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人。啟功先生的《啟功論書絕句百首》,是我們當代非常優(yōu)秀的書論。
此書不但有絕句百首,更是有啟功先生的自注。
本文是《啟功論書絕句百首》第十八首,啟老在自注中點了題。此首主要說:翁方綱、劉墉、鐵保。
【詩文】
十九、翁方綱、劉墉、鐵保
刻舟求劍翁北平,我所不解劉諸城。
差喜天真鐵梅叟,肯將淡宕易縱橫。
詩文一人注釋:此首啟老,評價“翁劉鐵”,翁方綱書法刻舟求劍,劉墉書法令人不解,鐵保書法天真自在。
這一首詩,啟老“翁劉鐵”三人是夸鐵保的。
有關聯的題外話,一般來說“成翁劉鐵”四人一起說。那么加上成親王,啟功先生宗親的時候呢?
啟老沒有說成親王,也說明啟老明白他和成親王有許多要單獨說,認為成親王比他們三人更優(yōu)。
【啟功自注】
翁方綱,劉墉,鐵保。
有清書家,有“成劉翁鐵”之目。成王爵高,學問又足以濟之。試讀《詒晉齋集》,可知非率爾操觚者,謂其為爵所掩,亦無不可也。茲故不論。
【一人簡說】
這一部分,啟老雖然在詩中沒有提到成親王,或者說刻意沒有提到成親王,但是自注中還是先說了成親王。并且夸贊了一番。
和碩成親王,清朝世襲親王。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乾隆帝皇十一子永瑆封親王,封號成。成親王的字如下。
【啟功自注】
翁方綱一生固守化度寺碑,字模劃擬,幾同向拓。觀其遺跡,惟楷書之小者為可喜,以其每字有化度之墻壁可依。至于行書,甚至有類世俗抄胥之體者,謂之歐法,則與史事等帖毫無關涉。謂之自運,又每見其模擬一二古帖中字之相同者,吾故曰:翁之楷書,可謂刻舟求劍;翁之行書,則可謂進退失據者也。劉墉書只是其父之法,未見劉統(tǒng)勛書,不能知其底蘊。又自飾之以矯揉偃蹇,竟成莫名其妙之書,此我之所以不解也。
棟鄂鐵氏處于乾嘉之際,法書墨跡,俱歸內府,取材無所,任筆為書,不失天真之趣,為可尚也。
【一人簡說】
這一部分,啟老評價了“翁劉鐵”。
啟老關于四人有一段非常有名的話。“有清書推四大家,而各有一眚(shěng過錯),蓋成(親王)板,劉(墉)蹇,翁(方綱)赧,鐵(保)軟。蹇者矯姿,色厲而內荏;赧者遲疑,欲進而反退也?!?/p>
翁方綱一生固守化度寺碑,化度寺碑《論書絕句》第十首,可以看看。
翁方綱《心經》,如下。
劉墉,啟老的評價有點奇妙。啟老說劉墉的字很奇怪,學的是他爸劉統(tǒng)勛,竟然學成了。
我個人也不太喜歡劉墉的字。雖然劉羅鍋很多人都喜歡,但是就字論字。
鐵保(1752年-1824年),字冶亭,號梅庵,本姓覺羅氏,后改棟鄂氏。滿洲正黃旗人,清代書法家,書法早年曾學“館閣體”,后學顏真卿,糾正“館閣”帶來的板滯之病。
翁方綱、劉墉、鐵保三人的評價,很多都引用啟功的論述。
【一人有感】
翁方綱、劉墉、鐵保。我個人的觀點和啟老差不多。
啟老并沒有把這三人于成親王并列一篇,某種程度上是對成親王的肯定。
這一點我也是認同的。成親王優(yōu)勝于其他三人。
啟老有避嫌一說,我和成親王并無關系,可以直說。
以我的知識,盡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19年12月19日滬。
聯系客服