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
VERTU發(fā)布了四款
日本銀座旗艦店周年紀念品,
“醍醐”、“錦光”、“菊水”、“南天”,
標價2000萬日元,
折合人民幣120萬!
到底是什么手機,
竟賣出如此天價?
原來,制作者是將手機與蒔繪相結合,
以春、夏、秋、冬為設計理念,
打造出的全球限量蒔繪手機。
蒔絵,
被稱為日本國寶級藝術,
制作工藝比漆器更復雜精細,
是一項有著千年歷史的傳統(tǒng)工藝。
日本現存國寶中,
就有許多蒔繪作品——
比如江戶時代的《八橋蒔繪螺鈿硯箱》;
八橋蒔繪螺鈿硯箱,江戶時代尾形光琳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蒔絵螺鈿硯箱“椿”》,
通過顏色變換、平面分離,
營造出絢爛至極的花之春;
《車海老蒔繪干漆八棱箱》,
蝦活靈活現,好像要跳出來了!
時至今日,
日本仍然傳承著這份工藝。
2013年,
80歲的專業(yè)滑雪者三浦雄一郎
帶著漆碗登頂珠穆朗瑪峰。
漆碗Qomolangma一戰(zhàn)成名:
在零下40度、濕度10%以下的惡劣環(huán)境中,
依舊保持著原有的涂膜風貌。
這些作品,
均出自“人間國寶”蒔繪匠人——
室瀨和美之手。
在日本,“人間國寶”正式的叫法是“重要非物質文化遺產綜合認定保持者”,意味著能夠保持、繼承國家指定的“重要無形文化遺產”的“藝”與“創(chuàng)造力”。
自1955年以來,日本只評出300多人。2008年,室瀨和美大師因蒔繪技術高超,被認定為“人間國寶”。
室瀨和美作品:maki–e raden tana,尺寸142.0 X 60.3 X 45.0cm
室瀨和美作品:蒔繪螺鈿華文平桌,尺寸35.0×60.0×14.6cm
室瀨和美作品:蒔繪螺鈿八稜箱“彩光“,尺寸25.2×9.2cm
室瀨和美出生于蒔繪世家,
但當時從事漆藝根本無法保證收入,
高中時期的他一度很苦惱,
一邊是“養(yǎng)活自己”,一邊是“做喜歡的事”,
兩難抉擇之際,
他最終決定“做自己喜歡的事”。
他很小就跟隨父親學習技術,還考取東京藝術大學,主攻漆藝歷史,師從當時蒔繪界“人間國寶”田口善國,并得到漆藝大師松田權六的指導。
室瀨和美從此秉承著“向人學習、向物品學習、向自然學習”的師訓,在東京國立博物館從事修復工作,一做就是幾十年。
一次,40多歲的室瀨和美
得到了仿造“梅花蒔繪小箱”的機會,
從仿制到修復,
一個小小的盒子,
足足花了他五年時間。
鐮倉時代三鳥大社 梅花蒔繪小箱
為了精準復制和修復,
室瀨和美結合現代科技,
采用熒光X射線檢測金粉純度和粒子形態(tài),
發(fā)現800多年前的作品,
竟然已經能利用金粉純度來區(qū)分顏色,
表達不同的色彩和紋樣。
他被傳統(tǒng)工藝的精美絕倫深深震撼!
這是室瀨和美學習工藝最重要的五年,
他有了制作具有超越時空價值的作品的念頭。
室瀨和美意識到:有必要把兩個世界連接起來:一個沉浸在傳統(tǒng)中的世界,另一個被迫適應現代西方影響的生活方式。
抱著將傳統(tǒng)與現代相融合的理念,他開始在從事文化遺產修復和創(chuàng)作的同時,積極開展向國內外傳遞日本傳統(tǒng)美的活動。
室瀨和美作品:蒔繪“百華“
匠人不過朝九晚五,
匠心不過一心一意。
花大量時間進行涂漆的工作,雖然看似機械繁復,其實非常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如果太急的話,會給之后的蒔繪工作帶來麻煩。
蒔繪容易掉,如果想在幾十年、一百年后仍然保持最初完美的狀態(tài),那開始的兩三年絕不能放松。
“底子”做好了,
才能進行第一步:鑲嵌螺鈿。
螺鈿,就是貝殼。
將貝殼發(fā)光發(fā)亮的部分取下,
泡在水中軟化后,
用刀將貝殼切割成0.4毫米的細條。
在“下地”的漆器上涂上黑漆,
大漆是天然的粘著劑。
將螺鈿進行切割、移動、
排列鑲嵌在漆器上,
不僅考驗制作者的技術,
同時也考驗制作者的審美。
螺鈿折射的光澤非常動人,
即使同一片螺鈿,
不同部位折射的光澤都是不同的。
剪切螺鈿,使其長短不一,
將不同光澤進行完美的搭配和安排。
螺鈿鑲嵌完成,
待其干燥、牢固之后,
緊接著就要開始第二步:切金。
切金是在金片上切割圖案、紋樣,
再粘貼到漆器上,形成裝飾效果。
先涂上黑漆,
再將金片粘貼在漆器上。
貼金時間最為講究,
在大漆將干未干之時貼金。
做完以上兩個步驟,
才真正開始蒔繪。
仔細的把邊角都涂上朱漆,
將金粉裝入鶴羽制成的粉筒中,
粉筒一端包裹著一層絹,
金粉就通過絹的空隙灑出來。
金粉隨著手指的彈動,
在朱漆上著陸,
隨著角度轉動閃閃發(fā)亮。
將色漆涂于金粉上,
涂色漆除了可以固定金粉外,
還可以讓金粉閃爍出不同色彩的光芒。
涂上色漆后放置一周待其完全干透,
開始第四步:打磨。
用不同的木炭仔細打磨,
打磨的度最難掌控。
因為使用的是色漆,
打磨不夠,金色發(fā)不出來,
打磨過度,則失去了色漆的顏色。
如何適度的將色彩協(xié)調地進行打磨,
是一個日久磨礪出來的手力經驗。
打磨完后再全身涂上黑漆,
打磨、涂漆反復三次,
這樣繁瑣的制作過程,
是蒔繪質量的保證。
黑漆既可以牢固金粉,
又能平衡色差,
使得色彩整體更為融洽。
然后進行最后一步:付描。
筆沾朱漆描繪出花樣,
手持鶴羽筒灑上金粉,
器物的全貌就出來了。
為了讓蒔繪能長久保留顏色,
涂漆和打磨仍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先用鹿角粉打磨,
再用自己的手指進行最后的最后一步:
盤它!
因為人皮膚的肌理是最溫潤細膩的,
而蒔繪的美值得最溫潤的對待。
室瀨和美作品:茶道具 《縞文蒔絵螺鈿中次》
終于,一件茶道具 《縞文蒔絵螺鈿中次》制作完成。這個看起來像平面畫一般,實際上是由微米單位的技術所做的立體畫面。
蒔繪技藝考驗的是匠人的耐心與毅力,稍有差錯便要從頭來過。一件完整的蒔繪作品,即使小如茶具,也需要三到五年。
這正是匠人的堅持,
這正是人間國寶的執(zhí)著。
室瀨和美與其工作室成員討論中。
和美的作品大膽、溫和,
且具有與人性化。
從一個小巧的香薰盒、
到箱盒、抽屜、樂器,
甚至是大面積的建筑裝飾墻面,
他都更青睞于人使用過的痕跡。
室瀨和美設計的紋樣,
通常是對自然界元素的抽象回應。
他將傳統(tǒng)技藝與自身所見所感相結合,
創(chuàng)造出獨有個性的作品。
室瀨和美作品:蒔絵螺鈿飾箱“宴”
室瀨和美作品:蒔繪螺鈿箱“朱光“,尺寸25.8×23.9×7.2cm
室瀨和美作品:椿蒔繪螺鈿飾箱,尺寸14.6×28.0×12.5cm
室瀨和美作品:南天蒔繪自鳴琴,尺寸12.5×27.5×10.8cm
室瀨先生將“不易流行”作為傳承態(tài)度,
即不能更改的本質,
結合跟隨時代的創(chuàng)新。
只有加入新元素,
才能成為永恒。
在分享匠人事跡時,
偶爾聽到這樣一些聲音:
傳承太難了,根本養(yǎng)不活自己!
室瀨和美也這樣說過,
他擔心蒔繪無法維持生活,
但他依然選擇了喜歡的蒔繪,
并且更費時耗力去琢磨一件蒔繪工藝品,
少則三年五載,直到頭發(fā)花白。
有些傳承是無用的,
這里的“無用”是沒有金錢收入。
但所有傳承是無價的,
這里的“無價”是傳承的未來。
為了傳承,
室瀨和美和許多匠人都做了一樣的選擇:
不為生活而折腰,
只愿為傳承低頭。
- END -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