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知那《水滸傳》中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總計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他們在那水泊梁山共聚大義,打著“替天行道”的大旗稱雄一方,后來是被大宋朝廷招安,替大宋征討了遼國、田虎、王慶、方臘勢力,被后世之人尊為英雄般的人物,這是整部《水滸傳》故事的梗概,當(dāng)然,你可能還聽說過“武松打虎”、“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武松單臂擒方臘”的典故,他們也是書中最出彩的幾位好漢,但你若是讀過原著的話就會知道“武松單臂擒方臘”這事在原著中根本不存在,不過是地方戲曲對《水滸傳》故事進行的改編版本罷了,所以讀沒讀過原著所了解的《水滸傳》其實是大不相同的。
(武松、魯智深劇照)
《水滸傳》中的綠林好漢符合哪幾個條件?首先得要有一定的武藝,否則江湖險惡,手無縛雞之力的人自然是難以生存;其次是要樂于懲奸除惡,落草不是放縱自己的借口,而是為了謀生不得已做出的決定,善心不可變;最后是要講義氣,人在江湖獨木難支,沒有義氣便沒有兄弟,似乎這三點就是大部分讀者對于“好漢”二字的理解,對嗎?然而原著中卻有不少好漢是不符合這三個條件的。
談到武藝,吳用、安道全一類的角色是幾乎沒有什么武藝的,但他們能夠在其他方面給梁山提供輔助作用,也就混上了梁山;談到懲奸除惡,那梁山上至少有一半人不符合這個條件,比如鮑旭、樊瑞、鄧飛等一眾早早落草的好漢,干的可都是打家劫舍的惡事,又如王英、周通、董平,強占民女自然也算不上懲奸除惡了,說他們就是惡人也不為過;最后談到義氣,白勝出賣晁蓋等人,湯隆連表哥徐寧都能賣,更不用說王英為了清風(fēng)寨知寨的媳婦與燕順拼命了,可見原著中的“好漢”是與多數(shù)人心中的好漢形象不太匹配的。
換言之,這樣一幫來自五湖四海,背景各不相同,又曾經(jīng)都劣跡斑斑的賊人聚在一起,幾碗酒下肚,叫宋江幾聲“哥哥”,難道這樣就真能成過命的鐵哥們了?這樣的想法未免過于天真了,書中的水泊梁山也遠(yuǎn)沒有讀者想象的那般同氣連枝,甚至在菊花大會上還差點為了是否招安而鬧得不愉快,魯智深、武松更是直言不如散伙,當(dāng)然,宋江是借懲罰李逵把這事壓了下來。
可以說宋江這個人是能夠起到一個很好的調(diào)劑作用的,他能夠?qū)⑦@些身份背景不同的人聚在一起是他的實力,但他卻沒有設(shè)定好一個目標(biāo),梁山缺乏一個共同愿景,招安自然算不上是共同愿景,宋江等人被鳥盡弓藏的命運也證明了這一點,所以早有那么幾位好漢沒打算為宋江賣命,他們都得了最好的結(jié)局,而他們又可以被分為兩個小團體。
(童威劇照)
第一組是以李俊為首的揭陽嶺小團體,李俊、童威、童猛三人,李俊等人不能說沒有為梁山出力,但要說他們?yōu)樗谓u命?那還真談不上,原著第一百一十三回中李俊等人在邂逅了太湖四杰后其實已經(jīng)心生去意,并與對方結(jié)拜,約定好一起出海。
(李俊劇照)
試問征方臘一役都還沒打完,此時他們卻與費保這幫外人結(jié)義,這算不算是背叛了宋江呢?而在征方臘結(jié)束后,他們也履行承諾,與費保等人出海,后來李俊更是當(dāng)上暹羅國之主,童威、童猛自然也是榮華富貴享之不盡,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在接觸費保等人之后,李俊、童威、童猛早已無心替宋江賣命,心早飄到海外去了。
第二組則是以孫立為首的孫家兄弟以及顧大嫂、樂和,梁山上有不少好漢都是舉家一起上的梁山,比如宋江就帶著弟弟宋清和父親宋太公一起上山,又如張青、孫二娘夫婦、張橫和張順兄弟等,可以說這類家人一同上山的幾乎都或多或少會犧牲其中的一到兩位,甚至是全滅,比如張順兄弟就都死了。
(孫立劇照)
而從人性的角度來看,有家人就有牽絆,自然也就不會像那些亡命之徒那般賣命,孫立、孫新、顧大嫂、樂和要說對宋江沒有保留那是不可能的,原著中也只有這個家族的成員全部活到了最后,尤其是那樂和還混成了京官,至于解珍、解寶,那倆只是顧大嫂遠(yuǎn)房親戚,自然不算入其中。
可以說李俊團隊和孫立團隊這七位好漢才是最聰明的,沒有必要為了一個缺乏遠(yuǎn)見的宋江賣命,也沒有必要為了一幫亡命之徒而犧牲自己,兩個小團體能夠混到最后還都得了最好的結(jié)局,這即是智慧的體現(xiàn)。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