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網絡 編輯制作/荷花小女子
馬里共和國的禮節(jié)禮儀
馬里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緣,是內陸國家。西鄰毛里塔尼亞、塞內加爾、北、東分別與阿爾及利亞、尼日爾交界,南接幾內亞、科特迪瓦和布基納法索?!榜R里”原名為“蘇丹”,是1960年9月22日改名為“馬里”的。在曼丁哥語中,“馬里”為“河馬”之意。為取河馬的“力量強大”之威,故以此獸命名。
13世紀40年代松迪亞塔·凱塔在此建立了龐大的馬里帝國,包括塞內加爾、蘇丹、南毛里塔尼亞、幾內亞的內陸,以及象牙海岸和布基納法索的一部分。1895年被法國占領,1960年9月22日獨立,改名為“馬里共和國”。
馬里全國面積124.1238萬平方公里。人口762萬(1987年)。主要民族有班巴拉人、富爾貝人、塞努福人、馬林克人和桑海人等。 馬里全國劃分為7個大區(qū),46個省,18個市,285個縣。首都為巴馬
科。貨幣為“非洲金融共同體法朗(簡稱非洲法朗)”。官方語言為法語。通用班巴拉語。各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
一、社交習俗
馬里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西非馬里人剛強,性格坦誠好心腸;
感情真摯持人暖,特別善于互交往;
女性尤其愛打扮,喜佩飾物和染妝;
對待左手極厭惡,認為下賤又骯臟;
教規(guī)教義重恪守,待客注意切莫忘。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馬里人非常重視禮節(jié),待客十分熱情。只要客人前去光臨,主要總要端出一杯清香爽口的薄荷茶來殷勤招待的。若正趕上主人家吃飯,必留你一起共餐的。若遇到無親投宿者,不管彼此是否相識,主要也會騰出一席之地,讓你住下的。即使是過路人走到這里缺了盤纏,主要也會解囊相助的。
他們在生活習俗上有五種較為特殊的習慣:
其一是刷牙不用牙刷,而用檸檬樹枝磨牙;
其二是吃飯不用刀叉或筷子,而用右手抓食;
其三是便后不用手紙,而用左手擦拭鑄后沖洗;
其四是一年四季晚上睡覺都不用被子,而且一塊布蓋在身上;
其五是母親不用雙手抱孩子,而用布兜把嬰兒背在背后。
馬里的加布古、莫普提和桑加等地方的人,有以部落為村,民風古撲,實行有飯大家吃的待客習俗。吃飯時,任何人都能去某一家吃飯,而主人不管對誰都主動分發(fā)食品。馬里婦女不僅喜歡佩戴手鐲、腳鐲、項鏈,更講究耳環(huán)和鼻環(huán)。一般她們的耳環(huán)又大又重,下邊還有兩個“洋桃”似的墜兒。由于耳環(huán)過沉,她們不得不用一條細繩拴在頭上,兩端分別與耳環(huán)系住,以減輕耳的負擔,一般他們的鼻環(huán)都分兩種,小的套在鼻翼處,大的夾在兩個鼻孔的中間。馬里的女姓一般都習慣染妝。她們常以染足、畫手、梁牙齦等染妝方式來相互媲美。馬里人對狗頗為喜愛。他們認為狗忠實可愛,是勇敢、無畏、神圣的象征。
二、禮節(jié)禮儀
馬里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一般施用握手禮。他們打招呼的方式很特殊,熟人路上相遇,各自要把一只手放在胸前,一邊走一邊問侯,從不停步,兩人雖已背道走出很過,問侯的話仍沒完沒了,直到彼此聽不清話音才終止。
馬里撒哈拉沙漠地區(qū)的人,與客人見面格外親切,彼此除了熱情握手和長時間的寒喧外。雙方還要互咬對方手臂一下,以留下一道痕跡作為紀念。分手時,雙方還要相互下跪虔誠祝愿,最后揮淚道別。
三、信仰忌諱
馬里人有一多半信奉伊斯蘭教,信大體上拜物教的人占30.5%,信奉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的共占1.5%。他們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認為左手是骯臟和下賤的。使用左手實際上就是對人的一種污辱。有的也忌諱“13”數(shù)。認為“13”是個不幸和不吉祥的數(shù)字。馬里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禁食豬肉和使用豬制品。
四、飲食習慣
在馬里,最著名的菜肴就是“沙烤全駝”。這種菜的制作,要經過一段復雜的過程。他們先將宰殺的全駝割去雙峰,去除內臟并洗凈,再將事先烤好的一只全羊放入駝腹、而凈羊腹內再裝一只烤好的全雞,凈雞膛內再裝一只煮熟的雞蛋,然后封駝腹,不放任何調料,把全駝放入用干柴燒灼了的烤坑內,在駝身上埋一層薄沙,上面架好干柴烘烤,約兩小時左右即可啟食。
馬里人在吃飯上很有規(guī)矩。一般吃雞大腿的歸年長者或男人吃;雞胸肉歸年長的婦女吃;雞脖、胃和肝歸當家人吃;雞頭、爪和翅歸孩子們吃。他們有吃鼠肉的習慣。他們的鼠肉是憑借不吃鼠肉的狗來給他們捕捉的。馬里第三大區(qū)首府錫卡索的居民,有捕食螞蟻的習慣。他們吃的大都是長約寸許的白蟻和成蟻和剛脫翼的幼蟻。他們喜歡吃中餐,用餐不習慣使用刀叉和筷子,而是樂于以右手抓食取飯。
馬里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肴烹制少調料,餐桌備調料;注重菜肴的鮮嫩、香。
②口味 一般口味清淡,偏愛微甜味。
③主食 以米為主,對面食也樂于品嘗。
④副食 愛吃駱駝肉、牛肉、羊肉、雞肉、蛋類、魚等;蔬菜喜歡胡蘿卜、土豆、卷心菜、西紅柿等;調料愛用鹽、蔥、姜等。
⑤制法 對烤、煎、炸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京菜、清真菜。
⑦菜譜 很欣賞大拼盤、軟炸里脊、炸香蕉夾、鹽爆里脊、手抓羊肉、香酥雞、烤全羊、烤肉、軟炸雞條、扒三白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喜飲啤酒,愛喝可可、咖啡和綠茶。
⑨果品 愛吃西瓜、芒果、香蕉、椰子等水果;干果愛吃花生米等。
突尼斯的習俗禮儀
突尼斯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Tunisia),簡稱突尼斯,位于非洲北端,面積為16.42萬平方公里。突尼斯的蓬角半島被人們叫做“北非之角”。
人口763萬。阿拉伯人占全國人口的98%。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上層多用法語。貿易往來用阿拉語與法語均可。首都突尼斯(Tunis )是全國交通樞紐,風景秀麗氣候宜人,且靠近歐洲已成為國際會議的中心。
突尼斯人喜愛綠色、白色和緋紅色,喜歡駱駝。而忌諱豬、狗、貓。今天的突尼斯人用羊來吸引外國游客,大力發(fā)展旅游事業(yè)。努力豐富群眾的文化樂生活。
在突尼斯至少已有一千年的歷史。古時候,只是在開齋節(jié)的前夕舉行這種娛樂活動。到突尼斯去,騎著“沙漠之舟” 欣賞海市蜃樓,到綠洲上吃鮮椰棗,看壯觀的駱駝兵列隊游行,這就是突尼斯撒哈拉聯(lián)歡節(jié)的主要節(jié)目。突尼斯的國花是油橄欖突尼
斯是盛產橄欖的國家,被稱為”橄欖之國”。橄欖樹是突尼斯的民族財富,被視為珍貴之物.
突尼斯的商務禮俗,冬天前往,宜穿保守式樣西裝。訪政府機關及大公司必須先約會.持用有阿拉伯文或法文、英文對照之名片最好。大多數(shù)突尼斯商人說法語或意大利語。銷售姿態(tài)宜氏。突尼斯是世界上唯許婦女提出離婚訴訟的伊斯蘭教國家。突尼斯也是全球第二大橄欖油輸出國與第4大磷酸鹽生產國。雖然大多數(shù)商業(yè)接特活動是在幾個大旅館內進行,但突尼斯人有時會邀請你到他家中餐??傊荒崴沟囊了固m教商人是相當西化的,與其他鄰近伊斯蘭教國家的人不同。隨著時代的變遷,他們的穿著變化很大,目前,年人大都是西裝,身穿奇裝異服的摩登女屢見不鮮。
10月至次年5月最宜訪問,圣誕節(jié)前后二周及復活節(jié)前后數(shù)日不宜前往。7、8月多休假。每逢伊斯蘭教及基督教日教。每年齋月商業(yè)活動甚淡。
伊斯蘭教對突尼斯人的生活風俗影響頗大,多數(shù)突尼斯婦女都有深居簡出,戴面紗的習俗。伊斯蘭教徒每天要在中午、下午、黃昏和夜晚各禮一次。面在每星期五的午后,還要到清真寺舉行一次集體“三麻拜”。禮拜時,他們將伊斯蘭教歷太陽年的1、7、11、12月視為”神運載月”。在這四個月中,禁止一切激烈活動。
在節(jié)日里,人們十分熱情好客,常以椰棗、烤肉和傳統(tǒng)的民族菜“考斯考斯”款待客人。在招待重要外賓時,主人往往上一只或幾只烤全羊。椰棗是人們十分珍愛的食品。突尼斯人一般都以大米、面為主。在用餐時他們有邊吃邊談的習慣,而且在飯后習慣要洗手,然后就喝茶聊天。按伊斯蘭教教規(guī),突尼斯人忌食豬肉;也忌諱酒。
歐洲及北非居民入關,可攜免稅香煙200支,或雪茄50支,或煙草1磅。由其他地區(qū)真接飛抵突尼斯者,可攜帶免稅香煙1000支,或雪匣250支,或煙草4磅,酒一瓶。本國貨幣禁止出入境。外幣進口不限,先報數(shù)額,屆時可攜出。
小費計程車10%,行李每件200Millimes,旅舍、夜總會10%小費,一般已附加入帳單內。
埃塞俄比亞的習俗禮儀
埃塞俄比亞位于非洲東部,東北臨紅海,面積122.3萬平方公里,人口850萬。居民信基督教和伊斯蘭教。阿姆哈拉語為國語,通用英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Addis Abeba) 。貨幣:比爾Ethiopian birr.
埃塞俄比亞是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國。原稱阿比西尼亞。1896年3月1日獨立。1970年11月24日與我國建交。
埃塞俄比亞人喜歡鮮艷明亮的顏色,禁忌黑色,也禁忌宗教象征圖案。
埃塞俄比亞人普遍早婚,農村男女一般10歲多點就結婚。婚事由雙方父母作主。姑娘到了婚嫁年齡,便可以與男子成親。從訂婚后到結婚前,男方
不能與女方見面?;槎Y之日,新郎帶一些人到新娘家“搶婚”。用一塊布把新娘從頭到腳全部蒙上,然后背起新娘往新郎家跑。一路上新娘腳不沾地,頭不露面。從結婚這天起,要接連幾天設宴慶賀。兩三年后夫婦才能另立門戶。
每年的9月11日或12日是埃塞俄比亞人的新年。這正是雨季即將結束,收獲就要開始的季節(jié)。新年期間在農村,男男女女都穿著用手工織成的柔軟白布做成的民族服裝,挨門逐戶,互相祝賀,迎接新的一年。
埃塞俄比亞人悼念死者時,穿淡黃色服裝,但出門做客是絕對不能穿淡黃色服裝的。
埃塞俄比亞人相互問候,在許多情況下都要鞠躬行禮,如身披“沙馬”把頭裹住的,就要把它摘下來,甚至撩起來露出肩膀。問候致意頗有特色,可以長達一二分鐘,甚至更長。他們詢問彼此的健康,家庭成員、家畜、收成情況等。在這從容的問候之后才開始談及實質性的問題,一般壞的消息放在最后談。
同輩人見面時,一般握手問候,直到問候結束時才把手放開。久別或親朋好友,則互吻面頰,并頻頻互致問候,雙方的臉互相左右輕觸,次數(shù)無規(guī)定,越親密者次數(shù)越多。上層人士或神甫見面只能互吻肩部。一般老百姓見了官員或下級見了上極,則鞠躬表示敬意。小孩見到父親或祖父要跪下親吻他們的腳。在接受禮物時,受禮者應伸出雙手表示高興接受,若只伸出一只手,則表示勉強接受。
津巴布韋國家的風俗禮儀
津巴布韋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Zimbabwe),簡稱津巴布韋,位于非洲大陸的東南部.面積39.08萬平方公里,人口888萬。居民多信奉原始宗教。英語為官方語言,當?shù)厝酥v肖納語和馬塔菜語。首都哈拉雷(Harare)。
津巴布韋一詞,在當?shù)匦ぜ{語中是“石頭城”或“石屋”的意思。津巴布韋有“陽光城”、“花園城”、“花樹城”、南部非洲的“糧倉”之稱。又因其河流中多有鱷魚出沒,以出產優(yōu)質鱷魚皮而聞名全球。故又稱為“鱷魚之鄉(xiāng)”。
19世紀末,英國南非公司侵占了津巴布韋,使之淪為英國。1895年,英國南非公司用創(chuàng)辦人羅得斯的名字命名這個國家,稱為南羅得西亞。1923年成為英國“自治領地”。1964年,南羅得西
亞的白人政權宣布把國名改為羅得西亞(Rhodesin),并于1965年11月片面宣布獨立。津巴布韋人民經這艱苦的斗爭,于1980年4月18日宣布獨立,定名為津巴布韋共和國。
津巴布韋是非洲經濟比較發(fā)達的國家之一,國民收入平均每人超過500美元。
津把布韋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有鉻、石棉、黃金、鐵、銅等是世界上鉻和石棉的主要開采國和出口國之一。西北部的萬基煤田會儲量可達40億噸,是非洲著名的大煤田之一。
按津巴布韋的商業(yè)習慣,商談內容要用書面于事后加以確認。旅館的服務良好。旅行須注意,切忌在河川、湖泊里入水( 恐得風土病 )要隨身帶頂帽子。膠卷、干電池不易買到,最好帶點備用的。當?shù)赝廉a有銅制品、摩托羅萊的項鏈墜子( 津巴布韋特殊產石子 )、皮制品等。
出入境注意事項,高價值的貴重物品與現(xiàn)金在入境時要申報,并取得申報證明,否則出境時恐怕帶不走,不必繳機場稅。計程車以三人座的為主,車上用計程表,但需按車資再加10%營業(yè)稅.,當?shù)厮|較硬,生水不喝為宜。
深處內陸的津巴布韋,它的對外聯(lián)系都有要借道鄰國。從首都哈拉雷通過兩條鐵路分別到達馬普托港和貝拉港,這是津巴布韋通往世界各地的主要通道。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Harale),位于東北部高原,海拔1400米以上。哈拉雷有“不眠之城”的意思.這里氣候宜人,終年草木蔥郁,百花盛開.它是一座現(xiàn)代化城市,市東南部和西郊是工業(yè)區(qū),也是世界最大的煙草集散市場之一,它巳成為世界上屈指可數(shù)的富裕都市之一。有國際航空站。
我國至津巴布韋水陸路郵件可散寄香港轉;航空郵件山由北京、上海、廣州散寄英國轉。電報由北京經倫敦轉。
毛里塔尼亞國家的風俗禮儀
毛里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簡稱“毛里塔尼亞”。
“毛里塔尼亞”得名于國內主要民族摩爾人。“毛里”和“摩爾”是一個名詞的兩種譯法,譯民族名為“摩爾”,譯國名為“毛里”。意為“黑色的”,指黑皮膚的人。1958年定名為“毛里塔尼亞伊斯蘭共和國”。
毛里塔尼亞位于非洲撒哈拉沙漠西部。西北鄰西撒哈拉,東北接阿爾及利亞,東鄰馬里,南界塞內加爾,西瀕大西洋。
毛里塔尼亞全國面積103萬平方公里。人口202萬(1988年)。主要為摩爾人,圖庫洛爾人、薩拉科列人等僅占20%。毛里塔尼亞全國劃分為12個大區(qū)和努瓦克肖特特區(qū),大區(qū)下設省,省下設縣。首教努瓦克肖特。貨幣為“烏吉亞”。國語為阿拉伯語,通用法語。
一、社交習俗
毛里塔尼亞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西非毛里塔尼亞,號稱多帳篷國家;伊斯蘭教為國教,教規(guī)恪守心中掛;國民謙恭講禮貌,迎賓駱駝奶當茶;普通昵愛綠顏色,日子喜雙單受怕;當眾接吻最厭棄,東西忌用左手拿。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由于毛里塔尼亞氣候極為干燥,溫度又特別高,一般房屋散熱程度又不好,所以這個國家大力發(fā)展散熱較快的帳篷。尖頂帳篷處處可見,即使在首都,也有在院內或郊區(qū)另搭帳篷,作為乘涼的休息場所。毛里塔尼亞人還把在帳篷里招待賓客視為高雅之舉,即使國家元首主持的國慶宴會,他們也習慣在帳篷里舉行。故此,人們都風趣地把這個國家“帳篷國家”。他們招待客人進餐后,常常還要再請大家喝上三杯加糖的薄荷茶。此舉是希望客人帶著甜味千別,以便留下美好的回憶。他們招待貴賓心情非常赤誠,喜歡用法地最盛情的習俗,拿大葫蘆瓢當場擠駱駝奶給客人喝,以表示對客人的尊敬。他們昵愛綠色,渴望綠色,向往綠色,視綠色為吉祥、光明和幸福的象征。他們男性服裝、一般多為前胸開兩條長縫,里有兩個大口袋(可裝錢物的)藍色或白色大袍,此袍可一衣多用,既是上衣,又是大氅,同時還可以做睡衣,深受毛里塔尼亞的喜愛。
二、禮節(jié)禮儀
毛里塔尼亞人在官方場合與客人相見時,雙方要緊緊握手,熱情問好。有時從談話開始到結束,主要都會緊握客人的雙方,并用雙眼熱情的目視對方。他們相互見面,不僅要問人好。還要問對方的牛、羊或駱駝好不好。這主要是因為牲畜與他們息息相關同等重要。毛里塔尼亞撒哈拉沙漠地區(qū)的人,路遇各人彼此要熱情握手,并長時間寒喧互相問候。除此外,還要按他們的民族習慣互咬對方手臂一下,以留痕跡作紀念。分別時,還要相對下跪虔誠祝愿,最后揮淚道別。毛里塔尼亞最隆重、最高級的迎賓禮儀要屬駱駝迎賓禮了。當外國貴賓來臨時,一個身家民族服裝的人便走上前去給客人敬獻駱駝奶,為客人洗塵,客人必須喝一口,以表示對主人的感謝。夾道歡迎時,身上披紅掛綠的絡駝群在前面開路,場面十分壯觀。
三、信仰忌諱
毛里塔尼亞人尊伊斯蘭教為國教,幾乎人人信奉伊斯蘭教。他們每日要進行五次祈禱,即中午一次,上午和下午各兩次,祈禱前要洗手洗臉。由于當?shù)厮?,人們例以黃水代替,用沙擦手擦臉。然后整理衣裝,面向麥加圣城的方向,虔誠禱告。他們忌諱有人當眾接吻。認為這是有失文雅的舉止,是令人羞恥和厭惡的行為。他們有個習慣,妻子是不準同丈夫一起吃飯的。只有在丈夫吃完飯后,才允許妻子吃飯。他們有雙日表示“吉祥如意”,單日表示“災禍不利”的習俗,因此慣把雙日視為“良辰吉日”,是辦喜事的好日子;慣把單日視為“兇多吉少”的日子,好事多要避開這些日子。他們忌諱左手傳遞東西和食物。認為這種舉止是對人不尊重或有污辱之嫌的一種行為。他們忌諱有人將飯菜撒在地上。認為這是對神的早冒瀆。
四、飲食習慣
毛里塔尼亞人一般歡迎貴賓,慣以“烤全羊”作為最盛情的款待。他們非常喜歡喝綠茶,他們煮的茶濃如咖啡,茶里要加入少量的白糖和鮮薄荷葉,味道香甜醇厚,略帶苦澀味。他們喜歡吃中餐,用餐不是一雙手。吃肉用手撕、吃飯用手抓,只是在一些官方場合有些人才使用西式餐具。
毛里塔尼亞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肴鮮、嫩、香,注重菜肴量大實惠。
②口味 口味一般不喜歡太咸,偏愛辣味。
③主食 慣以米飯為主食,對面食品種也樂于品嘗。
④副食 愛吃牛肉、羊肉、雞、鴨、魚、蝦等;蔬菜愛吃卷心菜、辣椒、西紅柿、豆類、黃瓜、洋蔥等;調料愛用胡椒粉、辣椒粉、丁香、玉果、椰子油、棕櫚油等。
⑤制法 對烤、燒、煎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清真菜、川菜。
⑦菜譜 很欣賞手抓羊肉、烤鴨、香酥雞、雞脯冬瓜、鍋燒牛羊肉、炸香蕉夾、咖喱牛肉、炸烹蝦、熗青蝦、烤全羊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進餐時不喝酒,而通常以水和駱駝奶為主要飲料,他們還很喜歡喝又釅又甜的綠茶。
⑨果品 喜食香蕉、椰子、柑桔、哈密瓜、西瓜、芒果等水果、干果喜食花生米,腰果等。
摩洛哥王國的風俗禮儀
關于摩洛哥國名的由來有幾種說法:有說西亞腓尼基人航海到達此地,被迷人的風光和景色所吸引,便贊此地為“摩洛哥”,意為“休養(yǎng)勝地”。又有說,“摩洛哥”源于阿拉伯語“馬格里布”的轉音,為“西方之島”、“日落之鄉(xiāng)”之意。還有人認為,“摩洛哥”是“馬拉喀什”的音譯?!榜R拉喀什”古稱“馬拉古什”,直譯為“被裝飾起來的”、“紅色的”。1957年8月14日定國名為“摩洛哥王國”。
摩洛哥們于非洲西北端。東、東南界阿爾及利亞,南鄰西撒哈拉,西濱大西洋,北隔南布羅陀海峽與西班牙相望,扼大西洋入地中海的門戶。
摩洛哥全國面積45.9萬平方公里 。人口2400萬(1988年)。主要為阿拉伯人,柏柏爾人口占近20%。
摩洛哥全國劃分為32個省、2個直轄市,省下設縣、鎮(zhèn)、村;市下設區(qū)。首都拉巴特。貨幣為“迪拉姆”。以阿拉伯語為國語,全國通用法語。
一、社交習俗
摩洛哥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摩洛哥國地域廣,好與外界搞交往;
經濟發(fā)展較為快,西方滲透有影響;
國民多為穆斯林,宗教傳統(tǒng)重信仰;
綠色吉祥受寵愛,寓意美好都向往;
白色忌諱受厭棄,寓意貧窮和懊喪。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摩洛哥受西方社會的影響,經濟發(fā)展速度較快,表現(xiàn)出歐洲風格與阿拉伯情調的交織。摩洛哥人與客人約會總樂于遲到,認為這是一種社交風度。他們把茶視為迎賓待客的佳品。若給你敬上一杯薄荷綠茶,那是表示對你尊敬的傳統(tǒng)禮節(jié)。他們喜愛綠色,視綠色為春天和美好的象征。他們對“3”、“5”、“7”、“40”較為喜歡,認為這些數(shù)字都帶有積極意義。
二、禮節(jié)禮儀
摩洛哥人與客人相見和告別時,一般都慣施擁抱禮,握手禮也較為普及。摩洛哥女人與賓客見面時往往施屈膝禮。
一般禮儀
在進入摩洛哥人家里前,你應主動提出脫鞋,在進入清真寺時則秘須脫鞋。
稱謂與問候
握手是習慣,不過朋友之間通常以親吻相迎。
約會與準時
事先約會是可取的,雖然摩洛哥人很少遵守時間。
款待與饋贈
摩洛哥商人會邀請你去他們家中作客,大擺筵席,持續(xù)吃上好幾個小時,但你很少會見到他們的妻子。
最好不要對主人的某件所有物大加贊美,他可能會感到按社交慣例不得不把它奉贈給你。
三、信仰忌諱
摩洛哥全國絕大多數(shù)人信奉伊斯蘭教,其余人信奉摩洛哥和猶太教。摩洛哥人受宗教的約束,一般都不飲酒;也很少有人吸煙;進屋有脫鞋之俗,未經主人許可,不脫鞋是不是進入其宅屋的;進清真寺必須脫鞋。他們宴請賓客前后要上茶三次,以示禮貌??腿说竭@里則應“入鄉(xiāng)隨俗”,否則,便會被認為不禮貌。他們對“13”有反感,認為“13”是個消極的數(shù)字。他們忌諱白色,認為白色象征著貧窮,白色衣服最令人厭棄。摩洛哥的婦女只能偷偷地吃雞蛋。如果當著丈夫的面吃雞蛋,會被認為干了一件敗壞風俗的丑事而遭到譴責。摩洛哥人禁食豬肉,也忌諱使用豬制品。他們一般不愛吃紅燴和帶汁的菜肴。
四、飲食習慣
摩洛哥人喜歡吃用小麥粉加上清水、橄欖油、肉湯、牛羊肉、蔬菜等做成的家鄉(xiāng)風味“古斯古斯”和鮮美郁的“烤全羊”、“烤魚”、“烤蝦”等,這些也都是他們迎待客的佳肴。他們習慣用鹽腌漬橄欖果,認為腌漬出來的橄欖果別有風味。他們酷愛飲茶,一般他們都喜歡在綠茶中加些白糖和新鮮的薄荷葉,每天要飲4至5次,每次的飲量還都挺大。他們對中國菜肴很喜歡;他們除在公共場合有時使用刀叉為餐具外,一般都習慣于用手抓飯吃。
摩洛哥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肴的香、脆,注重菜肴的豐盛。
②口味 一般口味喜清淡,愛微辣味道。
③主食 以面食為主,喜食摩洛哥式面包。
④副食 喜歡牛肉、羊肉、魚、蝦等;蔬菜喜歡黃瓜、西紅柿、洋蔥、土豆等;調料愛用橄欖油等。
⑤制法 對烤、煎、炸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魯菜、川菜、粵菜。
⑦菜譜 很欣賞冷拼盤、番茄牛肉、烤鴨、烤羊肉串、煎牛肉扒、炒里脊丁、糖醋魚、炒什錦、香酥雞、烤全關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不飲酒,喜喝酸牛奶、咖啡、桔子汁等,尤為愛喝茶,最愛喝中國綠茶,如“西湖龍井”、“黃山毛峰”、“建甌水仙”、“碧螺春”等。
⑨果品 愛吃西瓜、香蕉、桃等水果;干果愛吃花生米等。
坦桑尼亞的風俗禮儀
坦桑尼亞位地非洲東部赤道以南,由大陸、桑給巴爾島、奔巴島和20個小島組成。大陸東臨印度洋,南連贊比亞、馬拉維和莫桑比克、西鄰盧旺達、布隆迪和扎伊爾,北界肯尼亞和烏干達。坦桑尼亞聯(lián)合共和國由坦噶尼喀和桑給巴爾兩部分合并而成。1964年10月29日定國名為“坦桑尼亞聯(lián)合共和國”。
坦桑尼亞全國面積94.5087萬平方公里。人口2398萬(1988年)。主要有蘇庫馬人、尼亞韋齊人、斯瓦希里人、赫赫人、馬孔德人、哈亞人、舍加人、扎拉莫人、查加人等。除黑人外,還有少數(shù)阿拉伯人、印巴人。坦桑尼亞全國劃分為25個省,111個縣,縣以下設區(qū)、鄉(xiāng)、村。
首都達累斯薩拉姆。貨幣為“坦桑尼亞先令”。
官方通用英語,國語為斯瓦希里語。
一、社交習俗
坦桑尼亞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坦桑尼亞人好勝, 喜歡熱鬧欠穩(wěn)重;
但卻非常講禮儀, 重視禮貌與文明;
認為家長最可親, 對待客人倍尊敬,
統(tǒng)稱男人叫“爸爸”, “媽媽”稱呼指女性;
紅色格外受寵愛, 蛇飯待客表真誠。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坦桑尼亞是個多民族的國家,每人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特點和不同嗜好。馬薩伊族人的審美觀就很個別,他們以女剃光頭,男子梳辮子為美;有的部族婦女還以紋面為美。他們視自己的父母為最可親最可信的人,視客人為最應受到尊敬的人。因此,他們通常都尊稱男客人為“爸爸”,對女賓客稱“媽媽”。甚至他們對見到所有的人都這樣稱呼,就連父母也稱自己的兒子為“爸爸”,稱自己的女兒為“媽媽”。他們昵愛紅色,因為它給人以興奮和刺激。坦桑尼亞坦噶尼喀的克拉依族人為表敬意常用“蛇飯”招待客人?!吧唢垺笔怯靡粭l只去五臟、不去頭尾、不剝皮的紅色花蛇放在谷粉里蒸煮成的??腿吮仨毎选吧唢垺币淮纬酝?,而且一定要把蛇此一起吃下去,不能吐掉。在主人看來紅色蛇早一種幸福的象征。用紅色蛇待客就表示主人對客人的真誠友誼??腿瞬怀浴吧唢垺被虬焉咄碌?,則表示客人對主人的友誼不相信。他們偏愛丁香花,因為它給人們帶來了美好和幸福。
坦桑尼亞90%的農民生活在“村子”和傳統(tǒng)的村莊里。這些村莊大多數(shù)位于農田或牧場中間,用圍墻或籬笆圍起來。住宅一般呈圓形,屋頂是圓錐形。通常是一戶一座房子,由于現(xiàn)在仍保留一夫多妻制,所以有不少家庭擁有幾間住宅。
青年婦女最喜愛一種長到膝蓋的無褶長裙,穿著舒適、美觀,稱之為“加鳥花”。在身上從胸或腰一直到腿踝部圍著一塊花布,上面印有椰樹或田園風光等圖案,稱之為“康加”。發(fā)型可以表現(xiàn)女性美。比較流行的發(fā)型有20多種,其中最時髦的發(fā)型被稱為“索科莫科”。即把頭發(fā)從前向后梳成許多道道,在腦后收攏,打成2結,在頭發(fā)上形成均勻的水渠式花紋。每到重大節(jié)日,各地舉行梳發(fā)比賽,婦女們各展妙手絕技。
坦桑尼亞人非常好客,十分注意尊重老人,并注重禮節(jié)。晚輩早上起床后,有些部族,如蘇庫馬族、哈亞族、貝納族的婦女,在同長者講話時,要跪下或坐在地上講,以表示尊重。馬賽族、梅魯族青年向長者問好時,長者要用雙手撫摸一下他們的腦門,作為祝福。晚輩見到老者要用敬語問候,晚輩在長者面前不能坐姿不端正,不能在長者離席前先行離席,同長者席地而坐時,不能伸腿或后仰,更不能把腳伸向別人。晚輩接受長者送的東西時,要雙手接,如果東西很小,可用右手接,絕對不可用左手去接;遞東西給他人時,也要用右手;不得用左手接、遞時,要向對方致歉。
坦桑尼亞人的敬老風尚還表現(xiàn)在當家庭和村子討論重大事情時,都要征求老年人的意見,在解決矛盾、調解糾紛中,老年人特別是男性長老的意見至關重要。
在待客方面,坦桑尼亞人不愿意生人隨便進入自己家門,更不喜歡生人進入臥室。有前后門的家,客人須從前門進入,只有十分親密的朋友才可走后門。
二、禮節(jié)禮儀
坦桑尼亞人與客人相見時,慣于先指自己的肚子,然后鼓掌,再相互握手。坦桑尼亞婦女們遇見外賓時,握完手后便圍著女外賓轉圈,嘴里還發(fā)出陣陣尖叫。他們認為這樣做是對客人最親熱最友好的表示。
稱謂與問候
相互引見時習慣上握手為禮??陬^問好時說一聲“jambo”也是很常見的。
款待與饋贈
東道主往往在來訪者離境時贈送禮物。此時,客人可以還贈主人禮物(但不要送花)。
交談
談話的內容包括坦桑尼亞的國家公園、非洲的文化以及國際政治問題。
應避免談論當前的政治氣候。
三、信仰忌諱
坦桑尼亞信奉基督教的人占44%(其中天主教占28.2%),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占32.5%,信奉傳統(tǒng)宗教的人占22.8%,其他占0.7%。
坦桑尼亞人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認為右手平時總接觸入口的東西,是干凈之手,左手經常接觸骯臟之物,因此是不潔凈的。他們認為稱呼他人就要用最尊敬的語言,直呼其名是不懂禮貌的舉止。坦桑尼亞信奉基督教的人忌諱“13”,認為這是不吉利并會給人帶來厄運的數(shù)字。坦桑尼亞伊斯蘭教的人禁食豬肉和使用豬制品,也忌諱談論有關豬的問題。坦桑尼亞哈亞人在飲食中最大的禁忌是忌食飛禽,其中包括雞和雞蛋;也忌食昆蟲,還忌飲酒。
四、飲食習慣
坦桑尼亞人愛食香蕉。他們把甜蕉當水果吃,把芭蕉做菜吃,把菜焦當主食吃。他們慣用玉米面加糖、椰子油做成民族傳統(tǒng)的“烏伯瓦伯瓦”手抓飯。在吃這種飯時,一般都要蘸上用牛肉、咖喱、蔥頭、西紅柿等原料做成的湯。
坦桑尼亞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 講究菜肴鮮、嫩、香,注重菜肴的色彩。
②口味 一般口味喜清淡。
③主食 以面食為主,也喜歡吃米飯,尤以羊肉大米飯為好。
④副食 愛吃牛肉、羊肉、蛇、魚、雞、蛋類等;蔬菜愛吃茄子、西紅柿、蔥頭、黃瓜、辣椒等;調料愛用椰子油、咖喱、糖等。
⑤制法 對煎、炸、烤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粵菜、京菜、川菜。
⑦菜譜 很欣賞冷拼盤、五香醬牛肉、烤羊肉、五彩炒蛇絲、脆皮雞、樟茶鴨子、炸魚仁、干煸牛肉絲、干燒牛肉絲、干燒雞脯、冬瓜盅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愛喝啤酒,對飲料中的咖啡、可可、酸奶、汽水、可樂等都很喜歡,也愛品嘗中國綠茶。
⑨果品 愛吃水果中的香蕉、芒果、木瓜、菠蘿等;干果喜歡花生米、杏仁、腰果等。
南非國家的風俗禮儀
南非地處南半球,位于非洲大陸的最南端,介于南緯22度至35度和東經17度和33度之間,陸地面積為1219,090平方公里,相當于荷蘭、比利時、意大利、法國和德國五國面積之和,比我國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小,略大于內蒙古自治區(qū)。其東、南、西三面被印度洋和大西洋環(huán)抱,北面與納米比亞、博茨瓦納、津巴布韋、莫桑比克和斯威士蘭接壤。
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Pretoria)是南非中央政府所在地,人口150萬;立法首都開普敦(Cape Town)是南非國會所在地。
南非的官方語言有11種,分別是:英語、阿菲力康語、祖魯語、科薩語、斯佩迪語, 茨瓦納語、索托語、聰加語、斯威士語、文達語和恩德貝勒語。
素有“彩虹之國”美譽的南非,自然風光綺麗,動植物種類繁多。據一項權威調查顯示,在生
物種類數(shù)量上,面積只有122萬平方公里的南非排名世界第二。
南非有著各種不同類型的景觀和多樣的文化,國土遼闊,是旅游度假的理想去處。國土面積122.1037萬平方公里的這個國家,有著各種各樣的氣候和地形。大部分地區(qū)氣候溫暖,夏天不是很熱;除了內陸、山區(qū)外,冬季也不會下雪;秋季可以看見漫山遍野的紅葉;春天則全部是花的海洋。
南非有大量的野生動物,這里的野生動物保護區(qū)比比皆是,南非五大動物——獅子、花豹、大象、野牛和犀牛,還有黑角馬、長頸鹿和小葦羚羊以及上百種鳥類及開普須鷲等瀕臨滅絕的罕有動物。
(1)社交禮儀
南非社交禮儀可以概括為“黑白分明”,“英式為主”。所謂“黑白分明” 是指:受到種族、宗教、習俗的制約,南非的黑人和白人所遵從的社交禮儀不同;英式為主是指:在很常的一段歷史時期內,白人掌握南非政權,白人的社交禮儀特別是英國式社交利益廣泛的流行于南非社會。
以目前而論,在社交場合,南非人所采用的普遍見面禮節(jié)是握手禮,他們對交往對象的稱呼則主要是“先生”、“小姐”、或“夫人”。在黑人部族中,尤其是廣大農村,南非黑人往往會表現(xiàn)出與社會主流不同的風格。比如,他們習慣以鴕鳥毛或孔雀毛贈予貴賓,客人此刻得體的做法是將這些珍貴的羽毛插在自己的帽子上或頭發(fā)上。
(2)服飾禮儀
在城市之中,南非人的穿著打扮基本西化了。大凡正式場合,他們都講究著裝端莊、嚴謹。因此進行官方交往或商務交往時,最好穿樣式保守、色彩偏深的套裝或群裝,不然就會被對方視做失禮。外,南非黑人通常還有穿著本民族服裝的習慣。不同部族的黑人。在著裝上往往會有自己不同的特色。
(3)餐飲禮儀
南非當?shù)匕兹似饺找猿晕鞑蜑橹鳎洺3耘H?、雞肉、雞蛋和面包,愛喝咖啡與紅茶。非黑人喜歡吃牛肉、羊肉,主食是玉米、薯類、豆類。不喜生食,愛吃熟食。
南非著名的飲料是如寶茶。在南非黑人家做客,主任一般送上剛擠出的牛奶或羊奶,有時是自制的啤酒??腿艘欢ㄒ嗪?,最好一飲而盡。
(4)習俗禁忌
信仰基督教的南非人,忌諱數(shù)字13和星期五;南非黑人非常敬仰自己的祖先,他們特別忌諱外人對自己的祖先言行失敬。跟南非人交談,有四個話題不宜涉及:
一、不要為白人評功擺好。
二、不要評論不同黑人部族或派別之間的關系及矛盾。
三、不要非議黑人的古老習慣。
四、不要為對方生了男孩表示祝賀。
尼日利亞國家的風俗禮儀
尼日利亞聯(lián)邦共和國簡稱“尼日利亞”。尼日利亞得名于非洲第三大河——尼日爾河。意為“尼日爾河流經的土地”。1961年10月11日,尼日利亞宣布成立聯(lián)邦共和國。
尼日利亞位于西非東南部。東鄰喀麥隆,東北隔乍得湖與乍得相連,西接貝寧,北界尼日爾,南瀕大西洋的幾內亞灣。
尼日利亞全國面積92.3768萬平方公里。人口1.1225億(1988年)。主要有豪薩人、約魯巴人、伊搏人、富拉尼人、伊比比奧人等。
尼日利亞全國劃分為21個州及1個聯(lián)邦首都區(qū),下轄3.4個地方政府。首都拉各斯。貨幣為“奈
拉”。官方語言是英語,主要民族語言有豪薩語、約魯巴語和伊博語。
一、社交習俗
尼日利亞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尼日利亞人眾多,民族繁雜又奇特;
女人講究梳高發(fā)。胖女媲美受寵熱;
普遍性格都實在,不搞花套埋扣折;
心地熱情很純真,態(tài)度忠懇不造作;
注重禮節(jié)和禮儀,文明禮貌待賓客。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尼日利亞伊博人對“柯拉果”極為崇拜。他們把“柯拉果”視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金鑰匙”,啟發(fā)良心的“種果”。因此,每當遇到糾紛時,伊博人總要擺出柯拉果,由受人尊敬的長者執(zhí)刀將其切成小塊分給當事人。人們一旦吃下這種果子,所有問題也就會自行解決。若有固執(zhí)者,必會受到所有人的譴責。“柯拉果”還是伊博人待客的佳果。當客人到后,主要端上柯拉果便是表示對來賓的誠心歡迎。尼日利亞的豪薩人十分重視禮節(jié)。朋友相見總要互相問候身體及家庭狀況,而且還要問對方的家禽、家畜、莊稼等情況。豪薩人接待客人也很隨便,主人一般不會興師動眾的特意為客人去準備,而是家里有什么,家人吃什么,客人也吃什么。尼日利亞豪薩人除有自己的民施語言外,還創(chuàng)造了許多生動的手語,如:他們用拇指和食指拈出“達、達”的聲音,表示對談論的話題很贊賞,完全同意對方的意見;如果把五個手指握成掌頭再揮動手臂,則表示對某人的詛咒和謾罵;用手指頭從自己的耳朵上由后向前很快刮過,往往表示“妙不可言”,或是“嘗到了美味佳肴”,或是“聽到了朋友出的妙計”;他們舉起手臂,表示“極大尊敬”之意。
尼日利亞的菲蒂族人惜馬如命,他們從不吃馬肉。如果馬死了,全家人會象死去親人一樣痛器一場,并為馬舉行安葬儀式,將馬尾縣掛在最顯眼的地方,堅持三年天天為之祈禱。尼日利亞伊博人的審美觀念很個別,他們利亞埃加族婦女,喜歡梳高發(fā)。因此她們的族名也稱“高髻族”。她們在發(fā)內填上棕櫚絲核扎的高髻,高度相當于人頭的兩倍。未婚少女要扎成蛇形,因為蛇在當?shù)卣J為是“潔白”;已婚人要扎成魚形,因為魚在當?shù)乇硎尽昂湍馈?;老婦人發(fā)髻要扎上三葉棕櫚條,因為棕櫚條表示“長壽”;寡婦要扎成圓頂?shù)?,表示為死去的丈夫盡“忠貞”。
二、禮節(jié)禮儀
尼日利亞人在施禮前,總習慣先用大拇指輕輕地彈一下對方的手掌再行握手禮。尼日利亞豪薩人對親密的好友相見,表示親熱的方式不是握手,也不是擁抱,而是彼此用自己的右手使勁拍打對方的右手。尼日利亞豪薩人晚輩見長輩要施禮問安。一般情況下,要雙膝稍稍彎曲一下,向前躬一下身子。平民見酋長,必須先脫鞋走近酋長,然后跪下致禮問安,在酋長沒下命令的情況下是不能隨便站起來的。
一般禮儀
尼日利亞有許多部族,其習俗與文化傳統(tǒng)有很大差別,所以他們的生活方式也截然不同。
約會與準時
事先約會很重要,特別是與政府官員約會。尼日利亞人雖然一般不太有時間觀念,但他們理解醒方人遵守時刻的習慣。由于在尼日利亞國內旅行很艱難,所以對到達目的地的時間估計要留有充分余地。
交談
談話中應回避的一個話題是宗教。恰當?shù)脑掝}是有關尼日利亞的工業(yè)成就和發(fā)展前景。尼日利亞人還喜歡談論非洲的政治活動,特別是他們對非洲統(tǒng)一組織、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以及其他非洲國家所作出的貢獻。
三、信仰忌諱
尼日利亞居民中有近半數(shù)人信奉伊斯蘭教,34.5%信奉基督教,12.3%信奉其他宗教。
尼日利亞人在交談中,從不盯視對方,也忌諱對方盯視自己,因為這是不尊重人的舉止。他們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認為左手下賤、骯臟,是不應該干干凈的事情的,否則便是對人的挑畔和污辱。他們忌諱“13”。認為它是厄運和不吉祥的象征。尼日利亞伊博人對來訪客人若遲遲不端出柯拉果,就是表示拒客。識相的客人就該趕緊告辭。免得發(fā)生不快。已婚婦女最忌諱吃雞蛋。她們認為婦女吃了雞蛋就不會生育。因為它的外形似零(0),所以禁吃。他們不愿談論政治,特別是有關非洲的政治問題。尼日利亞伊薩人認為食指是不詳之物,無論誰用右手的食指指向自己,都是一種挑釁的舉動;若是有人伸出手并張開五指對向自己,更是粗暴地侮辱人的手勢,相當于辱罵祖宗。這些都是令人不能容忍的。尼日利亞信奉伊斯蘭教的人禁食豬肉和使用豬制品。
四、飲食習慣
尼日利亞人最愛食用傳統(tǒng)的“五色板”,即用玉米面(黃色)、本薯面(淺黃色)、豆類面(咖啡色)、蔬菜(綠色)、西紅柿(紅色)混合在一起燒制而成的糕狀或湖狀食物。他們喜食粥湯,卡努里人喜食“布拉布斯科”,即用黍米熬的粥,吃時淋上熟油,香氣誘人;豪薩人喜食“圖活粥”,即有黍米、高梁米、大米合煮,再配以用調味汁拌好的魚、肉和各種蔬菜。至于湯類,較為普及的是用炸甜瓜干、葫蘆干、西紅柿塊、魚或雞合煮的“埃古西湯”,用肉末和香蕉煨制成的“阿卡拉湯”,香而不膩、別具一格。他們對中國飲食懷有極大的興趣,他們用餐一般習慣以手抓飯,社交場合也使用刀叉。
尼日利亞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 注重 講究菜肴香郁,注重菜肴豐盛實惠。
② 口味 一般不喜太咸,愛辛辣味道。
③ 主食 以面為主,也樂于品嘗米飯。
④ 副食 愛吃蝦、魚、雞、牛肉、羊內等;蔬菜愛吃豆類、山芋、西紅柿、洋蔥、土豆、黃瓜等;調料愛用胡椒粉、奶油、糖、蔥、鹽、醋等。
⑤ 制法 對燴、燉、烤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 中餐 喜愛中國的京菜、清真菜。
⑦ 菜譜 很欣賞大拼盤、手抓羊肉、炸香蕉夾、三色丸子、燴蝦片、干燒魚、燴羊三樣、砂鍋燉牛羊肉、軟炸里脊、香酥雞等風味菜肴。
⑧ 水酒 喜歡飲啤酒;愛喝果子汁礦泉水、可可、咖啡;也喜歡喝加糖、薄荷葉等的綠茶。
⑨ 果品 喜歡柯拉果、柑桔、香蕉、菠蘿、西瓜等水果;干果愛吃驚胡桃仁、花生米等。
塞內加爾的風俗禮儀
塞內加爾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Senegal).簡稱塞內加爾,位于非洲最西部的塞內加爾河中下游。面積19.67萬平方公里。國家不大,卻是一個以生產花生聞名于世界的國家。塞內加爾是世界上第4大花生產國,也是世界第1大花生出口國。有“花生之國”的美稱。
塞內加爾國名來源于國內的最大河流——塞內加爾河( 在該國境內長1030公里)。人口679萬,它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各部族有自己的語言,比較通行的語言是沃洛夫語( 尚無文字),官方語言是法語。有84%的人信奉伊斯蘭教。
首都達喀爾(Dakar),在大西洋沿岸佛得角的南端,為大西洋航線要沖,人口100萬,是全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交通樞紐,也是西非最大的海港和商業(yè)中心。達喀爾港水深港闊,可同時???0萬
噸位以下的輪船40多艘。歐洲到南美,及南非至北美的來往船只幾乎都要經過該港,是重要的中途站。
1959年4月4日,塞內加爾同蘇丹(今馬里)組成馬里聯(lián)邦。1960年馬里聯(lián)邦宣告獨立。同年8月20日塞內加爾決定退出馬里聯(lián)邦,宣告成立塞內加爾共和國。
貨幣:非洲金融共同體法郎CFAF(France de La Communaute Fnanciere Africaine)。
塞內加爾人熱情好客、喜歡舞蹈,特別是手鼓舞。他們一年中最重大的節(jié)日是宰羊節(jié)。按照伊斯蘭教歷,5月25日是伊斯蘭教的宰羊節(jié),名塔巴斯基。節(jié)日來到時,街頭巷尾充滿了節(jié)日的氣氛,清晨達喀爾一片誦經聲,當盛典結束后,許多人家院子里開始宰羊。人們把羊肉分贈親友,把羊血灑在挖好的土坑里。
宗教對塞內加爾人的生活習俗影響較大,他們多數(shù)都忌諱使用豬皮和豬內臟作的日用品,也忌諱談論有關豬的事情。他們還尊奉伊斯蘭教規(guī),在公共場合下是禁止飲酒的。
塞內加爾人的穿著一般都比較簡單,男子習慣穿一種白色的“布布”大袍,女子一般都穿顏色鮮艷的長裙,有的還在頭上蒙著一條圍巾。尤其是在農村地區(qū),還有這樣的風俗:一般的人都把頭剃得光光的,只在左耳朵的上方留下一塊頭發(fā)。
在塞內加爾,若有貴賓來臨,他們常以烤全來熱情款待。用來作烤全的都是小羊羔??臼旌?,放在金屬的大盤子里端上餐桌。待客人們洗手后,一般習慣用右手先從羊的背部、脅部開始撕食。 V 塞內加爾人一般是以玉米、大米、高梁等為主食,其副食以牛羊肉為主,其中尤以羊肉居多。他們習慣吃大塊的牛、羊肉,不愛吃以肉片、肉丁或肉絲烹制的菜肴。他們喜愛吃的菜有西紅柿、蘿卜、胡蘿卜和各種豆類等。在口味上,喜吃香而辛辣的食物,不怕油膩,而且一般人的飯量也比較大。有的人也愛吃法式西菜,早餐一般喜歡吃面包、黃油、濃咖啡。也愛好喝茶,尤其喜愛喝中國的綠茶。他們習慣在飯后,一邊茶、一邊聊天,以幫助消化。
塞內加爾人一般都忌吃蝦、雞毛菜、蘑菇等菌類以及其他形狀古怪的食物,如:鱔魚、甲魚、魷魚等。他們更忌食豬肉。
阿富汗共和國的風俗禮儀
阿富汗共和國簡稱“阿富汗”。在古波斯語中,“阿富汗”為“山上人”之意。因阿富汗國土大部分都是山地或高原,故有“山人國”之稱。還有人說,阿富汗國名是由“阿富汗”一詞加上波斯語中的“斯坦”(即國家)組成?!鞍⒏缓埂笔莵碓从诠糯磺蹰L的名字,或來源于古猶太國王紹爾的侄子的名字“阿富汗”。1973年7月成立“阿富汗共和國”;1978年4月改為“阿富汗民主共和國”;1987年11月又恢復阿富汗共和國。
阿富汗位于亞洲中西部,是一個內陸國家。東部與我國相鄰,北接烏茲別克、塔吉克、土庫曼,西部與伊朗接壤,南和東南與巴基斯坦相靠。
阿富汗全國面積65.23萬平方公里。人口1464萬(1985年)。共有30多個民族,其中普什圖人占全國人口的一半多,塔吉克人、哈扎拉人、烏茲別克人等僅占少部分。
阿富汗全國劃分為29個省,省以下設大縣、
縣、鄉(xiāng)和村。首都喀布爾。貨幣為“阿富汗尼”。官方語言是普什圖語和達里語(即波斯語)。
一、社交習俗
阿富汗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阿富汗人講禮貌,遇客總是面含笑;
彬彬有禮很熱情,慷慨大方又厚道;
居民多為穆斯林,伊斯蘭教為國教;
數(shù)字之中忌“十三”,“三十九”數(shù)也不妙;
反對左手遞物品,知道這些很重要。
阿富汗人有個良好的禮貌習慣,他們對客人總是面帶一種發(fā)自于內心的微笑。阿富汗普什圖人具有熱情好客、樂善好施的特點,富人往往自愿救濟窮人,特別是逢年過節(jié)。平時見了外鄉(xiāng)人,他們總是先請他到自己家里,用最好的食物招待客人。他們路遇長輩、高貴的客人或熟人需行禮時,一般是不脫帽的。因為依照他們的禮俗,戴著帽子才是禮貌的表示。
阿富汗婦女地位低下,一般不得在公共場合露面;也不準站立向客人遞物,過去多以下跪呈遞,現(xiàn)代已改成了下蹲呈遞。阿富汗的年青女人,在外出路遇他人時,總習慣以黑紗遮住臉,以表示對他人的禮貌。
黑色是阿富汗人喜愛的傳統(tǒng)顏色。他們認為黑色是謙遜的色彩。黑色還象征著莊嚴和隆重。阿富汗帕坦族人對來賓有以刀或衣服做贈禮給客人送別的習俗。客人穿著部落首領的贈衣,或持有贈送的匕首,不但可以暢通無阻,還會受到特殊的保護。
阿富汗人執(zhí)熱情好客,且講究禮儀,無論城市和農村,親友、熟人相逢時,都要將右手按在腦前鞠躬,并說一句“愿真主保佑你?!蓖磔呉婇L輩、下級見上級尤其要行此禮,在有教養(yǎng)的人們之間,越來越多的人見面時行握手禮。
阿富汗人極為好客,客人無論窮富,都會受到熱情接待。主人會給客人送上他力所能及的最好飲食,有時甚至為客人做烤全羊,飯后還要送上甜食與水果。
到阿富汗人家做客吃飯,也要注意以下禁忌:客人在某家做客不滿三天又轉到其他人家做客,主人會不高興,認為自己受了輕視。男人見到不相識的婦女,不要主動與她談話,阿富汗婦女不可以與陌生的男人講話。
二、禮節(jié)禮儀
阿富汗人的一般禮節(jié)禮儀有三種形式:與陌生人相見時,一般慣行握手禮;與相互熟悉的人相見時,一般慣以右手按胸,同時點頭并說“真主保佑”,然后再擁抱兩次;與特別親密的朋友相見時;一般要親吻或碰額兩次。
三、信仰忌諱
伊斯蘭教為阿富汗的國教。阿富汗人忌諱有人在房間里踱來踱去的說話。認為這是一種不良的舉止。他們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他們視左手為骯臟和下賤之手。所以使用左手是極不禮貌的,也是令人不能接受的。他們對“13”、“39”數(shù)有所忌諱。認為這些數(shù)字有消極的含義。
阿富汗伊斯蘭教嚴格禁酒。所以他們的國民是不飲酒的。他們禁食豬肉和一切怪形食物。如:螃蟹、蝦、海魚等;他們還忌諱使用豬制品,也忌諱談論有關豬的問題。
四、飲食習慣
阿富汗人飲食習慣與印度人近似,他們喜歡素食,也吃肉食。他們有以茶待客的習俗。往往一敬就是三杯茶。第一杯為止渴,第二杯表示友誼,第三杯是禮節(jié)性的。他們有飯前飯后洗手的習慣。一般他們總是請客人先洗,然后主人再洗。他們用餐不使用筷子,除在正式社交場合吃西餐時使用刀叉之外,平時總習慣以手抓食取飯。他們對中餐極為欣賞。認為中餐稱得起為世界上最美的佳肴。
阿富汗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 注重 講究菜肴花樣,注重菜品質量。
② 口味 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微辣味道。
③ 主食 一般平民以面粉為主食,上層人士多以大米和牛、羊肉為主食。
④ 副食 愛吃雞、魚、牛肉、羊肉;也吃雞蛋和番茄、洋蔥、菜花、菠菜、茄子、胡蘿卜、土豆、豌豆等蔬菜;調料愛用羊油、鹽、蔥、蒜、檸檬汁、辣椒、番茄醬等。
⑤ 制法 對烤、炸、燒、燴等烹調方法制作的菜肴偏愛。
⑥ 中餐 喜愛中國的素菜、清真菜。
⑦ 菜譜 很欣賞什錦拼盤、糖醋鮮魚、素燒茄子、青椒雞絲、烤填鴨、烤全羊、烤肉、咖喱雞、黃油菜花、全素菜湯等風味菜肴。
⑧ 水酒 阿富汗不管什么等級的人,都習慣以牛奶當飲料;喜歡中國綠茶和紅茶;在國內最上等的茶要屬“無籽葡萄茶”。
⑨ 果品 喜愛水果,愛吃香蕉、荔枝、菠蘿等;干果喜歡核桃仁、杏仁、松子等。
阿聯(lián)酋的習俗禮儀
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The United Arab Emirates),簡稱阿聯(lián)酋,位于阿拉伯半島東南端。由七個小酋長國聯(lián)合組成:阿布扎比、迪拜、沙迦、瑪角、阿治曼、富查伊拉和烏姆蓋萬,素有“油海七珍”之稱,總面積為8.5萬平方公里。人口162萬,近年來人口增長極快,原因是發(fā)現(xiàn)了豐富的石油資源后,大量移民進入該國謀生,居民大多信奉伊斯蘭教,是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英語為公共語,做生意、買東西都可以用英語交談。
首都阿布扎比(Abu Dhabi)市意為“有羚羊的地方”。該市人口20多萬,建有現(xiàn)代化油港,有國際機場同世界各國通航。阿聯(lián)酋的當?shù)孛Q薩赫爾阿曼,意即阿曼(指今阿曼蘇丹國)的邊緣平原。各酋長國的統(tǒng)治者掌握宗教與世俗權力,為各國的宗教和政治領袖,穆斯林的沙里亞法庭掌管全國的全部法律事務,伊斯蘭教事務與宗教基金部掌管一切宗教事務。
阿聯(lián)酋現(xiàn)政府實行聯(lián)邦制。7酋長共組“最高
委員會”為最高權力機關,任免內閣。另設一聯(lián)邦咨詢議會,由各部酋長派代責聯(lián)合組成。1984年11月1日與我國建交。阿聯(lián)酋有豐富的石油資源。
根據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的商務禮俗,冬天訪問宜穿保守式樣西服。須訪政府辦公廳及大公司須先訂約會。參與政府機構的投標時,非得通過當?shù)氐拇韥磉M行不可。另外,要設立公司時,也需有當?shù)氐膿H藀onsor)出面才行。簽證的取得,通常是由當?shù)氐目蛻?,也就是所謂的擔保人拍發(fā)電報,憑電文在機場取得簽證,和其他中東地區(qū)國家的商業(yè)習慣相同,在阿聯(lián)酋做生意,你得謙虛有禮并有耐心,銷售姿態(tài)務必要低。本地商人不喜歡與你派駐在沙特阿拉伯或其他鄰透國家的商務代表談判,他們愿直接和制造廠商打交道。
當?shù)毓具M口項目繁雜,有時一家公司同時獨家代理兩個互相競爭的商品,你可細心查詢一下,當然,為了節(jié)省成本,你也可以在阿聯(lián)酋指定一家獨家代理進口公司。最好在這個市場采用信用證付款方式。禁穿有星星圖案的衣服。當?shù)責o論是商人,還是一般百姓,都希望價格便宜,也特別注重牌子,不是那個牌子的貨他往往掉頭就走。購物時,他一看牌子不對,頓時就會失去了興趣,在阿聯(lián)酋,某些商品,受到當?shù)厣倘说淖兘环Q贊。如“三環(huán)牌”鎖,“白鴿”牌拖鞋等。在阿聯(lián)酋,商品能否銷得出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牌子。
當?shù)氐慕?,酒類、裸體照片不準攜入。伊斯蘭教徒不吃豬肉、不飲酒。對他們來說,喝酒是直通罪惡之路。外商進關時,本人自用的酒,限帶一瓶,可以過關,但兩瓶以上或是猶太人企業(yè)的產品,如可口可樂等,就不準通關。帶酒通關,容易招惹是非。齋戒期間禁止在室外吃東西、抽煙。
人們喜愛棕色、深藍色,禁忌粉紅、黃、紫色,喜愛羚羊,若以豬、十字架,六角形作圖案示為禁忌。下班以后,當?shù)厣倘讼矚g到咖啡店聚坐,此地無夜總會,晚宴總是在對方家中進行。應邀至阿聯(lián)酋商人家作客往往只有男性,女性毫無社會地位。在當?shù)?,不勸酒、不送裸照,伊斯蘭教禁止偶像崇拜,洋娃娃也好,裸照也好,一律被當作偶像。
阿曼國家的風俗禮儀
阿曼蘇丹國(The Sultanate of Oman),簡稱阿曼。位于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東南部,它扼守著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輸出通道——波斯灣的霍爾木茲海陜。東南臨阿拉伯海,依山傍海,具有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意義,海岸線長達1600公里。阿曼一詞意為“寧靜的土地”。 阿曼全國人口765萬,居民幾乎都是阿拉伯人。在國內有100多個部落,每個部落由謝赫(長老)掌握宗教與世俗權力。
阿曼外國人占居民總數(shù)的10%。其中有俾路支人、伊朗人、印度人、孟加拉和巴基斯坦人等。大部分外國人居住在馬斯咯特等城市和港口。絕大多數(shù)(約占99%)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其中90%以上屬伊巴德教派。官方語言為阿拉伯語、阿曼人大都會講英語。首都馬斯喀特(Muscat),扼守印度洋通往波斯灣的門戶,為海灣地區(qū)引人注目的一座現(xiàn)代化城市。是古代中國和阿曼貿易的重要港口。 阿曼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大約有70%的居民從事農業(yè),最重要的作物是椰棗,
種植面積約占全部耕地的一半左右。阿曼多山與沙漠,生活條件十分艱若,因此,牛、馬、羊、驢與駱駝便成了這里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阿曼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中東阿曼眾賓朋,迎客待人很真誠;
女歌男舞為特點,熱烈歡暢有感情;
男子講究佩腰刀,民族傳統(tǒng)與象征;
早晚對牛要請安,敬牛如神愛如命;
宗教信奉伊斯蘭,忠于恪守《古蘭經》。
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阿曼人待人真誠無與倫比,他們視款待好賓客為無尚的光榮。因此,他們遇到陌生人總是主動地打招呼,并熱情問候,甚至還邀請客人去家中作客。阿曼男子在正式外交場合,一般習慣穿無領長袍,扎纏頭巾,并必須佩帶飾刀;一般婦女喜飾金銀,服裝艷麗,她們喜大花,愛濃艷色彩。阿曼人能歌善舞,不過他們一般都是女歌男舞。
阿曼人喜歡綠色。他們視牛如寶,并對牛極為崇敬。每天早晨、晚上他們都要向牛請安。
阿曼人在與客人相互見面時,一般都要先互致問候,然后再施擁抱禮和親吻禮(既擁抱的同時相互親吻面頰1~3次),但這僅限于男性之間;有的也施握手禮。但他們握手后一般都要互吻手背,或握手后吻自己的手背,以表示相互間的禮貌。
夏季時,阿曼氣候炎熱、干旱,白天酷熱,夜間相當涼爽,降水極少,是世界上少有的干旱國家之一,水貴如油,當?shù)厝酥淮┍阈居信拔谩?div style="height:15px;">
(1)阿曼人多為阿拉伯人,他們的名字都是按習慣繼承祖輩的名字,因此他們的全名都記載著他們的父名和族名。阿曼人喜愛歌舞,傳統(tǒng)舞蹈有類似海灣諸國的劍舞和女子的甩頭發(fā)舞,同時也有當?shù)厝俗约簞?chuàng)造的航海舞等。
(10)若端出阿拉伯咖啡來請客時,一定要接受,用右手持杯一口一口慢慢地喝,不要的時候則左右搖手示意。若不了解這點的話,他們會一直站在那里一個勁地繼續(xù)為你倒咖啡。
重要事項要寫成書面材料,最好以電報、直通電話加以確認。做不到的事情要明白地表示“不”。然而,盡管事先沒有約會就前去拜訪,也可堂而皇之地請求面談。握手時要城懇、有感情。此時可以勾腕搭肩以表熱誠(只限于男性的場合)。談話時目光不要左顧右盼。在當?shù)赜憙r還價很盛行,他們的商情來源很多。一旦簽了代理合約之后,就不要輕易地中止,這一點要注意,還須注意,代理合約若不到工商會議所、工商部去登記的話,有時就沒效力。
阿曼人信奉伊斯蘭教,并恪守伊斯蘭教的一切教規(guī)。他們忌諱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他們認為左手是骯臟、下賤之手,絕不能用左手傳遞東西或食物。否則,便是對人的極大不敬和污辱。他們忌諱客人與他們的女人接觸。認為親屬以外的男人與自己的女人接觸,是一種傷風敗俗的行為。
阿曼男人身佩腰刀是本民族的重要標志。他們把男子不佩腰刀視為衣冠不整,甚至不佩腰刀要被眾人恥笑或嘲弄的。他們很忌諱客人把腳掌朝向自己。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對人蔑視和污辱的作法。所以,當你翹起二郎腿把腳朝向他們時,是一定會遭到他們的反對的。阿曼人忌諱有人送給他們酒品以及女人照片。認為這有侮辱人的意思。他們認為女人身帶晦氣,所以忌諱女人擠牛奶。認為只有男人擠出的牛奶才能喝。他們對不經他們允許就給他們拍照的作法是極為反感的。認為這是不禮貌的,甚至有污辱人的嫌疑。忌諱來訪客人辭行時給留下飯錢。認為這是對他們的侮辱。但送點小禮品表示感謝,他們倒是可以接受的。
阿曼為穆斯林國家,應尊重當?shù)氐囊了固m文化,穿著和舉止不刺激當?shù)厝说母星?,如不穿過短的衣服,不在齋月期間在公眾場合吃東西、喝水等。全年大部分時間均可穿著輕便寬松的衣服,棉織品最合適阿曼的氣候。為配合阿曼人的傳統(tǒng),請勿在住宅區(qū)穿著過份暴露的服裝或泳裝。在12月到3月間,在晚上披一件薄披肩也許是必需的。
巴基斯坦伊斯蘭共和國(The islamic Reptiblic ofPakistan),簡解巴基斯坦,位于南亞次大陸的西北部。面積79.6萬平方公里。人口1,103億,主要民族有旁遮普族。首都伊斯蘭堡。1951年6月21日與我國建交。
巴基斯坦是穆斯林世界中伊斯蘭教最盛行的國家之一,絕大部分人都信奉伊斯蘭數(shù),居民的生活習俗和飲食起居都深受伊斯蘭教的影響,伊斯蘭教為國教。全國到處都是清真寺,其中以古城拉合爾的巴德夏希清真寺最著名,其規(guī)模宏大,建筑雄偉,是皈依伊斯蘭教的蒙古族后裔巴布爾建立的莫臥爾王朝(公元1526一1858年)的建筑杰作。當時,莫臥爾王朝統(tǒng)治了次大陸,為穆斯林盛世時期,而伊斯蘭教傳入次大陸則始于公元711年。在巴基斯坦絕對禁止飲酒。在飯店里或商店里買不到
巴基斯但人很注重禮節(jié),彼此見面時必須先要說:“阿斯蘭姆阿萊古姆”,意即“真主保佑”。若久別重逢時,還常以擁抱為禮,他們的擁抱禮很獨特,雙方通常要頭靠左邊擁抱一次,再靠右邊擁拇一次,再靠左邊一次,如此三遍,毫不馬虎。對久別相逢的摯友、貴賓或親人,他們通常還給對方戴上花環(huán)?;ōh(huán)有的由鮮花制作,香氣撲鼻;有的全由金箔或銀箔編成,掛在胸前,閃爍生輝。見面時多以握手為禮,但男子見了女子不能握手,除非女子主動伸手,方可相握,也不要在公共場所碰到女人身體。對巴基斯坦人要稱呼姓,并加上對方的頭銜。通用烏爾都語,英語為官方語言。
在巴基斯坦,按宗教信仰把穆斯林稱作“多數(shù)民族”,而把占人口3%的印度教徙、基督教徒等稱為“少數(shù)民族”。在巴基斯但,音樂也是為伊斯蘭教服務的,各地部有大大小小的專業(yè)隊伍,名叫“嘎瓦里”,以獨唱、對唱、領唱并襯以伴唱的形式謳歌“真主”和先知先圣。巴基斯坦人禁止吃豬肉,他們喜歡牛肉、羊肉和雞鴨。一般不抽煙,不喝酒,不讓女性見客人,吃飯時只邀請男客而不請其夫人,即使你請了巴基斯但人和他的夫人吃飯,他的夫人也常常不參加。他們更不喜歡讓女性就業(yè)。女性也很少會在街上行走,因而,購物也大都是男人辦的事,很多傳統(tǒng)食品是用手抓食,但須注意,只能用右手。從外表看來,這里真有一種“男人國”的感覺。青年的婚事都由雙方父母作主,而且在結婚前男女雙方是不能見面的。甚至,婚禮的宴席,也是男女分開的。
而且,男賓客和女賓客的入口,也各自分立,而成為男賓客圍著新郎,女賓客圍著新娘的狀態(tài)。因此,男賓客根本就看不到新娘,女賓客也見不到新郎。至于商業(yè)宴請,則自然地變成清一色的男性了。不過,也有例外,留學歐美,或慣于和歐美商人交際的高級商人,或娶了白人為妻的高級商人等舉行的宴請,就可以看到婦女了。所以,在從事商業(yè)接觸時,必須了解這種社會生活和風俗習慣。否則,難保不會因為芝麻小事,刺傷了對方的自尊心,而妨礙商務活動。處于管理部門的人,多是生長在上流社會的人,以留學歐美的居多。商業(yè)活動的對象,主要是處于經理職位以上的人。處于經理職位以下的人一般是不能作肯定的答復的。商談是不可以用電話的,必須親自訪問對方,促膝而談,才能有所進展,更須注意的是,口說無憑,因此,任何約定,都必須作成書面的字據。因為依照他們的習慣,連結婚時,都要訂立契約,收取離婚保證金的。為了確定責任,留個書面證據十分重要。
在巴基斯坦,一般流行鮮明的色彩,其中以翡翠綠為最盛,巴基斯坦國旗由翡翠綠色、白色構成,上面綴有五角星和新月。1964年巴基斯坦正式宣布,白色象征和平,綠色象征繁榮,新月代表進步,五角星表示光明。在巴基斯坦,黃色會引起宗教界及某些政治性的嫌惡,因為婆羅門教僧侶們所穿的長袍(禮服)是黃色。居民視黑色為消極,綠色。銀色、金色及鮮艷的顏色倍受當?shù)厝藗兊臍g迎。
商務活動,最好會講一口流利的英語。否則,就會被認為沒有受過教育,而被輕視。事實上,不少技術很優(yōu)秀的工程師,因為英語講得不太好而遭冷遇。巴基斯坦很久以來就以生意談判苛劾而聞名。劈頭就殺價40%作為見面禮,讓人覺得此地的生意人似乎樂于談判。然而在這個國家里,絕不能存心給生意人一點顏色看而停止談判。必須耐心地與他們談交情,才是生意成功的秘訣。在巴基斯坦辦事,凡事都慢節(jié)奏,耐心行事。
巴基斯坦人97%以上是穆斯林,肉食來源主要是牛、羊、雞。但宰殺時必須按教法規(guī)定念“真主至大”,按規(guī)定宰殺。當?shù)厝顺燥垥r往往同時喝涼水,飲食、飲水最好在飯店里。水要煮開后才喝,當?shù)氐氖呷R、水果相當豐富。
海關規(guī)定,入境禁止攜酒、女性的裸體照片與黃色雜志。禁止攜出佛像等重要文化財產及巴基斯坦貨幣。計程車要事先議價,對沒有導游陪伴的游客會漫天要價。搭乘市內巴土對一般旅客來說甚難。飯店里租車比較貴,但安全。
當?shù)氐?~6月份是高溫多雨的酷暑季節(jié),活動完全停止。伊斯蘭教的開齋節(jié),是巴基斯坦人的主要節(jié)日之一,時間在伊斯蘭教歷太陰年的10月1日,其隆重熱鬧的程度類似我國漢族的春節(jié)。連續(xù)一個月之久的齋戒期間,生產力顯著下降。
由于巴基期但人多信仰伊斯蘭教,所以他們嚴忌男女當眾擁抱或接吻,并認為當眾接吻是一種罪惡,須罰款并坐牢一周。另外,女子在街上時,嚴禁眼皮亂轉或“飛眼”,并禁忌別人為自己拍照,否則,將被視為犯有淫蕩罪。巴基斯坦不僅不準外人給女子拍照,甚至,凡是有女子的地方,如村子、宅院、樹林、河畔、小遣等處,都不準外人拍照。巴基斯坦人洗澡一般習慣用壺沖洗或淋浴,不洗盆池澡。他們認為盆池澡是不潔凈的。
巴基斯坦人忌郵寄手帕給親人,因為手帕是悲傷時擦眼淚用的東西。在巴基斯坦,被認為不祥的數(shù)字是13和420。海關免稅香煙200支,或雪茄50支,酒2瓶。本國貨幣出境限20Rupees,入境限80Rupees。外幣入境不限,先申報數(shù)額,屆時可如數(shù)攜出。
我國從1956年起,與巴林開始有貿易往來。1976年和1978年由中國貿促會先后兩次組織貿易代表團到巴林舉辦中國商品展銷會,展銷的商品有紡織品、絲綢制品、工藝產品、五金礦產產品、輕工業(yè)品、土畜產品、糧油制品、茶葉等,深受巴林人民的歡迎。
共和國(英文:Republic of the Philippines,當?shù)厝A僑或稱作菲律濱)位于亞洲東部,是由西太平洋的菲律賓群島(7107個島嶼)所組成的民主國家。主要民族:馬來族;簡稱:椰子之國;首都:馬尼拉市;貨幣:菲律賓比索;菲律賓語和英語為官方語言。
菲律賓的政府機關、商業(yè)界和學校都使用英語。日常見面,無論男女都握手,男人之間有時也拍肩膀。在菲律賓,拜訪商界或政府辦公廳,宜穿保守式樣西裝,須事先須約時間,由秘書安排。菲律賓人的時間觀念不很嚴格,但客人最好準時赴約。菲律賓人天性和藹可親,善于交際,作風大方,所以,工作后的應酬也很多。稍為正式一點的宴請,請?zhí)暇蜁⒚鳌氨仨毚┲鵁o尾禮服等正裝”。這時,假如沒有無尾禮服,便可以穿上當?shù)氐恼b——香蕉纖維織成的“巴隆塔卡樂庫”襯
衣,任何宴請都適用。據說,出席宴會時,尤其是家庭宴請,要盡量學著菲律賓人,放得輕松自在些,否則,若是顯得很嚴肅,或者老是一本正經的話,反而會使女主人擔心,因而,就失禮了。
菲律賓人的家庭觀念很強,他們喜歡別人談論他們的家庭。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菲律賓人不那么喜歡美國那一套。有一些菲律賓家庭,進屋要脫鞋,客人要看主人怎么做。如果你帶了禮物,到主人家時再送,過后最好寄上一封簡短的感謝信。
菲律賓市場基本上仍在美國控制之下。許多大工業(yè)產銷公司為美國人所設。菲商人多在美國受過教育。近年來,菲律賓的公司多采合資合作方式,公司管理人員的組織形式采用美國式,擁有所有權的董事會與實際經營公司業(yè)務的公司管理人員要嚴加區(qū)別,權力集中在董事長身上。沒有附加Director(董事) 之頭銜的公司管理人員,即使是總經理、副總經理,也幾乎沒有訣定權。華僑有60~70萬,華僑商人勢力較大。
菲律賓人喜歡依照美國方式邀請你到家中進晚餐。而華商則較喜歡邀你外出進餐夜游。菲律賓屬基督教國家,生活極為西方化,相處時勿提二次世界大戰(zhàn)。許多人會說中國話。馬尼拉治安較差,警察往往不管事 ,除了銀行飯店之外,在市內還有中央銀行核可外匯兌換處所,但常會欺騙外來客。除非必要,晚上不要單獨行走,并避免搭計程車。萬一遇到強盜,最好百依百順,否則對自己不利。不要輕易服用成藥(在歐美、日本等地販賣的藥品,此地市場均有售)。所準備的藥物,常會被認為嗎啡之類,所以應隨身攜帶醫(yī)師的處方證。
菲律賓人,一般較隨和。無論何時何地,他們都顯得偷快樂觀,好像從不如到憂愁為何物。跟這些人打交道,你就不能“面無表情”,或是“三緘其口”。你若是面無表情或一聲不發(fā),他們會認為你不懷好意,或是不愿意跟他們打交道。
菲律賓由于受地理條件等因素的影響,他們飲食習慣上,大多數(shù)人(約占人口的70%)以大米為主食,少部分人以玉米為主食。許多地方的人用手抓飯進食,食前先要把手洗凈。副食有肉類、海鮮、蔬菜等。他們的胄口一般偏于清淡,味鮮。早餐愛吃西餐,午、晚餐愛吃中餐,但中上層人士愛吃西餐,就餐時,他們一般喜歡用香辣調味品,但不宜太辣在菲律賓,深受歡迎的名萊有咖喱雞肉、蝦子煮湯、肉類燉蒜、用炭火烤的整只小豬和抹上新鮮白干酪的米餅等。他們在飲食上還有一個特點,即男女都特別喜歡喝啤酒。菲律賓的內庫利特人,索有黥刺的習俗。無論男女,內庫利特人的小孩長到十二、三歲時,都要舉行黥刺儀式。他們認為。黥刺花紋,男子就會更加勇敢,女子就會更加美麗。
菲律賓天氣炎熱,商務活動最好安排在10~11月、1~3月進行。圣誕節(jié)、復活節(jié)及中國農歷新年(春節(jié))前后不宜安排訪間,除馬尼拉市外,飲水、吃生果均需格外注意衛(wèi)生。
韓國位于朝鮮半島南部。朝鮮半島地處亞洲大陸的東北部,自北向南延伸,全長1100公里。韓國的總面積為99600平方公里。韓國的領海與太平洋最西部的海域交匯。朝鮮半島北部與中國和俄羅斯接壤,東部瀕臨韓國東海,與鄰國日本隔海相望。除與大陸相連的半島之外,韓國還擁有3200個大小島嶼。其中最負盛名的自然當屬素有東方夏威夷之稱的濟州島。
都要起立,問他們高壽。和長者談話時要摘去墨鏡。早晨起床和飯后都要向父母問安;父母外出回來,子女都要迎他人才能吃。乘車時,要讓位給老年人。接。吃飯時應先為老人或長輩盛飯上菜,老人動筷后,其他人才能吃。乘車時,要讓位給老年人。
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tǒng)禮節(jié)是鞠躬,晚輩、下級走路時遇到長輩或上級,應鞠躬、問候,站在一旁,計其先行,以示敬意。男人之間見面打招呼互相鞠躬并握手,握手時或用雙手,或用左手,并只限于點一次頭。鞠躬禮節(jié)一般在生意人中不使用。和韓國官員打交道一般可以握手或是輕輕點一下頭。女人一般不與人握手。
在韓國,如有人邀請你到家吃飯或赴宴,你應帶小禮品,最好挑選包裝好的食品。席間敬酒時,要用右手拿酒瓶,左手托瓶底,然后鞠躬致祝辭,最后再倒酒,且要一連三杯。敬酒人應把自己的酒杯舉得低一些,用自己杯子的杯沿去碰對方的杯身。敬完酒后再鞠個躬才能離開。做客時,主人不會讓你參觀房子的全貌,不要自己到處逛。你要離去時,主人送你到門口,甚至送到門外,然后說再見。
韓國人用雙手接禮物,但不會當著客人的面打開。不宜送外國香煙給韓國友人。酒是送韓國男人最好的禮品,但不能送酒給婦女,除非你說清楚這酒是送給她丈夫的。在贈送韓國人禮品時應注意,韓國男性多喜歡名牌紡織品、領帶、打火機、電動剃須刀等。女性喜歡化妝品、提包、手套、圍巾類物品和廚房里用的調料。孩子則喜歡食品。如果送錢,應放在信封內。
政府規(guī)定,韓國公民對國旗、國歌、國花必須敬重。不但電臺定時播出國歌,而且影劇院放映演出前也放國歌,觀眾須起立。外國人在上述場所如表現(xiàn)過分怠慢,會被認為是對韓國和韓族的不敬。
韓國人禁忌頗多。逢年過節(jié)相互見面時,不能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生氣、吵架。農歷正月頭三天不能倒垃圾、掃地,更不能殺雞宰豬。寒食節(jié)忌生火。生肖相克思婚姻,婚期忌單日。漁民吃魚不許翻面,因忌翻船。忌到別人家里剪指甲,否則兩家死后結冤。吃飯時忌帶帽子,否則終身受窮。睡覺時忌枕書,否則讀無成。忌殺正月里生的狗,否則三年內必死無疑。
與年長者同坐時,坐姿要端正。由于韓國人的餐桌是矮腿小桌,放在地炕上,用餐時,賓主都應席地盤腿而坐。若是在長輩面前應跪坐在自己的腳底板上,無論是誰,絕對不能把雙腿伸直或叉開,否則會被認為是不懂禮貌或侮辱人。未征得同意前,不能在上級、長輩面前抽煙,不能向其借火或接火。吃飯時不要隨便發(fā)出聲響,更不許交談。迸入家庭住宅或韓式飯店應脫鞋。在大街上吃東西、在人面前擤鼻涕,都被認為是粗魯?shù)摹?div style="height:15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