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新聞讓我心痛。
“女兒成績一落千丈,媽媽擅自停掉其抗抑郁藥,換成維生素”。
原來,女孩從小被嚴格要求,初三時已出現(xiàn)自殺傾向,但父母無法接受其成績下滑,就鋌而走險,放棄治療。
△來源:《錢江晚報》報道
《2022國民抑郁癥藍皮書》顯示,我國18歲以下抑郁癥患者占總人數(shù)的30.28%。在抑郁癥患者群體中,50%為在校學生,41%曾因抑郁休學。青少年抑郁癥患病率已達15~20%,接近于成人。
但即使在抑郁越來越常態(tài)化的今天,我總能聽到很多人說:
“什么厭學抑郁,就是怕吃苦”;
“一個孩子能有什么壓力,想想我們那時候”;
又或聲淚俱下,下跪請求孩子:
“求求你,快點好起來吧......”
能理解父母一時的難以接受和諸多壓力,但不要忽略了,最痛苦的,始終是那個受困于病痛和至親的不理解中的孩子。
只有ta,既要面對疾病的痛苦,又要面對世界的眼光。
所以,有評論一針見血地指出:
“需要吃藥的是大人,不是孩子?!?/span>
為什么呢?
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些時候,生病的或者病得最重的那個人,不是孩子。
也可能是大人,是整個家。
這也是目前青少年心理問題中,常見又可悲的現(xiàn)狀——
“父母生病,孩子吃藥”。
孩子的病
或是家庭問題的投射
為什么孩子出現(xiàn)心理問題,病得更重的可能是父母,或整個家庭呢?
系統(tǒng)式家庭治療理論認為,家庭猶如一個小型生態(tài)系統(tǒng)。
系統(tǒng)內部成員作用力此消彼長,很多困擾往往是一家人共同“醞釀”出來的。
而占據(jù)經(jīng)濟和權力雙重地位的父母,有時是家庭里作用力最大的一方。
生病的孩子背后,大多有個內耗對抗式家庭。
真正讓我意識到,家庭系統(tǒng)如何影響一個人的,是一個叫思樂的男孩。
思樂總是無法集中注意力,連日常作業(yè)都無法完成,情緒低落。
醫(yī)生診斷思樂是抑郁,但母親覺得,真正的原因是——手機。
“給他玩手機,他就挺好的。一到學習,就各種不舒服。抑郁癥就是借口?!?/span>
當我給父母孩子說明咨詢的相關事項時,思樂開始有點注意力不集中。
這很正常,畢竟才10歲,正是精力旺盛的年紀,還可能受到情緒的影響。
母親打斷他:“老師跟你說話,你要認真聽啊,不然你怎么懂!”
這個句式衍生的負性情緒,或許曾無數(shù)次在這個家庭蔓延。
突然間,一直在旁邊沉默的父親低吼了一句:“都是你慣的,被你養(yǎng)成了廢物!”然后,不耐煩地走開了。
一切都像家庭劇一樣,在我面前上演。
我感到一陣窒息,突然有個猛烈的念頭竄入腦海:
如果是我,我可能也會抑郁啊。
母親始終認為,孩子的病源在手機,而在那一刻,我看到了真正的“病人”:
一個典型的內耗對抗式家庭——
對家庭投入精力最多,強控制欲的母親+容易指責抱怨,養(yǎng)育缺位,缺乏耐心的父親。
這些年,他們互懷恨意,指責攻擊,一家人就像糾纏多年的鋼絲線一樣,反復拉扯,彼此折磨。
而中間,夾著一個無能為力,對一切習以為常到麻木,最后走向絕望的孩子。
如此,孩子身上容易出現(xiàn)的抑郁,焦慮,強迫,厭世,便顯得那么的“合情合理”。
為什么家庭有問題,一般生病的是孩子呢?
因為,孩子可能會無意中成為家庭的“心理咨詢師”。
上寄宿高中時,父母帶著水果零食,驅車幾十公里來看她。
近半年未見,她非常感動。
見面之后,她卻發(fā)現(xiàn)氣氛不同尋常,最后得知:父母吵架嚴重到鬧離婚,不知如何是好。
表面來看望孩子,實際卻是來尋求解決的方式,向一個孩子。
那是她人生里,對家人最為失望的一個瞬間。
當然婚姻不總是充滿痛苦的,但為什么孩子卻總是那個受傷最深的人呢?
原因是,有些父母是“自戀”的,還未在心理上成為一個成熟個體,是心理意義上的“兒童”。
TA們缺乏理解他人,控制情緒,建立關系,維持內在穩(wěn)定的能力。
又在沒有形成獨立的自我,不具備與另一個人建立穩(wěn)固關系的能力之前,就一頭栽進婚姻。
你就能理解:
明明幾句話就可說清楚的問題,TA們就是不能好好表達;
當仍是“心理兒童”的父母無法處理這些矛盾時,幼小的孩子便成了轉移矛盾的“最佳目標”。
“生一個孩子就好了,就不會離婚了?!?/em>
“只要你聽話成績好,爸媽就不會吵架了?!?/em>
“我們吵架都是因為你。”
......
20世紀50年代,一群人類學家、溝通學家和精神病理學家研究發(fā)現(xiàn),精神分裂癥患者的發(fā)病期似乎與其父母的婚姻沖突息息相關。
一旦父母爭吵激烈起來,子女就會發(fā)病,把生病當作維持家庭穩(wěn)定的滅火器。
一方當著孩子的面,大肆辱罵另一方,或逼孩子站隊,這種將孩子當作斗爭武器或同盟的方式,是極不負責的。
而無論家庭關系多么惡劣,孩子們都會試圖以犧牲自己的方式,幫助修復家庭裂痕。
因為在孩子眼里,沒有家,就沒有自己。
這個隱形的角色——家庭關系調解專家將影響ta一生的抉擇和際遇。
所以,不要讓孩子成為家庭的“心理咨詢師”。
父母努力保持心理健康
是給家庭最好的支持
除了作為情感紐帶,孩子生病還有一個重要的動力,也是TA心理成長的目標——
阻斷代際傳遞,發(fā)展獨立自我。
我們會看到,不少青少年抑郁癥,是出于父母的過高期待,無法接受孩子的平庸,客觀地看待其優(yōu)缺點。
而這背后有父母自己的未竟愿望,童年沒有被滿足的愛與尊重的需要,以及在現(xiàn)實中受到的各種打擊或挫折,對未來焦慮的影響等。
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交匯形成了父母的“心理創(chuàng)傷”。
為了克服這種創(chuàng)傷,便轉換成高期待,寄托在孩子身上,借由孩子的成功得到治愈。
很殘酷,也足夠真實。
但神奇的是,家庭成員也總會用某種方式互相治愈,這種方式有時非常隱蔽,難以發(fā)現(xiàn)。
比如,生病。
我曾遇一位母親,在重男輕女的家庭長大,從未被家人重視。
少女時期被迫輟學打工,擔起養(yǎng)家責任。成家后繼續(xù)接濟家人,卻依舊不被重視。
“她多么自私??!大家都覺得她有病,讓我?guī)メt(yī)院?!?/em>
母親無奈又憤怒。
的確。
小時候,聽話乖巧的自己,無比希望獲得和哥哥一樣的照顧和愛;
青春時代,在工廠打工的自己也總是默默流淚,幻想要是能讀書該多好;
她希望成為理想、自由的自己,為自己而活,卻一直被迫為家庭付出,做一個“好女兒”。
而自己的女兒,卻與她相反,十分自我,不那么在意他人。
在內心深處,她是無比羨慕女兒的。
或許,女兒的這份自我只是表象,實質上她在通過“生病”,去阻止一種可能出現(xiàn)的代際創(chuàng)傷傳遞。
她的自我一直在潛意識層面,治愈著母親多年缺愛,不被家人重視,被家庭遺棄的痛苦。
而也是為了不再受父母創(chuàng)傷的影響,更好地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她才發(fā)展出“病癥”。
認為只有毅然決然地成為自己,才能阻斷這樣的代際傳遞,讓自己的下一代,不再重復受傷。
因此,父母直面自己的創(chuàng)傷,嘗試成長,努力保持心理健康,就是對孩子最大的支持。
而當這位母親明白這一點,她不再那么討厭女兒,能看到她的優(yōu)缺點,母女關系和緩許多。
她也開始為自己著想,接受心理咨詢,撿起自己的興趣愛好,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身上,為自己而活。
一個生病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個內耗式家庭。
不管是抑郁癥,還是其他心理問題,大部分時候,它不是孤立存在的。
孩子不是源頭,是表象。
病癥,不是敵人,是信使。
它是來告訴你,你的家庭可能生病了,它需要修復,需要幫助,需要治愈。
它是來告訴你,核心問題是:
這個家沒有真正的情感連接,孩子們沒有安全感和值得信任的人,家人之間沒有被充分地理解和尊重,找不到各自存在的價值。
而不管是父母,還是孩子,每個家庭成員,都會面對現(xiàn)實多重、復雜的壓力,社會激烈的競爭,教育的內卷……
所以比起批判和對立,我們更需要的,是理解和改變。
那怎么做呢?
華中師范大學心理學教授,青少年心理問題專家賀金波認為,解決青少年抑郁等問題,能起實質作用的,是家庭能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種健康成長的心理土壤。
這種心理土壤需要滿足三個條件:
一是平等。
家庭中的每個人,人格上平等,都有權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都可有不同意見,每種意見都應得到彼此尊重。
二是自主。
每個人都有向往的理想生活,有想為之奮斗的目標,不要強加干涉,更不能相互替代,或轉移目標和責任。
三是示范。
父母言行一致,不推卸生活的責任,為自己的人生目標努力。孩子就會以此為榜樣,追逐更好的自己。
“家庭不是一個實現(xiàn)功利性目標的單元,而是一個相互支持的情感港灣。生活觸礁或情感受挫,你總有一個溫暖的地方在。”
你不用擔心失意時,有人冷嘲熱諷,不用害怕生病時,被指責攻擊。
越是困難,成員之間越需要互幫互助,共渡難關。
我們可以假想,在這樣一個“心理互助式”家庭里,沒有過度的內耗,反復的對抗,我們都會活得更好,更容易接近幸福,發(fā)展得更為順利。
雖然這并不容易,但這樣的家庭,是我們人人可以為之努力的,特別是新一代家庭。
因為,那是一個人最后的盾,也是真正治愈抑郁的良藥。
世界和我愛著你。
注:文章中出現(xiàn)的咨詢案例均經(jīng)過處理和改寫,不涉及個人隱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