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跖草始載于《本草拾遺》,《綱目》云:“竹葉菜處處平地有之。三四月生苗,紫莖竹葉,嫩時可食。四五月開花,如蛾形,兩葉如翅,碧色可愛。結(jié)角尖曲如鳥喙,實在角中,大如小豆,豆中有細子,灰黑而皺,狀如蠶屎。巧匠采其花,取汁作畫色及彩羊皮燈,青碧如黛也?!?/p>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我”是誰?
鴨跖草,為鴨跖草科植物鴨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又名竹葉草、雞舌草、碧竹子,青耳環(huán)花、碧蟾蜍等。中藥材鴨跖草全草長至60cm,黃綠色,老莖略呈方形,表面光滑,具數(shù)條縱棱,直徑約2mm,節(jié)膨大,基部節(jié)上常有須根;斷面堅實,中部有髓。葉互生,皺縮成團,質(zhì)薄脆,易碎;完整葉片展平后呈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3~9cm,寬1~3cm,先端尖,全緣,基部下延成膜質(zhì)鞘,抱莖,葉脈平行。聚傘花序,總苞心狀卵形,折合狀,邊緣不相連;花多脫落,萼片膜質(zhì),花瓣藍黑色。氣微,味甘、淡。以色黃綠者為佳。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我”在哪?
鴨跖草喜溫暖、濕潤的環(huán)境,生長的適宜溫度為25~30℃,對土壤適應性很強,以濕潤、靠近水源的地塊為最好,如山坡、山澗、水溝附近濕潤草地中。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分布,主產(chǎn)地位于我國東南部地區(qū)。鴨跖草采收季節(jié)為夏、秋二季,一般是采收其嫩梢或在幼苗長至20~30cm時一次性割收采收,除去雜質(zhì),搶水洗凈,及時切段,然后將其曬干。貯存于干燥容器內(nèi),置通風干燥處,防霉。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我”有什么藥用價值?
鴨跖草甘、淡,寒,歸肺、胃、小腸經(jīng);有抑菌、保肝、抗氧化、抗內(nèi)毒素、抗炎等藥理作用,使用方式分為內(nèi)服和外用,內(nèi)服一般煎湯,劑量為15~30g;或用鮮品60~90g搗汁;外用一般取適量鮮草搗爛敷患處;脾胃虛寒者慎服。全草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退熱涼血功效,可用于感冒發(fā)熱、丹毒、腮腺炎、黃疸肝炎、咽喉腫痛、淋證、小便不利、尿血、腎炎水腫、腳氣、痢疾、瘧疾、鼻衄、血崩、白帶、尿路感染、結(jié)石、癰疽疔瘡、跌打損傷、筋骨疼痛、毒蛇咬傷、犬咬傷等疾病治療。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我”的相關(guān)處方有哪些?
1.治流行性感冒:
鴨跖草30g,紫蘇、馬蘭根、竹葉、麥冬各9g,豆豉15g。水煎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2.治外感發(fā)熱,咽喉腫痛:
鴨跖草30g,柴胡、黃芩各12g,銀花藤、千里光各25g,甘草6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3.治上感高熱及水痘:
鴨跖草30g,貫眾15g,黃芩15g,射干9g,板藍根30g。每日1劑,水煎服。[《新中醫(yī)》1983,(6): 35]
4.治高熱驚厥:
鴨跖草15g,鉤藤6g。水煎服。(《福建藥物志》)
5.治喉痹腫痛:
鴨跖草60g。洗凈搗汁,頻頻含服。(《江西草藥》)
6.治流行性腮腺炎:
鮮鴨跖草60g,板藍根15g,紫金牛6g,水煎服;另用鮮草適量,搗爛外敷腫處。(《浙南本草新編》)
7.治癰腫瘡毒、毒蛇咬傷:
鴨跖草、野菊花、馬牙半枝各30g,田基黃15g,甘草6g。水煎服。(《四川中藥志》1979年)
8.治黃疸型肝炎:
鴨跖草120g,豬瘦肉60g。水燉,服湯食肉,每日1劑。(《江西草藥》)
9.治赤白痢疾:
鴨跖草15g,竹葉9g。水煎服。(《吉林中草藥》)
10.治小便不通:
竹雞草一兩,車前草一兩。搗汁入蜜少許,空心服之。(《瀕湖集簡方》)
11.治水腫、熱淋:
鴨跖草30~60g,車前草30g,天胡荽15g。水煎服,白糖為引。(《江西草藥》)
12.治瘧疾:
鴨跖草30g。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13.治咯血、吐血:
竹葉菜、地星宿各60g。搗絨,沖淘米水服。(《貴州草藥》)
14.治高血壓:
鴨跖草30g,蠶豆花9g。水煎當茶飲。(《江西草藥》)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申明:文中所有處方僅供參考,請以醫(yī)師開具處方為準!
素材來源:
華柄數(shù)據(jù)服務平臺,《全國中草藥匯編》,《世界藥用植物速查辭典》,《中國藥材標準名錄》,《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藥典2015》 ,《中華本草》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