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六經】
1、首先辨清所在何經,在三陽經?還是三陰經?
2、三陽經中,是在太陽、陽明,還是在少陽?
3、三陰經中,是在太陰、少陰,還是在厥陰?
4、六經提綱是辨清六經之重要依據。
【六經提綱】
1、六經提綱分列于各經篇首,起提綱挈領作用,高度概括了該經病證的共同特征。
2、凡病見此特征者,即可斷定為該經之病,選用該經之合適方劑治療。
一是太陽病提綱: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屬于太陽病類方證的有麻黃湯、葛根湯、桂枝湯、桂枝加桂湯、桂枝加黃芪湯等方證。
二是陽明病提綱:胃家實。屬于陽明病類方證的有大承氣湯、小承氣湯、調胃承氣湯、白虎湯、大黃甘草湯、瓜蒂散等方證。
三是少陽病提綱:口苦、咽干、目眩。屬于少陽病類方證的有小柴胡湯、大柴胡湯、柴胡加芒硝湯、柴胡去半夏加瓜蔞湯等方證。
四是太陰病提綱:腹?jié)M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屬于太陰病類方證的有理中湯、四逆湯、大建中湯、吳茱萸湯、甘草干姜湯等方證。
五是少陰病提綱:脈微細,但欲寐。屬于少陰病類方證的有四逆湯、通脈四逆湯、茯苓四逆湯、干姜附子湯等方證。
六是厥陰病提綱: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不欲食,食則吐蛔,下利不止。屬于厥陰病類方證的有烏梅丸等方證。
【治病原則】
1、病在表從表解;病在里從里解;病在半表半里和解。
2、從表解常用汗法;從里解常用下法,就是瀉下,從腸道解。
3、和解:當邪氣在半表半里,里外都不能解的時候,人體還有另外一種方式,就是通過三焦網膜系統(tǒng)的水液上下運行交換來代謝排邪,然后從小便排出。邪氣陷入半表半里往往是因為人體脾胃虛弱了。脾胃虛弱則病塞,上下便不能交通,于是常發(fā)生種現象一上熱下寒。
4、“知犯何逆,隨證治之?!?/p>
治療以當下的證為準。比如:溫病就當溫病治;之前是太陽病,當下是少陽病就當少陽病治。這也是《傷寒論》的大原則。
5、三陽病的治療是先表后里的。所以不可下,要先治表。治了表,里也就是好了,不用再去治里。
醫(yī)生哥小強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