紡織品、絲綢制品、工藝產品、五金礦產產品、輕工業(yè)品、土畜產品、糧油制品、茶葉等,深受巴林人民的歡迎。
菲律賓國家的風俗禮儀
共和國(英文: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當?shù)厝A僑或稱作菲律濱)位于亞洲東部,是由西太平洋的菲律賓群島(7107個島嶼)所組成的民主國家。主要民族:馬來族;簡稱:椰子之國;首都:馬尼拉市;貨幣:菲律賓比索;菲律賓語和英語為官方語言。
菲律賓的政府機關、商業(yè)界和學校都使用英語。日常見面,無論男女都握手,男人之間有時也拍肩膀。在菲律賓,拜訪商界或政府辦公廳,宜穿保守式樣西裝,須事先須約時間,由秘書安排。菲律賓人的時間觀念不很嚴格,但客人最好準時赴約。菲律賓人天性和藹可親,善于交際,作風大方,所以,工作后的應酬也很多。稍為正式一點的宴請,請?zhí)暇蜁⒚鳌氨仨毚┲鵁o尾禮服等正裝”。這時,假如沒有無尾禮服,便可以穿上當?shù)氐恼b——香蕉纖維織成的“巴隆塔卡樂庫”襯
衣,任何宴請都適用。據說,出席宴會時,尤其是家庭宴請,要盡量學著菲律賓人,放得輕松自在些,否則,若是顯得很嚴肅,或者老是一本正經的話,反而會使女主人擔心,因而,就失禮了。
菲律賓人的家庭觀念很強,他們喜歡別人談論他們的家庭。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菲律賓人不那么喜歡美國那一套。有一些菲律賓家庭,進屋要脫鞋,客人要看主人怎么做。如果你帶了禮物,到主人家時再送,過后最好寄上一封簡短的感謝信。
菲律賓市場基本上仍在美國控制之下。許多大工業(yè)產銷公司為美國人所設。菲商人多在美國受過教育。近年來,菲律賓的公司多采合資合作方式,公司管理人員的組織形式采用美國式,擁有所有權的董事會與實際經營公司業(yè)務的公司管理人員要嚴加區(qū)別,權力集中在董事長身上。沒有附加Director(董事) 之頭銜的公司管理人員,即使是總經理、副總經理,也幾乎沒有訣定權。華僑有60~70萬,華僑商人勢力較大。
菲律賓人喜歡依照美國方式邀請你到家中進晚餐。而華商則較喜歡邀你外出進餐夜游。菲律賓屬基督教國家,生活極為西方化,相處時勿提二次世界大戰(zhàn)。許多人會說中國話。馬尼拉治安較差,警察往往不管事 ,除了銀行飯店之外,在市內還有中央銀行核可外匯兌換處所,但常會欺騙外來客。除非必要,晚上不要單獨行走,并避免搭計程車。萬一遇到強盜,最好百依百順,否則對自己不利。不要輕易服用成藥(在歐美、日本等地販賣的藥品,此地市場均有售)。所準備的藥物,常會被認為嗎啡之類,所以應隨身攜帶醫(yī)師的處方證。
菲律賓人,一般較隨和。無論何時何地,他們都顯得偷快樂觀,好像從不如到憂愁為何物。跟這些人打交道,你就不能“面無表情”,或是“三緘其口”。你若是面無表情或一聲不發(fā),他們會認為你不懷好意,或是不愿意跟他們打交道。
菲律賓由于受地理條件等因素的影響,他們飲食習慣上,大多數(shù)人(約占人口的70%)以大米為主食,少部分人以玉米為主食。許多地方的人用手抓飯進食,食前先要把手洗凈。副食有肉類、海鮮、蔬菜等。他們的胄口一般偏于清淡,味鮮。早餐愛吃西餐,午、晚餐愛吃中餐,但中上層人士愛吃西餐,就餐時,他們一般喜歡用香辣調味品,但不宜太辣在菲律賓,深受歡迎的名萊有咖喱雞肉、蝦子煮湯、肉類燉蒜、用炭火烤的整只小豬和抹上新鮮白干酪的米餅等。他們在飲食上還有一個特點,即男女都特別喜歡喝啤酒。菲律賓的內庫利特人,索有黥刺的習俗。無論男女,內庫利特人的小孩長到十二、三歲時,都要舉行黥刺儀式。他們認為。黥刺花紋,男子就會更加勇敢,女子就會更加美麗。
商務洽談中,對于對方所提出的無理要求,要明確地予以回答,不能暖味不明。選舉期間,禁止喝酒,商店里禁止售酒。
菲律賓天氣炎熱,商務活動最好安排在10~11月、1~3月進行。圣誕節(jié)、復活節(jié)及中國農歷新年(春節(jié))前后不宜安排訪間,除馬尼拉市外,飲水、吃生果均需格外注意衛(wèi)生。
小費,計程車10%,飯店、旅館已附加于帳單內10%。其他服務,每次付2~4比索。
韓國國家的風俗禮儀
韓國位于朝鮮半島南部。朝鮮半島地處亞洲大陸的東北部,自北向南延伸,全長1100公里。韓國的總面積為99600平方公里。韓國的領海與太平洋最西部的海域交匯。朝鮮半島北部與中國和俄羅斯接壤,東部瀕臨韓國東海,與鄰國日本隔海相望。除與大陸相連的半島之外,韓國還擁有3200個大小島嶼。其中最負盛名的自然當屬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的濟州島。
韓國總人口5008.7萬(2011年1月底),主要為朝鮮民族,占全國民族總人口的99%,是一個民族比較單一的國家。
通用韓語,民族服飾為“韓服〔??〕”。韓服為明代從中國傳往朝鮮的一種漢服樣式,后經過朝鮮族人民改動,就形成了今天的韓服。
國花:木槿花;國鳥:喜鵲;貨幣:韓元
社交禮儀
韓國人崇尚儒教,尊重長老,長者進屋時大家
都要起立,問他們高壽。和長者談話時要摘去墨鏡。早晨起床和飯后都要向父母問安;父母外出回來,子女都要迎他人才能吃。乘車時,要讓位給老年人。接。吃飯時應先為老人或長輩盛飯上菜,老人動筷后,其他人才能吃。乘車時,要讓位給老年人。
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tǒng)禮節(jié)是鞠躬,晚輩、下級走路時遇到長輩或上級,應鞠躬、問候,站在一旁,計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間見面打招呼互相鞠躬并握手,握手時或用雙手,或用左手,并只限于點一次頭。鞠躬禮節(jié)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韓國官員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輕輕點一下頭。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
在社會集體和宴會中,男女分開進行社交活動,甚至在家里或在餐館里都是如此。
在韓國,如有人邀請你到家吃飯或赴宴,你應帶小禮品,最好挑選包裝好的食品。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后鞠躬致祝辭,最后再倒酒,且要一連三杯。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敬完酒后再鞠個躬才能離開。做客時,主人不會讓你參觀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處逛。你要離去時,主人送你到門口,甚至送到門外,然后說再見。
韓國人用雙手接禮物,但不會當著客人的面打開。不宜送外國香煙給韓國友人。酒是送韓國男人最好的禮品,但不能送酒給婦女,除非你說清楚這酒是送給她丈夫的。在贈送韓國人禮品時應注意,韓國男性多喜歡名牌紡織品、領帶、打火機、電動剃須刀等。女性喜歡化妝品、提包、手套、圍巾類物品和廚房里用的調料。孩子則喜歡食品。如果送錢,應放在信封內。
若有拜訪必須預先約定。韓國人很重視交往中的接待,宴請一般在飯店或酒吧舉行,夫人很少在場。
禁忌
政府規(guī)定,韓國公民對國旗、國歌、國花必須敬重。不但電臺定時播出國歌,而且影劇院放映演出前也放國歌,觀眾須起立。外國人在上述場所如表現(xiàn)過分怠慢,會被認為是對韓國和韓族的不敬。
韓國人禁忌頗多。逢年過節(jié)相互見面時,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生氣、吵架。農歷正月頭三天不能倒垃圾、掃地,更不能殺雞宰豬。寒食節(jié)忌生火。生肖相克思婚姻,婚期忌單日。漁民吃魚不許翻面,因忌翻船。忌到別人家里剪指甲,否則兩家死后結冤。吃飯時忌帶帽子,否則終身受窮。睡覺時忌枕書,否則讀無成。忌殺正月里生的狗,否則三年內必死無疑。
與年長者同坐時,坐姿要端正。由于韓國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時,賓主都應席地盤腿而坐。若是在長輩面前應跪坐在自己的腳底板上,無論是誰,絕對不能把雙腿伸直或叉開,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貌或侮辱人。未征得同意前,不能在上級、長輩面前抽煙,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吃飯時不要隨便發(fā)出聲響,更不許交談。迸入家庭住宅或韓式飯店應脫鞋。在大街上吃東西、在人面前擤鼻涕,都被認為是粗魯?shù)摹?div style="height:15px;">
照相在韓國受到嚴格限制,軍事設施、機場、水庫、地鐵、國立博物館以及娛樂場所都是禁照對象,在空中和高層建筑拍照也都在被禁之列。
到韓國朋友家做客禮儀
韓國素有“禮儀之國”的稱號,韓國人十分重視禮儀道德的培養(yǎng),尊敬長是韓國民族屬恪守的傳統(tǒng)禮儀。
韓國人熱情好客,每逢賓客來訪,總是根據客人身份舉行適當規(guī)格的歡迎儀式,接待外國首腦來訪,要按國際慣例舉行盛大迎送儀式,數(shù)十萬人夾道歡迎或送別,場面隆重。無論在什么場合遇見外國朋友,韓國人總是彬彬有禮,熱情問候,談話得體,主動讓道,揮手再見。
邀到韓國朋友家中做客,主人家事先要進行充分準備,并將室內院外打掃得干干凈凈。韓國人時間觀念很強,人總是按約定的時間等候客人的到來。
柬埔寨國家的風俗禮儀
位于中南半島南部。東部和東南部同越南接壤,北部與老撾交界,西部和西北部與泰國毗鄰,西南瀕臨暹羅灣。海岸線長約460公里。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氣溫為24℃。
柬埔寨,高棉族是主體民族,占總人口的80%,少數(shù)民族有占族、普農族、老族、泰族、斯丁族等。高棉語為通用語言,與英語、法語同為官方語言。佛教為國教,95%以上的居民信奉佛教,占族信奉伊斯蘭教,少數(shù)城市居民信奉天主教。華人、華僑約60萬。
首都:金邊;官方語言:高棉語、英語、法語;國花:稻花;貨幣:瑞爾
風俗
柬埔寨有一種古老有趣的風俗,用服裝色彩表示日期,有“七彩星期”之說:星期一穿嫩黃色,星期二穿紫色,星期三穿綠色,星期四穿灰色或淺藍色,星期五穿青色,星期六穿黑色,星期天穿紅色。
禮儀
柬埔寨是一個文明古國,又是佛教國家,講究溫、良、恭、謙、讓,尊老愛幼,長幼有序。“合十禮”是柬埔寨傳統(tǒng)的見面禮。柬埔寨人見面和分別時有禮貌地以雙手合在一起,指尖朝上,口說“三拜”。合十禮”禮儀四大規(guī)格,如向同輩或同等地位的人,行禮時指尖舉到胸前,向長輩行禮,指尖舉到鼻尖,向老一輩和父母行李,指尖舉到眉間,向王室或高僧行禮,指尖舉到額頭,同時需跪式蹲下。在農村人們習慣只行合十禮儀,在城市除主要行合十禮儀外,也有行握手禮的。
柬埔寨人姓在前,名在后。貴族與平民的姓名有所不同:貴族一般承繼父姓,平民一般以父名為姓;貴族起名很有講究,往往寓意深刻,平民名字多數(shù)是隨便叫起來的,沒有什么含義。柬埔寨人通常不稱呼姓,只稱呼名,并在名字前加一個冠詞,以示性別、長幼、尊卑之別。如“召”意為孫兒;“阿”意為小孩;“達”意為爺爺;“寧”意為姑娘;“洛克”意為先生等
婚嫁
柬埔寨的婚俗是新娘“娶”新郎?;槎Y的全部儀式都在女方家中進行,主持婚禮的通常是村中最有名望的老者。通常第一天為“入柵日”,新郎進門,第二天為“正日”,舉行纏線儀式,雙方親人將線纏在新婚夫婦手腕上,第三天為“拜堂日”,表示兩心相連。
好客
柬埔寨人非常好客熱情,但作為游客,我們應該記住,柬埔寨人還不是很富裕。所以如果到柬埔寨鄉(xiāng)間的人家吃飯,那要付一部分飯錢。如果不付,就送啤酒(給婦女送桔汁)。
忌諱
在柬埔寨最好不要談論王室的話題,就把它留給高棉人和王室自己去說吧,也忘掉政治人物,因為他們與我們旅行關系真的不大,所以有關他們的話題不用提及。柬埔寨人很不愿意自己的頭被摸,所以別摸大人或孩子的頭。在一座寺廟里雖把您的腳掌沖著佛祖,當然也不要沖著別人。
到柬埔寨人家做客的禁忌
柬埔寨人喜愛用傳統(tǒng)的飯菜招待客人。主食是大米,副食以魚蝦、生菜和涼拌菜為主。待客的名菜有熏魚、滑蛋蝦仁、菜扒蝦丸、素菜、涼拌萊等。涼拌菜是在蔬菜里放入蔥、姜、蒜、辣椒、椰汁等,酸咸適度,香辣可口,別有風味。
柬埔寨人吃飯時席地而坐,用手抓飯,將飯菜包在事先準備好的生菜葉里,蘸上佐料往嘴里送。現(xiàn)在許多家庭也使用刀、叉、筷等餐具。吃完飯,客人要贊揚飯菜豐盛,味道好,感謝主人盛情款待。
在柬埔寨存在著很多忌諱,客人須注意遵守:
(1)柬埔寨人認為右手干凈,左手污垢,進食用右手,遞給他人物品要用右手或者雙手,尤其是吃的東西,弄不好對方會拒絕接受;
(2) 不能用手隨便摸小孩的頭頂,信佛教的柬埔寨人認為這樣會給小孩帶來災難;
(3) 女孩子不能用腳踢趕貓,否則人們會認為這個女孩會找不到婆家;
(4) 幾個人同住一間臥室,年輕者睡覺的地方不得高于年長者的床鋪,脫下的鞋子,不能懸掛于他人的頭上方;
(5) 拜訪僧侶,要將鞋脫在室外,然后進入屋里;柬埔寨天氣炎熱,當?shù)厝擞袥_涼的習慣,接待客人之前,或者去拜訪他人,要先沖涼,換上干凈衣服;
(6) 在依水傍河的地方.男女不得同時在一個池塘或湖泊里洗澡,長輩和晚輩也必須分開;
(7) 在河里洗澡,男性在上游,女性在下游,而且必須相距一定的距離。
卡塔爾的風俗禮儀
卡塔爾國(The state of Qatar),簡稱卡塔爾,位于西亞波斯灣(海灣)西南岸的卡塔爾島上。面積1.1萬平方公里,人口37萬。全國80%的人居住在城市里,90%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為國教。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可通英語。首都有多哈(Doha),貨幣卡塔爾里亞爾。 民族 阿拉伯人占40%,巴基斯坦人占18%,印度人占18%,伊朗人占10%。
宗教 穆斯林占95%,卡塔爾本地人多數(shù)屬孫尼派中的瓦哈比教派,其它信仰者占5%。
卡塔爾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卡塔爾人心誠摯,性格爽快講理智;
會客習慣很古怪,兩眼與客喜對視;
伊斯蘭教為國教,政府宗教相一致;
婦女羞體禁社交,不得建犯有倒置;
腳掌沖人無禮貌,使用左手受抵制。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卡塔爾人在與客人攀談時,有個習慣很個別,他們總愿意用目光直勾勾地看著對方,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算做尊敬 客人的舉止。他們待客十分熱情。每逢賓客臨門,總要為客人煮濃濃的、香香的咖啡。有時還要在咖啡中拌些芳香的桂花、豆蔻或滴些玫瑰水,以使味道更加甘美可口。他們嚴格遵從伊斯蘭教規(guī)。婦女地位低下,平時要羞體,不得在公共場所拋頭露面,也不能會見客人。他們時間觀念不強,對約會一般不習慣準時,總樂于遲到一點時間到達。他們認為這是自己的禮節(jié)風度。他們在社交活動中,特別喜歡以金色的鋼筆為互贈的禮品??ㄋ柵右话銖男∑鹁筒患纛^發(fā)。大多數(shù)都留著一色長發(fā)。常見的發(fā)式是編成一條或兩條長辮,有的一垂到地,有的則纏在腰間。
卡塔爾青年男女的婚姻,一般都有由家長挑選配偶,雙方家長中意,即協(xié)商彩禮,婚姻宴等費用,達成協(xié)議后,便商定訂婚日?;槎Y通常持續(xù)兩個星期,男女分開進行慶?;顒樱p方在各自的家里舉行一系列宴席與民間歌舞,盛情款待親友與四鄰。穆斯林婦女一般都深居簡出。如需外出,須戴上蓋頭或面紗,以免“冶容誨淫”。伊斯蘭教認為,婦女全身除法手腳外都有是羞體,而男人窺見陌生婦女的面容,則被認為是不吉利的事。因此,戴面紗就成了該國婦女的一大特征。
卡塔爾有在生活中,要嚴格地遵守《古蘭經》的訓誡,嚴禁飲水酒,不吃豬肉,同時也忌用豬的形象作為裝飾圖案。外形丑陋和不潔之食物,如甲魚、螃蟹及死動物,均屬忌吃之物。當?shù)厝讼矚g吃甜、香、油膩食物。齋月是一年中最吉祥、最如意的月份。
卡塔爾青年男女的婚姻,一般都有由家長挑選配偶,雙方家長中意,即協(xié)商彩禮,婚姻宴等費用,達成協(xié)議后,便商定訂婚日。婚禮通常持續(xù)兩個星期,男女分開進行慶祝活動,雙方在各自的家里舉行一系列宴席與民間歌舞,盛情款待親友與四鄰。
穆斯林婦女一般都深居簡出。如需外出,須戴上蓋頭或面紗,以免“冶容誨淫”。伊斯蘭教認為,婦女全身除法手腳外都有是羞體,而男人窺見陌生婦女的面容,則被認為是不吉利的事。因此,戴面紗就成了該國婦女的一大特征。
卡塔爾有在生活中,要嚴格地遵守《古蘭經》的訓誡,嚴禁飲水酒,不吃豬肉,同時也忌用豬的形象作為裝飾圖案。外形丑陋和不潔之食物,如甲魚、螃蟹及死動物,均屬忌吃之物。當?shù)厝讼矚g吃甜、香、油膩食物。
社交風俗
殷勤好客是卡塔爾人的特點,卡塔爾人習慣以咖啡待客。不論是在家里還是在辦公室里,第一件事是請客人喝咖啡。如果在家中待客,必須為客人熏香和灑香水。
卡塔爾人的傳統(tǒng)體育活動是賽馬、賽駱駝。因為半島三面臨海人們與海的交往密切,所以海上體育運動項目很多。如每年三、四月份舉行模擬采珍珠和賽木舟活動。
卡塔爾象其他伊斯蘭教國家一樣,禁止穆斯林飲酒和吃豬肉。禁忌。在卡塔爾,女子不得穿短裙(包括外國女子),女子赤足上街,被視為不體面,必須穿鞋襪。
異教徒不得進入清真寺。婦女進入清真寺必須穿黑飽、蒙面罩。穆斯林不得穿鞋或未凈身就進入清真寺。
卡塔爾對待外賓,殷勤周到。對于穆斯林見面行擁抱禮和吻禮,對于其他外國人行握手禮。但這些只限于同性別之間。
目前,在卡塔爾商界中,西式禮儀已很普遍地被采用。
老撾國家的風俗禮儀
老撾人民民主共和國,簡稱老撾,是中南半島上的一個內陸國家,也是東南亞地區(qū)中僅有的兩個社會主義國家之一,另一為越南。歷史上曾是真臘王國的一部份。老撾是東南亞國家聯(lián)盟成員,也是世界低度開發(fā)國家之一。
首都:萬象;官方語言:老撾語;貨幣:新基普;國教:佛教;國花:塔樹花(夾竹桃科) 、雞蛋花
老撾是多民族的國家,老龍族占全國人口的70%,老龍族的風俗習慣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老撾的風俗習慣。
在農村和偏遠山區(qū),老撾各民族多穿自己縫制的衣服,在城市和經濟較發(fā)達地區(qū)的著裝已較商品化和國際化。老龍族的民族服裝與中國云南西雙版納的傣族相似,男著無領對襟上衣,下穿沙籠式褲
子,或穿長筒寬腿褲,女穿無領斜襟上衣,下穿筒裙。每當過年過節(jié)或有重大活動時,女的要穿起民族服裝,盤起發(fā)髻,男的則多穿西裝,穿民族服裝已較少。
老撾人喜食糯米,老撾菜特點是酸、辣、生,具有民族特色的菜肴有:魚醬、烤魚、烤雞、炒肉末加香菜、涼拌木瓜絲、酸辣湯等,蔬菜多生食。
老撾人非常溫和、善良,注意禮貌。認識的人,見面和分別時要打招呼,雙手放在胸前,行合十禮,也有行握手禮的,男的一般不主動同女的握手。為表示親密,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可稱長輩為大爺、大娘,稱年紀比自己大的為大哥、大姐,稱年紀比自己小的為弟弟、妹妹,在國家機關或軍隊中一般稱同志。
到老撾人家做客,應備禮品,禮品要包裝美觀,常用禮品有花籃、工藝品、煙酒等,在參加婚宴或喜慶日子時,習慣送現(xiàn)金??腿诉M門應走前門,進屋要脫鞋,一般都席地而坐,注意不能用腳替代手指向人或物,男的盤膝,女的并膝把腳側放一邊。當有人對坐談話時,不要從談話兩人間穿過,如無地方繞行,需從中間穿過,低頭穿過并說對不起。不要摸人(包括小孩)的頭,客人禁止進入主人內房參觀。
到老撾人家做客,喝團結酒較流行,主人拿來一瓶酒和一只酒杯,主人先喝,后依次請客人喝。壇酒也是老撾人待客的一種傳統(tǒng)禮儀,酒壇上插上許多竹管,賓主圍壇而坐,邊談邊喝。
拴線儀式是老龍族的一種禮儀風俗,是一種祝福儀式,常在逢年過節(jié)、歡迎貴賓、結婚喜慶時舉行。儀式上賓主席地而坐,中間擺著插滿鮮花的銀制托盤,鮮花上掛著一束束潔白的棉線。儀式開始時由德高望重的長者或和尚念祝福詞,念完后把鮮花上的棉線取下,給各位來賓和客人往手腕上拴線,一邊拴線一邊說祝福的話語。客人也可主動給主人或其他人拴線祝福。拴在手上的線,一般要戴3天至一星期。
老撾節(jié)日
老撾官方規(guī)定的節(jié)假日有:1月1日新年節(jié)、4月中旬老撾新年潑水節(jié)、5月1日國際勞動節(jié)、12月2日國慶節(jié)。其它政治節(jié)日有:1月20日老撾建軍節(jié)、3月22日老撾人民黨成立日、10月12日老撾獨立日。
老撾政府實行5天工作日,即星期一至星期五工作,工作時間上午8點到12點,下午1點到4點。
老撾是佛教國家,民間節(jié)日較多,月月有節(jié),比較隆重的民間節(jié)日有:
潑水節(jié),也稱宋干節(jié),是老撾傳統(tǒng)的新年,在每年4月13日至15日左右三天,但人們通常都慶祝一個星期。節(jié)日期間,老撾人在寺院拜佛、浴佛、潑水、栓線、布施、堆沙、放生等,同時在家里、大街上相互潑水、祝福,讓純潔的水洗刷掉過去的疾病、災禍和祈求來年雨水充沛,五谷豐登,迎接美好的新的一年;
高升節(jié),佛教徒認為,放高升可送走災禍,迎來幸福,同時祈求風調雨順。高升是用竹筒裝上火藥,捆綁而成,燃放場面十分壯觀,政府官員和外國使節(jié)也常來欣賞,燃放之前,請高僧誦經,后逐次點燃,觀賞的人載歌載舞,鼓樂齊奏;
迎水節(jié),相當云南西雙納版傣族關門節(jié),每年7月中旬左右開始,也正是雨水較為集中的時期,3個月內僧侶專心在寺內悟道,不得擅自外出,在此期間按風俗不能結婚;
送水節(jié),相當云南西雙納版傣族開門節(jié),每年10月中旬左右,節(jié)后僧侶可外出,老百姓可以開始婚配,主要慶祝活動有點燈籠、放船燈、賽龍舟等;
塔鑾節(jié),塔鑾節(jié)因塔鑾而得名,塔鑾意為"大塔"或"皇塔",位于萬象市東邊塔鑾廣場上,在每年11月份,時間為半個月左右。節(jié)日期間,全國各地的僧侶和佛教徒絡繹不絕前往塔鑾朝拜,民眾也攜帶各種食物、香燭、鮮花等向塔鑾朝拜及向僧侶布施。每年慶祝塔鑾節(jié)期間還舉辦老撾全國展覽會,展覽會邀請周邊國家參展。此外還有文藝、體育等表演活動,整個塔鑾廣場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老撾民間待客敬酒習俗
老撾人十分好客,每逢賓客臨門,主人會顯得格外高興,除熱情迎候,還要用各種時令鮮果和自家釀制的美酒招待,因而在老撾流行“主人引路,敬酒在先”的說法。應邀到老撾朋友家中拜訪、作客,應同主人事先聯(lián)系約定,并準時赴約,主人會率家人按時恭候迎接。見面問候后,要在主人引導下進入住房。走進客廳之前,要自動脫鞋,因老撾有進屋脫鞋的習慣。進入室內后盤腿席地而坐,不可將腿往前伸,這是不禮貌的舉動。
客人坐定后,主人送上酒,先自己斟滿一杯一飲而盡,然后斟滿一杯遞給客人、客人要雙手接過一飲而盡,表示謝意,即使不喝酒的客人也應該多少嘗一些,不然會引起主人不高興。
在老撾鄉(xiāng)間作客,主人要熱情請客人飲壇酒。壇酒是老撾鄉(xiāng)間款待賓客的必備之物,用糯米加其他原料制成,封入壇中,賓客進門,取出酒壇,放在客廳中央,眾人圍著酒壇席地而坐,主人當眾取下壇口上的封泥,根據在場人數(shù)多少,向壇中插入一些細管,每人握住一根細管吸飲壇中的酒,大家邊飲邊談,顯得親密無間。
馬爾代夫國家的風俗與禮儀
馬爾代夫共和國(原名馬爾代夫群島,1969年4月改為現(xiàn)名)位于南亞,是印度洋上一個島國,由1200余個小珊瑚島嶼組成,其中202個島嶼有人居住。東北與斯里蘭卡相距675公里,北部與印度的米尼科伊島相距約113公里。是亞洲第二個小國,也是世界最大的珊瑚島國。首都:馬累(Malé) ;官方語言:迪維希語(Dhivehi) ;貨幣:拉菲亞(Rufiyaa) ;主要民族:均為馬爾代夫族 ;主要宗教: 伊斯蘭教為國教,屬遜尼派。 國土面積:9萬平方公里;上層社會通用英語。
服飾禮儀
馬爾代夫人穿著較為簡單,男子常穿白襯衣,公務人員在參加隆重儀式時穿西服。婦女服裝色澤鮮艷,一般不戴面紗。這里的年輕女孩常穿西式短上衣。
儀態(tài)禮儀
馬爾代夫人待人既溫和又耐心,公民談吐比較
自然隨便。當?shù)厝藥缀鯊牟换佳啦?,因為他們大都起床后跑到海灘上用海沙磨牙?div style="height:15px;">
相見禮儀
馬爾代夫婦女社會地位較高,經常參加些集會或社會活動。但一般不主動與別人握手。穩(wěn)健與溫和是馬爾代夫全社會共同推崇的秉性,故這里的民風顯得格外純樸。
餐飲禮儀
馬爾代夫的海洋生物資源豐富,人們吃得最多的食品是魚,特別是金槍魚。居民以稻米為主食,羊肉以及玉米也是他們經常享用的食品。部分居民用餐不用筷子,也不用匙,而用右手拇指,中指和食指把食物搓成丸放進嘴中。
喜喪禮儀
每年的伊斯蘭教歷的第3個月第12日為圣紀日,是穆罕默德誕辰紀念日。每年12月10日為法定的"漁民日",舉國同慶。 馬爾代夫人的婚儀比較隆重,具有傳統(tǒng)的伊斯蘭風格,但喪儀較簡單,死者用白布包裹。
商務禮儀
首都馬累是開放港口,在這里,外國商品可免征關稅。馬爾代夫外貿進口量很大,從食物到石油,幾乎所有原材料都需進口,出口則主要是魚和少量成衣等。
旅游禮儀
寺廟,沙灘,海水和陽光成了馬爾代夫發(fā)展旅游業(yè)的重要資源。從70年代起,馬爾代夫實行對外開放,宣布外國人可免簽證入境旅游。 島上有的商品很便宜,如魚類大都按條計價。在這里,付小費是理所當然的事。
馬爾代夫地處熱帶,氣候炎熱潮濕,一般的居民住宅均就地取材,用椰樹干做柱,用樹皮、 樹葉編織成席子蓋房頂,用珊瑚碎石砌墻?,F(xiàn)在也有用磚、瓦和珊瑚石建造的房屋。這種房屋顯得堅固、美觀。馬爾代夫人以大米為主食,其次是紅薯、山芋等。副食主要有牛、羊、 雞、魚(不吃無鱗魚),其次還有蔬菜和肉類。有嚼擯榔的習慣。
日常穿戴
馬爾代夫人喜歡穿便服。但最好能夠將你的大腿和肩膀遮住。比基尼泳裝在當?shù)匦欧钅滤沽纸痰耐林用竦男u是不能穿的。輕便的棉線和亞麻衣服很普遍。
其它
馬爾代夫人飯食中常吃大量的魚,大部分是金槍魚。
馬爾代夫足球雖然不夠國際水平,但也是該國的全民運動。
馬爾代夫只有一個國家體育館-即在首都馬累的Galolhu Dhan''du體育館。
在中世紀,這里是貝殼的重要來源地,而這些貝殼是非洲商人的貨幣,所以當時其民族相當富有。
二戰(zhàn)期間是英國的保護國,1968年贏得了完全獨立。
英語單詞“atoll(環(huán)礁島)”起源于馬爾代夫詞匯,在Dhivehi語中,將其寫為“Atholhu” 。
馬來西亞國家的風俗禮儀
馬來西亞全境被南中國海分成東馬來西亞和西馬來西亞兩部分?!拔黢R”位于馬來半島南部;沙巴地區(qū)和沙撈越地區(qū)合稱“東馬”,位于加里曼丹島的北部。馬來半島是個盛產黃金的地方,“馬來”二字,在馬來語中,意為“黃金”?!榜R來西亞”作為馬來群島的同一詞,19世紀下半葉曾一度被歐洲人所采用,但它作為一種政治概念,只是1960左右的事。
馬來西亞全國面積32.9293萬平方公里。人口1610.9萬(1986年)。大多為馬來族人和華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占很少部分。馬來西亞劃分為13個州,即馬來西亞的11個州,加上沙撈越和沙巴2個州,另設首都為直轄市。首都吉隆坡。貨幣為“林吉特”。馬來語為馬來西亞國語,英語和華語為通用語言。
一、社交習俗
馬來西亞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
話來概括:
馬來西亞“伊斯蘭”,定為國教重尊嚴;生活習俗忌諱多,昵愛綠色很普遍;傳統(tǒng)禮節(jié)和禮儀,“真主保佑”為祝愿;待人熱情心忠厚,講求信義守時間;性格善良又純樸,民風和睦萬代傳。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馬來西亞人路遇相識的人,都要相互問候。一般是其中一人以阿拉伯語“真主保佑、一路平安!”向對方致意,另一方也要以“愿你一樣好!”來回敬對方,兩人以手接觸后,舉到胸前一下,表示施禮。他們特別注重社交上的衣冠整潔。無論誰到他們的家中訪問,進內廳前必須先將鞋脫掉,放在樓梯口或門口,然后方可進屋。他們對來訪賓客十分熱情。一般他們都要用當?shù)伛Y名的馬來糕餅或點心、茶、咖啡、冰水及栳葉(一種當?shù)氐乃幱弥参锶~)來招待,以示對客人的尊敬。他們時間觀念較強,講求信義,對事先的約會,他們是一定會按時赴約的。他們重視飯前洗手。一般他們都愿意用水沖洗,不愿用濕毛巾干擦。另外,他們還喜歡在外貿桌上備有“水盂”,以供他們用餐過程中隨時浸涮手指。
馬來西亞人普遍喜愛綠色,并視綠色為吉祥之色。馬來西亞伊班族人崇拜犀鳥,并把其奉為神靈。他們相信有犀鳥的保佑,就會吉祥如意,就會有好收成?!胺錾;ā笔邱R來西亞的國花。人們把其喻為熱愛祖國的烈火般的激情,也有人將其喻為的火種灑滿大地而燃起熊熊大火,使殖民主義者相繼后退。
二、禮節(jié)禮儀
馬來西亞在社交合同客人見面時,一般是施握手禮。他們年輕人見到老年人時,一般要相互緊握雙手,然后再雙手朝胸前作抱狀,身體朝前彎下(如鞠躬)。他們同一般熟悉的人相見,男子之間,一般要互相接角一下右手,然后各自用右手捫胸示禮。馬來西亞婦女見到男子,施禮前要先用手巾蓋住手掌,再同男人的手掌相接觸,然后把手伸至胸前作抱狀,同時身體稍向前彎下鞠躬。這是馬來西亞女人對男人的一種傳統(tǒng)禮節(jié)方式。此外,他們還有一種奇特的施禮方式:雙方見面時,要先互相朝前稍微靠攏,然后再相互伸出手掌交叉角摩,再用手從臉部由上而下輕輕一抹,再向胸前一點,與此同時彼此互相說:“愿真主保佑你!”。
一般禮儀
這個國家最大的族群是馬來人,在進入馬來人的住家或清真寺時必須脫鞋并取下太陽眼鏡。在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對亂扔紙屑雜物要處以重罰,所以得小心別亂丟煙蒂。
稱謂與問候
男人與男人見面時通常握手,而在男人與馬來西亞婦女之間則稍稍彎腰或點頭招呼更為適宜,特別是對老一代的馬來西亞婦女。到馬來西亞去時也要準備好商業(yè)名片。
約會與準時
事先約是恰當?shù)?。準時赴約是應該做到但并不強調必須做到的。
款待與饋贈
馬來西來人對外賓一般都很友好熱誠。商務活動中,請客吃飯是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通常是在飯店里以午宴或晚宴招待。
在穆斯林式的宴席上,千萬不要用左手去觸碰食物。按照主人的方式行事是萬無一失的。穆斯林人吃豬肉,也不喝帶酒精的飲料。印度教徒和某些佛教徒不吃牛肉。按傳統(tǒng)習慣,馬來人和印度人用手取食,華裔則用筷子和湯匙。
送禮的習俗也隨著華裔、馬來人和印度人各自不同的民族文化而有所不同。但不論受禮者屬于哪個族群,用左手遞送禮物或馬上打開禮物來看都被認為是不禮貌的。
如果主人贈送禮物給你,寫一封感謝信是理所應當?shù)摹?div style="height:15px;">
交談
馬來西亞人大多喜歡談論一般事務、家庭生活、體育運動和食品之類的話題。
三、信仰忌諱
馬來西亞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少部分人信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和印度教。馬來西亞人恪守宗教的教規(guī),會賓宴客從不備用酒水,而是以茶或其他飲料來代酒干懷。他們的頭部、背部是被視為神圣不可侵犯的,若有他人觸摸他們的頭部或拍打后背等,是不會得到好言相待,甚至會鬧出亂子的。他們忌諱雙腿分開坐和翹著“二郎腿”,認為這是極不文明的舉止。他們忌諱左手遞送東西或食物。認為左手是卑賤和不潔凈的,使用左手是對人的極大不敬,是令人不能接受的。馬來西亞的馬來人認為,賓客若在主要家不吃不喝,是對主人的不尊敬,并會引起主人的反感的,有的甚至會被視為不受歡迎的人。馬來西亞人忌諱烏龜。認為這是一種不吉祥的動物,給人以“色情”、“春藥”和“污辱”的印象。他們認為狗是一種骯臟的動物,會給人帶來厄運的瘟疫,并令人生厭。馬來人不但禁吃豬肉和狗肉;也不吃自死的動物肉和血;他們還忌諱使用豬制品。
四、飲食習慣
馬來西亞人食物一般以米飯、糕點、椰漿、咖喱為主;喜歡帶有辣味的菜肴。馬來西亞風味“沙爹”(即:烤雞肉或羊肉串),是宴席必備的佳肴。他們吃中餐的興趣似乎還要比吃西餐更濃些。用餐一般都以手抓食,只有在西式宴會時,才偶爾用匙和叉。定居在馬來西亞的華人,吃飯一般都習慣使用筷子和勺子做餐具;馬來西亞的印度人吃飯一般慣用手抓飯或用勺子取食。
難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飯菜量少質精,注重飲食及餐具的潔凈衛(wèi)生。
②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香辣味道。
③主食 以主飯為主,也愛吃花卷、豆沙包、炒面、什錦飯、鍋烙、餛鈍等食品。
④副食 喜歡吃牛肉、羊肉、雞、鴨、魚等,也愛吃蔬菜中的黃瓜、西紅柿、菜花、土豆、青椒、菠菜、豆角等;調味愛用咖喱粉、胡椒粉等。
⑤制法 對煎、炒、炸、燒、燴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粵菜、川菜。
⑦菜譜 很欣賞咕嚕肉、香酥雞、辣子雞丁、干燒鱖魚、番茄里脊、炒肉青椒、鮮蘑菜花、糟熘魚片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他們禁酒,喜歡紅茶、咖啡以及一些軟飲料,尤為愛喝椰子水。
⑨果品 最愛吃檳榔果,也喜歡菠蘿、洋桃、芒果、椰子、木瓜、香蕉、等水果;干果愛吃核桃仁、花生米等。
蒙古國的風俗禮儀
蒙古位于平均海拔1580萬平方公里。是一個內陸國,東、南、西三面與我國為鄰,北面與俄羅斯接壤。“蒙古國”是以本民族的名稱而得名的?!懊晒拧币辉~是由“勇敢”和“樸素”兩個詞素結合而成的。另有人認為:蒙古高原的鄂嫩河上游原有座蒙山,附近有蒙河,生息在這一帶的部落即稱“蒙古”。1924年11月26日,正式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國”。1992年1月11日正式決定改“蒙古人民共和國”國名為“蒙古國”。
蒙古全國面積156.65萬平方公里。人口196.53萬(1986年)。主要是喀爾喀蒙古人,約占全國總人口的80%,還有少數(shù)的哈薩克等民族。蒙古全國分為18個省和3個直轄市,省、市以下設縣(區(qū))。首都烏蘭巴托。貨幣為“圖格里克”。官方語言為喀爾喀蒙古語,有70%人講突厥語。
一、社交習俗
蒙古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
概括:
蒙古客人性直爽,舉止大方又開朗;待人態(tài)度極真誠,給人印象好交往;喜歡客隨主人意,實實在在最理想; 紅、黃、蘭、白四種色,倍受表睞和贊賞;民族禮儀有傳統(tǒng),奉獻哈達表敬仰。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蒙古人以待客態(tài)度非常真誠而聞名于世。只要他們得知賓客臨門,男女主人總會恭敬地站在門口熱情迎侯佳賓。賓主機見,不管過去是否相識,都要向客人問侯“您好!”、“向您請安了!”等等。客人告辭時,主人往往要舉家相送,并一再說些“再見!”、“歡迎再來”、“一路平安!”之類的送行話。蒙古人與客人見面時,還有個特別的待客習慣。他們喜歡拿出自己珍愛的鼻煙壺讓客人嗅聞??腿巳粲龅竭@種情況,應該誠心實意地嗅聞,然后把壺蓋兒蓋好還給主要。他們與親人或朋友打招呼問題方式極為特殊。相互見面,一般不習慣先問對方身體如何,而是習慣先問對立的牲畜是否平安?這是蒙古國人的一種傳統(tǒng)習禮。其原因主要是他們游牧民族整日以牲畜伴,牲畜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離開牲畜他們就等于沒有了自己的經濟支柱。故此,親友相遇一般都不先問對方身體如何,而是先要問牲畜是否平安。
蒙古國人對不同色彩有著不同的愛好:他們崇尚藍色,認為藍色象征著永恒、堅貞和忠誠,因此,他們習慣把自己的國家稱為“藍色的蒙古國”;他們珍視黃色,認為黃色是黃金與珍寶的顏色,黃色是榮華和富貴的象征;他們偏愛紅色,認為紅色象征著幸福、勝利和親熱;他們昵愛白色,認為白色寓意著潔凈、質樸和公正。蒙古人很注意尊敬年邁的老人,也很講究男女之間的相互平等。
二、禮節(jié)禮儀
蒙古人在社交場合與賓客相見時,一般也施握手禮,但獻哈達要屬蒙古民族最正統(tǒng)的禮節(jié)方式了。尤其是在迎接貴賓時,獻達是民間傳統(tǒng)的一種禮儀。不過蒙古國人敬獻的哈達不同于中國一些民族的白色哈達,而是由絲綢制成的天藍色有哈達。他們在獻哈達的同時,還要向客人獻上一碗鮮奶,以表達他們對佳賓的深深敬意。他們相互見面一般都不施脫帽禮。請讓客人只以右手示意,即施請安禮。如果人在馬上要先下馬,坐在車上要先下車,以表示對對方的尊敬。請安的時候,男子要單曲右膝,右臂自然下垂;女子施禮則要雙膝彎曲。蒙古人親屬間相見時,一般要施親吻禮,晚輩出遠門或歸來,長輩列要吻晚輩的前額,以示祝福。
三、信仰忌諱
蒙古國人信奉的主要宗教是喇嘛教,還有少數(shù)人信奉東正教、天主教和伊斯蘭教。
蒙古人最厭惡黑顏色。把黑色視為不祥的色彩。
蒙古人忌諱別人用煙袋或手指點他的頭部,認為這是一種極不禮貌的舉止。忌諱生人依坐在他的蒙古包上,腐爛這種舉止有失禮貌。蒙古的伊斯蘭教徒禁食豬肉,忌諱使用豬制品,也忌諱談論有關豬的問題。蒙古人在飲食上不吃蝦、蟹、海味及“三鳥”(即雞、鴨、鵝)的內臟,也忌諱吃魚,因為有些地區(qū)的蒙古人視魚為神的化身。他們不愛吃糖和帶辣味的調味品;不愛吃帶汁的、油炸的菜肴,不太愛吃米、面食品和青菜;他們還不愛吃豬肉及糖醋類菜肴。
四、飲食習慣
蒙古人最愛吃肉和奶類食品,尤以羊內食用最為普遍?!笆职侨?、烤全羊、石烤肉”等都是他們常用的民族傳統(tǒng)佳肴。他們用餐慣用以手抓飯,時而也用刀叉。他們吃肉樂于把整塊肉下鍋煮,待六節(jié)成熟時例撈出,然后用手撕或以小刀切著吃,而且大多食量驚人。
蒙古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實惠,注重菜肴的鮮嫩。
②口味 一般口味都偏咸。
③主食 一般慣以牛羊肉為主食。對中國的羊肉餡包子、餃子等食品也感興趣。
④副食 愛吃牛肉、羊肉、雞、鴨、蛋類、鹿、兔、野羊、雉子等;也以乳制品為主要副食品;近來他們開始吃蔬菜。
⑤制法 對烤、涮、蒸、烤、燴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蘇菜及清真菜。
⑦菜譜 很欣賞炒羊肉絲、紅燒牛肉、烤全羊、烤羊腿、青椒牛肉絲、脆皮雞、煎烹雞脯、牛肉丸子、青蔥炒蛋、烤肉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愛喝烈性酒、尤對馬奶酒偏愛,啤酒也樂于品嘗;還喜歡飲用紅茶和奶茶。
⑨果品 喜歡吃瓜果,甜瓜是他們最愛吃的瓜類品種;干果他們愛吃杏仁、核桃仁等。
孟加拉國的風俗禮儀
孟加拉人民共和國簡稱“孟加拉”,位于恒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的下游。西、北、東與印度、東南與緬甸為鄰、南瀕孟加拉灣。孟加拉國全國面積14.3998萬平方公里。人口1.017億(1986年)。約有20多個民族,其中絕大多數(shù)是孟加拉人。孟加拉國全國劃分4大政區(qū),下設20個縣。首都達卡。貨幣為“塔卡”。孟加拉語為國語,通用英語。
孟加拉國也是以民族名稱為而得名的?!懊霞永奔从晒糯懊霞尤恕奔由稀袄?“阿里”的變音)組成?!鞍⒗铩币辉~,據說源于古孟加人的統(tǒng)治者,在其故鄉(xiāng)低洼地區(qū)建起許多高又寬的護堤(梵文里亦稱其為“阿里”(。據《往世書》記載,錢德拉族國王巴利有5個兒子,分別建立王國,其中溫格王國位于帕德瑪河南岸和布拉馬普特拉河之間。12世紀時,其西部地區(qū)叫“拉拉”,后演變成“拉爾”。兩個詞(“溫格”和“拉爾”合在一起組成“崩格拉爾”。穆斯林統(tǒng)治孟加拉后,按其讀
音習慣,稱“崩伽爾”或“崩伽拉”。英國入侵后,訛傳為今名“孟加拉”。1972年1月7日,正式宣布成立“孟加拉人民共和國”。
一、社交習俗
孟加拉國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孟加拉人重友情,接賓待客笑臉迎;民族宗教伊斯蘭,特別重視《古蘭經》;國民時間觀念強,事先約會準時逢;拍打后背最忌諱,左手待人為不敬;十三”數(shù)字多厭棄,酒為禁品不準用。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孟加拉國人愛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不象鄰國巴基斯坦那樣傾向于歐洲的生活方式,一般人的生活觀念都傾向于亞洲。他們時間觀念很強,對約會特別講究準時赴約,認為這是社交上的禮貌,必須遵守和準時。他們特別喜愛荷花。習慣稱荷花為“花中君子”,并視荷花為“吉祥”、“平安”、“光明”、“純結”的象征。
二、禮節(jié)禮儀
孟加拉國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一般都以握手為禮,在男人與女人間相見時,一般都習慣用點頭示禮或用說句客氣話來代替禮節(jié)。因為他們男人一般不與女人握手。孟加拉國的佛教徒與客人相見時,習慣施合十禮。客人也應雙手合十還禮,以示相互間的尊重。
稱謂與問候
當你被引見給男人時,習慣上握手為禮。若引見的是女人,要等她先伸出手來。
約會與準時
人們高度重視準時赴約。
款待與饋贈
通常在飯店或俱樂部里款待客人。按習慣往往有妻子陪同丈夫出席這類活動。
三、信仰忌諱
孟加拉國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還有少部分人信奉印度教、佛教、基督教。孟加拉國人忌諱有人拍打他們的后背。認為這是一種極不禮貌和不尊重人的表現(xiàn)。他們對不經他們同意就給他們拍照片的作法很感。他們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認為左手下賤、骯臟。因此,用左手遞送東西或食物是極不禮貌的。他們忌諱翹姆指這個手勢,并視其為不禮貌的舉止。他們不喜歡“13”,認為是個消極的數(shù)字。
孟加拉國的伊斯蘭教徒恪守禁酒的教規(guī),教徒信是不飲酒的。也禁食豬肉和使用豬制品;還忌諱談論有關豬的話題。
四、飲食習慣
孟加拉國人對中餐倍加喜歡。他們用上除在社會場合有時使用刀叉外,一般都慣于用手抓食取飯。孟加拉查克瑪人多以米飯為主食,副食為魚肉和蔬菜,他們除了食用雞肉、牛羊肉、鹿肉、青蛙肉、螃蟹外,豬肉也是他們常用的肉食(因其為非伊斯蘭教),竹筍也是查克瑪人十分喜愛的食品。
孟加拉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肴色味,注重菜肴品種多樣。
②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辛辣味。
③主食 以米飯為主,也愛吃甜點心等。
④副食 愛吃牛肉、羊肉、魚、雞、鴨、蛋類;蔬菜喜歡青椒、土豆、豌豆、黃瓜、西紅柿等;調料愛用咖喱、胡椒粉、番茄醬、糖、味精等。
⑤制法 對涮、燴、煎、炸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川菜和清真菜。
⑦菜譜
很欣賞什錦大拼盤、北京烤鴨、香酥雞、干燒鱖魚、雞油菜球、咖喱牛肉、手抓羊肉、青椒肉絲、南煎丸子、奶扒鮮桃仁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喜歡喝紅茶和咖啡,以及礦泉水、桔子汁等各種軟飲料。
⑨果品 喜歡吃桔、柑、橙、香蕉、菠蘿、芒果、甜瓜、西瓜等;干果喜歡核桃仁、杏仁、花生米等。
緬甸國家的風俗禮儀
緬甸聯(lián)邦簡稱“緬甸”,位于中南半島西部。北部和東北啊與我國云南為鄰,西北與印度、孟加拉國接壤,東南與老撾、泰國交界。西南瀕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緬甸全國面積67.6581萬平方公里。人口3785萬(1987年)。其中緬族人約占65%,其次為克倫族、撣族等少數(shù)民族。緬甸全國劃分為7個省、7個郡和314個鎮(zhèn)區(qū)。首都仰光。貨幣為“緬元”。國語是緬語,少數(shù)民族有自己的語言。
“緬甸”一名,來源于占大多數(shù)人口的緬甸族的族名。緬甸人自已認為他們的名稱來源于“緬”加上表示尊敬的“后綴瑪”組成。這里有“敏捷”、“強壯”的意思,而其語源可能與婆羅門或梵文有關。
另外,緬甸人還通稱自己的國家為“巴瑪”。1974年1月,通過憲法規(guī)緬甸是勞動人民主權獨立的社會主義共和國;198年9月23日,改國名為“緬甸聯(lián)邦”。
一、社交習俗
緬甸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佛教之國緬甸人,崇拜烏鴉奉為神;榕樹極為受寵愛,喻為佛塔民族魂;
宗教習俗“右為上”,“左賤”“女卑”根很深;“過午不食”為教規(guī),恪守教義方為純;
國民待人講友善,禮貌盛情心忠懇。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緬甸人歷來非常尊敬僧侶,黃色的袈裟是人們心目中莊嚴、崇高、圣潔、不可侵犯的象征。乘船坐車,人們見到和尚要起立讓座;宴會、集會等場合,和尚都坐最好的位置;任何人,包括國王,謁見和尚教要跣足膜拜;大法師有事見緬王時,緬王要主動讓開寶座,以示尊敬。
緬甸的“潑水節(jié)”是人民傳統(tǒng)的新年佳節(jié),于每年公歷4月13日前后,一般要慶祝4天。在“潑水節(jié)”期間,佛教徒清晨要先趕赴附近的寺院,參加浴佛儀式,念育吉祥經。向菩薩灑香水,祈求保佑。家家戶戶在門前缸桶里盛裝貯滿清水,潑灑來客和過往行人,以表示衷心祝愿。人們都以被潑得多而興奮。因為他們把新年之水視作幸福與吉祥的象征,認為可以驅暑祛熱、消災納福、洗刷愁苦、帶來好運。緬甸佛家人可以食肉,這是與有的佛教國不同的。但佛家人是不可殺生的。
緬甸人無論做什么事都有個“男右女左”的習俗。據說這表示“右為大,左為小”、“右為貴,左為賤”的意思。信奉佛教的緬甸人,自古以來就十分崇拜榕樹。在他們心目中,榕樹是非常神圣的,榕樹就是佛塔,他們在崇拜烏鴉之俗。并視其為“神鳥”,對其倍中愛護。在街頭,烏鴉昂首闊步,車輛、行人從不觸犯她,都自覺地為之讓路。他們一般便后都不愿意使用手紙,他們的習慣是用水罐裝水,用左手來沖洗。
緬甸中部勃叨族婦女的審美觀很奇特。她們都以頸長為美的標志。為了讓脖子變長,他們從小便在頸部套上一圈圈類似脖套的黃銅環(huán),銅環(huán)高達30厘米以上便被視為美貌。在她們的手臂和腳、腿上也都愛戴這種飾物。緬甸的緬族人以紋身為美。男子紋身較為普遍,一般從十幾歲就在背、腹、腿外紋以花草鳥獸;有些女子也喜歡在身上刺花作裝飾。緬甸人偏愛東亞蘭花,人們視其為美好和吉祥的象征,并喻其為國花。他們喜愛孔雀。人們視其為美好和幸福的象征。他們在生活上,習慣使用紅、黃和鮮艷的色彩。常以其裝飾自己或美化環(huán)境。
緬甸人名字的傳統(tǒng)性特點是有名無姓,并往往在名字之前加上一定的稱謂詞,以標明其性別、年齡、官位、尊卑及特定的感情色彩。成年、幼年或少年男子的名字前,往往加“貌”,意即自謙為“弟弟”或向對方慰稱“弟弟”。對長官或受尊輩的男子,其名前往往加“吳”,意即敬稱對方為“叔叔”、叫“伯伯”。對平輩或年輕的男子,名前往往加“郭”,意即稱對方為“兄”。
在緬甸,不論男女平時很少穿鞋襪,不是光腳,就是穿拖鞋或有孔的涼鞋,政府官員只是在接待外賓時才穿鞋襪緬甸人以米飯為主食,吃飯不用筷子,也不使刀叉,而是用手來抓。有愛好洗澡的習慣,一般早晚各洗一次。
二、禮節(jié)禮儀
緬甸是個多禮節(jié)禮儀的國家。緬甸佛教徒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慣施合十禮。施合十禮時,如果戴有帽子,要摘掉夾在左腋下,然后雙手合十施禮(施合十禮時,要雙腳站定,兩手合掌后舉至胸前傾斜)。并說“給您請安了!”緬甸人見到不太熟悉和不經常見面的老人、領導、學者時,如他們正坐在地板上,則要施跪拜禮。若見到上述人員是比較熟悉的人,則施坐拜禮。他們凡來到僧、父母、師長面前時,都要施大禮,即“五體投地禮”。他們路遇老人、領導、學者時,一般施鞠躬禮(淺鞠身俯首約20至30度)。
三、商務禮儀
商務活動必須注意,在緬甸,女性地位高,不可歧視女性。認為左手是不潔的。男女不可牽著手走路。游客如果對寺廟、佛像、和尚等做出輕率的舉動,會被視為“罪惡滔天”??缱鹣裆吓恼?,會惹出麻煩,甚至有可能被課刑。一般人決不會坐在高過和尚的坐位,商客必須“人境隨俗”。為了接待和尚,緬甸商人天大的事可不管,約會也只好改期。
四、信仰忌諱
緬甸人大多數(shù)信奉佛教,有“過午不食”的教規(guī);還有少數(shù)人信奉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他們特別忌諱左手遞送東西或食物。認為左手骯臟,右手才是潔凈的。因此,用左手遞送物品是不禮貌的。緬甸和尚忌諱有人送給他現(xiàn)金。因為佛教的戒律包含著此項內容。緬甸人認為鞋是最骯臟的齷齪的物品。所以,凡神圣的地方都不能穿鞋進入,否則就會玷污圣地,受到報應。他們忌諱星期日剪指甲,認為這天剪會失盜;忌星期一剪,認為在這天剪會經常忘事;忌星期三、四、五剪,認為在這些天剪不吉利,會招來禍端;所以緬甸人只能在星期二、星期六兩天內剪指甲了。
緬甸人認為在星期二做事情必須做兩次才能成功。所以,一般人都避開在星期二做事,緬甸人有個風俗,每逢星期五這一天,忌諱乘船渡河。緬甸人送給別人東西時,必須在星期一至星期六進行,星期天禁忌送物。尤其禁忌送衣服、紗籠等。避諱母雞在布上下蛋,以防破財。避諱旅途遇蛇,若遇蛇,則應返回并推遲行期。忌在“安居期”(從緬歷4月15日至7月15日)結婚、宴請、遷居、娛樂,僧人亦不得外出。嚴忌不脫鞋就進入佛塔或寺廟。忌睡高床。在吃飯時,須按照男右女左的習俗入座。 緬甸撣族人忌諱客人上樓不脫鞋,或是未經主人允許就坐到男主人固定的座位上;忌諱客人拒絕主人待客的茶水和食物,否則會認為你是野蠻或不懂事理;忌用竹筍、蘑菇、生菜、甜飯團待客,認為食用這些會生病。緬甸克欽族的男人,一般不愿在樓下走動,尤其是樓上有女人時,因為他們認為男子是絕不能低過女子的。他們認為,頭是不可以觸摸的,即使頭巾也不能隨便玩弄。如果有人撫摸他的頭或玩弄他人頭巾,便認為是對他莫大的侮辱。
緬甸人不喜歡吃豬肉、動物內臟、還有些人不吃四條腿的動物肉。緬甸克欽族人不多食豬尾巴,認為食會呆癡;不多食烏鴉肉,認為多食會膽小;小孩子忌食雞蛋,認為吃雞蛋會手、腳長不大。
五、飲食習慣
緬甸緬族人喜食椰漿飯及攔有姜黃粉、椰絲、蝦松的糯米飯;每餐必食一種叫“雅比”的魚蝦醬;菜肴喜放咖喱。緬甸克欽族人喜吃獸肉,他們習慣用火烤食,烤熟后撒上鹽、用手撕食。緬甸克倫族人,無論男女老幼都吸煙斗。酒列是日常必備之物,任何儀式上,人們都要以酒助興。緬甸人一般早晨愛吃西餐,午、晚喜食中餐;餐臺喜歡備有辣椒油和辣椒醬等調味品。他們用餐習慣一人一把匙和一個湯盤,他們不習慣用碗。用餐“工具”是右手,抓食取飯靈巧方便。他們樂于菜齊后一起上桌用餐。
緬甸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肴要豐盛,注重菜品要質精量小。
②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食甜、酸、辣味。
③主食 以米飯為主,對水餃、蒸餃、餡餅、烤餅、燒麥等也很感興趣。
④副食 喜歡吃雞、魚、蝦、鴨、雞蛋及各種蔬菜;調味愛用蕃茄醬、蝦醬油、辣椒油、辣椒醬和咖喱粉等。
⑤制法 對烤、炸、爆、煎、燒、醬、拌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川菜。
⑦菜譜 很欣賞大拼盤、素雞、吉利魚條、姜芽鴨片、煎釀明蝦、炸脆皮雞、棒棒雞、奶油菜花、炸板蝦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愛喝啤酒、汽水、桔子水等;飯后有喝咖啡或熱茶的習慣,不過他們愛喝的是怪味茶(即有茶葉拌黃豆粉、蝦米松、蝦醬油、洋蔥頭末、炒熟的辣椒籽等,攪拌后沖成怪味茶飲用)。
⑨果品 愛吃香蕉、椰子、芒果、木瓜、柑桔、菠蘿等水果;干果喜歡核桃仁等。
尼泊爾王國的風俗禮儀
尼泊爾位于喜馬拉雅山南麓。北面和我國西藏毗鄰,東界錫金、東南、南、西皆與印度接壤。
尼泊爾王國簡稱“尼泊爾”。全國面積14.7181萬平方公里。人口1750萬(1987年)。主要為尼泊爾人及比哈爾人,其次還有印度斯坦人和尼瓦爾人等。尼泊爾全國分14個大區(qū),大區(qū)以下設發(fā)展縣、鄉(xiāng)(鎮(zhèn))。首都加德滿都。貨幣為“尼泊爾盧比”。國語是尼泊爾語,它通用英語。
尼泊爾國外由來的傳說頗多,主要有以下幾種:有說是為紀念古代一圣人而得名的。古代曾有一個名叫“尼”的大圣人,撲滅了一場大火,防止了當?shù)厣值臍纭榧o念“尼”對國家的“救護”,故名為“尼泊爾”?!熬茸o”即為“泊爾”之意。也有的說,在尼泊爾語里,“尼”的意思是“中間的”,“泊”的意思是“國家”,“尼泊”的意思就是“中間的國家”。因其地處印度和中國兩國的中間,所以就被稱為“尼泊爾”。還有的說,在藏語里,“尼”為“家”,“泊爾”為“羊
毛”的意思。因其盛產羊毛織品,所以被和為“羊毛之家”,即“尼泊爾”。18世紀中葉,以廓爾喀地區(qū)為發(fā)祥地的廓爾喀王朝強盛起來,并于1768年統(tǒng)一了整個尼泊爾,因此廓爾喀就成了當時的尼泊爾的國名。
一、社交習俗
尼泊爾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尼泊爾人重禮儀,禮節(jié)多種分等級; 大多信奉印度教,伸舌迎客表敬意;
熱情禮貌心誠實,為人謙遜好客氣; 崇拜黃牛為“圣明”,保護國獸入法律;
“同意”頭語用“搖頭”,“點頭”表示“不同意”。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尼泊爾人迎賓方式既獨特又隆重。貴賓到來時,從機場到賓館,一路搭起道道拱門,拱門兩側各置一個金光燦燦的黃銅罐,上面插滿鮮花。賓館內,到處點著古香古色的酥油燈。他們還有以童女迎賓的特有習俗。視童女為圣潔的象征,無論是國王出記還是迎送外賓,在機場上,總要安排5位童女敬獻鮮花,以示吉祥。他們在貴賓臨門時,一般都要舉行點酥油燈的儀式。主持歡迎儀式者,在客人抵達之后,要親自點燃油燈,以此象征著“溫暖”、“光明”和“友情”。他們在秋、冬季節(jié)迎賓時,往往要燃起篝火來表示對客人的歡迎。主人還要演唱民間歌舞,以表示對客人的真誠敬意。他們宴請賓客時,按傳統(tǒng)禮節(jié)要在宴席上點燃許多紅燭。認為這樣可以使賓主之間更加親切,是一種增加友誼的真誠表示。尼泊爾廓爾喀族人不論男子都喜歡戴鮮花。通常男子把鮮花戴在帽子或身上,而女人戴在頭上。每逢節(jié)日,人們也以鮮花為贈品送給客人,以表示相互間的祝福。
尼泊爾人向客人、朋友或長輩遞送東西時,都要用雙手奉上,如雙手遞送不便時,則要用左手指尖抵住右臂。他們在回答問題時,慣于用搖頭表示同意,點頭表示不同意。他們在與客人的交往中,有贈送禮物的習慣。他們在與朋友見面之時,總愿意送一頂尼泊爾小帽給客人,以表示對客人的尊敬;與朋友告別之時,總習慣把一種手工精制的鞋送給上路的朋友,以表示祝愿朋友前程似錦。他們對黃牛極為崇拜,并尊黃牛為“國獸”。他們還視黃牛為“神牛”;視黃牛的兩角為“兩座圣山”;視黃牛的眼睛為“日月神”;視黃牛的奶為“圣?!?;視黃牛的尿為“圣河”;視黃牛的屎為“吉祥之物”。他們在生活中離不開黃牛屎,平時要經常用黃牛屎來擦洗鍋、盆及各種餐具等,以此來祈求和保障家庭的人口平安。他們對狗有著一種很深的感情。認為狗是最忠實、最可靠的吉祥動物。并視狗為勇敢、神圣的象征。他們對烏鴉頗為喜歡和愛戴。他們認為烏鴉具有為人類奉獻的高貴品質。因此,人們都視烏雅為吉祥之鳥,并對烏鴉備加愛護。他們格外喜愛杜鵑花。人們親切地稱它為“拉麗格拉斯”,并把杜鵑花視為美好的幸福之花,看成是吉祥的象征。人們尊杜鵑花為國花,并將其形象地繪制在自己的國徽上。
二、禮節(jié)禮儀
尼泊爾最常見的禮節(jié)是合十禮。施此禮時,雙手齊胸合掌,同時口中道著“納摩斯德”向你問好?!懊^禮”是國王對下屬、臣民的禮節(jié)。一個尼泊爾人如果能得到國王的撫摸,那將是終生的榮幸。他們晚輩見長輩要施“吻足禮”(即跪下來吻長輩的腳,長輩在晚輩的頭上拍一下以示還禮)。低種姓的人在拜見比自己種姓高貴的人時,或拜見上司、長輩時,則要施“掬手禮即是施禮人在俯首躬身的同時,雙手呈掬水狀,并使雙手尖觸到自己的額頭)。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握手禮在尼泊爾也開始命名用,在摯友相見時,常以握手來表示問候。在山區(qū),人們初次見面時,都要伸出舌頭向對方致禮。那里的人們,把這種禮節(jié)看成是以赤誠的心在歡迎你。尼泊爾婦女,除非同非常熟悉的人,一般是不握手的。
三、信仰忌諱
尼泊爾人大多信奉印度教和佛教。
尼泊爾人在敬黃年為神的習俗。不管是誰,是有意或無意的傷害“神?!闭撸桃艿搅P款或法律制裁。他們忌用毛皮做任何物品。他們認為動物的皮是不潔凈的。他們忌諱水牛、公羊、公雞。人們都把這些動物視作邪惡的象征。他們忌諱有人觸摸他們孩子的頭。認為這是極不禮貌的。
尼泊爾人在飲食上,一般不愛吃海參等類怪形食品;不愛吃姜。
四、飲食習慣
尼泊爾人每日一般習慣兩餐,早晨通常是奶茶和餅干。晚餐為正餐,一般較為重視。慣以米飯或面食配上些菜肴。他們習慣吃西餐,對中餐也是極為樂于品嘗的。他們用餐習慣使用刀叉或筷子,而習慣用手抓飯。
尼泊爾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用餐講究實惠,注重菜肴的香、脆。
②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酸、辣、甜味。
③主食 以米飯為主,時而也吃點面食。
④副食 愛吃羊肉、雞、鴨、魚等;蔬菜愛吃西紅柿、洋蔥、辣椒、土豆、鮮筍、菜花、山芋等;調料愛用辣椒粉、胡椒粉、鹽、醋、糖等。
⑤制法 對炸、烤、煎、熘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川菜、粵菜、京菜。
⑦菜譜 很欣賞什錦拼盤、香酥雞、鍋燒雞、羊肉泡饃、北京烤鴨、青椒肉片、番茄肉片、辣子雞丁、干炸大蝦、酸辣丸子、糖醋鯉魚、手抓羊肉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喜飲濃咖啡、紅茶、果露汁、桔子汁以及礦泉水等飲料。
⑨果品 愛吃香蕉、柑、桔、西瓜、青果等水果,干果喜歡核桃仁等。
日本國的風俗禮儀
日本是位于太平洋西側的一個群島國。西面同我國最近處相隔400多海里,南端同我國臺灣省相隔100多海里,西北部同朝鮮半島相隔120海里。 全國面積37.77萬平方公里。主要是大和族人,阿伊努人、朝鮮人及華人占極少數(shù)。 日本全國共分一都(東京都)、一道(北海道)、二府(大阪府、京都府)、43個縣(包括沖繩縣),縣以下為市、町、村。
日本首都東京。貨幣為“日元”。日語為日本國國語。
日本國國名意為“日出之國”、“太陽升起的地方”?!叭毡尽倍肿鳛閲?,最早是在8世紀日一自撰的《日本書記》中出現(xiàn)的。以前,我國古籍都稱之為“倭”。公元8世紀前后,日本經過大化革新,建立了完整的國家,確立了天皇制,將國名正式稱之為“日本國”。關于其國名的由來還有多種傳說:有的說起源于河流;也有的說是源于火山;還有人認為與日本和歌的枕詞有關。
一、社交習俗
日本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待人處事彬彬有禮, 微笑相迎精神歡喜; 見面問好鞠躬行禮, 謙讓禮貌講求規(guī)矩;
語言文明說話客氣, 交談樂于輕聲細語; 白色、黃色受人愛昵, 綠色、紫色民間為忌
烏龜、鶴類長壽吉利, 狐貍和獾人人厭棄。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日本人在社交活動中,愛用自謙語言,并善于貶己怡人?!罢埗嚓P照”、“粗茶淡飯、照顧不周”等,是他們經常使用的客套話。他們很重視衣著儀表的美觀,在公開場合,一般都要著禮服,以西裝套服較為常見。他們最喜愛的服裝是和服。他們有崇拜、敬仰“7”的風俗,據說這與太陽、月亮、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給人間帶來了光明、溫暖和生命有關。日本人有喝茶的習慣,一般都喜歡喝溫茶。斟茶時,他們的禮貌習慣是以斟至八成滿為最恭敬客人。他們飲酒時,喜歡主客間相互斟酒,不習慣自斟自飲,即客人在主人為其斟酒后,馬上接過酒瓶給主人斟酒。認為這樣相互斟酒能表示主客之間的平等與友誼。日本人不習慣以煙待客。他們自己吸煙時,一般不向客人敬讓。因為吸煙有害健康,不能用來招待至親好友。日本人的等級觀念很強,上、下級之間,長、晚輩之間的界限分得很清楚。婦女一般對男子極為尊重。他們在社會交往中最好送禮,而且注意實惠,講究禮品的顏色。他們經常把一些小禮物送人;一般在遇吉事送禮中喜用黃白色或紅白色,在遇不幸事時,送禮慣用黑、白色或灰色。他們對白色感情較深,視其為純潔的色彩;日本人還昵愛黃色,認為黃色是陽光的顏色,給人以生存的喜悅和安全感。他們喜歡烏龜和鶴類等動物。認為這些動物給人以吉祥和長壽的印象。
櫻花是日本的國花,他們喜愛櫻花純潔、清雅和高尚的風姿;喜愛櫻花給人們帶來美好的春光;喜愛櫻花那種毫不遲疑地開落的豪爽性格。他們視櫻花為日本民族的驕傲,把櫻花作為勤勞、勇敢、智慧的日本人民的象征。
日本人一男一女上街時,女子在右邊走;如果挽手行走,是女子挽著男子。三個人上街,中間的位置讓給受尊敬的人。
日本有送禮的癖好,在送禮時往往采取這樣的作法:即送些對主人毫無用途的禮品,因為收禮的人可轉送給別人,那個人還可以再轉送給第三者。日本人對裝飾著狐圖案的東西則甚為反感。狡猾狐貍是貪婪的象征。到日本人家作客,攜帶的菊花只能有十五片花瓣,因為只有皇室帽徽上才有十六片瓣的菊花。日本人忌諱荷花。
日本人忌諱“四”。因為日語中“四”和死同音。所以日本人醫(yī)院里沒有“四”號病房和病床。日本從四月一日到七日叫綠化周,包括街道綠化日、宅旁綠化日、學校綠化日、荒山綠化日、交通綠化日、綠化樹木保護日。日本人抽煙意是自己抽,很少主動敬你一支,因為日本人認為香煙是有害身體的。日本人一有傷風咳嗽,外出時就戴上白色的口罩。日本人用大拇指表示“老爺子”用小拇指表示“情人”。
龍蝦 日本人認為龍蝦長須,彎腰象個老人,因此喜歡在元旦這天用龍蝦作為裝飾品,象征延年益壽,長命百歲。
二、與商務有關的文化習俗
·鞠躬
在日本人之間,鞠躬仍是見面和分手時的必行之禮;在與外國人接觸時,日本人已逐漸習慣用握手代替鞠躬了。不過,你仍可能會受到90度彎腰之禮。遇到這種情況該怎么辦? 一般說來,點一下頭或稍微彎一彎腰并同時將手伸向對方,就可以了。日本貿易界對外國人能否規(guī)范地鞠躬似乎并不在意。
·恭維話
日本人說恭維話的方式也與西方人不一樣。西方人會對你個人在貿易上的成就或公司的成就直接表示贊賞,而日本人卻常常兜著圈子說。比如,如果日本人想稱贊你的修養(yǎng),他不會直截了當?shù)乇硎?,而是對你辦公室的裝飾發(fā)表些議論,即所謂“借題發(fā)揮”。
·社交活動
即便在商務活動中,歐美人也常常邀請談判對手到家里做客或參加雞尾酒會。但在日本,這樣的社交活動是不常見的。日本人喜歡邀請客人到飯店或餐館吃飯,然后再到酒吧喝酒。日本商人把招待客戶作為影響客戶的一個手段。日語中出現(xiàn)了“NOMINICATION”這一日英復合詞?!癗OMI—”是日文中喝酒的意思,而“—NICATION”則來源于英文的“COMMUNICATIOU”(交際)。由此可見,日本人是很重視吃喝這類交際活動的。
三、禮節(jié)禮儀
日本人相互見面多以鞠躬為禮。比較熟悉的人見面互相鞠躬以二三秒鐘為宜;如果遇見好友,腰彎的時間要稍長些;在遇見社會地位比較高的人和長輩的時候,要等對方抬頭以后把頭抬起來,有時候甚至要鞠躬幾次。他們在社交場合上也施握手禮。日本的鄉(xiāng)村禮節(jié)禮儀方式也較多,女子在送親友告別時,一般多施跪禮(即屈膝下跪);男子的告別禮是搖屐禮(即手持木屐在空中搖動)。日本蝦夷族(阿伊努)人相會的禮節(jié)是先雙手合十,然后緩緩舉向額前,掌心向外,男拍胡須,女拍上唇,再相互握手。
一般禮儀
進入日本人的住家前應脫鞋,但若是西方式的住房就可以不必脫鞋。
稱謂與問候
通常的見面禮節(jié)是深深地彎腰鞠躬而不握手。要準備交換商業(yè)名片。
切不要以名字稱呼日本人。只有家里人和非常親密的朋友之間才以名字相稱。
在稱呼對方“某某先生”時,就在他的姓氏后面加上“San”字。
約會與準時
無論是商務或社交方面的約會,都應準時到達。
款待與饋贈
日本商人經常邀請他們的商業(yè)伙伴赴宴,宴席幾乎總是設在日本飯店或夜總會里,十分豐盛,往往要延續(xù)好幾個小時。
在私人家里招待客人是難得的事。如果你真去日本人家里作客的話,那么一踏進門就先脫下帽子手套,然后脫下鞋子。按習慣,要給女主人帶上一盒糕點或糖果,而不是鮮花。
如果日本人送你禮物,要對他表示感謝,但要等他再三堅持相贈后再接受。收受禮物時要用雙手接取。
日本人喜歡別人送給他們禮物。禮物要用色彩柔和的紙包裝好,不用環(huán)狀裝飾結。他們特別喜歡白蘭地酒和凍牛排。成雙作對的禮物被認為是好運的兆頭,所以襯衫袖口的鏈扣子和配套成對的鋼筆和鉛筆這類禮物特別受歡迎。任何東西不要送四件的,因為日文中的“四”字發(fā)音與“死”字相同。
交談
忌諱的話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
四、信仰忌諱
日本人大多數(shù)信奉神道(日本固有的宗教,即崇拜皇祖神天照大神)和大乘佛教;有“過午不食”的教視。他們不喜歡紫色,認為紫色是悲傷的色調;最忌諱綠色,認為綠色是不祥之色。日本人忌諱“4”,主要是“4”和“死”的發(fā)音相似,很不吉利;他們對送禮特別忌諱“9”,會誤認你把主人看作強盜。還忌諱3人一起“合影”。他們認為中間被左右兩人夾著,這是不幸的預兆。
日本人對送花有很多忌諱:忌諱贈送或擺設荷花;在探望病人時忌用山茶花、仙客來及淡黃色和白顏色的花。因為山茶花凋謝時整個花頭落地,不吉利;仙客來花在日文中讀音為“??嗬妗保跋!蓖瘴闹械摹八馈卑l(fā)音類同;淡黃色與白顏色花,這是日本人傳統(tǒng)觀念就不喜歡的花。他們對菊花或裝飾花圖案的東西有戒心,因為它是皇室家庭的標志,一般不敢也不能接受這種禮物或禮遇。
日本人對裝飾有狐貍和獾圖案的東西很反感,認為狐貍“貪婪”和“狡猾”,獾“狡詐”。他們還很討厭金、銀眼的貓。認為見到這樣的貓,會感到喪氣。他們忌諱觸及別人的身體,認為這是失禮的舉動。他們忌諱把盛過東西的容器再給他們重復使用;忌諱把洗臉水中再對熱水;忌諱晚上剪指甲;忌諱洗過的東西晚上晾曬;忌諱睡覺或躺臥時頭朝北(據說停尸才頭朝北)。日本人對朋友買的東西,一般不愿問價錢多少,因為這是不禮貌的,同樣你若評價對方買的東西便宜,也是失禮的。因為日本人不愿讓對方認為自己經濟力量低下,只會買便宜貨等。
日本人使用筷子有很多忌諱:
(1)忌把筷子直插飯中,認為這有供奉死者的含義;
(2) 忌用舌頭舔筷子,認為這樣極不雅觀;
(3) 忌用筷子穿、插著食物吃,認為這不該是飯桌上應有的舉動;
(4) 忌用筷子從菜中扒弄著吃,認為這是一種不良習氣,人們視為缺乏禮教;
(5) 忌用筷子動了一個菜不吃,又動另一個菜,認為這種挑剔的舉止會讓人恥笑;
(6) 忌把筷子跨放在碗碟上面,認為這會令人聯(lián)想起不幸的事情;
(7) 忌以筷子代牙簽剔牙,認為這樣即不衛(wèi)生,又會使人作嘔;
(8) 忌扭轉筷子,用嘴舔取粘在筷子上的飯粒,認為這是一種壞毛病,沒出息;
(9) 忌拿筷子在餐桌上游尋食物,認為這種缺乏教養(yǎng)的表現(xiàn);
(10) 忌用同一雙筷子讓大家依次夾撥食物,認為這樣會使人聯(lián)想起佛教火化儀式中傳遞死者骨殖的場面。
日本人在飲食中禮儀忌諱也頗多;招待客人忌諱將飯盛過滿過多,也不可一勺就盛好一碗;忌諱客人吃飯一碗就夠,第二碗象征性也應再添點,因為只吃一碗,他們認為是象征無緣;忌諱用餐過程中整理自己的衣服或用手撫摸、整理頭發(fā),因為這是不衛(wèi)生和不禮貌的舉止。
日本人一般不吃肥肉和豬內臟;也有人不吃羊肉和鴨子。
五、飲食習慣
日本的飲有日本固有的“日本料理”;從中國傳去的“中華料理”;從歐洲傳去的“西洋料理”等。
日本的特殊地理環(huán)境決定了他們獨特的飲食習慣,“日本料理”的最大特點就是以魚、蝦、貝類等海鮮品為烹飪主料,或熱吃,或冷吃,或生吃,或熟吃。他們的主食是大米,其他的主要糧食有小麥、大麥、小米、玉米、蕎麥、糯米、大豆、小豆、甘薯等。這些主要糧食有的做成蒸飯、煮飯;稀粥、雜燴粥、炒飯、豆沙飯團、棕子等;有的則做成米粉團、年糕、面包、烤餅、面條、饅頭等作為面食用。他們逢年過生日總喜歡吃紅豆飯,以示吉祥。他們很喜歡醬和醬湯,因為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和鐵質,且容易消化,適于老弱病殘者食用,同時也是日本人家庭中不可缺少的菜譜之一。
日本人在飲食嗜好上有以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肴質精量小,注重菜品的營養(yǎng)價值。
②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甜、酸和微辣味。
③主食 習慣以米飯為主食。對炒飯、赤豆飯、什錦炒飯、八寶飯、小籠包、水餃、湯面、炒面等都很感興趣。
④副食 愛吃魚類,尤為愛吃生魚片;他們喜食牛肉、野禽、蛋類、蝦、蟹、海帶、瘦豬肉;也愛吃紫菜、青菜、茄子、白菜、黃瓜、蘿卜、竹筍、芹菜、西紅柿、菠菜、豆芽、青椒、菜花、洋白菜、鮮蘑、木耳和豆腐等;調料喜用紫菜、生姜、白糖、芝麻、醬油等。
⑤制法 對涼拌、煎、炒、蒸、炸、串烤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京菜、滬菜、粵菜和不太辣的川菜。
⑦菜譜 很欣賞涼拌海蜇、口蘑鍋巴湯、生煸草頭、糟溜魚片、冬瓜盅、蟹肉鮮菇、鮮筍肉絲、芙蓉雞脯、炒山雞片、蠔油牛肉、青豆蝦仁、干燒鯧魚、軟炸雞、北京烤鴨、咕嚕肉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對中國的紹興酒、茅臺酒極感興趣;一般人都愛飲綠茶、紅茶和香片花茶。
⑨果品 偏愛哈密瓜、白蘭瓜、西瓜、柑桔、蘋果、梨、葡萄、香蕉、菠蘿、桃、杏、草莓等;干果愛吃核桃仁、杏仁、腰果等。
塞浦路斯的風俗禮儀
塞浦路斯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Cyprus),簡稱塞浦路斯。塞浦路斯,希臘語意為“產銅之島”,地處地中海東北部,扼亞、非、歐三洲海上交通要沖。面積9251平方公里。人口70萬。官方語言為希臘語和土耳其語。居民信奉伊斯蘭教。首都尼科西亞(Nicosia)。貨幣塞浦路斯鎊Cyprus Pound。 為地中海第三大島,是女神維納斯的故鄉(xiāng)。
1960年8月16日宣告獨立,成立塞浦路斯共和國。1971年12月14日與我國建交。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塞浦路斯人除喜歡一般流行的體育和娛樂活動項目以外,尤其喜歡打獵。塞浦路斯山多樹多,飛禽走獸多。塞浦路斯每年要發(fā)幾萬張打獵許可證,不管大人和孩子都喜歡夜假日進山打獵,然后滿載而歸。塞浦路斯人特別喜歡跳舞,無論是勞動之
余,還是節(jié)假日,都以跳舞消除疲勞。遇上喜慶日子如婚禮等,一連要跳幾天,不但青年人跳,老人孩子也都參加。塞撲浦路斯人的另一種消遣方法就是閑坐。他們閑坐著,吸著一根水煙管,或是品茶、飲酒,談東道西,議論世上浮華時尚、金錢、政治。有的既不喝酒,也不吸煙,也不參加聊夭,干脆呆呆地坐著,面對近水浮物默默地遐想。塞浦路斯是愛神阿芙羅秋蒂的故鄉(xiāng)。
然而,當?shù)厍嗄昴信幕閼伲耆倏v在父母之手。傳統(tǒng)式婚禮比較隆重。騎馬進教堂,一路上,鼓樂齊鳴,熱鬧非凡。
塞浦路斯人喜愛素灰色、藍白相間色。
飲食禮儀
塞浦路斯大多數(shù)旅館和飯店只供應歐式膳食,但各種小吃遍布全國。大多數(shù)人喜歡吃一種叫“馬伊卡”的餅狀食品;另有一種叫“格里基斯”的半蜜餞的美味小吃,用水果、果皮或花片做成。每家都有自己特制的佳肴,用以款待賓客,吃時用特制的銀叉。人們善飲咖啡,有的咖啡館一天24小時都在營業(yè);這些咖啡館服務周到,氣氛溫馨。主要調料是橄欖油加大量香料;他們平時對吃不特別講究,但到了星期日,許多人家喜歡遠離城市到海濱或農村去,在橄欖樹下或圣廟旁邊吃烤肉。他們還常把羊肉燜熟后,就著硯和生菜沙拉一塊吃,還大量佐以酒和白蘭地。
相見禮儀
塞浦路斯人性格堅強而又和善,等人接物異常熱情、公道,他們的好客是有口皆碑的,如果客人在咖啡還沒有涼時就離去,他們會露出不悅之色,不管在什么地方,你不知道而又急于知道的東西,大都可以及時從他們那里打聽到或得到滿意的答復。在這里,久別重逢的親友行握手禮和擁抱禮;一般情況下,經常見面的人或初次見面的則輕輕握手即可,有時也點頭致意并輔以手勢以示友好;如果需要向他們打聽旅游、禁忌等有關事宜,應先有禮貌地稱呼對方,并介紹自己的單位等。
儀態(tài)禮儀
作為一個崇尚文明的國度,這里的人們從小就注重養(yǎng)成良好的談吐和行為舉止。在日常生活中,很難見到當?shù)厝诉呑呗愤叧粤闶场⑦叡寂苓叴蠛按蠼械默F(xiàn)象,也難得見到有人邊說話邊用手在對方面前指指點點的行為。他們把舉止莊重,談吐文雅,待人和藹可親視為起碼的準則,受人尊重的必要條件。他們良好的教養(yǎng)還體現(xiàn)在其他各種社交場合,如在晚會上,忌不系衣扣,也不隨便脫上衣;男子請女子跳舞應先向女子旁邊的丈夫或戀人致意,然后立正向女子點頭致禮。跳舞時,可以含口香糖,但不能吃零食。
商務禮儀
塞浦路斯在地理上是東方和西方的交界處,東西方文化長期在這里碰撞、交融,商務方面的習俗也表現(xiàn)出廣納并蓄、靈活運用的特色。經過介紹認識以后,他們有交換名片的習慣??腿说剿麄兗依镒骺?,可帶些小禮物,包括食品和鮮花;如果對方宴請,也可回請,但規(guī)格不宜太高。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設想通過私人感情加強公務聯(lián)系或促成某筆交易,因為他們不喜歡這樣做。
主要禁忌
塞浦路斯嚴禁出口古物,包括在沙灘和荒地上揀到的,除非事先從塞浦路斯博物館領得許可證。這里的希臘族和土耳其族一般不能通婚,如果同時遇上他們,不宜詢問和議論這里的婚姻習慣和宗教等。信奉伊斯蘭教的土耳其人不吃豬肉,不喜歡熊貓,忌用熊貓作為商標圖案。
沙特阿拉伯王國的風俗禮儀
沙特阿拉伯王國簡稱“沙特阿拉伯”。位于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上。西臨紅海,東瀕波斯灣,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為鄰。沙特阿拉伯全國面積214.969萬平方公里。沙特阿拉伯人口1100萬(1986年),大部分是阿拉伯人,其余為其它阿拉伯國家移民。
沙特阿拉伯全國共分為5個省。首都:利雅得;貨幣:里亞爾;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通用英語。
“沙特”取自于阿拉伯王國的創(chuàng)始人伊本·沙特之名。在阿拉伯語中,為“幸?!敝?;“阿拉伯”一詞,為“沙漠”之意?!吧程匕⒗奔礊椤靶腋5纳衬敝?。1923年9月24日定史為“沙特阿拉伯王國”。
一、社交習俗
沙特阿拉伯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沙特“麥加”有聲譽,伊斯蘭教發(fā)祥地; 宗教信仰教規(guī)嚴, 注重祭典和禁忌;
禁止飲酒忌偶象, 法定不準政象棋; 左手府為不干凈, 照像千萬別隨意;
國民一般很耿直, 大方熱情重禮儀。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沙特人在希吉拉歷10月1日至12月10日,公歷11月至12日,歷時70天,是麥加城舉行的穆斯林宗教祭典。“麥加”是伊斯蘭教創(chuàng)始人穆罕默德的誕生地和創(chuàng)教發(fā)祥地。朝覲活動大致分為三朝,即:朝覲、朝謁、朝懷。朝覲活動主要有:受戒、巡禮、奔走與感恩儀式、進住阿爾法特山、謁陵與探泉。凡在麥加參加過朝覲大典的穆斯林,即祟稱為“哈吉”(朝覲者)。在沙特阿拉伯人的民族習慣中,一般人總喜歡拉著朋友的手在路上走,認為這是對朋友友好的表示。他們喜歡用咖啡敬客??腿私舆^咖啡最好一飲而盡,因為在他們的民族傳統(tǒng)習慣中,這樣才為禮貌之舉。飲過后,如想繼續(xù)飲用,拇指與食指捏住小盅不動,主人便會給你再斟,若不想再飲,應按他們的傳統(tǒng)習慣,將小盅左右一搖,主人便會知道你的意圖。他們非常喜歡藍色和綠色,視藍色象征著希望,視綠色為生命之色。他們又把這兩種色彩看成是幸福與吉祥的色彩。
二、禮節(jié)禮儀
沙持阿拉伯人見面時、習慣首先互相問候說;“撤拉姆·阿拉庫姆”(你好),然后握手并說:“凱伊夫·哈拉夫”(身體好)。有的沙特阿拉伯人習慣伸出左手放在你的右肩上并吻你的雙頰,這是一種吻禮,沙特阿拉伯貝都印人問候方式很個別,男人見面時要用鼻子碰對方的額頭,再互相擁抱,表示友好和親密。
稱謂與問候
習慣上的見面禮節(jié)是很講究的。首先你說salaam alaykum(你好),接著是握手并說kaif halak(你身體好嗎?),然后沙特人會把他的左手搭在你的右肩上并吻你的兩頰。
如果這位沙特人帶著婦女作伴,別指望與她握手,也別指望會把你介紹給她。
約會與準時
事先約會是必要的,但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另有幾位生意人在場,,主人在同時接待好幾起會見。
在沙特阿拉伯,準時赴約是受歡迎的。
款待與饋贈
如被邀請到阿拉伯商人家里吃飯,可以省掉你赴約前的一頓飯,這樣你就會有很好的胃口。吃得越多就越能表示你贊賞主人的款待。
如果你的妻子也被邀請赴宴,她多半將分別就坐,與其他婦女一起進餐。
沙特阿拉伯沒有夜總會,也沒有電影院。
當你對東道主的手表、襯衫袖口的鏈扣或其他用品表示贊賞時要留神。阿拉伯商人往往很慷慨大方。他可能當場把這些東西送給你,而你若不收下的話會傷他的感情。
送禮是受歡迎的,但并非認為必要。不要送酒類或伊斯蘭教禁止的物品,例如女人相片或塑像。
交談
應回避的談話內容包括中東的政治和國際石油政治。
示意動作
如果一位阿拉伯商人與你攜手同行,不要馬上把手抽回。手拉手只是一種友好的表示,別無其他意思。
三、信仰忌諱
沙特阿拉伯人大多信奉伊斯蘭教,還有少數(shù)人信奉基督教。他們討厭別人用眼睛盯著他們,也反對別人送他們雕塑或女人照片之類物品。他們忌諱左手遞送東西或食物,認為這種舉動有污辱人的含義,所以一般人都討厭使用左手。
沙特阿拉伯人嚴禁崇拜偶象,在他們的心目中真主只有一個,所以不允許商店櫥窗中有模特及出售小孩玩的洋娃娃,而且任何人還不得攜帶人物雕塑等偶象進入公共場所。在他們的國內,如果有人違抗,不僅偶象要披立即砸碎、攜帶者還要受到制裁。他們對男女間的接觸很忌諱。在他們的國家里,女性用房和男性用房是嚴格區(qū)分開來的。男性不準隨便進入女人房間,女人一般也不準在生人面前露面。男人間即使至親好友聊天,也絕不可提及對方老婆,否則會被認為存心不良。還有嚴禁飲酒之規(guī)定。如飲酒是要受以嚴刑制裁的。輕者一般要受六個月徒刑或鞭苔之刑的。如膽敢醉酒駕車或秘密制酒,抓著要受象首之刑的。他們還忌諱照像。尤其是未經許可拍照他們的鏡頭,是要受到他們反對的。沙特阿拉伯還禁止百姓下象棋。池們認為按照國際象棋的規(guī)則,車、馬、象,甚至兵卒。都可以進攻和消滅國王和王后,這其中含有扇動作用,故嚴禁下此類棋。
沙特阿拉伯的甸蠻人.把笑看作是一種不友好的行動,是對神明的褻瀆。他們反倒視不笑為對客人的友好或對長輩的尊敬和孝顧。在沙特阿拉伯,還有禁止吸煙之俗,這主要是其教規(guī)的限制。沙待阿拉伯人禁食豬肉及一切外形丑陋和不潔之物,如甲魚、螃蟹等。
四、飲食習慣
沙特阿拉伯人每日習慣兩餐。早餐主要是“弗瓦勒”(一種高梁糊糊)蘸奶油,晚餐為正餐,通常吃烙餅,食用時抹上奶油、蜂蜜等,這是沙特人最愛吃的主食?!芭菽币彩撬麄兂3缘闹魇常词菍⒏吡好骘炗檬株?,澆上鮮牛奶或再加上奶油、糖,一起進食。在沙特阿拉伯,“羊眼”被視為極其珍貴的食品,就象中國的“熊掌”一樣,屬難得的一種珍品。沙特阿拉伯阿西爾人以小麥、奶油為主要食品,高粱面也是他們常用的糧食,肉食一般都在節(jié)假日或宴請賓客時使用。沙特阿拉伯貝都印人常把飲紅茶或咖啡當成是娛樂,每天必飲。主食以駝奶和椰棗為主,有時也宰羊,把肉和米煮在一起抓食。沙特阿拉伯國家雖嚴格禁酒,但滑稽的是,他們有些男子卻極喜歡喝酒,而且嗜酒如命。他們用餐慣于用手抓飯。他們愛品嘗中國菜肴。
沙特阿拉伯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肴要色彩悅目,食品要保持鮮嫩。
②口味 一般口味喜清淡。
③主食 普通喜歡米飯,面食愛吃大餅、面條、也樂于品嘗燒麥、鍋烙及蒸餃。
④副食 愛吃牛肉、羊肉、雞、鴨等;也喜歡黃瓜、土豆、元蔥、西紅柿等蔬菜;調料愛用番茄醬、胡椒粉、鹽等。
⑤制法 對烤、炸、煎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川菜、清真菜和素菜。
⑦菜譜 很欣賞口蘑燴羊眼、香酥鴨子、手抓羊肉、番茄牛肉片、砂鍋羊頭、扒牛肉、燴二樣、干炒牛肉絲、香酥雞、清燉牛肉、清燉雞、烤全羊等風味菜看。
⑧水酒 普遍都喜歡喝紅茶、咖啡、礦泉水等飲料。有些男子愛喝啤酒或果酒。
⑨果品 對水果中的香蕉、哈密瓜、西瓜、橄欖、杏、草莓、櫻桃等非常喜愛、干果愛吃杏仁等。
斯里蘭卡國家的風俗禮儀
斯里蘭卡位于亞洲南部,是印度半島南端印度洋中的一個島國,為印度洋東西航運中必經之地。西北與印度半島隔??撕{相望。斯里蘭卡全國面積6.561萬平方公里。人口1580萬。主要民族有僧加羅族、泰米爾族、摩爾族等民族。
斯里蘭卡全國劃分為24個行政區(qū),行政區(qū)下轄若干村。首都科倫坡。貨幣為“盧比”。主要語言是僧伽羅語和泰米爾語,僧伽羅語為官方用語,社會上層通用英語。
“斯里蘭卡”在僧伽羅語中.為“樂土”或“光明富饒的土地”的意思?!疤m卡”在梵文中為“島嶼”之意。故“斯里蘭卡”又可說是“光明之島”或“輝煌之島”。斯里蘭卡原名“錫蘭”。錫蘭是從當?shù)刂饕褡濉吧ち_”的譯音演變而來。梵文中“僧伽羅”是“獅子”的意思。約在2500年前,中印度西北部遷來的僧伽羅人在此建立辛哈勒王朝?!靶凉铡币鉃椤蔼{族”,當今斯里蘭卡國徽上的獅子就與古代的辛哈勒王朝有關。1948年2月4日,斯里蘭卡獲得獨立,定國名為“錫蘭”。
1978年8月l 6日,改國名為“斯里蘭卡民主社會主義共和國”。
一、社交習俗
斯里蘭卡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斯里蘭卡僧侶多, 恪守教規(guī)敬重佛; 入室規(guī)矩先脫鞋, 生活習慣席地坐;
微微搖頭表“同意”,這點顯得很奇特; 獅子普遍受崇拜, 大象為民添歡樂;
招待友人敬奶茶, 蘭花扎環(huán)獻賓客。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斯里蘭卡僧伽羅人供僧是十分隆重的事。他們要事先約好日期,將僧侶接到家中,迎時,一名鼓手在前擊鼓引路,主人頭頂佛龕隨后,僧眾依次而行,到齋主家門時要脫下拖鞋,接受主人的清水浴腳禮,然后屋內席地而坐。主持僧為信徒說三皈五戒,誦經祈禱后開始用餐。用餐要在正午之前開始,由信徒在旁邊站立侍候,將飯菜分送僧侶的盤中。斯里蘭卡僧侶禁酒不禁魚肉。飯后,信徒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贈給僧侶一份“供奉”。最后,主持僧為信徒說開示,誦經祈福。斯里蘭卡招待客人,有向客人獻奶茶的禮貌習慣。因為奶茶是他們的民族傳統(tǒng)飲料。他們一般宴客還有給客人送一杯冷開水的習慣。若你不想喝水,定要禮貌謝絕,即用手輕輕碰觸一下杯子,主人便會明白你的意思。他們表示“肯定答復或同意”時,一般都微微搖搖頭;表示“否定答復或不同意”時,則要使勁地搖頭;表示“非常贊同”、“十分明白”時,則要點點頭。這與中國人的習慣有一定的區(qū)別。他們對奠基、店鋪開張或宗教典禮,一般都樂于請貴賓劃火柴,把一根根燈芯點燃,以表示慶祝。認為點燃油燈象征著事業(yè)的繁榮和生活幸福。他們十分喜愛“蘭花”,尊蘭花為國花,并視其為友誼的象征。人們還常以蘭花扎成花環(huán),并用它來敬獻給客人,然后再送上一份醬葉,以表達盛情歡迎。他們對獅子極為崇拜,視獅子象征著勇敢、威嚴和力量。所以在國旗中都飾有獅子的形象。他們喜歡黑尾原雞。認為它給人們帶來了美好與幸福,并尊其為國鳥。他們普遍對大象懷有極好的感情,認為大象為人們帶來了吉祥。所以人們對其備加愛護,并時常為其打扮與裝飾,甚至爭相媲美。他們有準時赴約的良好習慣。認為這樣是有禮貌的表現(xiàn)。
二、禮節(jié)禮儀
斯里蘭卡佛教徒見面禮節(jié)是施合掌禮。通常要說一句“阿尤寶溫”(意為美好的祝愿)。當對方施合掌禮時,客人也一定要還之以同樣的禮節(jié)。僧伽羅人中最重的禮節(jié)莫過于“五體投地禮”(即用雙膝、雙手和前額均貼于地)。這一般用于重大場合,對佛教長老或父母,受禮者則以右手撫摸施禮者的頭頂。以示祝福?!懊_”也是僧伽羅人的一種傳統(tǒng)禮儀(即晚輩給長輩或信徒給僧侶施跪拜禮時,要摸一下受禮者的腳背,以示尊敬)。受外國人的影響,目前斯里蘭卡人也逐漸流行握手禮。
一般禮儀
來訪者應注意不同種姓階層所恪守的宗教方面的種種制約,特別是在食品方面的。
稱謂與問候
斯里蘭卡受到英國的深刻影響,所以適用英國式的問候,以對方的頭銜相稱是合宜的。
約會與準時
事先約會是必要的。遵守時刻是合乎禮貌的。
款待與饋贈
斯里蘭卡人熱誠好客。在開始會見時通常以茶招待。茶是斯里蘭卡的民族飲料。
三、信仰忌諱
斯里蘭卡佛教徒占67%,印度教徒占18%,基督教占8%,伊斯蘭教占7%;他們都恪守各自的教義教規(guī)。
斯里蘭卡的佛教徒除持有的“過午不食”的教規(guī)外,還有不進娛樂場所,不騎車,不快跑,不乘母畜拉的車,不戴手表,廟內赤足的規(guī)矩。斯里蘭卡人大多信奉佛教。日常生活中,人們對僧侶格外尊敬。乘公共汽車,普通人均從后門上車,而僧人則從前門上車,車前還有僧人專座,他人不得擅坐。他們忌諱使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視左手為骯臟、下賤之手。因此,以左手為他們遞送物品是極不禮貌的。斯里蘭卡僧侶禁止飲酒;也不喜歡吃蘑菇。斯里蘭卡伊斯蘭教徒禁食豬肉和使用豬制品。
四、飲食習慣
斯里蘭卡人大多以大米、椰肉、玉米、木薯等為主要食物。他們尤以偏愛椰汁和紅辣椒,這兩樣是他們幾乎所有菜肴中都離不開的調料。他們有嚼 醬葉的嗜好,習慣在 醬葉上抹些石灰,再加上幾片檳椰,然后把它們卷在一起嚼。據說這樣可以提神;助消化。他們飲用紅茶時,一般喜歡放糖、牛奶。農民一般多喜歡飲用一種用椰花釀造的淡酒。他們一般是用手抓食,通常用餐習慣每人面前擺兩碗水,清水供凈手用,冷開水供飲用。
斯里蘭卡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用餐講究簡樸實惠,注理色香味濃。
②口味 一般喜清淡,愛辛辣味道。
③主食 以米飯為主,也愛吃炒面及炒飯等食品。
④副食 喜食雞、魚、蝦、牛肉、羊肉等,也愛吃青菜、白菜、黃瓜、豆角、西紅柿、蘿卜、冬瓜、辣椒等蔬菜;調味愛用肉桂、小豆蔻、丁香、檸檬、番紅花、咖喱等。
⑤制法 對炸、燒、炒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川菜。
⑦菜譜 很欣賞咖喱雞、咖喱牛肉、干燒鱖魚、茴香牛肉、辣雞丁、燒茄子、家常豆腐、炸番茄、子姜雞、茄子泥、扒羊肉條、番茄蛋花湯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早晨習慣喝床頭茶,飯后愛喝咖啡及紅茶。
⑨果品 喜食番木瓜、菠蘿、椰子和香蕉等水果;干果愛吃核桃仁、杏仁等。
塔吉克共和國的風俗禮儀
塔吉克共和國簡稱“塔吉克”,位于原蘇聯(lián)中亞地區(qū)東南部。北、西臨烏茲別克,南靠阿富汗,東接吉爾吉斯、中國。塔吉克全國面積14.31萬平方公里。人口524.8萬,主要為塔吉克人,烏茲別克人也為數(shù)不少,俄羅斯人、韃靼人等占少部分。
塔吉克下設自治共和國、自治州和民族區(qū)。首都杜尚別。貨幣為“盧布”。官方語言為俄語,通用塔吉克語。
塔吉克是以其民族名稱命名的國家。其遠古祖先可追溯到公元前10世紀前后來自歐亞草原的操伊朗語部落。1917年起建立蘇維埃政權,1924年成立自治共和國,1929年10月6日成立“塔吉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加入蘇聯(lián)。1991年9月9日宣布獨立。
一、社交習俗
塔吉克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
來概括:
塔吉克人重宗教,“斯坦”原屬國稱號; 女子發(fā)辮喜細多, 還愛頭戴小花帽;
禮節(jié)民族有傳統(tǒng), 熱情誠懇講禮貌; 綠色大多都偏愛, 黑色見了為不妙;
左手服務受厭棄, 這點勿必要知道。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塔吉克人十分重視禮節(jié),這對老人更是倍加尊重。幼輩見長者要問安,親友相遇時要握手、撫須,即使遇到不相識的人也要問候,將雙手拇指并在一起道一聲好。塔吉婦女穿戴和裝飾比較講究。不論年幼、年長都喜歡戴十分別致的用白布或花布做成的圓頂繡花小帽,外出時帽子上還要披一塊大方頭巾,一般都是白色的,新嫁娘為紅色的,小女孩多為黃色的,并愛佩戴各種銀珠玉飾。塔吉克人特殊崇拜鷹,認為鷹象征著勇敢和英雄。他們崇尚白色,認為白色純正潔凈;塔吉克人還喜歡綠色,認為綠色象征著幸福和美好。
二、禮節(jié)禮儀
塔吉克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一般多以握手為禮。他們與賓朋好友相見,一般男子行禮時,右手要置于胸前并鞠躬,女則雙手捫胸躬身為禮。
三、信仰忌諱
塔吉克人多信伊斯蘭教,屬遜尼派,部分屬十葉派。他們忌諱指點著人說話,認為這是對人的一種污辱。他們忌諱用左手遞送東西或食物,認為使用左手是對人的不敬。他們忌諱用腳踩食鹽或其他食物,也不得騎馬穿過羊群及接近主人的羊圈或用腳踢羊,否則便會被認為是極不禮貌的。他們忌諱交談時脫帽,認為戴著帽子才為禮貌的表示。他們禁食豬肉,忌食狗肉、騾肉、驢肉及一切自死的動物肉和血液,還忌諱談論豬和使用豬制品。
四、飲食習慣
塔吉克人每日三餐都離不開馕,喜食酥油、酸奶、奶疙瘩、奶皮子等,還喜歡飲奶茶。他們以肉食為上好的食品,愛吃抓飯,喜歡羊肉湯,并以羔羊肉做的湯為最好。他們非常喜歡中國菜肴,用餐慣于以手抓食取飯。
塔吉克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肴鮮嫩酥香,注重菜品肉多量足。
②口味 一般口味喜咸,愛甜、酸、辣味道。
③主食 以面為主,離不開馕。
④副食 愛吃羊肉、牛肉、雞、鴨及蛋類;蔬菜喜歡甜菜、洋蔥、豌豆、黃瓜、土豆、豆苗、西紅柿等;調料愛用伏牛花、胡椒、榅桲、色拉、糖、鹽、蔥等。
⑤制法 對炸、烤、煎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清真菜、京菜。
⑦菜譜 很欣賞什錦拼盤、手抓羊肉、烤鴨、奶油扒白菜等、烤肉、栗子雞、琥珀桃仁、咖喱牛肉、烤全羊、氽丸子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對啤酒、葡萄酒較適應,喜歡飲料中的礦泉水、檸檬汁、桔子汁、酸奶和奶茶等。
⑨果品 愛吃哈蜜瓜、葡萄、蘋果、梨、西瓜等水果;干果喜歡杏干、葡萄干、栗子等。
泰王國的風俗禮儀
“泰國”是泰王國的簡稱。位于印度支那半島中部和馬來半島北部。東部與柬埔寨接壤,西部和西北部與緬甸交界,南部與馬來西來為鄰,東南臨泰國灣,西南瀕安達曼海。全國面積51.3115萬平方公里。人口5290萬(1986年),其中泰人占一多半,其次是佬人人和華人。
泰國依其地形分為四個部域:北部、東北部、中部和南部。共有73個府,596個縣,縣以下設區(qū)。首都曼谷。貨幣為“銖”。泰語為泰國國語。
“泰國”一名是由泰族語得來的。泰國人稱自己國家為“孟泰”,“孟”表示“國家”,“泰”為“自由”之意。因此,泰國是“自由之地”、“自由之國”的意思。泰國還稱過“暹羅”。但早期泰族人民并沒自稱過暹羅人,也沒有把自己的國家稱為暹羅國。因泰族與緬甸的撣族同種,
“暹”字就是由“撣”字轉音而來的?!板吡_”本是“孟泰”的英譯名。1856年4月5日,泰王被迫與英國簽約時,才首次采用“暹羅”這個名稱。1939年6月24日,廢“暹羅”名稱,改為“泰王國”。1945年2月再次改為“暹羅”。1949年5月,恢復國名“泰王國”。
一、社交習俗
泰國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泰國人多信佛教, 恪守教義很強調; 尤為頭部更注重, 碰摸會把人惹惱;
信仰忌諱繁又多, 文明舉止最重要;“好客”民族有傳統(tǒng), 事事處處講禮貌;
約會特別守信義, 禮節(jié)禮儀頗周到。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泰國是篤信佛教的國家,她的雙手合十禮儀習俗,也與佛教的合掌作揖禮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是,泰國的禮儀在佛教影響為主的基礎上,還了伊斯蘭教和中國儒家的禮儀形式,使得泰國成為舉世皆知的禮儀之邦。他們逢遇喜慶吉日昨遷居、喪葬等,一般要邀請親朋好友和僧侶參加。如果是官方舉辦的,被邀請的人數(shù)為雙數(shù),若是私人聚會為單數(shù)。但從民眾習慣上來講,多數(shù)人喜歡請9人,其原因是泰文“9”的發(fā)音是吉祥之音,它的含義是“向上”、“興旺”、“發(fā)達”;再有的還說泰文瓣“9”似一頭大象,大象又是吉祥的象征。泰國有個特有的國俗民風,男子一生都要當一次和尚,少則三個月,多則三五年,甚至終生。沒有當?shù)睾蜕校荒鼙灰暈槌赡耆?,既讓人看不起,連求偶都會很困難。泰國和尚免向任何人施禮(因為人們認為和尚的袈裟代表佛)。他們慣于準時赴約,認為這是個禮貌的問題。他們視白象為國寶和吉祥的象征,常用它來代表智慧、力量和忠誠。他們昵愛藍色,認為藍色象征著“安定”和“永恒”?!昂苫ā北妒芴﹪说南矏?。他們常借荷花來贊美人的氣節(jié)。
泰國是一個禮儀之邦,被譽為“微笑的國度”。泰國人性情溫和,待人熱情,有禮貌。泰國人見面時通常雙手合十于胸前,互致問候。合十后可不再握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在外交和一些正式場合,泰國人也按國際習慣握手致意。常人不能與僧侶握手。
頭被泰國人認為是最神圣的部位,忌諱別人觸摸。忌用左手傳遞東西、接拿物品。座時忌翹二郎腿。談話時,忌用手指指對方。到寺廟拜佛或參觀時,須衣冠整潔,脫鞋。
泰國華人較多,民間也有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中秋節(jié)等節(jié)日。
大米是泰國人的主食。泰國人喜食辣味,辣椒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東西。一般飲料均加冰塊。
泰國著裝比較講究。衣服均要熨燙。正式場合和莊重的儀式,男士均穿西裝,婦女穿裙裝,忌穿長褲。
二、禮節(jié)禮儀
泰國人在與客人見面時,通常施合十禮。將手合十于胸前,頭稍稍低下,互相問候“撒瓦迪”(你好)。還禮時,也須雙手合十,放至額到胸之間。地位較低或年紀較輕的人,應該主動向地位高和年紀大的人致合十禮。地位高、年紀大的人還禮時,手不應高過前胸。雙手舉得越高,表示尊敬的程度越深。在特殊情況下,如平民拜見國王的時候要施跪拜禮;兒子出家當和尚父母也施跪拜禮。
一般禮儀
進入泰國人往家按習俗要脫鞋。不要踩在門檻上,按泰國的傳統(tǒng)說法,門檻下有神靈棲居。
切忌觸碰任何人的頭部,即使是對小孩子,因為頭顱被視作的最高部分,這在字面上或比喻意義上都是如此。同樣地,在泰國人的社交聚會中,你將發(fā)現(xiàn)年輕人都盡量使自己處于比年長者矮一截的位置,以免別人感覺他們對長者“不敬”。當然,這不是總能做到的,但重要的是他們已盡力而為了。
公然表示男女之間的愛變之情會受到非議。
捺不住個人的脾氣,特別是在公開場合,會被認為沒有禮貌和缺乏教養(yǎng)。
泰國商人總要考慮很久才能作出決定,所以與他們打交道要有耐心。
稱謂與問候
除了在較為西方化的社會團體中,泰國人見面時通常不以握手為禮。最常見的泰國傳統(tǒng)的見面禮節(jié)是雙手放在胸前合十作祈褥狀并微微彎腰。一般情況下,年輕人向長者合十彎腰致禮,長者以同樣的方式還禮。
泰國人不用姓氏而用名字稱呼;如果你被稱為“鮑勃先生”或“瑪麗小姐”時,不必感到奇怪。
約會與準時
事先約會是必要的,準時赴約是禮貌的標志。
款待與饋贈
作為客人,應對主人的家庭和住房表示感興趣,但不要過分贊美某樣東西,以免主人覺得非把它送給你不可。
在一般情況下,小小的紀念品可作為禮物相贈。禮物通常應用紙包裝好。鮮花也是合宜的禮物。
交談
應回避有關政治、王族和宗教方面的話題。
示意動作
別隨意把你的腳指向任何東西。無論站著或坐著,應注意不要把你的腳斜放在惹人注目的位置,或讓人看到你的腳底。
三、信仰忌諱
泰國人大多信奉佛教,佛教是泰國的國教。泰國的和尚可以吃肉,但每天只許吃兩飯,就是把托缽得來的食物分成早、午兩頓食用,午后只能喝水。他們忌諱隨便觸摸別人頭部,除了和尚之外,任何人都不能隨便觸摸別人的頭部。否則就是對他們的一種極大侮辱,泰國和尚最忌諱有人送給他現(xiàn)金,因為佛教戒律包含著此內容。泰國人忌諱有人盤足或把兩腿叉開而坐,因泰國的一般家庭不設座椅,人們慣于席地而坐,但決不允許盤足或把腿叉開而坐。他們討厭西方人平時生活中的拍拍打打的舉止習慣,認為這是有傷風化的。泰國的鄉(xiāng)村人對握手禮也看不慣。甚至不歡迎。他們忌諱有人用腳踢門或用腳指東西。認為這是有傷風化和不禮貌的舉止。他們忌諱別人拿著東西從他們頭上掠過。認為這是極不禮貌的舉動,會看成你這是有意對他的污辱。他們忌諱左手服務,認為左手不潔凈,開會令人回想起骯臟的事情,甚至還會懷疑你這是不軌行為。他們忌諱用紅筆簽字和用紅顏色刻字,認為用紅色是對死人的待遇。他們睡覺忌諱頭西腳東,認為只有死人停尸才頭西腳東。他們把戴著墨鏡用手指著對方說話視為一種不禮貌的行為。他們禁止議論或打聽國王及王室的秘密。他們忌食鮮牛肉,不喜歡醬油、紅燒菜肴、甜味菜、香蕉和海參等食品。
四、飲食習慣
泰國人最愛吃民族風味的“咖喱飯”(它是用大米、魚肉、香料、椰醬及蔬菜等烹制而成的)。他們特別喜愛吃辣椒,而且越辣越好,“辣椒醬”是他們每餐必備的;泰國人也非常喜歡用味精和魚露調味。他們不喝熱茶,而習慣把喝的茶里放冰塊,喝飲料也同樣喜歡配上些冰塊。他們在喝桔子汁或酸橙汁時,總喜歡在里面加放點鹽末。這種習慣的養(yǎng)成,可能與他們國內氣候炎熱有很大的關系。他們飯后有吃水果的習慣,在吃西瓜或菠蘿時,不僅愛放些冰塊,而且也習慣蘸上些鹽末或辣椒末一些吃,認為這樣吃起來顯得別有風味,他們早餐喜歡吃西餐,午餐和晚餐大多愛吃中餐。他們用餐時,不習慣使用筷子,有的人愛用叉子和勺(右手拿勺,左手拿叉),有的人樂于以手抓飯取食。
泰國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品要魚嫩,注重風味特色。
②口味 一般口味中喜太咸,愛辛辣味。
③主食 以米飯(糯米)為主食,面食吃的不多,對水餃和湯面也感興趣,樂于吃小蛋糕及干點心。
④副食 愛吃魚、蝦、其他海鮮品、羊肉、雞、雞蛋等,也喜歡青菜、辣椒、豆腐、粉絲等;調味品愛用魚露、味精、咖喱、香菜、小豆蔻、蒜、辣椒醬、黃油、果醬等。
⑤制法 對炸、煎、溜、炒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川菜、粵菜、京菜、滬菜。
⑦菜譜 很欣賞芙蓉雞片、羊肉獅子頭、冬瓜盅、潮州魚丸、回鍋肉、青椒肉、炸蝦球、鍋貼雞、干燒鱖魚、雞片湯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喜歡啤酒、葡萄酒;愛喝礦泉水、桔子水、橙汁、咖啡、可樂、牛奶等;尤其喜歡喝冰茶(紅茶)。
⑨果品 喜歡吃水果中的柑、桔、葡萄、西瓜、菠蘿、荔枝、龍眼、蘋果、鴨犁等;干果愛吃杏仁、腰果等。
越南共和國的風俗禮儀
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簡稱“越南”。位于印度支那半島東側。東面和南面臨北部灣和南海,北和我國云南、廣西相接,西與老撾、柬埔寨為鄰。
越南全國面積32.9556萬平方公里。人口6400萬(1987年)。主要為越人(京族),另有少數(shù)華人、艾人、山龍人等。
越南全國劃分為36個省,3個直轄市和1個特區(qū)。首都河內。貨幣為“盾”。國語是越語。
據傳說記載,越南最早自稱“文郎”?!拔睦伞焙芸赡苁巧钤诮袢占t河三角洲富壽地區(qū)的部族名稱。公元前257年,改稱“甌貉”,亦稱“甌名隹”。它是由“甌越”和“名隹越”兩個部落合并而成的。秦代設交阯(即河內)、九真(即清化)二郡。漢置日南部,三國時改為交州、唐設安南都護府。938年獨立國號“大翟越國”,1054年改名“大越”。1802年國號“越南”。1954年9月2日,越南民主共和國成立。1976年,越南統(tǒng)一國會第一次會議決定改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一、社交習俗
越南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來話來概括:
越南種族多, 飲食有特色;酸辣味受寵, 食品要斟酌;
傳統(tǒng)重禮儀, 熱誠待賓客;不準觸頭部, 肩膀忌拍摸;
用腳若指人, 屬于壞動作。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越南人在平時生活中,特別注重禮節(jié)禮貌問題。他們遇上人總要熱情地打個招呼并互致問候,最簡單地也要以點頭示禮。他們待客極熱情,只要賓客臨門,他們總要拿出最好的酒和美味佳肴來招待客人,客人吃得越多,主人會越高興。客人臨別時,主人往往還要把自己的家鄉(xiāng)特產送些給客人。他們自古就有染齒的特殊民族風俗,習慣把潔白的牙齒染成黑色,并以黑齒為美,黑齒是評價女性貌美的重要標志。他們對紅色厚愛,視紅色為吉祥、喜慶之色。他們非常喜歡狗,認為狗忠實、可靠、勇敢。他們昵愛桃花,認為桃花鮮艷、美麗,是吉祥之花,并稱其為國花。
二、禮節(jié)禮儀
越南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習慣揚抱拳作揖。越南信奉佛教的人與客人見面時,行傳統(tǒng)的合十禮(雙手合十齊唇或齊額,過頭則為拜鬼)。
三、信仰忌諱
越南的主要宗教有佛教、天主教、高臺教和好教等。
越南人忌諱別人拍他的肩膀或用手指著他大聲叫嚷,認為這是有失禮貌的舉動。他們忌諱用腳指物,或把腳掌對向別人,認為這是屬于污辱人的一些動作。他們忌諱別人隨意觸摸他或其小孩的部部。南部的高棉人忌用左手行禮、進食、遞物和接物。因為他們視左手為骯臟和卑賤之手。越南人進餐時,忌諱把筷子直立飯中,認為這會令人懊喪。他們忌諱在眾人面前擤鼻涕、掏耳朵,認為這是不雅的舉止。他們不喜歡吃豆芽、羊肉和甜點心,也不愛吃辣味菜和多骨刺的魚。越南瑤族人忌食狗肉,占婆族人忌食豬肉和牛肉。
四、飲食習慣
越南的傣人特別喜歡食用魚肉和各種血凍(豬血凍、鴨血凍、牛血凍、鹿血凍等),并愛在血凍里加蒜頭、辣椒、番石榴葉等佐料;酸筍湯、青蛙肉、酸肉、酸瓜、酸汁等也是他們不可缺少的食品。
越南人愛用花生油或大油來烹制菜肴。特別喜歡用干蒜瓣來炒牛肉。喜歡吃糖醋類和醋溜類菜肴。他們習慣菜炒好后一起上桌再用餐。
“魚露”是越南人喜歡的一種佐餐調料。其主要分生、熟兩種(生魚露是用鹽先把魚腌好,在缸中密封后,經陽光暴曬半年左右,取其汁液與炒米粉等一起調配而成;熟魚露是將魚加鹽及各種調料一起搗爛后,經半年左右的日曬即成)。無論生魚露還是熟魚露,乍吃起來全都有股異味,隨后卻會使您感到別有風味。他們喜食檳榔。將檳榔果切成片,與萎葉和蚌殼粉一起放入口中嚼,但不能咽下去。據說嚼食檳榔果有驅蟲、固齒、除濕、清熱等功效。他們認為中國烹飪技藝高超,菜肴味美適口。他們用餐也習慣使用筷子。
越南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多肉少,習慣菜肴炒齊后一起上果。
②口味 一般口味喜清淡,愛酸、辣、甜味。
③主食 以米飯為主,愛吃粳米,也吃包子、糖包、豆沙包、餛飩等食品。
④副食 愛吃魚、蝦、蟹、鮑魚、海參、魚翅、廣肚、雞、瘦豬肉、狗肉等;蔬菜喜歡西紅柿、黃瓜、油菜等;調味喜用魚露、咖喱粉、豆醬、蒜、番石榴葉、辣椒粉、鹽等。
⑤制法 對炸、清蒸、燒、鹵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粵菜、蘇菜。
⑦菜譜 很欣賞脆皮炸雞、軟炸蝦球、紅燒魚翅、蠔油鮑脯、氽蝦丸湯、脆皮乳豬、咕嚕肉、開煲狗肉、揚州鍋巴、咖喱雞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一般不飲烈性酒,喜歡喝中國茶和咖啡。
⑨果品 喜食檳榔、香蕉、柑、桔、椰子等水果;干果偏愛核桃仁等。
新加坡共和國的風俗禮儀
新加坡共和國(Tlie Renublic of Singapore),簡稱新加坡。它位于東南亞馬來半島的南端,是個集國家、首都、城市、島嶼為一體的城市型島國,由53個島嶼7座礁灘組成。北以柔佛海峽(寬1.2公里)的長堤與馬來西亞相連,南臨新加坡海陜,與印度尼西亞相望。地處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航運要道馬六甲海峽的出入口,為世界海運交通中心之一。
新加坡面積640平方公里,人口270萬,馬來語為國語,漢語、泰米爾語和英語為官方語言,英語為行政語言。 新加坡在城市保潔方面效果顯著,故亦有“花園城市”之美稱。
“華裔之國”——新加坡的華人主要來自廣東、福建、上海和海南等地。華人從事的職業(yè)無所不包,但一般都繼成了祖先的傳統(tǒng),經營飲食業(yè)、釀酒業(yè)的多是廣東籍華人,從事貿易業(yè)的多為福建籍華人,而廣東潮州集團和海南省籍華人,則以從
事工廠勞務或廚師等職業(yè)的居多。
我們了解新加坡華人的性格特點,相對而言是比較容易的,海外華人的鄉(xiāng)土意識極強,不少人這邊有父母,那邊有兄弟,心系兩地,他們很樂意回祖國經商。同甘共苦,不畏強暴是他們代代相傳的民族風格,但卻很顧面子,正因為面子問題顯得十分重要,所以,在商談中,“面子”對談判的技巧起決定性的作用,常常到磋商行重大的實質性問題時,也輕易簽守立據,似乎有一種讓對手“口說無憑”的意思。但“面子”的另一方面,卻是他們在簽訂合同以后,為了不恥于人,總是恪守信譽,認真履約,因而在國外商人的眼中,新加坡籍商人一向有勤奮、誠實、謙虛、可靠的美德。與新加坡人談判,不僅必須以誠相待,更重要的是考慮給對方面子,不妨多說幾句“多多指教”、“多多關照”的謙言。值得一提的是,與海外華人進行貿易,采用方言洽談,有時可以起到一種獨特的作用。碰上說潮州話的商人,首先獻上一句“自己人,莫客氣”的潮州鄉(xiāng)音,給人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其他象粵語、滇語等同樣有助于談判的進行和成功。
在新加坡,進清真寺要脫鞋。在一些人家里,進屋也要脫鞋。由于過去受英國的影響,新加坡已經西方化。但當?shù)厝巳匀槐A袅嗽S多民族的傳統(tǒng)習慣,所以,打招呼的方式都各有不同,最通常的是人們見面時握手,對于東方人可以輕輕鞠一躬。
新加坡人接待客人一般是請客人吃午飯或晚飯。和新加坡的印度人或馬來人吃飯時,注意不要用左手。到新加坡人家里吃飯,可以帶一束鮮花或一盒巧克力作為禮物。談話時,避免談論政治和宗教??梢哉務劼眯幸娐?,你所去過的國家以及新加坡的經濟成就。
由于新加坡居民中華僑多,人們對色彩想象力很強,一般對紅、綠、藍色很受歡迎,視紫色、黑色為不吉利,黑、白、黃為禁忌色。在商業(yè)上反對使用如來佛的形態(tài)和側面像。在標志上,禁止使用宗教詞句和象征性標志。喜歡紅雙喜、大象、蝙蝠圖案。數(shù)字禁忌4、7、8、13、37和69。
新加坡獨被譽為“美麗的花園城市”。旅游業(yè)十分發(fā)達,每年到這里觀光的游客達四五百萬。在高層建筑物之間,都留有較大的空地布置綠化,設有花架、花壇,并廣植花草。因此,市區(qū)地面除了柏油馬路和鋪磚的便道以外,均以花草樹木覆蓋,可以說做到了“黃土不見天”。新加坡除了園林綠化舉世矚目外,城市環(huán)境衛(wèi)生也很出色,空氣清新宜人。市內街道非常清潔,馬路上很本看不到垃圾,就連建筑物上也極干凈,確是一塵不染。街頭嚴禁亂扔煙頭及雜物,亂扔紙屑、煙頭罰500新加坡元。隨地吐痰的現(xiàn)象根本沒有。新加坡政府規(guī)定,市民中凡是種花較好的,可以享受減免房租的優(yōu)待。因此,新加坡人人愛花,家家養(yǎng)花,不但地上種花,連屋頂也栽花,真是一片花的海洋。所以,新加坡還有“花園之國”、“花園之都”、“公園國家”的美譽。
國會議員民選,任期5年。新加坡是一個文明的國家,講究禮貌已成為他們的行動準則。在新加坡進行貿易談判時,不要翹二郎腿,否則將破壞成交機會。假如不知不覺把一支腳顛來顛去,以至鞋底朝向了對方,這筆買賣就要告吹了。那怕是無意中稍為碰了對方一下,也會被認為是不可忍受的。
為了使人人都講禮貌,新加坡政府對禮貌還做了一些規(guī)定:店員禮貌:顧客臨門,笑臉相迎;顧客選購,主動介紹,百挑不厭;顧客提問,留神聽取,認真解答;顧客離去,熱情歡送,禮貌道別。鄰里之間的禮貌,鄰居見面要互相問候。逢年過節(jié)要邀鄰作客。幫助鄰居照看房屋。利用公共場所,要時時為別人著想。新加坡待人接物總是笑臉相迎。如用完公用電話,就會笑著對等候的人說:“對不起,讓您久等了”。甚至街頭宣傳文明禮貌的宣傳畫上面也都印著一個笑容可鞠的人物像和一些口號,如:“處世待人,講究禮貌”、“人人講禮貌,生活更美好”、“真誠微笑,處世之道”。夜晚,五顏六色宣傳禮貌的幻燈標請不停地閃動。內閣部長和議員們也經常到人民群眾中去演講文明禮貌的重要性。就連警察對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人處以罰款時,也總是笑咪咪的。因此,新加坡人詼諧地說:“就怕警察微笑”——他一笑就得掏腰包。因為到處都有笑臉,所以外國人到新加坡總有“賓至如歸”之感。
商務活動一般穿白襯衫,著長褲,打領帶即可。訪問政府辦公廳仍應著西裝、穿外套。新加坡大部分人為華僑或華裔,因此他們也很愛飲茶。農歷新年,一盅清茶,佐以檄欖,稱為“無寶茶”,寓意恭榜發(fā)財。應邀赴宴宜注意言行,予對方穩(wěn)重、可倍賴之惑。
新加坡人非常討厭男子留長發(fā),對蓄胡子者也不喜歡。在一些公共場所,常常豎有一個標語牌:“長發(fā)男子不受歡迎”。新加坡對嬉皮型留長發(fā)的男性管制相當嚴格,留著長發(fā),穿著牛仔裝,腳穿拖鞋的男士,可能會被禁止人境。尤其是年輕人,出國時必須穿得清清爽爽,不要把頭發(fā)留得長可及肩。
商務旅游最好選擇3~11月,避免在圣誕節(jié)及中國農歷新年前后進行。每年10月至翌年1月份為雨季。飲水不太安會。
旅游小貼士:
一、大商場的價格是固定的,一般商場可講價。在小商場購物別忘了索要發(fā)票,發(fā)現(xiàn)商品質量問題可憑票退換。
二、商店營業(yè)時間:周一到周六上午10:00至晚21:00,星期天關門。
三、櫥窗上貼有紅色魚尾獅標志的商店為旅游促進局和消協(xié)推薦商店,可放心購物,但新加坡物價較貴。
四、新加坡使用新加坡元(S$),兌幣請到有官方兌換標記的地方。銀行辦公時間:周一至周五10:00~15:00,周六11:00~16:30,周日9:30~15:00。
五、新加坡與北京沒有時差。
六、新加坡的自來水可直接飲用,無需煮沸。
七、在新加坡必須隨時注意保持環(huán)境衛(wèi)生,隨地吐痰、棄物要受千元懲罰;在明令禁煙場所要遵守規(guī)定。
八、在新加坡大酒店的某些場合,如搬行李、打掃房間應付1~2元小費。
九、新加坡屬于熱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氣候濕熱,晝夜溫差小,1~2月雨水較多。宜著輕薄、涼爽的衣物,攜帶雨具。
土耳其的習俗禮儀
土耳其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rkey),簡稱土耳其。位于亞洲的西部,地跨歐亞兩洲,面積78.1萬平方公里。人口5284,5萬,土耳其族占總人口80%以上,現(xiàn)代的土耳其人是過去突厥部落的后裔。他們長期在中亞一帶以游牧為生。絕大多數(shù)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土耳其語為國語。首都安卡拉(Ankara),是一座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城、貿易中心。
由于土耳其地處亞洲和歐洲結合點上,它在歐洲和西之間起著橋梁作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為東西方通道和兵家必爭之地。1923年10月29日成立共和國?,F(xiàn)政府為內閣制。1980年軍人發(fā)動不流血政變,后于1982年由公民復決通過新憲法,埃夫倫將軍(GenKenanEvren)當選為總統(tǒng)。1971年8月4日與我國建交。
土耳其人尚武。人們稱土耳其為“尚武之國”,“武士重武,不重食”。在土耳其從事商業(yè)
活動的人,大都是希臘人和以色列人,土耳其人自認為是歐洲人,商場買東西應注意不要以同為亞洲人的態(tài)度去行事。土耳其政府自1980年以來力求經濟穩(wěn)定增長,推動自由市場經濟。宣稱經濟發(fā)展策略采取進出口并重的日本模式,又推廣南朝鮮擴大出口的經驗,對于獎勵出口不遺余力,出口己成為國家經濟的命脈。1987年人均收入1231美元。貨幣是里拉Lira,亦稱鎊。
土耳其礦產資源豐富,鉻、汞、銻。銅、硼和重晶石儲量在世界上位居前列。但土耳其仍是一個農業(yè)為主的國家,農產品出口約占商品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
土耳其人喜愛綠色、白色和緋紅色。禁忌紫色和黃色,因為黃色標志著死亡。在土耳其應慎用綠三角,綠三角是免費用品的標志。他們在布置房間、客廳時,絕對禁忌用花色,因為民間一向認為花色是兇兆,是禁色。土耳其人信仰伊斯蘭教,他們喜歡喝葡萄酒以外的酒,喜歡吃牛、羊肉,喜歡駱駝。禁忌吃豬肉,及把豬、貓、熊貓作圖案。按當?shù)氐牧晳T,到鄉(xiāng)下時,有時必須脫鞋才可進入房子。
,各種商務活動均宜穿保守式樣的西裝,女性忌穿無袖的衣服。在土耳其拜訪,要盡量提前預約,要準時赴約。不論到士耳其哪個城市,切記事先訂妥房間,并在臨行前再確定一次,以免麻煩。土耳其政府是該國最大的買主,每次招標,時間均甚短,所以,不妨在土耳其派設一位代表。土耳其的商人,在商業(yè)談判中極喜歡討價還價。商業(yè)界人士通曉法、英、德語。土耳其的一小部分土地在東歐,但是土耳其商人喜歡說自己是“歐洲人”,而不是“中東人”。在談話中,忌談及當?shù)卣?,及土耳其與希臘的紛爭。土耳其人喜歡談論無異議的國際問題,家庭、職業(yè)以及業(yè)余愛好。
在商業(yè)談判前,對方一定會奉上一杯苦不堪言的土耳其茶,東南西北先扯一下。商界招待午餐、晚宴,往往十分豪華,菜肴豐富,耗時長久,在歐洲和亞洲,荷蘭與土耳其大概是平均食量最大的國家。遇到土耳其婦女,可以握手為禮。有時不妨邀對方夫婦一同進餐。
土耳其人有時也請客人到家里做客,他們通常是在飯館里招待客人,輕松愉快地吃頓晚餐。如果你被邀請到家里吃飯,可以帶上一束鮮花,一些糖果或點心做為禮物,主人會喝酒的話,也可以帶上一瓶酒。土耳其是個伊斯蘭教國家,切記,進入伊斯蘭教寺院時務必脫鞋。
土耳其人喜歡喝濃咖啡,糖也加得很多,但絕不攪拌。據說,如此喝法,只要習慣了就覺得味美無窮。篤信伊斯蘭教的土耳其,自古就以“多妻之國”著稱。凱末爾后制定的第一部非宗教性的民法典,重新調整了結婚、離婚、繼承私有財產等各種關系,不僅廢除了多妻制,而且使婦女在所有上述法律問題上同男人處于平等地位。凱末爾黨人對新的立法曾抱很大希望,然而,實際上它在許多方面卻成了一紙空文。一夫多妻、男尊女卑現(xiàn)象在社會上繼續(xù)存在。按伊斯蘭教教規(guī),允許一個土耳其男人可以分別娶四房妻子,而國家是不承認這種一夫多妻的穆斯林婚姻的。
土耳其人特別喜歡花。每當人們歡宴賓客時,餐桌上都有一只插滿鮮花的花瓶,應邀赴宴的客人也不會忘記給好客的女主人帶一束令人賞心悅目的鮮花。如去探望病中的友人,帶一束鮮花則比帶別的禮物更寶貴,病人見到后也會格外高興。土耳其人還賦予各種不同顏色的鮮花以特定的含義。例如,白玫瑰表示“貞節(jié)”,紅玫瑰表示“愛情”,粉紅色玫瑰表達的意思是“我的心屬于你“,而黃玫瑰則意味著“分離”。白色石竹花代表“純潔”,紅色石竹花表示“友愛”,黃色石竹花則表示“憂傷”。白色的美人蕉是“友誼”,紅色的美人蕉是“祈求”,紫色的美人蕉是“信任”,黃色的美人蕉則是“嫉妒”。白色的郁金香表示“純樸”,紅色的郁金香表示我愛你”,粉紅色的郁金香表示“諒解”,黃色的郁金香表示“緊張”。白菊花代表“忠誠”,黃菊花代表“單相思”,粉紅色菊花代表“無言的祈求”,紫色的菊花則表示“惱怒”。水仙花表示“勿忘我”,蘭花表示“自豪而又自信”,雛菊表示“健康和富有”,蓮花則責示“未來和革新”,如此等等,名目繁多。
土耳其南方的小市鎮(zhèn)納克,是當今世界上唯一幸存的女子鎮(zhèn)。這個小鎮(zhèn)上無一成年男子漢,同時也實行“封閉政策”,不準外地男子漢進鎮(zhèn)串門。鎮(zhèn)民全是婦女和兒童,鎮(zhèn)上一切的工作人員全由清一色的婦女壟斷。到土耳其,最好的時間是9月至次年5月,6~8月多休假,往往一休就一個月。
入關免稅香煙200支,或雪茄50支,酒一奈特。本國貨幣出入境不得逾1000T.LIras。外幣進出不限,先申報數(shù)額,屆時可再攜出。
土耳其人在為他人服務時,有收取小費的習慣,乘坐計程車,小費一般為10%,行李每件約90L1ras (里拉)。旅館、飯店除15%的小費己附加入帳單外,還宜另付10%的小費給侍者。其他的小服務,每次可給50里拉左右的小費,不給是不合適的。
敘利亞國家的風俗禮儀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The Syrian Arab Republic),簡稱敘利亞,位于亞洲西部地中海東岸。面積18.5萬平方分里。人口970多方,阿拉伯人占80%。85%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14%的人信仰基督教。阿拉伯語為國語。首都大馬士革(Damascus),歷盡4500年滄桑,久有“天國里的城市”之稱,是基督教和穆斯林探古朝圣的一個地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目前,大馬士革正在向現(xiàn)代化城市邁進。敘利亞是中東的中心,自古以來就是連結地中海和東方的交通要沖,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敘利亞古稱蘇里斯頓,意思是玫瑰的土地,因它盛產花朵碩大、鮮艷的玫瑰。敘利亞一詞是“高地”的意思,有“油橄欖的故鄉(xiāng)”的美稱。
敘利亞1516年被奧斯曼帝國占領。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淪為法國委任統(tǒng)治地。1946年4月17日獨
立,稱敘利亞共和國。1958年2月,敘利亞同埃及合并,成立阿拉伯聯(lián)合共和國。1961年9月,脫離阿聯(lián),成立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1956年7月2日與我國建交。敘利亞是人類燦爛文化的搖籃之一。
按照敘利亞人的商務禮俗,冬月往訪宜穿保守式樣西服。拜訪政府機關或大公司必須先訂約會。如果約會對方遲到,別緊張,別表現(xiàn)出不耐煩,這是失禮的。銷售姿態(tài)要低。你可要有所準備,對方將大大殺價,要求折扣優(yōu)待。阿拉伯人習慣和朋友以及其他客人同時討論幾個問題。對此,你不要感到奇怪。小心對方的信用,到敘利亞首次作買賣,務必要求對方提供不可撤銷信用證,勿收見票即付的本票。最好用Syrian Pound(敘鎊)報CIF價,勿報FOB價。名片最好印有英文及阿拉伯文。大多數(shù)敘利亞人通曉英語、法語。大多數(shù)外貿企業(yè)為國有,分別隸屬于不同的工會。敘利亞也是一個伊斯蘭教傳統(tǒng)影響很深的國家。當對方邀請你到當?shù)乜Х鹊旯诧嬁Х?,不可拒絕,商務活動如遇應邀至對方家中吃飯,保證有男性,連侍者均為男性。要帶點禮物給對方,而非給對方的妻子。敘利亞國民教育很重視《古蘭經》、伊斯蘭教法等的學習,在國立的中、小學中,宗教是必修課。
在首都大馬士革,流行著一種在沐浴中相親的習俗。當男子想要結婚時,其母便代其四處奔走,認真物色新娘人選,姑娘被初步看中后,男家母親便邀這位姑娘及其母親一同赴公共浴室相見,并一起洗浴聊天,經一番“面試”后拍板。結婚時,新娘往往被打扮得珠光寶氣,象個美麗而驕傲的公主。
敘利亞11月至次年4月天氣較涼爽,最宜進行商務訪問。7月至8月休假。齋月不宜進行商務活動,行前須查問當年齋月的時間。伊斯蘭教在封齋期間的一個月,即希吉拉歷的9月,俗稱“齋月”,又稱“菜麥丹”。伊斯蘭教認為,真主安拉在穆罕默德40歲時的希吉拉歷9月,把《古蘭經》經文傳授于他,所以此月被認為是一年之中最吉詳、最神圣的月份。為了表示紀念,穆斯林就于此月進行封齋,白天不進食,工作時間亦相應縮短,即使遇有外交禮節(jié)性宴請,也必須在日落之后才能舉行。由于公歷與希吉拉歷每年有11天之差,所以每年的齋月時間并不固定。
飲食、衛(wèi)生方面,在敘利亞蔬菜、水果必須洗干凈。海關免稅香煙200支,或雪茄50支,或煙草半磅。酒一瓶。外匯管制很嚴,禁止法律規(guī)定外的任何轉匯,如違反,則要受到重罰。本國貨幣出入境不得逾100敘鎊。外市人境不限,先申報數(shù)額,可如數(shù)攜出。
小費,計程車收取10%,行李每件1鎊,飯店、旅館、夜總會付10%小費,一般已加入賬單,也可另付5~l0%。其他服務每次付1鎊小費。
伊朗國家的風俗禮儀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The Islamlc Republic of Iran )簡稱伊朗,位于亞洲西南部。有“歐洲陸橋”、“東西方空中走廊”、“亞利安人之國”之稱。面積164,5萬平方公里。人口5200萬, 98%居民信奉伊斯蘭教,伊斯蘭教(什葉派)為國教。波斯語為官方語言。貿易交往中大多使用英語,但日常生活上則很難派上用場。
1971年8月16日與我國建交。首都德黑蘭(Tehran)人 口800萬,小汽車有100萬輛以上,入夜街道上五顏六色的小汽車川流不息,它不僅是伊朗,而且是西亞的最大城市。
按照伊朗的禮俗,每年的4~9月間,天氣炎熱,穿襯衫,打領帶即可,其他時候宜穿保守式樣的西裝。拜訪商界、企業(yè)界或政府部門須先訂約會,談公事要遵守時間。和伊朗人打招呼,要稱他們的姓加上學術或職務頭銜。根據當?shù)氐纳虡I(yè)習
慣,進行商務活動時,首先彼此要提示所希望的價格、條件,然后相互讓步達成協(xié)議。生意洽談,按伊朗人的習慣,往往相當費時。雖然起初所提示的價格很難接受,但不必灰心,仍然要不屈不撓地進行交涉。有一點我們要有充分的認識,即對方的意識觀念與我們的差異。注意不急躁、不慌張、不灰心。
伊朗人信奉伊斯蘭教,不要傷害伊朗人的自尊心,并要十分注意不能有不尊重伊斯蘭教的言行。觀光、商業(yè)旅行到伊斯蘭教國家時,都可以參觀伊斯蘭教教堂,但必須遵守他們的禮節(jié):要脫鞋,頭上必須有一樣東西,如帽子或手套。女性衣著更須注意,不宜太暴露。不能穿迷你裙,肩膀到膝蓋必須掩蔽不露,衣袖不可短到露肩或露出腋下,當?shù)亟购染?,也不能攜帶酒精類的飲料。不食豬肉,烤羊肉串是伊朗名菜。伊朗中、下層人士喜歡上茶館,泡上一壺紅茶,擺上冰糖塊或榛子果仁、巴旦杏仁、阿月渾子和葡萄干等。在伊朗,茶館也是人們信息交流和社交的重要場所。
到伊朗,宜持用印有波斯文、英文的名片。伊朗商人比中東其他地方的商人好禮而講究正式,招待殷勤,打交道時宜以正式而保守方式進行。伊朗人以其數(shù)千年悠久的歷史和文化為驕做,在交談過程中,可多強調中國與波斯商賈往來的悠久歷史。
商務活動最好于10月至次年4月前往,天氣比較涼爽。6~8月,商人渡假者較多。機場檢查相當嚴格,出境時要留3個小時的余裕才好。到都市以外的小地方,需要懂點波斯語。
海關免稅香煙100支,或雪茄10支,或煙草半磅。出境限300Rlals。外幣不限,入境時先申報攜帶外幣數(shù)額,出境時可以攜出。因出境時會查驗,向銀行兌換時,一定要保留兌換證明。在伊朗,搭坐計程車要事先談妥車資,計程車付小費。飯店、旅店已附加10%服務費于賬單內。其他服務每次給10個Rials即可。當?shù)厮a有西瓜、香瓜、番茄等。
伊朗北部戈爾草原的土庫曼人,世代過著游牧生活。他們以羊糞作燃料,以羊肉、羊奶制品為主食,或把很多羊肉摻在少量米中煮成飯。他們視羊肉為最有營養(yǎng)的食品。且有唱歌喝紅茶的習慣。
以色列的國家的習俗禮儀
以色列是一個位于西亞黎凡特地區(qū)的國家,位于地中海的東南方向。以色列北靠黎巴嫩、東瀕敘利亞和約旦、西南邊則是埃及。以色列西邊有著與地中海相連的海岸線、在南邊則有埃拉特的海灣(又被稱為亞喀巴灣)。
根據1947年聯(lián)合國關于巴勒斯坦分治決議的規(guī)定,以色列國的面積為1.49萬平方公里。位于亞洲西部,是亞、非、歐三大洲結合處。沿海為狹長平原,東部有山地和高原。屬地中海型氣候。
首都建國時在特拉維夫(Tel Aviv),1950年遷往耶路撒冷 (Jerusalem),未得到普遍承認。政府所在地仍在特拉維夫。
國鳥:戴勝。國花是油橄欖和銀蓮花
以色列社會深受猶太教的影響,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都留有宗教的痕跡。同時,以色列也是一個移民國家,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為以色列帶來了多樣化的風俗。
一、服飾
以色列穿著隨便,基本不穿西服,極少打領帶,即使是在正式場合也少有人西裝革履。這既是由于以色列多數(shù)時間氣候炎熱,也是受建國幾十年來習慣的影響。女性則與世界各地的現(xiàn)代女性差不多,但相比較而言其衣著更富隨意性。按照猶太教規(guī)定,男性應頭帶小圓帽。而猶太教的“拉比”(相當于牧師)則應全身穿黑色服飾,頭戴黑色氈帽,并在耳朵上沿留著長而卷曲的鬢發(fā)。
二、飲食
猶太人的主食是餅,用小麥或大麥面制成。餅被猶太人視為生命線,所以人們吃餅通常不用刀切,只用手掰,唯恐用刀割斷了生命線。
信奉猶太教的以色列人在飲食方面有嚴格的規(guī)定,在當?shù)剡@種飲食被稱為“Kosher”。他們禁食豬肉和其它某些肉類、貝類、無鱗魚和任何種類的食腐動物的肉,肉制品和奶制品也不能同時食用。這些人在外就餐只能去符合“Kosher”規(guī)定的餐館,而餐館需每年從由猶太教拉比組成的專門機構申領證書。
三、安息日
安息日是猶太教每周的休息日,來源于圣經“創(chuàng)世紀”(上帝在六天內完成創(chuàng)造世界,第七天休息)。安息日從每個星期五日落時開始,星期六黃昏時結束。安息日人們吃三頓飯,即周五晚餐,周六午餐(早餐午餐合二為一)和安息日結束餐,周五晚餐應是一周中最為豐盛的。安息日所有商店停業(yè),公共汽車也停止運行。嚴格來講安息日還不準開關電器,如果要用電燈、電視等須在安息日到來前打開并一直開到安息日結束。
四、商業(yè)習俗
以色列為猶太人的國家,疆域雖小,但經濟發(fā)達而繁榮。以色列沒有很多自然資源,主要的資源是人。以色列政府深知這一點,一向把大筆資金投到教育、科研和發(fā)展中去,以此作為國策。 以色列執(zhí)行上述政策已結出累累碩果,今天已在農業(yè)技術、電信、醫(yī)療設備、環(huán)境保護技術、電腦軟件、安全系統(tǒng)、生物技術等科技領域確立了領先的地位。以色列的公司均屬中等規(guī)模,經營靈活,能使產品系統(tǒng)很快適應中國的市場。中國公司與以色列公司做生意時,須注意以下一些事項:
A.與以色列公司通信(傳真或信函)請使用英語。
B.以色列公司希望外國合作伙伴迅速答復信函。如果認為一星期以后才能答復以色列公司,請先用傳真通知他們。
C.在向以色列公司作自我介紹時,請集中介紹主要業(yè)務。如果業(yè)務跨越許多互不相關的部門,會給人留下不鄭重的印象。在介紹情況時最好附上產品目錄(英語目錄)。
D.以色列公司視商務合同為合作的基礎。合同一經雙方同意并簽署之后,任何一方不得隨意違反或更改。
各公司還應了解其他有關信息:
A.運輸方面:
以色列ZIM 船運公司開辟了中國和以色列的航班。以色列EL AL航空公司在北京和特拉維夫之間有直達定期航班。
B.關稅規(guī)定:
以色列和中國于1992年簽署了貿易協(xié)定,使兩國間的貿易關系得以正常化。
◆中國向以色列出口商品享有最惠國關稅待遇。中國出口以色列的多數(shù)產品無需以色列的進口許可證。有些產品如紡織品需要進口許可證,許可證由以色列工業(yè)和貿易部自動授予,不過,有幾種產品如瓷器、電池、玩具等在進入以色列之前須得到以色列標準協(xié)會的批準和證明。
進口的一切手續(xù)和所需的進口許可證通常由以色列的進口商負責辦理。
◆以色列向中國出口的產品享有中國向友好國家進口產品征收的最低關稅待遇。 C.以色列的工作日為星期日到星期五,然而很多公司和政府部門星期五不工作。上班時間從上午8點/9點到下午4點/5點。
印度國家的習俗禮儀
印度國旗印度,是印度共和國(Republic of India)的簡稱,位于亞洲南部,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最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具有絢麗的多樣性和豐富的文化遺產和旅游資源。與孟加拉國、緬甸、中華人民共和國、不丹、尼泊爾和巴基斯坦等國家接壤,與斯里蘭卡和馬爾代夫等國隔海相望。
古印度人創(chuàng)造了光輝燦爛的古代文明,印度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佛教的發(fā)源地。首都:新德里;主要城市:班加羅爾、孟買、加爾各答 ;官方語言:印地語,英語;貨幣:盧比;國花:蓮花;國鳥:藍孔雀;國樹:菩提樹 、榕樹。
風俗習慣:
印度有多種宗教,教徒對其所信仰的宗教皆十分虔誠,例如牛對印度教來說是神圣的動物,因此連牛漫步在街上,也不可冒犯它。
印度居民,尤其是女人皆不喝含酒精的飲料,錫克教(Sikhs)及襖教(Parsees)之信徒不準抽煙,回教徒則不吃豬肉,在印度有授受關系時皆須用右手,正統(tǒng)的回教徒不能喝任何含酒精的飲料,逢齋月之時,在日出到日落禁止一切飲食.
對印度的女人不可行握手禮,打招呼時只能以合掌頷首的方式(類似祈禱的姿勢),觀光客到印度須留意拜會的對方是信奉何種宗教,不可逾禮.若要參觀宗教的圣物、廟宇時須穿著深色服裝,并脫鞋,以示尊重.
新年的晚上,婦女們要用燈照丈夫的臉,以表示照去邪氣,來年吉利。
印度的餐飲禮儀
(1)羊肉的“巨無霸”
印度人大部分信奉印度教,宗教對飲食有著很大的影響。眾所周知,牛,在印度人心目中極為神圣。盡管很多牛在大街上游蕩,但在餐館里,在任何招待會上,你是決不會吃到牛肉的。在印度去吃麥當勞,別忘了不要點牛肉的“巨無霸”,因為那里只有羊肉的。外國人要想吃牛肉,只能到穆斯林聚居的專門店鋪去買,拿回家自己做。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的素食者特別多。請印度人吃飯,先要搞清楚對方是不是素食者,否則會很尷尬。嚴格的素食者,是連雞蛋也不吃的,但牛奶一般都喝。有些虔誠的印度教徒,吃飯前還要做禱告。有一次,我們請印度朋友來家吃飯,大家落座后,突然發(fā)現(xiàn)一位朋友閉上了眼睛,嘴里好像還在默念著什么,片刻之后,才睜開眼睛開吃。
(2)不吃牛肉,但喝牛奶
印度是世界上數(shù)一數(shù)二的產奶大國,牛奶在印度人的飲食結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每天早晨和傍晚,到國營奶站打奶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大家庭一打就是幾升。很多印度人的早餐就是一杯茶,再加幾塊餅干。而印度人喝茶一般是要加牛奶和糖的。
在新德里的菜市場,還能買到雪白的奶豆腐,吃起來有很濃的奶香味。印度人特別喜歡吃甜食,印度餐最傳統(tǒng)的甜食也是用兩種奶酪和糖制成的。
(3)只能用右手吃飯
印度人吃飯的方式還保留著某些傳統(tǒng)的習慣。雖然在較正式的場合,人們吃飯使用叉和勺,但在家中,用手抓更來得痛快:每人面前擺放一個大盤子,把米飯盛上,再澆上菜和湯,然后用手稍加混合,捏成團,就抓著送進嘴里。在街頭的小吃攤、小吃店以及寺廟里,人們通常用一種干樹葉壓制成的盤子來盛食物,有的餐館則給每個吃飯的人一片新鮮的大樹葉子,用來盛米飯等食物,這倒是很環(huán)保。
印度人吃飯還有一個規(guī)矩,無論大人還是孩子,一定要用右手吃飯,給別人遞食物、餐具,更得用右手。這是因為人們認為右手干凈,左手臟。這又與印度人的另一個習慣有關。印度人如廁以后,不用手紙擦,而是用水沖洗,沖洗時,用左手,不用右手。在餐館或印度人家里吃飯,當快吃完的時候,主人往往會給每人端上一小碗溫水,上面還漂著一塊檸檬,這水可千萬不能喝,它是用來洗手的。飯后,還會端上一盤綠色麥粒狀的香料,供大家咀嚼,以消除口中的異味。
印度的社交禮儀
(1)小費:
飯店要加10%的服務費,故不須另付小費,若是較高級的飯店還須課7%的奢侈稅.
于機場或車站委托搬運行李時,每件應于柜臺付1盧比小費,不必再付給服務員,搭乘計程車時通常多加車資的10%,但非必須.
(2)辦公時間:
印度的辦公時間通常由早上9-10時起至下午5-6時止,其中下午1-2時為午休時間.
此外10月份正逢印度的過年,假日較多,政府機構或公司的干部出外旅游者居多,出國前應事先和拜會單位聯(lián)系,以便調整行程.
若欲和公司相當有地位之人見面時,必須先預定時間.
除固定的國定假日外,印度還有許多依宗教、神話或傳說制定的節(jié)日,如Diwali,Dusse-hra,Holi,Shivaratri Janmashtami,Ram Navami,Muharram Id-ul-Zuha,Id-ul-Fitr,Id-i-Milad,Good Friday,Baisakhi,Gurpurab,Buddha Jayanti,Mahavir Jayanti和Navroze等皆依每年歷法變動而改變,于出國拜訪前,應先查證是否為假日.
絢麗的印度服飾禮儀
印度紗麗來自“詩之國”,它是服裝里的詩,看印度紗麗常常就會想到泰戈爾的詩,那么理想,那么光明,充滿了永恒的生命力。每一舉步都像是道路上的歡歌。
紗麗本是一塊四、五米長的布料,質地多是輕薄的柔軟的。但必須先到專門做胸衣的店里量身定制與自己的上下胸圍完全合符尺度的胸衣,另外還需配一條襯裙,然后才可以將紗麗纏繞到身上,穿紗麗需要技巧,紗麗的下擺,不能太露腳趾,但又不能太長。穿紗麗走路,上坡時尤其得提防別被紗麗絆倒,也因如此,穿紗麗走路是十分妖嬈搖曳的。印度的女子大多體態(tài)豐腴,紗麗的效果更是半遮半掩,肩后搭著的一段紗麗隨步伐飄動……在色彩上就如泰戈爾的一句詩那樣:“暢飲了翡翠似的綠蔭和金子般的陽光釀造的余暇的醇醪,暢飲了田野上揮舞霧紗的迷醉雨天的甘美?!?div style="height:15px;">立陶宛共和國的習俗禮儀
立陶宛共和國簡稱“立陶宛”。位于原蘇聯(lián)西部。南臨白俄羅斯,西靠波蘭,東接拉脫維亞,北隔波羅的海與瑞典相望。立陶宛全國面積6.52萬平方公里。人口372.3萬。主要為立陶宛人、俄羅斯人、波蘭人、白俄羅斯人占少部分。立陶宛下設自治共和國、自治州和民族區(qū)。首都維爾紐斯。貨幣為“盧布”。官方語言是俄語,通用立陶宛語。
立陶宛是以其民族名稱命名的國家。其先民為公元前2000年左右,分布在涅曼河和道格拉瓦河流域的立陶宛人、奧克什泰特人、熱麥特人、斯卡爾瓦人等。13世紀初,受條頓騎士團統(tǒng)治;1240年建立立陶宛大公國;1569年至1791年與波蘭合并,建立波蘭貴族共和國;1814年至1815年被并入俄皇俄國;1940年建立“立陶宛菀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并加入蘇聯(lián);共和國蘇維埃1990年3月11日宣布鐵獨立,并改國名為“立陶宛共和國”。
一、社交習俗
立陶宛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位居東歐立陶宛,國民性格有特點;內向文雅持穩(wěn)重,儀表風度不死板;
喜歡幽雅的環(huán)境,樂于輕聲把話談;“十三”、“周五”為兇兆,一火忌諱點三煙;
眾人面前厭耳語,否則會惹人生嫌。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立陶宛人在平時談吐中,“請”與“謝謝”非常普遍,即使對自己非常熟悉的人也不例外。在與賓客攀談時,總習慣輕聲細語的氣氛及溫和、幽雅的場面。他們在社交場合很注重“女士優(yōu)先”。無論是行走、乘車等,他們都慣于對女士給予特殊的優(yōu)先和照顧。他們喜愛清潔,從不隨便在公共場所亂丟廢棄物。設宴用餐總樂于保持餐桌潔凈、整齊和美觀。他們昵愛紅色。認為紅色為喜慶、歡樂、勝利之色。
二、禮節(jié)禮儀
立陶宛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一般慣以握手為禮。在好友誼間相見時,大多施擁抱禮。在親友間相見時,還常施吻禮,吻額、吻面頰、吻手等都比較賞見。
三、信仰忌諱
立陶宛人大多信奉天主教,少數(shù)人信俄羅斯正教。他們對在眾人面前耳語的人很反感。認為這是一種失禮的行為。他們在用餐時,對使餐具任意作響的舉止很忌諱。也不愿聽到有人在用餐時發(fā)出咀嚼食物的聲音。他們忌諱詢問他人的工資、年齡、宗教等問題。主伙這些都屬于隱私的范疇,打聽這些屬不禮貌行為。他們對用一火為三人點煙很忌諱。認為這樣會給人帶來厄運的。他們對“13”數(shù)和“星期五”很反感。認為“13”和“星期五”是令人喪氣的數(shù)字和日期,因其會給人帶來厄運和災難。他們飲食上不喜歡吃蝦及海味的菜肴,也不愛吃清蒸類的菜肴。
四、飲食習慣
立陶宛人主要食物有面食、土豆、甜菜、白菜、豬肉、羊肉和奶制品等?;鹜取⑾隳c、熏豬肉是他們的傳統(tǒng)肉制品。他們一般都喜歡烤制食品,也愛吃土豆或豌豆煮的稀飯和用土豆泥、奶渣及肉末做的甜餃子,豬肉熏腸也是他們的常用食品。他們喜歡俄式西餐,用餐慣于使用刀、叉、匙作餐具。他們對中國菜肴也很感興趣,尤為喜歡熟透的風味菜肴。
立陶宛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肴要熟透,注重菜品要量大油重。
②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微辣味道。
③主食 以面食為主
④副食 愛吃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魚及蛋類等;蔬菜喜歡土豆、卷心菜、豌豆、西紅柿、洋蔥、黃瓜等;調料愛有胡椒粉、蕃茄醬等。
⑤制法 對燒、炸、煎、炒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京菜、魯菜。
⑦菜譜 很欣賞什錦拼盤、干燒雞脯、烤肉、蜜煎海棠、鍋燒肘子、油爆雙脆、糖醋鯉魚、鍋塌豆腐、涮羊肉、焗大蝦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對格瓦斯、葡萄酒、啤酒很喜歡,飲料愛喝礦泉水、果子露等。
⑨果品 喜歡葡萄、西瓜、荔枝、香蕉、蘋果等水果,干果愛吃核桃仁、葡萄干、花生米等。
湯加王國的習俗禮儀
湯加王國簡稱“湯加”。湯加位于南太平洋西部。西距斐濟約650公里,由湯加塔布、哈派、瓦烏3個群島組成,共172個小島。
湯加全國面積747平方公里。人口9.4535萬(1986年),主要為湯加人。湯加全國劃分為區(qū)、鎮(zhèn)兩級。首都努庫阿洛法。貨幣為“潘加”。通用湯加語和英語。
湯加國名源于國內主島的名稱。是由當?shù)氐耐林用駥ζ渲鲘u“湯加塔布”的稱呼演變發(fā)展而來的。在當?shù)氐耐琳Z中,“湯加”為“圣地”或“神島”之意。后來理逐漸泛指整修群島,并被定為如今的國名。公元950年起至今,湯加經歷了4個王朝。直至1970年6月4日湯加才正式宣布獨立,成為英聯(lián)邦成員國。
一、社交習俗
湯加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
概括:
湯加位居大洋洲, 太陽光照最先收;
國民多信基督教, 忌送鮮花必遵守;
“十三”數(shù)字要回避, 以胖為美瘦為丑;
講究禮貌和禮節(jié), 待人和藹性溫柔;
迎賓慣擺“全豬宴”, 盛情敬獻“卡瓦酒”。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湯加人接待貴賓的最隆重的禮儀就是舉行“全豬宴”。宴會上,不論賓主,所有參加者全都席地而坐。男人們都在頭上、身上裝上各種飾品,腰間系著“拉伐拉伐”草裙,或再加圍一條腰席作為迎賓的盛裝。婦女們則都在頭上頸上等處戴上各種鮮花作裝飾。烤仔豬制成后,長者首先帶領大家作祈褥,祈褥完畢才能動手切下第一片烤肉獻給客人先嘗。然后眾人便一起分享烤豬。通常,席間還要由姑娘、小伙子們進行精彩的歌舞演出,以助食興,并為宴會增加熱烈的氣氛。湯加人還有向遠道而來的賓客敬獻“卡瓦酒”的習俗。他們的這種習俗同斐濟人一樣,飲“卡瓦酒”時,要伴有禮節(jié)嚴謹?shù)纳袷x式,一般他們在各種迎送賓客的儀式上,都少不了獻“卡瓦酒”這種傳統(tǒng)禮儀。湯加人的審美觀極為特殊。他們無論男女老幼都習慣“以胖為美”、“以胖為榮”、“以胖為貴”、“以胖而自豪”。他們認為越是標致的女子,就應越肥胖,脖子越應粗短。有些肥胖稍差的婦女,為了增加姿色,往往在腰間纏上大量的布來假扮肥腰。湯加王國有一個最胖的人,體重高達196.76公斤。他們在打招呼時,一般都慣于呼名而不稱姓,認為這樣更顯的親切。
二、禮節(jié)禮儀
湯加人在社交場合與賓客見面時,一般是以握手為禮,并習慣相互問候和寒暄幾句。湯加等級低的人拜見等級高的人時,要施“莫伊――莫伊”吻足禮。
稱謂與問候
按湯加習俗,見面時握手并致以口頭問候。
湯加人通常以名字稱呼對方,在他們要表示特別尊敬對方時才用姓氏加頭銜相稱。
款待與饋贈
盡管餐桌上常備有餐具,但湯加人喜歡用手取食。
在他們家里,你若在草墊上席地而坐會受到這家人的歡迎。
送禮是合宜的,但只有親密的朋友之間才送禮。鮮花不被看作禮物。
三、信仰忌諱
湯加人絕大多數(shù)信奉基督教。他們把星期日當作安息日,這天,人們不得外出工作,只準在家干些雜物。并且嚴禁袒胸露背到公共場所。他們忌諱“13”,認為“13”是不吉祥的,是會給人帶來厄運和災難的數(shù)字。他們忌諱吃飯時相互說話,認為這是一種不禮貌的舉止。他們忌諱以鮮花當作禮品送人。他們最忌諱有人說他身材窈窕,認為這比罵他還厲害。因為他們以體態(tài)肥胖為最美的標志,以身材窈窕為丑陋。
四、飲食習慣
湯加人以薯類為主食,椰子和香蕉也是他們重要食品。他們喜歡吃澀口的青香蕉,一但香蕉熟透,便不受歡迎了。他們喜歡當?shù)孛耖g高貴食品“烤全豬”。即用柴火烤熟整只的小豬仔。烤制的仔豬外焦里嫩,呈桔紅色,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他們喜歡嘗中國風味菜肴。用餐慣以手抓飯取食。
湯加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用餐講究素多肉少,注重菜肴豐盛量大。
②口味 一般不喜太咸,愛甜、酸味道。
③主食 以薯類為主食,也喜歡品嘗面制食品。
④副食 愛吃豬肉、羊肉、鯨肉、魚、雞、鴨、蛋類等;蔬菜喜歡芋頭、卷心菜、黃瓜、西紅柿、南瓜等蔬菜;調料喜用棕櫚油、胡椒粉、鹽等。
⑤制法 對烤、炒、燒、扒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素菜、魯菜、粵菜。
⑦菜譜 很欣賞大拼盤、烤乳豬、冬瓜盅、鼎湖上素、羅漢齋、糖醋魚、德州扒雞、火靠大蝦、果汁魚球、手抓羊肉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喜歡當?shù)氐摹翱ㄍ呔啤保麨榫茖崬轱嬃希粣酆裙又?、椰子汁、可可等飼料、喜歡飲綠茶。
⑨果品 愛吃椰子、青香蕉、瓜類、菠蘿等水果;干果很愛吃花生米等。
中東及鄰近諸國禁忌
1交通全告停止的安息日
在安息日,耶路撒冷市內的一切交通機關,全都停止工作,飯店也悉數(shù)關門。這一天,觀光客最好勿搭車前往正統(tǒng)猶太教徒的居住區(qū)。否則,那些猶太教徒會怒不可遏地向車上的人投擲石頭。
2莫夸獎阿拉伯國家
以色列和阿拉伯諸國之間的糾紛層出不窮。宗教上的原因,是造成這種糾紛的根源所在。回教徒認為耶路撒冷是他們的圣地,這個問題糾纏至今難以解決。所以,到了以色列或阿拉伯諸國,應該避免夸獎對方任何一國,否則,勢必引起麻煩。
3飲食禁忌
以色列人不吃豬肉,牛肉可以吃,但必須有猶太教
牧師在場之下宰殺出來的牛,且被宰殺的牛不能太痛苦的情況下才可以供人吃食。他們還有一些禁忌:牛肉和牛奶不可以同時烹任,也不可以兩者同食。沒有魚鱗的魚類,亦在禁吃之列。
4不能雙手交叉著說話
說話或跟對方面對面的時候,在中東、近東諸國有個習慣:不可以雙手交叉。在利比亞,你若搬出這一套,會被認為你在侮辱對方。其實,在任何國家,雙手交叉著說話,都被視為“態(tài)度傲慢”,或是“不禮貌”。在中東、近東地區(qū)只是把這看得比較尖銳,認為是一種“侮辱”,或是有意“挑戰(zhàn)”。
5光說一句“抱歉”并不能了事
在以色列,如果犯了什么錯誤,光說一句“抱歉”,往往不能就此了事。一犯了   錯,你必須思路清晰地說出犯錯的原因,然后跟對方討論、溝通。如果省掉這一點,只想用一句“對不起”來打發(fā)過去,你會招來對方的輕視。為了一件事,你該把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搬出來,除非對方徹底了解,否則寸步不讓——這也可以說是彼此尊重。
6參觀猶太教圣地和教堂時
以色列民族大多不拘泥禮節(jié),可是如果參拜圣地,禮節(jié)就不能不守,而且嚴格得很。要進入猶太教的圣地或教堂,男性必須頂著一種叫做“哥巴”的帽子。進入回教教堂的時候,必須脫鞋,赤足而入。
進入基督教教堂時,必須脫下帽子。參觀這些地方,不能以游山玩水的態(tài)度處之,氣氛應該是嚴肅的,絕不可以一路嘻嘻哈哈,
7見面的握手、接吻
阿富汗人在見面塞喧時,有三種做法。如果彼此間并不怎么熟識,就握手為禮。這種握手要做兩次。如果熟識到某種程度,他們就擁抱為禮(這種擁抱也要做兩次)。若是親密無以復加的朋友,他們就來個接吻(男性之間也如此),也要重復兩次。
8洋娃娃不能當禮物
回教徒嚴禁偶像崇拜。比如在中東、近東諸國,佛像那一類形狀的東西,都不可以膜拜。因此洋娃娃等外型類似人像的東西,也禁止放在家里當裝飾品。他們的解釋是:放在家里,天天觀看,日子一久,也會形成“偶象崇拜”的結果。在這些國家,你絕不能以洋娃娃當禮物,否則,會被誤以為瞧不起他們的宗教。
9禁穿有星星圖案的衣服
埃及、阿拉伯諸國對穿著星星圖案衣服的人反應強烈,很是不滿。原因是政治上的對手以色列國家國旗以星星做圖案。除了衣服,有星星圖案的包裝紙也不受歡迎。
10親自貼郵票
在東南亞、中南美、中東、近在諸國,這些國家的郵政辦得不是很完美。一封信寄出以后,往往經年累月而消息杳然。如果要寄信,務必親自貼上郵票,否則忙碌中交待飯店服務生,他們幫忙貼郵寄信,往往半途成為斷線的風箏,說不定由此誤了大事。
11加糖的咖啡切莫攪拌
土耳其人喜歡濃咖啡,糖也加得很多,但絕不攪拌他們沒有使糖融于咖啡的習慣。巴西人也喜歡喝咖啡,他們慣用的咖啡杯不大,可是加糖總是加到三分之一左右,既不攪拌也不另加牛奶。
12不送酒
科威特、埃及、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阿富汗、黎巴嫩等國的宗教是禁酒的,對他們來說喝酒是直通罪惡的途徑。對禁酒成習的教徒,應避免贈送酒類,因為這種行為無異公然勸他破戒,不符禮數(shù),絕對做不得。
13回教徒的五行
回教徒在中東、近東諸國、埃及、阿聯(lián)酋、馬來西嚴、印尼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地廣泛分布,回教有所謂的“五行”。(1)自白;(2)禮拜;(3)絕食;(4)布施;(5)參拜麥加圣地他們不僅僅是虔誠信仰,還得力行,這才算完成了信徒份內的事。也就是說,“五行”已經跟日常生活打成一片。了解他們這種生活習慣之后,你才不至于在無意中侵害了他們的“五行”。
14訪問回教教堂時
任何觀光客到回教國家時,都可以參觀回教教堂。但是,有幾種禮節(jié)必須尊守。
(1)要脫鞋
(2)頭上必須有一樣東西,如帽子或手帕。
(3)女性不能穿迷你裙。
(4)肩膀到膝蓋必須掩蓋不得露出。
(5)嚴禁不穿胸罩的女性進入。
(6)衣袖不可以短到露肩或露出腋下。
以上數(shù)項是最基本的原則
15不談集中營的事
在以色列不少猶太人或其親屬在二戰(zhàn)中被關進集中營受盡苦難。那些慘痛的記憶和未消的恨意在他們心中永難抹除。提到集中營的事會碰觸了他們的舊傷,當然不受歡迎。
16不問家族的事
沙特阿拉伯可說是戒律最嚴的回教國家。向他們問太太的近況啦,嗜好啦,都在嚴禁之列。理由是不能對別人的太太抱任何興趣或好奇。還有,窮問他們家族的種種,會被認為是有意探查“隱私”,無禮至極。沙特阿拉伯人把家族視為財產之一,猛問家族的事就如在調查別人的私有財產,萬萬不可。
巴拿馬國家的習俗禮儀
巴拿馬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Panama),簡稱巴拿馬。位于南北美洲之間狹長的巴拿馬地峽蜂腰上,是連通南北美洲的咽喉,被稱為“世界橋梁”,“宇宙心臟”。面積為7.7萬平方公里。由于巴拿馬運河而馳名于世界,被譽為“世界的橋梁之國”。
巴拿馬運河是世界三大運河之一,位于中美洲的“細腰”——巴拿馬。從大西洋的利蒙灣通向太平洋的巴拿馬灣,全長81.3公里,是連接南美洲和中美洲的橋梁,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通道,是一條重要的國際航運水道。一艘船通過運河一般需要四個小時。
巴拿馬在印度安語中的意思是“蝴蝶之國”。16世紀初,哥倫布在巴拿沿海登陸以后,發(fā)現(xiàn)這里到處是成群飛舞的彩色蝴蝶。于是,使用了當?shù)赜?div style="height:15px;">第安人的語言,把這個地方命名為“巴拿馬”。巴拿馬還有“沒有商船的商船之國”,“產魚之國“,”世界橋梁“的美稱。
人口230萬,93%的居民信奉天主教。1903年11月3日巴拿馬脫離大哥倫比亞聯(lián)邦而獨立,成立巴拿馬共和國?,F(xiàn)政府為總統(tǒng)制,新憲法于1972年生效。規(guī)定總統(tǒng)由國民大會選舉,任期6年。經1983年修訂憲法,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改由人民直接選取任期5年,不得連任。立法委員會代表國會,于選舉總統(tǒng)的同時由國民選產生,任期5年。
巴拿馬經濟以勞動服務收入為主。出產香蕉、可可、馬尼拉麻、玉米等。工業(yè)有食品加工、制革、陶瓷等,資源也很豐富。
首都巴拿馬市,人口約60萬。市內有寧靜的西班牙風格的住宅區(qū),也有喧器的繁華商業(yè)區(qū),還有美國式的現(xiàn)代化建筑,而巴拿馬市本身,也正是一個存有多種文化的調和體。
一提到巴拿馬,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高溫多濕,終年長夏的國家。巴拿馬運河、巴拿馬籍、巴拿馬帽、科隆自由貿易區(qū)、銀行等聞名邇。
由于巴拿馬位于南北美洲大陸的中心位置,巴拿馬上常以“世界中心點“而自豪。連結著太平洋與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有3段,將擔升到海拔30米的湖水上,同時又以3個閘門的方式,將其沉于海面下的一條運河。一天約有40條船由太平洋通過運河駛向大西洋,又由大西洋開往太平洋。5萬5千噸級的只仍可通行。
巴拿馬文化源于西班牙文化,西班牙是公用語,日常生活上也都用西班牙語。購物時用簡單的英語大多行得通,餐廳里的菜單大多附有英文名稱。
巴拿馬天氣濕熱。訪問政府或大企業(yè)機構,宜穿保守式樣夏天西裝。其他時候,穿淺色襯衫,打條領帶即可。會前,大多需先訂約。宜持用印有英文、西班牙文對照的名片。當?shù)乜捎?,兩天取貨。巴拿馬運河是該國的經濟命脈,許多外國大公司在巴拿馬有分公司。當?shù)厣虡I(yè)巨子與政界關系極密切。在當?shù)厣蹼y找到好的分銷商或商業(yè)代表。巴拿馬商人多會說英語。當?shù)厣倘擞谥形缁丶页晕顼?,睡午覺。
巴拿馬人的商業(yè)習慣,即使定有約會,也不一定準時赴約。當?shù)厝诉t到30分到1小時并不稀罕。當?shù)卮螂娫挼牧晳T是先問“您是誰啊?”純系一種習慣而已。當?shù)氐墓秒娫捠窍劝翁?,對方答話之后再投入銅板,開始通話。巴拿馬貨幣單位與Balboa.,與美金等值,在市面上兩者同時通用。英語在商界足以應付。
洽談中,多稱贊巴拿馬工業(yè)化的成就。“格郎自由區(qū)”有許多外國公司設立的他、拼裝或包裝廠。
出入境注意事項:入境時海關栓查很嚴,尤其是對食品類。在當?shù)赝A粢粋€月以上時需課征所得稅。出差者需注意,簽證90天有效。海關免稅香煙500支,或煙草1磅。酒3瓶。外及本國貨幣入境不限,先申請,出境時可如數(shù)攜出。
交通工具,搭坐計程車沒有問題,因不用計程表,所以搭車前要確認一下所需車資。店前排的計程所以搭車前要確認一下所需車資。店前排的計程車,車費較高。計程車小費10%。行李每件25CENTS, 旅舍、飯店等付10-15%小費。食物、飲水方面,巴拿來馬市內的旅館、餐廳,生水與皆無問題。
巴拿馬人男尊女卑的觀念很強。朋友見面喜歡擁抱。業(yè)務往時握手就可以了。到內陸的巴拿馬人家中做客可以送食品或小樹苗作為禮物。避免談論法地政治和過去的運河區(qū)。[
意大利人請客吃飯的禮儀
1. 意大利人喜歡請客吃飯,座次的安排上一般是男女交叉落座,一般夫婦還需要分開坐。男士應該讓女士先入座。如果意大利朋友請吃飯,客人可酌情帶些小禮物,如葡萄酒,甜食或巧克力,鮮花等,也可帶些有民族特色的精致典雅的小工藝品或紀念品。一般都習慣現(xiàn)場打開禮品,并贊美一番。
2. 意大利人時間觀念較差,一般不準時。出席宴會、招待會等活動也經常遲到。因此,去人家做客,不需要早到,可適當晚到5至10分鐘。如果遲到時間過長,對人家說“對不起”,并不需要過多的解釋。但是參加正式的公務會談、商務活動等,則一定要準時。
3. 意大利人雖然講究美食,喜愛本國傳統(tǒng)餐飲,但日常生活并不奢華。對他們來說,早餐非常簡單,常常只喝一杯espresso香濃咖啡或一杯
Cappuccino奶沫咖啡,就一個羊角面包。他們重視午餐和晚餐,并把正餐當作一種交際和聯(lián)絡感情的方法。意大利人用餐時往往邊喝酒,邊聊天,餐館也有意拖延上菜時間,因此一頓飯要吃兩個多小時甚至更長時間。晚餐通常在晚上八點半才開始,如果全套吃下來,常常已經是午夜了。
4. 通常意大利餐的順序是,先上香檳等開胃酒,然后是前餐(即冷盤),一般是香腸、生火腿片與甜瓜,或是橄欖、魷魚片等海鮮。接下來的兩道正餐有面條、肉或魚等。然后品嘗甜點或蛋糕、水果、冰激凌等,最后是一杯咖啡和一小杯有助消化的烈性酒。
5. 用餐時,注意不要讓刀叉等餐具碰出響聲,要按照由外向里的順序用刀叉。要小口進食或喝湯,以免發(fā)出聲響。吃spaghetti面條時,要將面條卷在叉子上吃,這一點是有別于中餐面條的吃法的。
6. 吃魚時,吃完上半部分后,不要將魚身翻過來,而是用刀叉取下魚骨放在盤邊,然后再吃下面的一半
7. 吃肉時,不要一次將肉全部切開,而應當切一塊,吃一塊,邊切邊吃。
8. 吃面包,切忌直接咬面包,而是用手掰一小塊下來,如果愿意可以用奶油餐刀加些奶油,再送入口中。
9. 意大利人喝酒的規(guī)則比較多。一般飯前要喝開胃酒。主菜是魚、蝦等海鮮時飲白葡萄酒。主菜是肉時,飲紅葡萄酒。紅葡萄酒在室溫下飲用,白葡萄酒要經過冰鎮(zhèn)。葡萄酒開瓶之前,服務員要向主人亮出商標,然后再開瓶。接著服務員向主人杯里斟少許,主人拿起酒杯輕輕搖晃,使酒味發(fā)散出來,聞一聞,抿上一口,品嘗酒味是否純正,如滿意,則點頭示意服務員向客人斟酒。意大利人喜歡飯后再喝少量的烈性酒。
10. 意大利的咖啡有三種:濃香咖啡espresso、奶沫咖啡cappuccino和加奶咖啡cafe latte。其中espresso和cappuccino是意大利餐桌上的精品,也是風靡全球的飲料。喝咖啡時,加糖后用小勺攪拌一下后,將勺放在碟上,然后直接用杯子喝,切不可用勺喝。
11. 在意大利的咖啡酒吧里,所買的食物或飲料,站著用和坐著用是兩個價錢,而往往差價也很大。
12. 在意大利得到服務往往要付小費。一般住旅館和到餐館用餐,房費及餐費的帳單上已包括了10%的服務費,所以不必另付。但是如果飯店服務員幫助拿行李,停車處看護人幫助看車等,最好付小費,一般來說,支付一兩個歐元就可以了。在餐廳付小費時,可以將錢壓在桌上的杯、盤下,也可直接塞到服務員的手中,或用收費時不找零的方式等。
美景美圖
精品美文
音樂空間
職場技巧
音畫圖文
感悟哲理
星座運清
生活百科
史海鉤沉
健康常識
書畫古玩
網頁特效
電腦技巧
在線書架
精美相冊
您已閱覽  
秒   感謝光臨
背景音樂:約定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國外習俗
世界各國社交禮儀
泰國的風俗禮儀及禁忌有哪些
社交禮儀知識的經驗總匯
習俗禮儀
社交禮儀-06相見禮節(jié)(一)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